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干山隧道施工安全风险评估报告

上传人:m**** 文档编号:493371079 上传时间:2023-12-12 格式:DOCX 页数:39 大小:1.9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苗干山隧道施工安全风险评估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苗干山隧道施工安全风险评估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苗干山隧道施工安全风险评估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苗干山隧道施工安全风险评估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39页
苗干山隧道施工安全风险评估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3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苗干山隧道施工安全风险评估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苗干山隧道施工安全风险评估报告(3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铁二十局集团五公司第二工程队六丙公路第三合同段 苗干山隧道风险评估报告云南六库 至 丙中洛(一期) 公路报审表 施工单位: 中铁二十局集团有限公司 合同号: HDNJ-LBL/R:002-1 监理单位: 云南天勋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编 号: 致:(总监理工程师) 敖继云 :现上报 苗干山隧道施工安全风险评估报告 ,请予审查和批准。附件:苗干山隧道施工安全风险评估。 承包人: 日期:评估小组意见: 签字: 日期: 签字: 年 月 日总监办专业监理工程师审核意见: 签字: 日期: 总监理工程师审查意见: 签字: 日期: 签字: 年 月 日业主审批意见: 签字: 日期: 签字: 日期: 中铁二十局集

2、团五公司第二工程队六丙公路一期工程第合同段(苗干山隧道) 施工安全风险评估报告编制单位:中铁二十局集团有限公司六丙公路第三合同段评估小组负责人:日期: 云南省大丽高速公路7-2B合同段 花椒箐隧道右幅施工安全风险评估报告 中铁二十局集团五公司第二工程队六丙公路一期工程第合同段(苗干山隧道) 施工安全风险评估报告 (自评) 序号姓名职称专业12345 中铁二十局集团五公司第二工程队六丙公路一期工程第合同段(苗干山隧道) 施工安全风险评估报告 (专家评审) 序号姓名职称专业1234567891011目 录一、编制依据- 1 -1、项目风险管理方针及策略- 1 -2、相关的国家和行业标准、规范及规定

3、- 1 -3、项目设计和施工方面的文件- 1 -4、项目各阶段审查意见- 1 -5、设计阶段风险评估成果- 1 -二、苗干山隧道工程概况- 1 -1、设置形式- 1 -2、地形地貌- 2 -3、地质构造与地震- 2 -4、水文地质- 2 -5、地层与岩性- 2 -6、围岩划分- 2 -三、评估过程和评估方法- 2 -1 、评估办法- 2 -2、隧道工程施工安全总体风险评估指标体系- 2 -3、隧道工程施工专项安全风险评估指标体系- 2 -四、风险评估- 2 -1、总体风险评估- 2 -2、专项风险评估- 2 -五、风险对策措施- 2 -1、隧道洞口崩(坍)塌风险主要处理对策- 2 -2、洞身开

4、挖坍塌风险主要处理对策- 2 -3、触电风险主要处理对策- 2 -4、高处坠落、物体打击风险主要处理对策- 2 -5、机械伤害、车辆伤害风险主要处理对策- 2 -6、火药爆炸、压力容器爆炸风险主要处理对策- 2 -7、火灾风险主要处理对策- 2 -8、有毒有害气体主要处理对策- 2 -9、安全管理制度- 2 -六、评估结论- 2 -七、苗干山隧道风险评估自评意见- 2 -八、附件- 2 -1、安全事故应急预案- 2 - - 9 - 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1页 共1页苗干山隧道施工安全风险评估报告一、编制依据1、项目风险管理方针及策略本项目贯彻执行“

5、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坚持“管生产必须管安全,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2、相关的国家和行业标准、规范及规定(1)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JTG F60-2009)(2)公路桥梁和隧道施工安全风险评估指南(试行)(3)公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JTG C20-2011)(4)苗干山隧道施工设计图纸(5)苗干山隧道施工组织设计 3、项目设计和施工方面的文件 施工设计图纸(附件一)4、项目各阶段审查意见 (设计院)5、设计阶段风险评估成果 (设计院)二、苗干山隧道工程概况1、设置形式苗干山隧道为二级公路,全长975米,起止桩号:K14+410K15+385,布置形式为单洞双向行驶两车道。隧道

6、进口K14+744.37位于直线上,K14+744.37K14+824.37位于R=750m、Ls=80m的右转缓和曲线上,K14+824.37隧道出口位于R=750m的右转圆圈曲线上;隧道所在路段纵坡为-2.200%、-2.600%,隧道最大埋深为61.87m。2、地形地貌苗干山隧道展布于构造溶蚀-侵蚀-低中山中等切割地形地貌区,穿越低中山善变凸起山脊。该地区地形切割较深,冲沟教发育,左侧山边及两端地势较陡,植被较发育;前半段地势相对较低,地形较缓,路线纵、横坡较缓,冲沟发育,地表有果园分布;后半段地势较高,地形较陡,路线纵、横坡较陡,冲沟不发育,地表植被较发育。隧道区降雨量较丰富,地形起伏

