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章末检测(二)自然地理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练习 中图版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493370106 上传时间:2023-06-14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5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章末检测(二)自然地理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练习 中图版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22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章末检测(二)自然地理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练习 中图版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22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章末检测(二)自然地理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练习 中图版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2022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章末检测(二)自然地理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练习 中图版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2022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章末检测(二)自然地理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练习 中图版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22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章末检测(二)自然地理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练习 中图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章末检测(二)自然地理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练习 中图版(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2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章末检测(二)自然地理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练习 中图版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分)(2017温州十校联考)太阳辐射中被绿色植物用来进行光合作用的那部分能量称为光合有效辐射,简称PAR,它直接影响着植物的生长、发育、产量和产品质量。读太湖地区太阳总辐射(Q)与PAR的多年月平均值变化曲线图,完成12题。1太湖地区太阳总辐射(Q)与PAR的季节变化特点是()AQ值夏秋季节大,冬春季节小BPAR值冬春季节大,夏秋季节小CQ值比PAR值季节变化更大DQ值与PAR值在同一个月达到最大值2造成太湖地区太阳总辐射(Q)6月和8月差异的主要因素是()A太阳高度B白昼长度

2、C天气状况 D地面反射率解析:第1题,读图可知,Q值和PAR值在春夏季节大,秋冬季节小,故A、B两项错误;Q值8月达最大值,PAR值在7月达最大值,D项错误;Q值起伏比PAR值起伏大,即季节变化大,故C项正确。第2题,太湖地区6月受梅雨天气影响,多阴雨天气;8月受伏旱天气影响,晴天多。故8月份的太阳总辐射比6月份的多,是天气状况的影响。答案:1.C2.C(2017山东潍坊模拟)下图示意洞庭湖水系上游一次洪水过程中洞庭湖出、入湖径流量的变化。读图,完成35题。3此次洪水过程中,洞庭湖汇入长江的湖口处水流速度最快的时刻出现在()A甲乙 B乙丙C丙丁 D丁以后4洞庭湖水位最高的时刻是()A甲 B乙C

3、丙 D丁5随着退耕还湖面积的扩大,同样一次洪水过程,洞庭湖径流的变化应是()A湖泊峰值水位变高B出湖径流量峰值提前C入湖径流量峰值增大D出湖径流量峰值增大解析:第3题,洞庭湖汇入长江的湖口处水流速度最快时也就是出湖径流量最大时,出现在乙丙时间段。第4题,乙时刻之前入湖径流量一直大于出湖径流量,且入湖径流量出现峰值,洞庭湖水位一直上升;乙时刻入湖径流量和出湖径流量相等;乙时刻之后,入湖径流量和出湖径流量呈波动变化,所以乙时刻洞庭湖水位最高。第5题,退耕还湖后洞庭湖的面积增大,蓄水能力增强,同样的洪水过程,湖泊峰值水位降低,A错;由于蓄水能力增强,出湖径流量峰值推后,且峰值减小,B、D错;由于湖泊

4、容量增加,入湖径流量峰值增大,C对。答案:3.B4.B5.C(2017山东德州模拟)下图是某内河流域连续两日的流量变化图。读图,完成67题。6该流域自然水循环环节最活跃的是()A降水 B水汽输送C植物蒸腾 D灌溉7最能反映该流域连续两日内天气状况的是()A第一天空气中含氧量少于第二天B第一天昼夜温差大于第二天C连续两日受反气旋控制D连续两日天气晴朗解析:第6题,该流域为内陆地区,晴天多,蒸发及蒸腾作用强烈,因此C项正确。第7题,内流河的补给主要是冰雪融水,随气温的变化,流量也明显变化,第一天的流量变化大,温差也大,B项正确。空气中的含氧量没有办法了解;如果连续两日受反气旋控制,则天气晴朗,温差

5、大,流量的变化也大,和图中流量变化不一致。 答案:6.C7.B(2017北京模拟)下图为世界某海域年平均水温与洋流分布图。读图,回答89题。8图中 ()A等温线的弯曲主要受海陆分布影响B等温线数值的递变受大气环流影响C洋流a的形成是受季风环流的影响D洋流b的形成是受中纬西风的影响9图中洋流 ()Aa对沿岸的气候有降温减湿的作用Ba北部海域寒暖流交汇,易形成渔场Cb流经海域易形成海冰影响航行安全Db可提高北美洲到欧洲船舶的航行速度解析:第8题,依据图中经纬度和海陆轮廓可以判断,a为千岛寒流,b为北太平洋暖流,北太平洋暖流是在中纬西风作用下形成的风海流。第9题,a是寒流,对沿岸气候有降温减湿的作用

