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英语新课改教学经验总结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493369757 上传时间:2023-10-25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英语新课改教学经验总结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高中英语新课改教学经验总结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高中英语新课改教学经验总结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高中英语新课改教学经验总结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高中英语新课改教学经验总结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英语新课改教学经验总结》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英语新课改教学经验总结(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新课改让我们动起来- 新课改英语教学经验总结南宁市第四中学 linda 随着时代的进步,高新技术产品不断涌现,英语中的新词汇越来越多,人们也越来越频繁地使用这门语言进行交际。在英语教学上,以前单一讲授句型语法的老教法已远远不能满足学生和社会的需要。新课改遵循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以学习者的年龄和认知能力为基础,全面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应用能力,寓素质教育于英语教学之中。近年来,教材所作的一系列改革,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词汇增多,阅读量加大;二教材所反映的内容更贴近英美国家的实际生活;三倡导“任务型”教学。 基础英语课程所作的层层探索与改革,重心落在“任务型”教学模式上。让学生在教师的

2、指导下,通过自己的感知,活动体验,语言实践,参与合作方式,实现任务的目标, 从而感受成功。所谓任务型教学,通俗地说,就是用所学语言来“做事情”完成一定的任务。新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应该避免单纯传授语言知识的教学方法,尽量采用“任务型”的教学途径。下面我来谈谈自己的几点经验:一新课改促使教师动脑。 1认真备课,创设教学情景要让一堂课丰富多彩,并能为学生所接受,教师需要创设大量的教学情景。教学情景化,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注意力和记忆力,培养英语语感,培养学生大致用英语去直接思维的能力。这是由于教学中所创造的情景是一种轻松愉快、生动真实的语言环境。学生可消除外部精神压力所造成的紧张的心理状态,自然地置身于

3、情景中进行言语活动。这样,他们就可在英语文化环境里,利用已有知识,超出教室和课本上局限性的文字,从而达到掌握英语这个工具的目的。要创设这样的情景,就得在备课时大下功夫。我现在担任八年级的英语教学,前面连续经历了几次教材更替:新目标Go For It、之前的JEFC,和现在正使用着的New Standard English。从JEFC到Go For it可谓是一次质的飞跃;从Go For It到New Standard,又在原有的基础之上,加强知识的深化。然而后者并非前者的延续,因此两者在衔接上出现多处“软肋”。大家感到束手无策的同时,我试着在教学过程中沿用Go For It的一些自感良好的方法

4、,同时不断补充词汇和语言点,想尽办法来填平这条“鸿沟”。要想在单位时间内收取最大效益,势必得在课堂设计上下功夫。教师勤动脑的好习惯由此形成了。英国语言学家Jane Willis指出,任务教学法的理论框架包括前期任务(pre-task),任务环(task-cycle)和语言点(language focus)三个部分。在前期任务阶段,教师向学生介绍主题和任务,并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在任务环阶段,学生为完成交际任务而尽其所能运用已学的语言知识。任务环由任务(task)、构想(planning)和汇报(report)三个部分组成。在语言点阶段,学生进一步学习,巩固和掌握前阶段所运用的语言的某些特征。Wi

5、llis还区分了教学中常用的六类任务:列举、排序与分类、比较、解决难题、交流个人经验和完成创造性任务。在进行New Standard English(八上)Module7 Feelings and impressions第一课时的教学时,我设计了这样一个活动:让一名相貌特征比较明显的学生走到讲台前,请大家利用已学的有关体形、高矮的知识先给他做个描述。根据老师的指点逐个学会eye、ear、nose、mouth、head、hand等生词。然后一起对他的面部作特写:He has two big eyes.His mouth is not big. 等。你一言我一语,这个人物的形象逐渐丰满起来。随后我

6、布置了一个任务:描述你的一位同学,让其他人猜猜描述的是谁。因为这是他们朝夕相处的朋友,发言学生除了形容外貌,把他的性格特征、为人也能具体地描述出来。活动进展得很顺利,他们能从实际出发,就身边的人和事进行简单的英语交际,这正是新课标下的英语教学所要求的。这样,我反复地斟酌修改教案,争取一种最贴近学生实际(一伸手就能触到的),最能为学生所接受(像每日吃饭睡觉那样自然)的课堂教学方式,为此,课前动了不少脑筋,花了不少心血,无形之中也就练就了一套新的本领,一套能从容面对现实,并迎难而上的本领。2就地取材,形象生动。缜密的课前安排很重要,可是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即兴发挥往往会让课堂更为出彩。我知道,盯着教案

7、实施教学不仅会禁锢自己的头脑与手脚,同样也会让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大受限制。“就地取材”是一种很不错的方法,尤其在你“手无寸铁”,却要讲解比较抽象的语言点的时候。比如,八年级下Module 5 主要语法内容是含条件状语从句的主从复合句。我环顾四周,信手拈来,以班内一名个子瘦小的同学为例:Huangyang is thin 。全班同学发出善意的笑声。这位男生显得有点不好意思,但由于受到老师的关注,他表现得更为认真了。我接着问道:“Can you give him some advice?”大家纷纷举手发言,积极为他出谋划策:“If he eats more food , he will be hea

8、vier.”“If he plays football , he will be fit .”“If he takes some right medicine , he will be healthier .”在一片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我们不知不觉地把原本死板枯燥的任务完成了,事实证明,“就地取材”,效果更佳。二、新课改让学生动手。在新目标教学时,我也常把一些教材中的任务作为课后作业要求学生完成。例如设计身份证,寻物启事和失物招领,服装店销售广告以及电影海报等。学生们的认真态度真是让人惊讶。即便是平时英语成绩最不景气的,他制作的卡片绝对能让你刮目相看。完成后,来个评价;小组里互相改正文字错误,推

