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统一标准测试生物试验(二)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493369244 上传时间:2023-07-30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03.6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国统一标准测试生物试验(二)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全国统一标准测试生物试验(二)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全国统一标准测试生物试验(二)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全国统一标准测试生物试验(二)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全国统一标准测试生物试验(二)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全国统一标准测试生物试验(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国统一标准测试生物试验(二)(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全国统一标准测试生物试验(二)(试验修订教材版)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n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I卷 1至6页,第n卷7至 12页。共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第1卷(选择题共70分)注意事项:1 .答第I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涂写在答题卡上。2 .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 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卷上。3 .考试结束,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一)单选题(本大题共 26小题,每小题2分,共5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 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2001年2月,一只背上长着

2、“人耳”的老鼠在北京展览馆与观众见面,这只老鼠其实 是一只切去脾脏的裸鼠,它背上的“人耳”是以一种高分子化学材料聚羟基乙酸作为模型支 架,用干细胞培育而成的。培育“人耳鼠”的生物工程技术是A.细胞和组织培养B.细胞融合C.动物胚胎移植D.细胞核移植2 .遇到危险时,野兔会用后足敲地面发出“噎噎噎”的响声。野兔的这种“报警”行为 属于A.本能B.非条件反射C.趋性D.后天性行为3 .鸡蛋煮熟后,蛋白质变性失活,这是由于高温破坏了蛋白质的A.肽键B.肽链C.空间结构D.氨基酸4 .合成核甘酸和ATP分子所必需的无机盐是A.铁盐B.磷酸盐C.钙盐D.硫酸盐5 .下列生物的化学反应不在细胞器中进行的A

3、.丙酮酸的彻底氧化分解B.各种消化酶的合成C.RNA的合成D.CO2的固定6 .正常人体内的造血干细胞能分裂产生各种血细胞,在体外,在某些因素的诱导下,却 可以分化为神经细胞和肝细胞。其根本原因是这些造血干细胞A.有旺盛的分裂能力B.还没有分化C.能合成神经细胞或肝细胞需要的蛋白质D.具有与受精卵相同的全套遗传基因7 .若大肠杆菌基因A与人体基因B所控制合成的蛋白质含有相同数目的氨基酸,则A、B所含碱基对数一般情况下为A.基本相等B.A大于BC.A小于BD.不一定8 .下列哪一项不属于在叶绿体类囊体膜上发生的变化A.光能转换成活跃的化学能B.NADP+2e+H+ NADPHC.H2O *4H+

4、4e+O2D.6CO2+12H 2O -C6H12O6+6O2+6H2O9 .右图曲线所不能表达的是A.光合速率与 CO2浓度的关系B.细胞质壁分离速度与时间的关系C.发生渗透失水的细胞质量与时间的关系D.O2浓度与乳酸菌无氧呼吸强度的关系10 .下面为植物组织培养过程的示意图:对上图的叙述,错误的是A.将经脱分化培养成时,再植上人造种皮即可获得人造种子B.植物组织培养所依据的原理是细胞的全能性C.一过程指植物的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阶段D.一的再分化过程中,诱导生根的激素为生长素依此图回答顶端优势现象的11 .右图表示植物生长素浓度对植物生长的促进作用的关系。 产生是侧芽的生长素浓度进入图中的哪

5、个区间的结果A.OA区间B.OB区间C.进入大于OA区间D.进入大于OB区间12 .某人因意外车祸而使大脑受损,其表现症状是能够看懂文字和听懂别人谈话,但却不会说话。这个人受损伤的部位是A.大脑皮层第一运动区B.大脑皮层中央前回底部之前(S区)C.大脑皮层颗上回后部(H区)D.大脑内侧面某一特定区域13 .人体中绝大部分神经元之间的兴奋传递是通过递质实现的。下列关于突触和兴奋传递的叙述,错误的是A.突触前后两个神经元的兴奋是同时发生的B.兴奋通过突触时由电信号(电位变化)转化为化学信号(递质释放),再转化为电信号C.构成突触的两个神经元之间是有间隙的D.兴奋在突触处只能单向传递14 .取一只小