7、较复杂。根据地质调查和钻孔资料,隧道区无不良地质发育,但前半段地势较低洼、表土层厚,边坡及表土层稳定性较差;而后半段地势较高,表土层较薄,边坡及表土层稳定性较好。3、地质构造与地震本合同段区域上处于阿尔卑斯喜马拉雅构造带东南延伸部位,属冈底斯念青唐古拉褶皱系碧江六库断褶带构造单元。呈南北向展布,主要以古生界及部分中生界地层组成。对隧道工程影响较大的构造主要有大兴地断裂(F9),隧道在K14+880附近斜穿此断裂。自1929年以来的记录,泸水、碧江地区5级以上中、强地震有14次,发生于30年代的有7次。根据现行的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及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组,沿线建(构)筑物

8、应按相应烈度进行设防。4、水文地质隧道穿越低中山山边凸出山脊,区段内植被较发育,左侧山边及两端地势较陡,地形起伏较大,地势较高,地表水总体不发育,隧道区段内地表土层变化较大,地下水类型主要为第四系松散岩类孔隙水、基岩裂隙水及构造裂隙水、岩溶水,不同季节、不同类型的地下水富水性差异较大,对隧道工程影响不一。旱季时,该隧道区内地表水不发育,地下水较贫乏。而雨季时受上方较大坡面汇集而成的相对较多地表水并下渗补给地下水而相对较丰富,对雨季隧洞施工有一定不利影响。应注意雨季施工隧洞穿越大兴地断裂构造破碎段、冲沟段、浅埋段、进出洞口段可能出现的局部涌水,加强浅埋段地表水疏排,防止在低洼平缓带汇集下渗,导致

9、围岩软化和崩塌。此外,隧道区段内的地下水以地表水渗入补给为主,对构筑物无腐蚀性,施工中应注意加强地质超前预报、排水设计和地下水位变化监测。5、地层与岩性隧道处地层岩性为:1) 第四系冲洪积(Qal+pl):粉质黏土、卵石土、砾砂2) 第四系残坡积(Qel+dl):粉质粘土、碎石土3) 石炭系下统香山组(Clx):泥质灰岩4) 三迭系中统河湾街组(T2h):白云岩、灰质白云岩受区域性大断裂及次生小断层影响,岩石节理裂隙很发育,岩本很破碎,风化强烈,加之隧道区岩层以强风化破碎状灰质白云岩及软质岩全强、强风化薄中厚层状泥灰岩等不等厚互层,岩层产状较陡,构造及岩体结构十分复杂,对隧道工程不利。6、围岩

10、划分苗干山隧道,隧道区围岩总长975米,围岩一览表如下:苗干山隧道围岩一览表里 程 桩 号围岩级别分段长度(m)所占比例(%)K14+410K14+900490503K14+900K14+9808082K14+980K15+0406061K15+040K15+180140144K15+180K15+385205210三、评估过程和评估方法 本次风险识别主要以专家调查评议为主。根据该项目提供的资料、地质报告及水文地质条件,结合施工设计、施工方案、施工方法和施工工艺进行综合类比分析,并对照国家标准、部门及行业规章进行识别分析。 1 、评估办法以设计图地质资料和两阶段施工图设计中的风险评价结果为主线

11、,综合运用定性与定量分析的进行评估。具体采用了专家评议法定性分析和风险评价矩阵法及指标体系法定量分析的办法来对本项目进行风险评估。2、隧道工程施工安全总体风险评估指标体系(1)隧道工程施工安全总体风险评估主要考虑隧道地质条件、建设规模、气候与地形条件等评估指标,评估指标的分类、赋值标准(见表1)。隧道工程总体风险评估指标体系 表1评估指标分 类分值说 明地质G=(a+b+c)围岩情况a1. 、围岩长度占全隧道长度70%以上3-4根据设计文件和施工实际情况确定。2. 、围岩长度占全隧道长度40%以上、70%以下23. 、围岩长度占全隧道长度20%以上、40%以下14. 、围岩长度占全隧道长度20%以下0瓦斯含量b1隧道洞身穿越瓦斯地层2-32隧道洞身附近可能存在瓦斯地层13隧道施工区域不会出现瓦斯0富水情况c1隧道全程存在可能发生涌水突泥的地质2-32有部分可能发生涌水突泥的地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总结/计划/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