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埋件及化学锚栓计算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493415282 上传时间:2023-07-03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303.8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预埋件及化学锚栓计算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预埋件及化学锚栓计算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预埋件及化学锚栓计算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预埋件及化学锚栓计算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预埋件及化学锚栓计算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预埋件及化学锚栓计算》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预埋件及化学锚栓计算(2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后置埋件及化学螺栓计算一、设计说明及本部分预埋件对应的主体结构采用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0o在工程 中尽量采用预埋件,但当实际工程中需要采用后置埋件,需对后置埋件进 行补埋计算。本部分后置埋件由4-M12X 110mm膨胀、扩孔锚栓, 250X200X10mm镀锌钢板组成,形式如下:埋件示意图当前计算锚栓类型:后扩底机械锚栓;锚栓材料类型:A2-70:螺栓行数:2排;螺栓列数:2列;最外排螺栓间距:H二100mm;最外列螺栓间距:B=130mm:螺栓公称直径:12mm;锚栓底板孔径:13mm;锚栓处混凝土开孔直径:14mm;锚栓有效锚固深度:110mm;锚栓底部混凝土级别:C30:二、荷载计算X

2、:水平方轴剪力;vy:垂直方轴剪力;N:轴向拉力;D.:水平方轴剪力作用点到埋件距离,取100 mm:D,:垂直方轴剪力作用点到埋件距离,取200 mm:Ms:绕x轴弯矩;My:绕y轴弯矩;T:扭矩设计值T=500000 N mm:Vx =2000 NVk4000 NN=6000 NMs:=300000 N mmMs2= V7Ds=4000 X 100=400000 N - mmMs=M1=1+M.=700000 N mmMk 250000 N mmMy2= VA=2000 X 200=400000 N mmM:.=Myi+M72=650000 N mm三、锚栓受拉承载力计算(一)、单个锚栓最

3、大拉力计算1、在轴心拉力作用下,群锚各锚栓所承受的拉力设计值:(依据混凝土结构后锚固技术规程JGJ145-2013第5. 2. 1 条)式中,Nsd :锚栓所承受的拉力设计值;N:总拉力设计值;:群锚锚栓个数;匕:锚栓受力不均匀系数,取1.1。N“ =A,/n = 1.1x6000/4 = 1650 ;V2、在拉力和绕y轴弯矩共同作用下,锚栓群有两种可能的受力形式,具 体如下所示;(依据混凝土结构后锚固技术规程JGJ145-2013第5. 2. 2条)1 / 21假定锚栓群绕自身的中心进行转动,经过分析得到锚栓群形心坐标为 (125 , 100),各锚栓到锚栓形心点的x向距离平方之和为: Ex

4、2=4X65:=16900 mm2;x坐标最高的锚栓为4号锚栓,该点的x坐标为190,该点到形心点 的x轴距离为:xk190T25=65mm;x坐标最低的锚栓为1号锚栓,该点的x坐标为60,该点到形心点的 x 轴距皆为:x?= 60T25=-65mni;锚栓群的最大和最小受力分别为:60004Na/VH650000x65 16900= -1000 NMn 6000+ r- =+Sx2 4650000x6516900=4000 N由于 X0,说明连接下部受压,在弯矩作用下构件绕最左排锚栓转 动,此时,分析计算得到各锚栓到左排锚栓的x轴距离平方之和为: Lxd-=33800 mm2;最右锚栓点到最

5、左锚栓点的x轴距离为:XF190-60=130 mm;U:轴力N作用点至受压一侧最外排锚栓的垂直距离,取65 mm: 那么,锚栓所受最大拉力实际为:%=(% + NL、)昌=(650000 + 6000x 65) x = 4000 N X,33oUv综上,锚栓群在拉力和垂直弯矩共同作用下,锚栓的最大拉力设计值 为 4000 No 3、在拉力和绕x轴弯矩共同作用下,锚栓群有两种可能的受力形式,具 体如下所示;(依据混凝土结构后锚固技术规程JGJ145-2013第5. 2. 2 条)假定锚栓群绕自身的中心进行转动,各锚栓到锚栓形心点的y向距离 平方之和为:Ly2=4X502=10000 mm:;y