6、鼠的皮肤,分别移植到切除和不切除胸腺的幼年小鼠身上,切除胸腺鼠的皮肤移植更易成功。这个实验结果说明对异体皮肤排斥起重要作用的是A.造血干细胞B.T淋巴细胞C.B淋巴细胞D.吞噬细胞15 .蒜黄和韭黄是在缺乏光照的环境下培育的蔬菜,对形成这种现象的最好解释是A.二者均为基因突变B.叶子中缺乏形成叶绿素的基因C.环境因素限制了基因的表达D.黑暗中植物不能进行光合作用16 .如果在一个种群中,基因型 AA的比例占25%,基因型Aa的比例占50%,基因型aa 的比例占25%。已知基因型aa的个体失去求偶和繁殖能力,则随机交配一代后,基因型 aa 的个体所占的比例为A.1/16B.1/9C.1/8D.1

7、/417 .椎实螺外壳的螺旋方向,右旋对左旋是显性。杂交实验发现:当右旋? X左旋3时,Fi为右旋;当左旋?X右旋3时, Fi为左旋。则影响椎实螺外壳螺旋方向的遗传最可能是A.伴性遗传B.常染色体遗传18 .植物的光周期(白天和黑夜的相对长度) 由南往北引种短日照植物新品种时,一般应注意A.分别选早熟和晚熟品种C.均选早熟品种19 .某食物链a一b-c, a肯定比b具有A.更大的个体体积C.更广阔的生存空间C.细胞核遗传D.细胞质遗传习性往往与原产地有关,因此在由北往南和B.分别选晚熟和早熟品种D.均选晚熟品种B.更多的能量D.更多的个体数A.剧烈运动:当b+cb时B.急性肠炎:当 b+cb时

8、C.发高烧:当b+c=b 时D.正常状态:当 b+c=b时20.下表为正常情况下,成人每日水的进出量(mL):摄入量排出量a.食物1000a.呼吸与皮肤蒸发850b.饮水1200b.肾排泄1500c.代谢产生的水300c.粪便排出150合计2500合计2500依据上表数据,分析下列哪种情况最可能造成水分进出的失衡21 .自然界中存在着许多微生物,它们是自然界中不可缺少的生物。下列有关自然界中各种微生物的叙述正确的是A.所有微生物在细胞结构上都无成形的细胞核B.只有附着在豆科植物根部的微生物才能进行生物固氮C.所有微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均属于分解者D.维生素是某些微生物生长和发育所必需的生长因子22

9、 .大量生产酵母菌时,不正确的措施是A.隔绝空气B.在对数期获得菌种C.过滤沉淀进行分离D.使菌体生长长期处于稳定期23 .右图表示的是光照强度与光合作用强度之间关系的曲线,该曲线是通过实测一片叶子在不同光照强度条件下的CO2吸收和释放的情况。你认为下列四个选项中,能代表细胞中发生的情况与曲线中B点相符的是24 .下面甲、乙两图分别表示大草履虫和双小核草履虫单独培养(甲)和混合培养(乙) 时的种群增长速度。从该图所示的结果可以推断B.双小核草履虫是大草履虫的捕食者D.大草履虫比双小核草履虫个体大 如果此微生物发生基因突变后,置于M和L,但没有Z。试分析,控制何种酶B.B酶D.A酶和D酶题意。每

10、小题全选对者得3分,其他情况不给分)A.双小核草履虫比大草履虫个体大C.双小核草履虫对环境的适应性更强25 .右图表示在某微生物的体内生物合成的示意图, 含X的培养基中培养,发现此微生物体内有大量的 的基因发生了突变A.E酶C.C酶26 .在一种群中,生物死亡率常常随年龄的不同而有极大的差别。 若将某一动物种群分为几个年龄阶段,分别求出每个年龄阶段的存活 率,便得到该动物的存活率与年龄关系曲线图。右图表示虾、蛇、狒 狒三种动物存活率与年龄的关系。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甲曲线代表狒狒B.乙曲线表示在不同的年龄阶段个体的死亡率基本相同C.丙曲线代表的动物繁殖能力一般比狒狒低D.哺乳动物幼体存活率高

