实验三十四 不同报告法的顺势记忆容量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493434924 上传时间:2023-08-12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42.1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实验三十四 不同报告法的顺势记忆容量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实验三十四 不同报告法的顺势记忆容量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实验三十四 不同报告法的顺势记忆容量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实验三十四 不同报告法的顺势记忆容量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实验三十四 不同报告法的顺势记忆容量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实验三十四 不同报告法的顺势记忆容量》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实验三十四 不同报告法的顺势记忆容量(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实验三十四 不同报告法的瞬时记忆容量实验背景知识研究瞬时记忆的方法主要有再现法和再认法,实验中让被试识记一系列刺激材料,识 记完材料后,要求他们将识记的材料再现和再认出来。再现法是早期瞬时记忆研究的主要方 法。根据再现的方法的不同,可以将瞬时记忆的再现方法分为全部报告法和部分报告法。全 部报告法是要求被试在识记完材料后,尽量将识记的全部项目再现出来,以此确定瞬时记忆 的保存量,此种方法用于研究刺激呈现时间在几十毫秒至几秒的情况。而对于呈现时间极为 短暂的瞬时记忆材料,则不能进行可靠的测量。部分报告法要求被试在识记完材料后,尽量 将指定的部分项目再现出来,通过再现识记材料占总材料的比例确定瞬时记

2、忆的保存量,此 种方法的特点在于它不要求被试再现全部项目,而只要求再现指定的一部分项目,再根据这 一部分的结果估算记忆保存的总量,避免由于呈现时间短暂、回忆材料过多、其他的干扰和 遗忘因素对瞬时记忆保持量的影响。一、 Sperling 等人对瞬时记忆的研究(一)Sperling 的研究Sperling (I960)采用全部报告法(Whole-Report Procedure)和部分报告法(Partial-Report Procedure)对瞬时记忆的保持量进行了研究。Sperling在全部报告法实验中,同时给被试呈 现3、4、6、9个数量的字母,呈现的时间是50毫秒,字母呈现后立即要求被试尽量

3、尽 量多地把字母再现出来。实验结果表明,当呈现的字母个数少于4 个时,被试可以全部正确 地报告出来,当字母数量大于5 个以上时,被试的报告开始出现错误,其平均正确报告的个 数为 4.5个。根据这个结果,斯柏林认为,在瞬时记忆中所保持的信息可能比采用全部报告 法报告的要多些,只是由于全部报告法的局限性未能检查出来。于是, Sperling 设计了部分报告法的实验。使用的实验材料仍是字母。他将字母4 个 一排,3个一列的形式列成3X4矩阵,每个矩阵包括12个英文字母(如下图所示)。X M R JCNKP VFLB呈现时间仍为50毫秒,其中每行字母分别与特定的声音相联系。当矩阵呈现过后,呈 现一个声

4、音,不同的声音代表不同行的字母,被试根据声音的提示回忆相应行的字母。实验 结果表明,当字母矩阵消失后,立即给予声音信号,被试能报告的平均字母数为9个,比全 部报告法增加了一倍。于是,斯柏林认为这可能存在一种感觉记忆,它具有相当大的容量, 但是保持的时间非常短暂。后来, Sperling 用同样的方法又对延迟时间对瞬时记忆容量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发 现,延迟时间对瞬时记忆保持量的影响有如下规律:1、无延迟时间时,正确回忆的比率为80% 。2、当声音信号延迟到1 50毫秒时,回忆率下降到75% 。3、信号延迟到300毫秒时,回忆率下降到55%。4、当延迟超过0.5 秒时,部分报告法的成绩就与整体

5、报告法的成绩基本相同。(二)不同感觉通道的瞬时记忆的差异Moray( 1965 )和Darwin(1972)等对听觉通道的瞬时记忆也进行了研究。他们模仿Sperling 的部分报告法,在一个房间的四个角落放置了四个扬声器,被试坐在中间可以从四个不同的 声源听到声音,并且能区分出声音发出的位置,实验时可以通过两个、三个或四个生源同时 呈现1-4个字母,刺激呈现完之后,被试要根据视觉提示报告出他所听到的字母。回忆的方 法也采取了全部报告法和部分报告法,结果表明,部分报告法的成绩要优于整体报告法,说明听觉系统中存在感觉记忆,称为声像记忆(Echoic Memory)。视觉和听觉的瞬时记忆存在着一定的

