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考前热点押题训练一生物与经典--主干知识年年考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493372051 上传时间:2023-08-24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2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年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考前热点押题训练一生物与经典--主干知识年年考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22年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考前热点押题训练一生物与经典--主干知识年年考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22年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考前热点押题训练一生物与经典--主干知识年年考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022年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考前热点押题训练一生物与经典--主干知识年年考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022年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考前热点押题训练一生物与经典--主干知识年年考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2年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考前热点押题训练一生物与经典--主干知识年年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考前热点押题训练一生物与经典--主干知识年年考(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2年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考前热点押题训练一生物与经典-主干知识年年考一、选择题1绿色植物在进行光合作用时以H2O作为供氢体,而光合细菌则以H2S作为供氢体进行光合作用。下列有关光合细菌的叙述合理的是()A没有成形的细胞核,拟核中只分布着多条线性DNAB以H2S作为供氢体进行光合作用,无法产生氧气C以H2S作为原料,其光合作用的产物不可能是糖类D生存需要光照,其体内的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解析:选B光合细菌为原核生物,没有叶绿体,拟核中有环状DNA分子;绿色植物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中氧元素来自H2O,而光合细菌以H2S作为供氢体代替H2O进行光合作用,无法产生氧气,但不影响糖类产生。2“膜流”是

2、指细胞的各种膜结构之间的联系和转移,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质壁分离现象是“膜流”现象的例证B枯草杆菌和酵母菌均能发生膜流现象C溶酶体内含有较多的水解酶,与膜流无关D“膜流”发生的基础是生物膜的流动性解析:选D质壁分离现象体现了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没发生膜结构间的联系和转移;枯草杆菌是原核生物,细胞内不含任何具膜的细胞器;溶酶体是具膜的细胞器,其发挥作用的过程及形成过程均与“膜流”有关;“膜流”发生的基础是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3基因转录出的初始RNA,经不同方式的剪切可被加工成翻译不同蛋白质的mRNA。某些剪切过程不需要蛋白质性质的酶参与。大多数真核细胞mRNA只在个体发育的某一阶段合成,不

3、同的mRNA合成后以不同的速度被降解。下列判断错误的是()A某些初始RNA的剪切加工可由RNA催化完成B一个基因可能参与控制生物体的多种性状CmRNA的产生与降解与个体发育阶段有关D初始RNA的剪切、加工在核糖体内完成解析:选D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或RNA,某些RNA的剪切过程不需要蛋白质性质的酶参与,这说明这部分RNA的剪切过程是由RNA性质的酶完成的;“一因多效”说明一个基因可参与控制多个性状;大多数真核细胞mRNA只在个体发育某一阶段合成,又以不同速度被降解,这说明mRNA的产生与降解与个体发育阶段有关;初始RNA的剪切、加工在细胞核中完成,只有成熟的RNA才能通过核孔到达细胞质。4科学

4、家在某海底火山附近发现了一种单细胞生物,该生物细胞中没有核膜,细胞质中游离着一个环状DNA分子。下列有关该DNA分子的叙述,错误的是()A该DNA分子可以半保留方式进行复制B该DNA分子的转录和翻译可同时进行C该DNA分子可能成为基因工程的载体D该DNA分子包含了该生物的全部基因解析:选D该生物细胞中没有核膜,可以确定其为原核生物,原核生物细胞内的遗传物质主要集中在核区,且基因的转录和翻译可以同时进行;原核生物细胞内的DNA分子也以半保留的方式来进行复制;若该环状DNA分子具备载体的基本条件,则可成为基因工程的载体。5树棉和草棉之间能够杂交形成F1(子一代),但F2(子二代)则十分少见。原因是

5、F1产生的种子通常不能萌发,或萌发后长出的幼苗很瘦弱,不久后就会死亡。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树棉和草棉是同一个物种B树棉和草棉间不存在生殖隔离CF2在自然选择过程中被淘汰DF1不能进行正常的减数分裂形成生殖细胞解析:选C从题干知,尽管树棉和草棉之间能够杂交形成F1,F1也能产生种子,但F1的子代不能正常发育存活,所以树棉和草棉间存在生殖隔离,二者不是一个物种;F2不能存活,即在自然选择过程中被淘汰;由于F1能形成种子,说明F1能进行正常减数分裂形成生殖细胞。6在一个切去尖端的燕麦胚芽鞘的切面左侧放上含有生长素的琼脂块(琼脂块对胚芽鞘的生长无影响),从胚芽鞘的右侧给予光照,一段时间后,胚芽鞘