6、。答案:8.D9.A(2017山东青岛一模)艾里定律是计算河流泥沙中的底沙或推移质的一个基本公式,被水流推动的物体重量(W)与流速(V)的6次方成正比。这一定律说明流速的微小变化可导致底沙推移量的很大变化。下图示意我国江南丘陵地区某河流干支流分布图及其干流河床对应的地形剖面。据此完成1011题。10图中河流M、N、T、S四处,被水流推动的物体重量最大的是()AM BN CT DS11某地质爱好者在N地附近,发现河床垂直剖面上有鹅卵石与细沙共存的现象,原因可能是 ()A该河段地势起伏大,河流落差大,流速急,搬运能力强B该河段流量大,河流侵蚀能力强C该河段降水季节变化大,导致河流流速变化大D该河段

7、降水少,地势起伏小,沉积作用显著解析:第10题,图中T处于河流凹岸,水流速度最快,故搬运能力最强,则被水流推动物体重量最大。第11题,图中N位于河流凸岸,为堆积作用较明显的河岸。依据材料可知,水流速度决定了搬运能力,有鹅卵石说明水流速度快,有细沙说明水流速度慢;两种物质共存于该地,表明该地水流速度季节变化大。答案:10.C11.C二、非选择题(共56分)12(2017北京海淀区模拟)以下两图分别为2016年9月9日6时和2016年9月10日6时澳大利亚海平面气压分布图(单位:百帕)。读图,回答下列问题。(28分)(1)说出澳大利亚西南海域低气压的变化及C点风向的变化。(10分)(2)说出城市A

8、经历的天气系统名称,并简述该天气系统过境时城市A的天气现象。(8分)(3)说出9月10日6时城市B附近的气压数值范围及控制该市天气系统的气流运动特征。(10分)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天气系统和等压线的判读。第(1)题,由等压线图可以判断,澳大利亚西南海域的低压系统不断运动的方向及变化;风向的变化根据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和摩擦力来确定。第(2)题,由天气系统图及气流运动的方向可以判断是冷锋的影响,过境时的天气现象联系课本知识回答即可。第(3)题,9月10日6时,城市B附近的气压数值范围由闭合区域等值线规律来判读,B城市附近是高压中心,即反气旋,在南半球是逆时针辐散,中心盛行下沉气流。答案:(1

9、)低气压向东移动,低气压中心增强(或中心气压值降低)。C点风向由东北风转为西北风。(2)天气系统:冷锋。天气现象:风力增大,云量增加,出现降雨。(3)气压数值范围:1 0121 020百帕。气流运动特征:水平方向:逆时针方向辐散(或由中心向四周逆时针方向流动);垂直方向:气流下沉。13(2017洛阳模拟)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28分)(1)图中A处的岩石为三大类岩石中的哪类岩石?请简述判断理由。(6分)(2)如果用C、D分别表示花岗岩和玄武岩,请将字母填入图中的适当位置。花岗岩和玄武岩的形成有何不同? (10分)(3)岩石A、B接触地带可能形成哪种岩石?(2分)(4)A、C、D岩石中可能找到化石的是_,简述其理由。(10分)解析:由图可知,A为沉积岩,具有明显的层理构造。花岗岩为侵入岩,应标注在B类岩石的下半部分,玄武岩为喷出岩,应标在地表。A与B接触,会因高温高压而变质形成变质岩。沉积岩中可能找到化石,C、D为岩浆岩,没有化石。答案:(1)沉积岩。具有明显的层理结构。(2)标注略。玄武岩属岩浆岩中的喷出岩,是岩浆喷出地表冷却凝固而成的;花岗岩属岩浆岩中的侵入岩,是岩浆侵入地壳裂隙冷却凝固而成的。(3)变质岩。(4)AA是沉积岩,C、D均是岩浆岩,只有在沉积岩中才可能存在化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