6、差异,主要表现在:1、Darwin 等人(1972)对声像记忆的性质进行了研究,发现声像记忆的容量要比图像记 忆小,平均只有5 个左右。2、声像记忆的保持时间要比图像记忆长,可以达到 4 秒之久,图像记忆一般保持只有 0.251 秒,超过 1 秒,信息就会很快消失。3、图像记忆容易受到干扰,一旦受到干扰,信息就会很快丧失 ,且不可恢复。 二、瞬时记忆的特点无论是视觉通道还是听觉通道,瞬时记忆具有如下特点:1、具有鲜明的形象性。2、感觉记忆的保持时间很短,一般在 0.251 秒,最多不超过 4 秒。3、感觉记忆容量很大,图像记忆的容量约为 920 个记忆单元,声像记忆的容量大约在 5 个记忆单元

7、左右。4、感觉记忆容易衰退,信息的保持时间决定于注意和相关经验。实验目的1、验证感觉记忆的存在和Sperling的研究结果。2、学习和掌握瞬时记忆的研究方法。实验方法一、被试全班同学, 4 人一组。二、仪器与材料1、实验仪器:计算机,北京师范大学 ExpPsy2000 实验心理学实验系统“瞬时记忆” 实验程序,记录纸和笔。2、实验材料:大写的字母矩阵材料(3X4矩阵,即每组刺激为三行,每行四个字母)。三、方法与程序1 、实验设计(1) 该实验使用的材料为 3X4 (三行四列)的大写字母矩阵。实验共有20 个字母矩 阵,每个字母矩阵呈现时间为 75 毫秒。(2) 实验设计与被试分组:实验采用三种

8、回忆方法,即全部报告法、部分报告法和延 迟部分报告法。延迟部分报告法的延迟时间分别为 0.3 秒和 0.5 秒。(3) 被试总共分成四组,每一组被试采用一种回忆方法(每个小组的四个被试,每个 被试做一种报告方法的实验)。2、实验步骤(1) 实验材料的制作:在主程序中选择“瞬时记忆”应用程序,进入瞬时记忆实验设 计与实验状态,选择“编辑实验材料”菜单中的“字母实验材料”,便会出现“字母实验材 料”编辑对话框,定义字母矩阵为 3X4 矩阵(三行四列),实验次数为 20次,其他参数不 必定义。然后选择“生成实验材料”,对话框的文本框中便会出现生成的字母矩阵,选择“存 盘推出”,完成编辑实验材料。(2

9、) 编辑指导语:选择“编辑实验材料”中的“编辑指导语”子菜单,屏幕出现指导 语编辑对话框,在对话框的文本框中写好三种报告方法的指导语,并存为文件,以便正式实 验调用。三种报告方法的指导语如下: 全部报告法:这是一个关于记忆方面的实验。 实验开始时,计算机屏幕中央将相继呈现一系列的字 母(数字/数字字母混合/自定义字符)的矩阵,呈现的时间很短,你要尽可能地记住他们, 当矩阵消失后,将你所看到的字母(数字/数字字母/自定义字符)记录到记录纸上,然后按 空格键,将记录的结果输入记录窗口中,并按回车键确认,输入完毕后,集中注意力,准备 记下一次呈现的实验材料。记住,每次要尽可能看清楚屏幕呈现的材料。明

10、白上述指导语后, 按开始实验键进行实验。” 部分报告法这是一个关于记忆方面的实验。实验开始时,计算机屏幕中央将相继呈现一系列的字 母(数字/数字字母混合/自定义字符)的矩阵,呈现的时间很短,你要尽可能地记住他们, 当矩阵消失后,屏幕上会提示你回忆第几行,请你根据提示将你所看到这一行的字母(数 字 /数字字母/自定义字符)记录到记录纸上,然后按空格键,将记录的结果输入记录窗口中, 并按回车键确认,输入完毕后,集中注意力,准备记下一次实验呈现的材料。记住,每次要 尽可能看清楚屏幕呈现的材料。明白上述指导语后,按开始实验键进行实验。” 延迟部分报告法这是一个关于记忆方面的实验。实验开始时,计算机屏幕