6、向光弯曲生长。这说明()植物生长具有向光性单侧光能引起生长素分布不均匀生长素能促进生长琼脂块中的生长素能扩散到胚芽鞘中ABC D解析:选B切去尖端后无感受单侧光刺激的部位,所以光照不会引起生长素横向运输,生长素能促进生长,生长素可由琼脂块扩散到胚芽鞘中。7某科研小组用一对表现型都为圆眼长翅的雌、雄果蝇进行杂交,子代中圆眼长翅圆眼残翅棒眼长翅棒眼残翅的比例有性别差异,即雄性为3131、雌性为5200。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两对性状中,圆眼、长翅均为显性性状B雌性果蝇中存在显性纯合致死现象C决定眼形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D子代圆眼残翅雌果蝇中纯合子占1/3解析:选D分析题干信息可知,圆眼长翅的雌、雄

7、果蝇杂交,子代雄性果蝇中圆眼棒眼11,长翅残翅31,雌性果蝇中无棒眼果蝇,只有圆眼果蝇,长翅残翅52,这说明决定眼形的基因(假设为A、a)位于X染色体上,决定翅形的基因(假设为B、b)位于常染色体上,雌性果蝇中存在双显性纯合致死现象,圆眼、长翅均为显性性状;亲本基因型为BbXAY和BbXAXa,子代圆眼残翅雌果蝇的基因型为bbXAXA和bbXAXa,纯合子和杂合子所占比例均为1/2。8针对耐药菌日益增多的情况,利用噬菌体作为一种新的抗菌治疗手段的研究备受关注。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噬菌体以宿主菌的DNA为模板合成子代噬菌体的核酸B噬菌体利用宿主菌的氨基酸合成子代噬菌体的蛋白质C噬菌体外壳抑

8、制了宿主菌的蛋白质合成,使该细菌死亡D噬菌体能在宿主菌内以二分裂方式增殖,使该细菌裂解解析:选B噬菌体侵染细菌后,以噬菌体DNA为模板合成子代噬菌体的核酸,利用宿主菌的原料合成子代噬菌体;其外壳留在宿主菌的外面,不能抑制宿主菌的蛋白质合成,子代噬菌体释放使细菌裂解死亡;宿主菌以二分裂方式进行增殖,而噬菌体不能分裂,只能以复制式增殖。9用亚硝基化合物处理萌发的种子,发现某基因上一个腺嘌呤(A)经脱氨基变成了次黄嘌呤(I),I不能与T配对,但能与C配对。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这种基因突变属于人工诱变,碱基对被替换B连续复制两次后,含原基因的DNA分子占1/4C突变产生的新基因与原基因互为等位基

9、因D突变性状是否有害,取决于能否适应环境解析:选B基因突变包括自发突变和人工诱变,人工诱变的因素有物理因素、化学因素和生物因素等;因A变为I后,I不能与T配对,故突变后的DNA分子中AT碱基对被替换。因只有一条链上的一个碱基发生改变,故突变后的DNA分子连续复制两次后,有1/2的DNA分子仍含原基因;基因突变产生其等位基因;突变的性状有害或者有利是相对的,取决于环境条件。10如图1为某果蝇染色体上与白眼基因S有关的示意图,图2为该染色体上相关基因转录的过程示意图。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该果蝇体细胞中可能没有与S基因相对应的等位基因B图2与图1中不同的碱基配对方式是AUC由图2可知一个DNA上不

10、同基因的转录模板可能不同DS基因若发生图2过程,催化该过程酶的结合位点在图1的区段解析:选D果蝇白眼S基因属于伴X隐性遗传,雄性体细胞中没有与S基因相对应的等位基因;图2表示转录,与图1中不同的碱基配对方式是AU;由图2可知,一个DNA上不同基因的转录模板可能不同;S基因若发生图2过程,催化该过程酶的结合位点在图1的区段的上游。11下图表示果蝇胚胎胚轴中5种蛋白质的浓度分布。已知A蛋白和B蛋白都能激活Q基因的表达,C蛋白和D蛋白都能抑制Q基因的表达。科研小组检测果蝇胚胎中的这四种蛋白,发现甲、乙、丙、丁四个变异胚胎各缺少其中一种蛋白,分别是A蛋白、B蛋白、C蛋白、D蛋白(尚未检测Q蛋白及其他物

