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世纪版七年级下册 信息技术 1.5数据计算--公式和函数 教案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493372845 上传时间:2023-06-25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0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世纪版七年级下册 信息技术 1.5数据计算--公式和函数 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新世纪版七年级下册 信息技术 1.5数据计算--公式和函数 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新世纪版七年级下册 信息技术 1.5数据计算--公式和函数 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新世纪版七年级下册 信息技术 1.5数据计算--公式和函数 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新世纪版七年级下册 信息技术 1.5数据计算--公式和函数 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世纪版七年级下册 信息技术 1.5数据计算--公式和函数 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世纪版七年级下册 信息技术 1.5数据计算--公式和函数 教案(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数据计算公式和函数教学设计一、学习者分析学生经过第一节课的学习已经熟悉了 Excel 的工作界面、基本掌握 EXCEL 工作表的建立、数据的录入以及对表格进行数据的修改与调整,学生学习的兴趣浓厚,而转入本节抽象思维要求较高的公式编写,利 用函数编写公式等学习时学生会比较容易受到挫折,因此,要加大对基础差的学生进行辅导。二、教材内容分析1、 本节的主要内容及在本章中的地位本节的主要内容是学习在选定的区域输入有规律的数据,并掌握公式编写和利用常用函数进行计算 . 学会使用数据与公式的复制的办法,达到快速录入数据。本节是学习数据处理的重要基础。2、教学重点、难点重点:(1)用拖曳填充的方法输入有规律

2、的数据;(2)公式的编写和复制,常用函数 SUM 和 AVERAGE 的应用。难点:公式与函数的应用。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学会用拖曳填充的方法输入有规律变化的数据。(2)学会根据实际问题,使用简单公式和函数 SUM,AVERAGE。(3)学会用公式和函数的复制方法,达到快速输入数据。2.过程与方法通过运用公式与函数进行计算,拖曳填充快速复制等操作,体验 Excel 在数据处理中带来的便利, 掌握数据输入与编辑的方法。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数据的处理,培养学生使用电子表格处理数据的意识,以及良好的数据处理能力。四、教学理念和方法本节主要采用学生练习、学生演示和教师总结相结合的模式。对

3、于初二学生,缺乏Excel 公式和函数 计算的相关经验,尤其对函数的理解更是存在一定的困难。针对学生的特点和认知水平,学生水平的差异 等,本节课以任务活动为主线,重视学生实践和教师引导相结合的教学方式。本节教学环节设计如下:教 师通过“垃圾分类的”的小游戏引入教学,学生对游戏后的分数的处理,然后通过学生演示,教师补充的 方式进行学习。最后实践应用解决其他问题,从而有效地帮助学生正确掌握和理解数据的快速录入与公式 函数的应用技巧。五、教学过程设计1、教学内容的组织与呈现方式通过“垃圾分类”小游戏引入数据输入与编辑技巧的主题,让学生输入有规律的数据,引导学生发现有规律数据的快速录入办法,通过计算某

4、班同学玩游戏的成绩,引导学生归纳出公式的编写的规律,然后 让学生体会函数为数据计算带来的便利,让学生在实践的操作中体验函数 SUM,AVERAGE 的应用。本节课通 过设置不同的任务,引导学生完成各个知识点的学习。2、教学方法和策略:任务驱动法、小组合作、观看微视频自主学习等方法和策略3、教学过程第 1 课时教学环节教师教学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创 设 游 戏 的创设情景, 导入主题今天我们学习新的内容数据计算公式和函 数学习新课程之前,先玩一个小游戏 “垃圾分 类”学生了解游戏的规则和 让学生玩游戏情景,提出本 节的任务,引 发 学 生 学 习的兴趣。游戏完后,需要对游戏的数据进行分析汇总。 挑战

5、一:打开“数据输入”半成品工作表,完成工作表中 规则数据的输入(有一张完整的截图的表格做对 照)。思考:努力完成挑战一,发现 用以前的方法,逐个输 入速度慢,尝试找出快 捷的方法。不会用快捷方法的同学 可 以 通 过 视 频 辅 助 学 习,或者小组合作方式,从而初步掌握。学习方引 导 学 生 发法:微视频、自学为主、 现数据规律,小组合作了 解 区 域 的输入有规律的数据 (如下是完整表)表示方法,引 入 拖 曳 填 充学生演示他们发现的快 速录入方法。(有的学生 会用复制、粘贴的方法 录入相同的数据) 学生演示的方法。引导学生思考:可以通过什么方式输入数据,手 动输入?拷贝?从而引出对于这

6、些有规律数据, 有没有快速录入的方法呢?通过提问题,求和公式找同学上来演示:(1)在单元格 A4,A5 中分别输入有规律数据: 1、2(2)选择有规律的数据区域 A4:A5;(3)把光标指向选中区域的右下角,当鼠标指 针变为黑十字时,按住鼠标左键向下拖曳,一列 数据将被自动填充进来。总结:可以使用自动填充(拖拽填充)的方式快 速输入有规则的数据。挑战二:谁能最快统计出该班每小组的总分对比两种求和的方法“=1000+500+”和“=B4+B5+”的区别 1) 修改了其中一个数据,总分会自动相应变化?2)直接拖拽可以完成公式的复制吗?从而引出用单元格编写公式的方法的好处 引出用公式的方法,不懂的同