11、中央将相继呈现一系列的字 母(数字/数字字母混合/自定义字符)的矩阵,呈现的时间很短,你要尽可能地记住他们, 当矩阵消失后,延迟一段时间后,屏幕上会提示要你回忆第几行,请你根据提示将你所 看到这一行的字母(数字/数字字母/自定义字符)记录到记录纸上,然后按空格键,将记录 的结果输入记录窗口中,并按回车键确认,输入完毕后,集中注意力,准备记下一次实验呈 现的材料。记住,每次要尽可能看清楚屏幕呈现的材料。明白上述指导语后,按开始实验 键进行实验。”(3)正式实验:选择“正式实验”菜单中“字母实验材料”子菜单,屏幕出现一个“实 验参数设置”对话框,根据你对实验材料的定义情况以及再现材料的方法,在对话

12、框中选择 再现方法为“全部报告法”、“部分报告法”或“延迟部分报告法”,在材料矩阵后填入字母 材料的行列数,在实验次数后填入定义的材料数。如果选择的是“延迟部分报告法”,在其 下面选择延迟时间为0.3秒或 0.5秒,定义好实验设计参数后,按“确认”按钮,被试仔细 阅读指导语后,开始实验。(4)按实验分组情况,分别对接受“全部报告法”、“部分报告法”、“延迟部分报告法” (0.3 秒或 0.5 秒)的四组被试进行实验。结果与分析1、计算被试用三种报告方法的瞬时记忆保持量,并画出曲线图。(部分报告法瞬时记忆保持量=平均每次再现个数X 3)2、整理实验结果,将计算的数据填入表34-1 中表 34-1

13、 不同报告方法的瞬时记忆保持量和正确回忆百分数报告方法全部报告法部分报告法延迟部分报告法0.3s0.5s保持量4.3763百分数35.83%58.33%50%25%3、本实验的结论是否与Sperling的研究一致?实验结果说明了什么?答:本实验的结果与Sperling的研究基本一致,部分报告法的保持量最好,延迟0.3次 之,全部报告法与延迟0.5较差,但被试保持量的百分数普遍低于sperling的结果。实 验结果说明了瞬时记忆的存在。结论 从本实验结果可以得出什么结论。答:不同的报告方式对瞬时记忆的保存量有显著的影响。瞬时记忆保存的时间很短,延迟会 干扰瞬时记忆的内容,瞬时记忆容量有限。思考题

14、1、“全部报告法”、“部分报告法”或“延迟部分报告法”测得的瞬时记忆保持量的结果是否 有差异,如果有或是没有的话,能说明什么问题?答:有差异,部分报告法,无延迟时间的正确回忆率最高,而且随着延迟时间越长,正确回 忆率越低。由此说明存在瞬时记忆而且瞬时记忆的保持时间 极短,且容量比较大。但是瞬 时记忆容易消退。2、请查阅相关资料,总结一下研究记忆的方法有哪些?各有什么优缺点? 答:回忆法:被试学习一定材料之后,再把材料按一定方式重新呈现。缺点是当学习程度不足,记忆模糊时,回忆法不适用。再认法:把经过学习的材料重新呈现在被试面前,让被试识别,选择出他所熟悉的材料。 优点是可以有效的测出记忆的保持量

15、。 再学法:重新学习被试之前所学习的材料,达到与上次一样的熟练程度。优点,当回忆法和再认法都不奏效时,用再学习的方法测量记忆还保留了多少 重建法:要求被试按照被打乱序列之前的刺激序列重新复原。优点:可以通过顺序的错误率或正确率来代表记忆的保持量。 部分报告法:将刺激一次性全部呈现,按照随机优化原则,要求被试每次只对其中一部分刺激进行报告,以便控制报告延时所引起的遗忘。 记忆广度法:将项目数量依次递增的刺激序列,一个一个呈现给被试,测量正确回忆多少个项目,主要用于短时记忆广度和感觉记忆的研究。 分散注意法:刺激呈现后,防止被试利用间歇进行复述,用其它的作业把他的注意力从先前的材料上转移开来,主要用于遗忘进程的研究。3、评述 Sperling 三种瞬时记忆报告方法的可靠性及结果的可信度。答:全部报告法,要求被试尽可能多的回忆识记内容,但由于瞬时记忆的保持时间较短, 被试在回忆时总是会遗忘一部分,因此实验所得出的结论并没有反映出最初信息存储的容 量,只是在印象消退前能够取出来的可能转入下一个记忆系统的信息数量。 部分报告法,要求被试只对指定刺激进行反应,有效的控制了由报告迟滞所引起的误差。 因此结果具有可靠性和可信性。 延迟报告法,要求被试在一段时间后对指定刺激进行反应,如果延迟的时间较长,就会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