11、质的含量)。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A蛋白和B蛋白激活Q基因表达的时期和机理都相同B乙胚胎中B蛋白基因的表达量显著减少C丁胚胎的前轴和中轴的细胞中Q蛋白浓度较高D若变异胚胎是基因突变所致,则突变发生在起始密码处解析:选B据图分析可知,Q蛋白只在3时期含量最多,且Q蛋白含量最多时期,A蛋白含量较多,而B蛋白含量较少,说明A蛋白和B蛋白激活Q基因表达的时期相同,但机理不同;乙胚胎中缺少B蛋白,说明乙胚胎中B蛋白基因的表达量显著减少;Q蛋白在3时期含量最多,说明Q基因主要在3时期表达,所以丁胚胎的前轴和中轴的细胞中Q蛋白浓度应该较少;基因突变是指DNA分子上碱基对的缺失、增加或替换引起的基因结构的

12、改变,而起始密码位于mRNA上。12豌豆是二倍体植物,取自然状态下的一株高茎豌豆(DD)和一株矮茎豌豆(dd)进行杂交,得到的F1在幼苗期经低温诱导使其发生变异并发育至成熟。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F1进行自交,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高茎矮茎351B经低温诱导和秋水仙素诱导豌豆幼苗发生变异的原理相同CF1豌豆经低温诱导所发生的变异属于可遗传变异,且这种变异可以镜检D经低温诱导得到的豌豆含有两个染色体组解析:选D高茎(DD)与矮茎(dd)杂交,得到的F1为Dd,在幼苗期经低温诱导使其染色体数目加倍,则F1的基因型为DDdd,当F1自交时,产生雌雄配子各3种:DDDddd141,然后雌雄配子随机结

13、合,后代矮茎(dddd)所占比例1/61/61/36,高茎所占比例为35/36;低温诱导和秋水仙素诱导染色体变异的原理相同,都是抑制有丝分裂前期纺锤体的形成,且这种变异是可以镜检的;经低温诱导得到的豌豆中含有四个染色体组。二、非选择题13有关植物衰老的机理目前有两种相对立而又相关联的解释。一种是“营养竞争说”,即植物体由于开花结果夺取营养器官的养料使茎、叶衰老;另一种是认为“植物的衰老是由外界环境条件的变化而引起的”,这其中比较一致的看法是光照不足会引起细胞中蛋白质和叶绿素等物质减少而导致茎、叶衰老。有人利用有关的材料进行了实验探究:选取20株健壮、生长状况相同的同种开花前的盆栽大豆,平均分成

14、四组,编号甲、乙、丙、丁,下表是有关探究的做法、结果。请据此回答有关问题:光照或遮光保持花蕾或摘除花蕾现象或结果甲正常光照摘除花蕾乙正常光照保持花蕾丙遮光摘除花蕾丁遮光保持花蕾注:除题中讲明的条件外,其他培养条件均相同且适宜,衰老以叶片变黄作为指标。(1)若四组大豆的平均衰老时间分别记作a、b、c、d,则评判其衰老的标准应是_。(2)若实验结果为abcd,则说明_;若开花结果争夺养料和光照不足都能引起植株衰老,则可能的结果是_。(3)若实验结果为abcd,甲组突然停止CO2供应,则叶肉细胞叶绿体中的ATP、C3的变化情况依次是_。(4)植物衰老从细胞结构的角度上看表现在_。答案:(1)原来正常的叶全部变黄所需的时间(或相同时间内变黄的叶的数量)(2)植株衰老是由光照不足引起的,与开花结果争夺养料无关ad,且b、c介于a、d之间(3)增加、减少(4)细胞核体积增大,染色质收缩14大麦种子萌发时,胚产生的赤霉素(GA)转运到糊粉层后,诱导相关酶的合成进而调节相关的代谢过程,促进种子萌发,如图所示。请回答:(1)大麦种子萌发时,胚发育所需要的营养物质由_提供。(2)淀粉酶在由钝化到活化过程中,其组成中氨基酸数目将_,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