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分层走班教学实践探索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493369762 上传时间:2023-05-16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分类、分层走班教学实践探索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分类、分层走班教学实践探索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分类、分层走班教学实践探索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分类、分层走班教学实践探索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分类、分层走班教学实践探索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分类、分层走班教学实践探索》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分类、分层走班教学实践探索(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分类、分层走班教学实践探究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化,国家高考制度的变革,教化形势的转变,愈加特性化的教化教学趋势日益明显。基于各种内外因素的综合考虑,学校秉承着“在变革中坚持真教化”的理念,经过多次调查、研讨,进行了分类、分层走班教学的实践探究。 新的变革有两个关键词:差异性和选择性。差异性带来多样性,学生、老师都有差异,差异性已经存在,不行避开。差异性带来“选择性”,同时,高考招生制度也带来“选择性”,“选择”是内外因共同的结果。学生不得不选,老师也不得不选,这是我们必定解决的问题。 分类、分层走班教学总体设计 2012年,我校已在国际部英语教学方面做了分类、分层走班教学实践,并于2013年扩

2、大范围,在2013级高一(现在高二)进行理科试验班数学、物理分层走班以及文科班数学、英语分层走班的教学尝试。2014年,进一步扩大了分类、分层和课程内容及范围。 我校关于分类、分层走班教学的总体架构涉及中学15个科目(如下表),语数外、理化生、史地政9个考试科目,音乐、美术、信息技术、通用技术、校本必修课生涯规划5个非考试科目,共三类:第一类是非考试科目的分类选课走班探究,从高一年级开学初进行;其次类是数理化分类分层选课走班的探究,从高一年级的其次学段起先。第三类是语外史地政的分类走班探究,不涉及分层。教学组织形式是行政班与教学班相结合。 分类、分层走班教学的总体架构 1.模块建设与学分评定

3、“非考试科目”具有培育学生的规划实力、技术素养、艺术素养等重要价值,是提高学生综合素养的基本保障,所以,这类分类走班我们称之为“综合实践类”课程分类走班。学科模块化是分类的重要特点,即把5门学科模块化,构建模块课程群组,每一学科建设4门以上项目模块,每个项目2学分,32课时。每个学生每学期选择2个模块,获得4学分,两学年共选择8个模块,获16学分。如美术共设了四个项目模块:书法篆刻、摄影、绘画、陶艺,学生不用每个模块都选,选修1个模块,一学期获得美术的2学分。本学期5门学科共开设了24个项目模块,每个学生从24个模块中选修随意2个模块,并通过学期评价就可拿到4学分。 2.学时支配 “综合实践类

4、”分类走班课程统一支配在每周四下午,共两个时段,第一时段是1:40到3:00,2课时。其次个时段是3:20到4:40,2课时。课程群组的全部模块课程在周四下午的两个时段内容完全相同,每个学生在这两个时段分别完成2个模块的修习。 数理化分层、分类走班教学 1.层级设置 我们把数理化三科分别分成“PARB”四层,称之为“PARB”分层课程体系。 PARB,是Professional,Advanced,Regular,Basic的首字母合体,P是专业,A是高级,R是标准,B是基础。其中,标准级R的教学标准和评价标准是课程标准和高考考试标准。以R级为基准,分别向上向下延长。向下延长出B级(基础级),教

5、学和评价的标准是课程标准和会考标准。 A、P有什么区分?首先是课程教学内容。二者均超出课程标准,指向不同,P指向竞赛标准,竞赛有竞赛大纲;A指向高校先修课程。另外,P级指向高校相关的专业,为相关专业深造奠定基础。其次个区分,P级教学课内外打通,课内上竞赛的课程内容,课外接着课内的学习,不间断、不重复,课内外的教学具有持续性。 总之,PARB四个级别的区分在于:B级面对将来学文的学生,R级面对高考科目选择理化的学生,A、P面对将来要进行理、化自主招生的学生,属于高端班。但是能否进入A、P级学习,不仅是意向的问题,还得看学习实力。 2.分类、分层教学 高一共13个教学班,分成四类四组。四类:1班到