6、坐标最高的锚栓为4号锚栓,该点的y坐标为150,该点到形心点 的 y 轴距离为:yi= 150-100 = 50mm;My坐标最低的锚栓为1号锚栓,该点的y坐标为50,该点到形心点的y 轴距禺为:72= 50-100 = -50mm;锚栓群的最大和最小受力分别为:.R =幽_ 7。000。X5。= _2000 N/,m,n Ey2 410000% =? +等=竽嘿等。00 N由于K_0,说明连接下部受压,在弯矩作用下构件绕最下排锚栓转 动,此时,分析计算得到各锚栓到下排锚栓的y轴距离平方之和为: Ey;=20000;最上锚栓点到最下锚栓点的y轴距离为:NF 150-50 = 100mm:L:轴

7、力N作用点至受压一侧最外排锚栓的垂直距离,取50mm;因此,锚栓所受最大拉力实际为:Nhnun =(%. + NL)寿=(700000 + 6000 x 50) x= 5000 N综上,锚栓群在拉力和水平弯矩共同作用下,锚栓的最大拉力设计值 为 5000 No(二)、锚栓受拉区总拉力计算计算依据:NX,刈=阴乂/)八(依据混凝土结构后锚固技 术规程JGJ145-2013第5. 2. 3条)式中,N.3锚栓受拉区总拉力设计值;N”:锚栓中受拉锚栓i的拉力设计值;由八锚栓中最大锚栓的拉力设计值;yf :锚栓1至受压一侧最外排锚栓的垂直距离; /:锚栓i至受压一侧最外排锚栓的垂直距离。N%=ZN-N

8、N”I 乂四、混凝土锥体受拉承载力计算计算依据:N* = N风yRcN ,心, =N黑手匕.n;(依据混凝土结构后锚固技术规程JGJ145-2013第6. 1. 3条)对于开裂混凝土: %=7.0闪母;对于不开裂混凝土:心,=9.8n修式中,/匕:混凝土锥体破坏受拉承载力标准值;黑2单根锚栓受拉时,混凝土理想锥体破坏受拉承载力标准值;*z:混凝土锥体破坏受拉承载力分项系数,根据混凝土结构后锚固技术规程JGJ145-2013第4. 3. 10条,取3. 0;狐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当/.不小于45N/mm二且不大于60 N/mm二时,应乘以降低系数0.95;%:锚栓有效锚固深度。对于膨胀型

9、螺栓及扩底型锚栓,为膨胀锥体及孔壁最大挤压点的深度;4N:根锚栓受拉且无间距、边距影响时,混凝土理想锥体破坏投影面面积;4/单根锚栓或群锚受拉时,混凝土实际锥体破坏投影面面积;Kz :边距c对受拉承载力的影响系数;K.N :表层混凝土因密集配筋的剥离作用对受拉承载力的影响系数;3荷载偏心ex对受拉承载力的影响系数。另外,根据混凝土结构后锚固技术规程JGJ145-2013第6. 1.9条规定:群栓有三个及以上边缘且锚栓的最大边距7”不大于小,(见下图), 计算混凝土锥体受拉破坏的受拉承载力设计值汽日时,应取外代替心、Qn 代替S”.n、代替C“.N用于计算Mk.c、父N、&N、%.N及匕c.N

10、1、心计算过程:(依据()三个边绛6. 1. 4 条)3第计算公式:=卷式中,个小:混凝土锥体破坏且无间距效应和边缘效应情况下,每根锚栓达到受拉承载力标准值的临界间距,应取为3%。2、An计算过程:(依据混凝土结构后锚固技术规程JGJ145-2013第6. 1. 5 条) 、单根锚栓,靠近构件边缘布置,且不大于%n时(下左图):计算公式:A,n = (q + 0.5%N)Scr.N(2)、双栓,垂直于构件边缘布置,且G不大于%N,&不大于%N时(上右图):计算公式:An =(G + 05%,n)s“.n(3)、双栓,平行于构件边缘布置,且匕不大于%,不大于%N时(下左图):计算公式:A.N =

