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校本教材教案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493432153 上传时间:2022-12-30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7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年级校本教材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四年级校本教材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四年级校本教材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四年级校本教材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四年级校本教材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四年级校本教材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年级校本教材教案(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课时 找规律内容:找规律教学目标:1、通过教学,让学生找规律,写出方框中的数字。 2、学生通过认真审题,找规律。教学重点:找规律。教学过程:一、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二、 合作探究,研究问题1、 出示例题:根据下表中的排列规律,在空格里填上适当的数。 121868157481、学生读题2、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交流。3、全班交流,集体订正。4、教师讲解解题思路,仔细观察,分析表格中的数可以发现:12+6=18,8+7=15,即每一行中间的数等于两边的数的和,依此规律,空格中应填的数为:4+8=12.三、巩固练习,拓展延伸91671621549817510119121641296247353

2、四、 总结评价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第二课时 数字迷 教学内容:数字迷 教学目标:1、通过教学,让学生知道填写数字的方法。2、学生通过学习能够填写数字。教学重点:。让学生知道填写数字的方法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二、合作探究,研究问题出示例题:在下面的方框中填上合适的数字。 7 6 1 83 1 0 1、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交流。2、全班交流,集体订正。3、教师讲解解题思路,由积的末尾是0,可推出乘数的个位是5,由乘数的个位是5,并结合被乘数与5相乘所得的积的情况考虑,可推出被乘数的百位是3,由被乘数为376与积为31 0,可推出乘数的十位数是8,题中别的方框也就是很容易填了。完整

3、的算式是: 3 7 6 8 5 1 88 0 3 0 08 3 1 96 0 三、巩固练习,拓展延伸1、 6 2、 2 3 5 6 3 3 0 4 1 8 7 0四、 总结评价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第三课时 最优化问题教学内容:最优化问题教学目标:1、通过生活中常见的问题,让学生知道要合理安排时间。 2、学生要合理安排时间。教学重点:让学生知道要合理安排时间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二、合作探究,研究问题出示例题:用一只平底锅煎饼,每次只能放两只,煎一只需要2分钟,规定正反面各需要1分钟,问煎3只需要多少分钟?1、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交流。2、全班交流,集体订正。3、教师讲解解题思路,

4、先将两只饼同时放入锅中一起煎,一分钟后两只都熟了一面,这时可将一只取出,另一只翻过去,再放入第三只,又煎了一分钟,将两面都煎好的那只取出,把 第三只翻过去,再将第一支放入煎,再煎一分钟就会全部都好了。所以,煎3只至少需要3分钟。三、巩固练习,拓展延伸1、烤面包时,第一面要考2分钟,第二面只要考1分钟,即考一片面包需要3分钟,小丽一次只能放两片面包,她每天早上吃3片面包,需要烤多少分钟?2用一只平底锅烙大饼,锅里只能同时放两只,烙熟大饼的一面需要3分钟,现在要烙3只大饼,最少需要几分钟?四、总结评价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第四课时 巧妙求和教学内容:巧妙求和 教学目标:1、通过教学,让学生知道求和的

5、方法。2、学生求和的方法。教学重点:让学生知道求和的方法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二、合作探究,研究问题出示例题:有一个数列,1、2、3、4、599、100.请你求出这列数各项相加的和。1、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交流。2、全班交流,集体订正。3、教师强调:解题思路如果把各数相加会很繁琐,看这组数列每相邻的两个数的差都是1,只要公差相同,求任何一个等差数列的和,都可以用下面的公式计算:总和=(首项+末项)项数2.1+2+3+4+99+100=(1+100)1002=1011002=5050三、巩固练习,拓展延伸1、1+2+3+4+49+502、6+7+8+9+753、100+99+98

6、+61+60四、总结评价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第五课时 变化规律教学内容. 变化规律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让学生知道积的变化规律。2、学生熟练掌握积的变化规律。教学重点:让学生知道积的变化规律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二、合作探究,研究问题出示例题:两数相乘,一个因数扩大3倍,要使积扩大9倍,另一个因数应该怎样变化?1、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交流。2、全班交流,集体订正。3、教师强调:解题思路一个因数扩大3倍,假设另一个因数不变,积就扩大3倍,现在要使积扩大9倍,则另一个因数应扩大93=3倍。 还可以假设算式是 410=40 12 (30)360 三、巩固练习,拓展延伸1、 两数相

7、乘,积是70,如果一个艺术扩大2倍,另一个因数缩小5倍,那么积是多少?2、 两数相乘,积是56,如果一个因数缩小2倍,另一个因数扩大4倍,那么积是多少?3、 两数相乘,积是60,如果一个因数扩大6倍,另一个因数也扩大6倍,那么积是多少?四、 评价总结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第六课时 错中求解教学内容:错中求解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让学生知道在错误中求解的方法。2、学生在错误中求解的方法。教学重点:让学生知道在错误中求解的方法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二、合作探究,研究问题出示例题:小李在计算两个数相加时,把一个加数个位上的7错写成1,把另一个加数百位上的2错写成3,所得的和是2003,