9、荐最优秀的作品参加全班评比。把文字和图案相结合进行打分,胜出者取其十几份张贴在教室的后墙上供大家鉴赏。既是一篇篇效果极佳的作文,更是一件件赏心悦目的美术作品!这样的活动,学生不会视之为一种负担,他们兴致高涨,其乐无穷;老师呢,也发现了孩子们闪光的另一面!这套相当面生的教材,初学时几乎令师生们不知所措,而后来,大家都收获了一种成功的喜悦在动手中学到知识的乐趣。其实,不管教材怎样改动,只要我们向着一致的目标去努力,抛开埋怨彷徨,积极迎合适应,一切困难都能迎刃而解,我们上起课来也会得心应手,游刃有余。教材换成外研社的New Standard , 怎么办?无论从内容还是形式上完全不同于新目标,我又懵了

10、!这套教材中,任务型提出得更为明确了。我又发动学生针对模块内容制定学习计划,制作有关太空之旅的海报,还有撰写为希望工程捐款呼吁的倡议书等。在他们的作品里,时时会冒出一些出乎我们意料的句子。如制定英语学习计划中,有同学写道:“My English is not very good. I think it is time to work hard. I should speak English in class”行文中出现了少数几个错误,我却为他的第二句话“It is time to work hard.”大为赞赏。句型“It is time to do sth.”曾在去年教学中提到过,学生能积极

11、运用以前学过的知识,不正是件好事吗?再如,制作太空之旅的海报,有人写道:“It is a happy journey, but it is a bit expensive.”他在宣传人类梦想之余,还考虑了现实的经济问题,对此我也大大表扬了一番。我发现,学生们在致力于他们所感兴趣的事时,无论有多忙多累,他们总能保质保量地完成。近两年来,我已积攒了厚厚的几叠这些“任务”作品。每个学生都拥有自己的个人成长袋。等有了新作品,就拿出以前的来比一比,评价自己是否有进步,进步是否明显。新标准与新目标属两套完全不同的教材。基于年龄阶段和学生认知水平的限制,新标准教材提出了难度更大的任务。这与英语课程标准规定的

12、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任务是相符合的:“培养学生的观察、记忆、思维、想象能力和创新精神。”新课改特别强调要关注每个学生的情感,激发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帮助他们建立学习的成就感和自信心,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发展综合语言能力,提高人文素养,增强实践能力,培养创新精神。新标准教材内容覆盖面很广,学生能从中汲取到很多有关世界文化的知识。在上Module 8 Unit 2之前,由于书本上呈现了几幅伦敦著名建筑的图片。为能进一步了解这个古老的世界名城,作为本课内容的预习工作,我鼓励学生上网或借助图书馆有关资料,来查找伦敦眼、塔桥与大笨钟的信息。第二天,学生各拿自己准备着的材料一一讨论开了。原来,伦敦眼(Lo

13、ndon Eye)并不是一只眼睛,而是一座摩天轮;塔桥(Tower Bridge)的桥梁居然可以升起让下面的大船经过,两端的高塔现已改为博物馆;而作为伦敦标志性建筑的大笨钟(Big Ben),每个钟面有一辆双层巴士那么大,其指针竟然各长四米!同学们兴致勃勃,慷慨“献宝”。他们对世界有了更深的了解,更重要的是,他们体会到:原来“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观念,不只适用于生活,同样适用于学习啊。三正确引导,师生互动。有意识地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探索规律,是我常用的一种课堂教学方法。爱因斯坦说得好:“人们解决世界上所有问题是用大脑的思维能力和智慧,而不是照搬书本。”教学原则中最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能力。同样

14、是教单词或语法,若着眼“教什么”,强调教会学生有关单词的音、形和义,讲清楚语法结构的有关用法和规则,要求学生的只是去记忆、复现这些内容。若着眼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让学生自己去发现要学的有关词、结构的特点和规律,那么,首要的不是要求学生记忆而是培养学生勤于思考,培养他们逐渐领会活的语言的能力,并通过语言实践,发展学生的智能。可见,通过教学的各个环境,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辨别力、判断力、表达力和逻辑思维力,又是何等重要!古人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说的也是这个理。新课改下,只有以培养学生能力为目的,正确引导学生,积极营造师生互动氛围,避免“纸上谈兵”,才能让学生学到真正的活的语

15、言。1引导学生“看”标题。仅看懂标题的意义是远远不够的。还得思考一番:为什么编者偏偏选中这个句子作标题?有何用意?例如新标准八下Module 2 Unit 1 以Can you tell me where you are from? 为题,它揭示了本模块的语法内容宾语从句;Module3 Unit 1和 Unit 2 的标题分别为Remember to look out for the red light!与I remember sitting close to the radio. 将这两个句子进行比较,不难发现remember后各跟了两种不同的动词形式,即to do 与doing。毫无疑问

16、,本模块的语法自然是to do与doing形式作动词宾语的情况。学生发现了这个规律后,他们很快记住了各已学模块的主要语法内容。2引导学生“猜”词。 平时,我很少提倡使用词典,而是鼓励学生联系已学知识,或根据语段上下文进行推断或猜测。从简单的前后缀(例happy-unhappy; appear-disappear),到稍微的词形变换(例advice-advise; practice-practise),通过比较和联想,学生找到了一定的规律,要猜中每组词中后者的意义,已不是那么困难。在阅读理解中遇到陌生的单词,学生不再急于去翻词典,而是细细推断,居然基本能猜出个八九不离十来。他们一天比一天地熟练与老到,我看在眼里,喜在心头。3引导学生归纳段落大意和中心思想。 这种在语文课上常见的教学方法,不妨试试用于英语教学。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总结/计划/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