11、(6 + 0.5%n)(4)、四栓,位于构件角部,且G不大于%N,C不大于N,Si不大于Sq,S:!不大于外n时(下右图)计算公式:A. N = (q + S +。.5久小)(q + $ + -5r.N)式中,G:方向1的边距;6:方向2的边距;S:方向1的间距;S2:方向2的间距;%N:混凝土椎体破坏且无间距效应及边缘效应情况下,每根锚 栓达到受拉承载力标准值的临界边距,应取为1.5小。3、Kn计算过程:(依据混凝土结构后锚固技术规程JGJ145-2013第6. 1. 6 条)计算公式:式中,c:边距,有多个边距时应取最小值。4、k.n计算过程:(依据混凝土结构后锚固技术规程JGJ145-2

12、013第6. 1.7 条)计算公式:另外,当匕。的计算值大于L0时,应取1.0;当锚固区钢筋间距s 不小于150mm时,或钢筋直径d不大于10mm且s不小于100mm时,应 取 l.Oo5、计算过程:(依据混凝土结构后锚固技术规程JGJ145-2013第 6. 1.8 条)式中,.:受拉锚栓合力点相对于群锚受拉锚栓重心的偏心距。另外, 当匕7的计算值大于L0时,应取1.0:当为双向偏心时,应分别按两个 方向计算,匕c.n应取匕的人2。1= 1 + 2n / 5crJM 1 + 2. / S5MA综上所述,有心,=ML/九N*A.N五、混凝土劈裂破坏承载力计算计算依据:A,Rd.sp = NrK

13、sp / /rsp NrUp = WhspN欣c,/h,sp =(,? ?min 严 (依据混 凝土结构后锚固技术规程JGJ145-2013第6. 1. 12条)式中,乂5:混凝土劈裂破坏受拉承载力设计值;:混凝土劈裂破坏受拉承载力标准值;/VRkx :混凝土锥体破坏受拉承载力标准值,按混凝土结构后锚 固技术规程JGJ 145-2013第6. 1. 3条计算。在、4卜,及相 关系数计算中,%.N和%N应分别由%却和%代替,气应取为 2%即小混凝土劈裂破坏受拉承载力分项系数,依据混凝土结构 后锚固技术规程JGJ145-2013第4. 3. 10条,取3. 0。匕即:构件厚度力对劈裂破坏受拉承载力

14、的影响系数。当心即的计 算值大于1.5时,应取1.5。综上所述,A,RdM = Rk.sp /底卬NRksp = %,/灶,外即=Wnun产 六、锚栓受拉、混凝土锥体受拉、劈裂承载力校核校核依据:NN*、卬;(依据混凝土结构后锚固技术规程JGJ1技-2013第6.1. 1条)其中N富:锚栓群中拉力最大的锚栓的拉力设计值;N3锚栓群受拉区总拉力设计值;N“锚栓钢材破坏受拉力设计值;混凝土锥体破坏受拉力设计值;NmJ混凝土劈裂破坏受拉力设计值;1、锚栓钢材破坏受拉承载力校核:计算依据:,(依据混凝土结构后锚固技术规程JGJ145-2013 第 6. L 2 条)式中A :锚栓截面面积,取84. 2

15、5 mm-;心:锚栓抗拉强度标准值,取700 N/mm2;/、* :锚栓抗剪强度标准值,取450 N/mm2;3锚栓钢材破坏受拉承载力标准值;加N :锚栓钢材破坏受拉承载力分项系数,根据混凝土结构后锚 固技术规程JGJ145-2013第4. 3. 10条,取1. 3;NRks=Asfi(k =84.25 x 700 = 58975.00 N有,N:=5OOONSN*=45365.38N,所以锚栓钢材满足强度要求。考虑拉拔安全系数2,则锚栓拉拔试验强度值最少要求达到10.0 kNo 2、混凝土破坏受拉承载力校核:校核依据: NKd c;3、混凝土劈裂受拉承载力校核:校核依据:NkW./七、锚栓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