11、(二)多选题(本大题包括 6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每题有不止一个选项符合 27 .一个健康的人若进食过多的糖和食盐后,其体内可能出现的生理变化是A.尿中盐增多,糖未增多B.抗利尿激素增加C.糖大量地进入组织细胞并被利用D.肾上腺素分泌增多28 .人体下丘脑能完成的生理功能是A.体温调节B.水平衡的调节C.内分泌的调节D.血液pH的调节29.1944年,美国科学家艾弗里和他的同事,从 S型活细菌中提取了 DNA、蛋白质和多 糖等物质,然后将它们分别加入培养 R型细菌的培养基中。结果发现加入了 DNA的培养基 中,R型细菌都转化成了 S型细菌,而加入蛋白质、多糖等物质的培养基中,R型细菌不

12、能发生这种变化。这一现象说明A.S型细菌的性状是由其 DNA决定B.DNA是遗传物质C.在转化过程中,S型细菌的DNA可能进入到了 R型细菌细胞中D.蛋白质和多糖在该转化实验中,正好起了对照作用30.某研究性学习小组研究西瓜果实种子萌发时的代谢,得到如下曲线图(QCO2表示CO2释放量,QO2表示。2吸收量)。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hi萌发14向3A.胚根长出前,种子以吸胀吸水为主,且吸水总量不如含蛋白质较多的种子B.1830h内,呼吸作用的主要方式是无氧呼吸,但也能进行有氧呼吸C.刚开始萌发的种子进彳T异养代谢,但DNA含量和有机物种类则显著增加D.胚根长出后,有氧呼吸显著加强,此前的种子只

13、进行无氧呼吸31 .用现代生物技术能制造出新的生物品种,这主要是由于A.现代生物技术可在短时间内完成高频率的基因突变或基因重组B.现代转基因技术可迅速改变生物的基因组成C.现代生物技术可使新品种的产生不需要经过地理隔离D.现代生物技术可迅速使新品种形成种群32 .为了除去危害农作物的某种害虫,引入了一种蜘蛛。引入蜘蛛后,对蜘蛛和该害虫两 个种群进行调查,得到如下图所示的曲线。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引入救蛛A.图中蜘蛛和害虫是竞争关系B.在AD段,农作物和害虫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为10%20%C.在BC段,蜘蛛数量减少的原因是蜘蛛的食物不足D.D点农作物的产量最高与 AD段发生的两个种群的相互作

14、用有关第n卷(非选择题共80分)注意事项:1.第n卷共6页,用钢笔或圆珠笔将答案直接写在试题卷上。2.答卷前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题号一总分333435363738394041分数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包括9个小题,共80分。把答案填在题中横线上)33.(8分)下图为吞噬细胞杀灭细菌的示意图,图中的溶酶体含有多种水解酶,请据图回答:涔窜俾(1)图中过程称为 作用,和过程说明细胞膜具有 。(2)图中溶酶体释放水解酶将细菌分解,该过程属于 免疫。(3)有些毒性很强的细菌经过上述过程还不能被清除,只是将内部隐藏的 暴露出来,呈递给记忆细胞,使之迅速增值分化成 。当该菌体在体液中活动 时,会被相应的 消灭,该物质是由图中合成的,其特异性是由 决定的。34. (7分)水稻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在我国已有约7000年的栽培历史。(1)从光合作用固定 CO2的途径来看,水稻属于 植物。CO2被固定 后由 参与转变为有机物。(2)目前,我国种植的水稻主要为杂交水稻,在育种过程中,它的可遗传雄性不育性状的发现,免去了大量的人工去雄工作。九十年代初,我国又培育出了光温敏型不育系水稻, 在低于23c时,还会表现雄性可育性状。 可见,生物性状的表现是 的结果。(3)水稻产量的提高除了依靠改良品种外,还可通过 、和 等途径增产。(4)从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营销创新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