7、学可以看视频辅导。 学生演示,老师总结:公式:操作数和运算符操作数:单元格、数值和函数运算符:,公式编写一定要先输入一个等号“=”总结:公式的编写一定要输入“=”,用拖拽填 充的方式也可以复制公式,而且公式的复制不是 一成不变的。通过练习巩固。思考并找规律总结(画课本做笔记)学生练习(5 分钟) (大部分学生会按以往 的数学经验先口算,再 直接输入结果。) 学生演示(有的学生有 的 学 生 输 入 “D3+E3+F3+G3”) 通过微视频和小组合作 学习思考回答问题并演示 实践操作,惊喜地发现 拖 曳 填 充 也 能 复 制 公 式。回答问题并演示 实践操作,惊喜地发现 拖 曳 填 充 也 能

8、 复 制 公 式。总结(画课本做笔记) 完成之前的练习( 2 分 钟)让学生思考, 开 拓 学 生 的 思路,让学生 学会找规律让 学 生 养 成 做笔记,画关 键 字 的 习 惯 和能力纠 正 学 生 的 错误观点,培 养 学 生 使 用 公 式 和 正 确 的 公 式 编 写 方法。同时通 过 拖 曳 填 充 复制公式,使 学 生 深 刻 地 体验到 Excel 数 据 处 理 的 高效和便利。总结:公式:操作数和运算符操作数:单元格、数值和函数运算符:,公式编写一定要先输入一个等号“ =”(结合数 学说明为什么要用等号)。总结:公式的编写一定要输入“=”,用拖拽填 充的方式也可以复制公式

9、,而且公式的复制不是 一成不变的。总结(画课本做笔记)让 学 生 养 成 做笔记,画关 键 字 的 习 惯 和能力除了用公式的方法求和,还可以使用其他的方法 吗?引出函数法。用函数法求每个小组的总分学生练习学生演示学生思考,并用函数的方法计算平均值。不懂 的可以看书本、看微视 频、小组合作等方式进 行学习巩 固 和 加 深 学 生 对 函 数 的 应 用 和 理 解。函数的使用学生演示操作步骤(利用函数和拖拽填充方法完成)(通过微视频 和合作学习)学生演示总结函数法 常用函数:求和SUM让 学 生 养 成求平均值AVERAGE总结(画课本做笔记)做笔记,画关步骤:总结:1)单击结果存放的单元格

10、;键 字 的 习 惯(2)单击工具栏中的按钮,选择函数;和能力(3)在函数的数据区域中选取需要计算的区域终极挑战 1:谁能最快统计出每个学生的总分拓展:根据 实际情况用 公式法或在 公式法中使 用函数2、谁能最快统计出 2014 年广州市半年的可回收 垃圾占总垃圾的比例?(用公式法或者公式中使用 函数方法)学生练习不懂的可以看书本、看 微视频、小组合作等方 式进行学习学生演示学生完成终极挑战 1 和 2思考:实际问题需要具 体的公式有些时候,在公式中使 用函数会更快完成任务通 过 公 式 法 求解总分,让 学 生 体 会 有 些 计 算 无 法 用 函 数 的 方 法计算,只能 用公式。学 会

11、 根 据 实 际 情 况 进 行 数 据 公 式 的 使用。完成终极挑战 1 的同学继续做终极挑战 2(用两种 方法)在公式中使用函数更快哦总结学生思考,总结,并做1. 快速输入有规则的数据,可以使用自动填充 练习(拖拽填充)2. 使用公式法时,一定要记得输入“=”3. 使 用 函 数 时 , 一 定 要 看 选 对 函 数 ( 求 和(SUM)和求平均值( AVERAGE) 和函数的操 总结(画课本做笔记) 作步骤且懂得检查是否正确。4.有些实际问题,可以通过在公式中使用函数的方法来解决。做练习打开“我的得分”工作表,看看自己的得分,并且看看得分的公式。(有时间的话)学生每次完成时都要完 成

12、自评,然后查看最后 的得分,并且升华情感。通过总结,使 学 生 形 成 一 定的思路让 学 生 养 成 做笔记,画关 键 字 的 习 惯 和能力练习巩固学生评分提升:1. 德育:垃圾分类应该从我做起。2. 应用:可把学到的所有知识应用到实际中去, 帮父母做小会计等。思考:除了这函数,还有哪些函数呢?求最大值 最小值呢?引出下节课的内容3.教学评价(一)选择题(1) 要统计全班的平均分,可使用以下的函数_。通过德育和技能升华, 让学生把信息技术与德 育相结合,把学到的技 术应用到现实生活中, 学以致用看成果,升华 情感。 总练习巩固。 通 过 练 习 学 生感兴趣的, 贴 近 学 生 生 活的实例,意 义重大。ASUMAVERAGEMINMAX(2)要统计每位学生的语、数、英、史、地、生、信息技术等各科考试成绩总和,可使用以下的函数_。ASUMAVERAGERANKMAX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