6、5班是一般平行班,6班是人文试验班,7、8、9、10是理科试验班,11到13是国际课程班。四组:1到3班为第1组团,4到6班为第2组团,7到10班为第3组团,11到13班为第4组团。 第1、2组团都扩建1个班,A班,高端的学生进入A班,原班老师不变,教试验班的老师教A,教学要求与第3组团的A班一样,这样有利于统一管理。第3组团状况比较困难,数学分为1P2A2R,物理、化学分为1P1A3R。第4组团国际课程班有其特殊性,国际班的学生不参与国内高考,所以数学、物理、化学全部是1A1R1B,依据学生的接受水平进行分层。 3.选课和管理 选课基本上是意向和程度相结合。我们依据学生志愿、期中考试成果和老

7、师面试结果进行双向选择。为了便于课堂和作业管理,每一个教学班设助教1名,相当于班长;课代表2-3名,依据本教学班涉及行政班的个数而定。如:1A教学班由1-3班的学生构成,则设3名助教,每一个行政班1名。每个行政班会有若干名课代表,分别负责所在教学班学生的作业管理。 4.课程评价 学生评价包括多种评价方式,我们以发展性评价为主,强调过程性,关注学生的成长改变。不同层级的班编制了不同的课程纲要、学案和练习册,在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进度上允许有差异,客观上已经有了差异,比如,教学方式上,数学A级班的教学完全可以变成师生共同学习,R级班还是师讲为主,生听为主。比如,讲解一道数学例题,在A级班是学生

8、做的时候多,在R级班可能是师生共同做,在B级班就是老师在讲台做,学生跟着下面做。就检测试题而言,P级单独命题,ARB是一份试卷,拆成必做和选做的模式,必做100分,后面的选做50分,A级和R级特殊是A级必需做,R级选择做,B级不要求做。 分层、分类走班教学实践反思 在分类、分层走班教学的实践探究过程中,我们遇到了一些实际困难。比如老师数量,原来一个班48人,现在一个班30多人,班级数量增加,老师资源须要增加,涉及的因素比较困难,一方面要考虑老师的教学水平,另一方面还要解决老师工作量的问题,等等,有待出台更为有效的措施。再比如,专业水平的提升。P级班的教学,专业水平很高,除了专业师资,还须要建设

9、更加专业的教室、试验室。此外,一般教室尚需扩建,课程、课堂管理须要更加精细化,课表的编排更加科学化、合理化,等等。不过,虽然困难重重,我们依旧会坚持探究。 我们的反思主要关注两个方面:分类、分层走班教学实践探究的核心什么?分类、分层走班实践探究的动身点和落脚点是什么? 1.分类、分层走班教学实践探究的核心 首先,我们须要在实践中探究学生自主选择实力的提升。如何对学生进行有效指导,如何提升学生在选课过程中的推断力和自主性,这是我们必需面临的问题。如学生的志和趣的推断,学生的志向和爱好未必是统一的,他想选择这个门类,后来可能会发觉自己的实际爱好不在那里;另外,对于学科的选择实质上是对将来专业的选择

10、,学生对自己实力的推断和自我的认知原委达到什么程度,学生自主发展的状况,既是学生要探究的,也是我们须要帮助学生去探究的。其次,我们须要探究课程的开发和建设,探究教学方式、教学评价的进一步多样化。在教学管理方面,我们尚需探究更加完善的行政班和教学走班相结合的教学组织形式。 2.分类、分层走班实践探究的动身点和落脚点 动身点说起来很简洁,就是让每一个学生都有课堂,这是从课堂的角度;让每一个学生都有发展,这是从成长的角度。我们分层的目的是让每一个学生都有所发展。 假如是全面走班,我们推断,对前20%的高端学生肯定有促进作用,但是我们担忧对于后面的80%总体的成果,下降的可能性要远远高于提高或稳定的可能性,就是因为多数学生是在学校、老师、家长和培训机构的共同呵护下成长起来的。所以通俗地说,我们现在就是要探究如何在每一个学生发展的状况下,让高端学生得以解放,低端的学生得以解决,中端的学生又不放松的教学模式。 落脚点就是让老师和学生都焕发诞生命活力。学生的生命活力是自主选择和自主发展,他的专业取向和层次取向,是他自己肯定要做出推断的。为什么我们的非考试科目满足度这么高,就是因为大部分学生选择了自己喜爱的课。教学最关键的因素是老师。我校老师的满足度也特殊高,因为老师也起先关注自身发展了,老师的专业优势得以发挥。 编辑 王宇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