8、原来两个数相加的正确答案是多少?1、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交流。2、全班交流,集体订正。3、教师强调:解题思路根据题意,一个加数个位上的7被写成1,少加了6,另一个加数百位上的2被写成3,多加了100,这样,所得的和就比原来多了100-6=94。所以,原来两个数相加的正确答案是_(100-6)=1909.三、巩固练习,拓展延伸1、 大刘在计算加法时,把一个加数十位上的5错写成3,把另一个加数个位上的6错写成2,所得的和是374,正确的和应该是多少?2、 小丁在计算加法时,把一个加数百位上的0错写成8,把另一个加数十位上的1错写成7,所得3、 豆豆在计算加法时,把一个加数个位上的的和是3123

9、,正确的和应该是多少?6错写成9,把另一个加数百位上的8错写成3,所得的和是637,正确的和应该是多少?四、总结评价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第七课时 和倍问题教学内容:和倍问题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让学生知道和倍问题的解题方法。2、学生熟练掌握和倍问题的解题方法。教学重点:让学生知道和倍问题的解题方法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二、合作探究,研究问题出示例题:学校有科技书和故事书共480本,科技书的本数是故事书的3倍,两种书各有多少本?1、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交流。2、全班交流,集体订正。3、教师强调:解题思路根据科技书的本数是故事书的3倍这句话,得知故事书的本数看成1倍,科技书的本数就

10、是3倍,两种书的总本数就是1+3=4倍,把480本书平均分成4份,1份就是故事书的本数,求1份是多少,列式为480(1+3)=120(本),科技书的本数是1203=360本,或者480-120=360本三、巩固练习,拓展延伸1、 用锡和吕制成的合金是720千克,其中铝的重量是锡的5倍,铝和锡各用了多少千克?2、 甲乙两数的和是112,甲数除以乙数的商是6,甲、乙两数各是多少?3、 一块长方形黑板的周长是96分米,长是宽的3倍,这块长方形黑板的长和宽各是多少分米?四、评价总结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第八课时 数图形教学内容:数图形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让学生知道数图形的方法。2、学生熟练掌握数图形

11、的方法。教学重点:让学生数熟练掌握图形的解题方法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二、合作探究,研究问题出示例题:数一数下图中有多少个长方形? A B C D1、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交流。2、全班交流,集体订正。3、教师强调:图中的AB边上有线段1+2+3=6条,把AB边上的每一条线段作为长,AD边上的每一条线段作为宽,每一个长配一个宽,就组成一个长方形,所以,图中共有63=18个长方形。三、巩固练习,拓展延伸数一数,下面各图中分别有几个长方形? 四、总结升华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第九课时 平均数问题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让学生了解平均数问题的解题方法。2、学生熟练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教学重

12、点:让学生掌握平均数问题的解题方法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二、合作探究,研究问题出示例题:二年一班学生分三组植树,第一组有8人,共植树80棵,第二组有6人,共植树66棵,第三组有6人,共植树54棵,平均每人植树多少棵?1、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交流。2、全班交流,集体订正。3、教师强调:因为二年一班学生分三组植树,由问题可知平均范围是三个组,是按人数平均,因此所需条件是三个组植树的总棵树和三个组的总人数,三个组的总棵树为:80+66+54=200棵,总人数为:8+6+6=20棵。所以,二年一班平均每人植树20020=10(棵)三、巩固练习,拓展延伸1、 电视机厂四月份前10天共生产电

13、视机3300台,后20天共生产电视机6300台,这个平均每天生产电视机多少台?2、 小明参加数学考试,前两次的平均分是85分,后三次的总分是270分,求小明这五次考试的平均分是多少分?3、 二年一班学生分三组植树,第一组有8人,平均每人植树10棵,第二组有6人,平均每人植树11棵,第三组有6人,平均每人植树9棵,二年一班平均每人植树多少棵?四、 总结评价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第十课时 差倍问题教学内容:差倍问题教学目标:1、使学生知道差倍问题的解题方法。2、学生通过认真审题,熟练掌握差倍问题。教学重点:让学生熟练掌握差倍问题的解题方法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二、合作探究,研究问题出示例题:有大小两个书架,大书架上书的本数是小书架上的4倍,如果从大书架上取出150本放到小书架上,这时,两书架上的书的本数相等,大小书架原来各有多少本?1、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交流。2、全班交流,集体订正。3、教师强调:我们从大书架上书的本数是小书架上的4倍这句话得知小书架的书的本数是一倍,大书架上书的本数是4倍,大小书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