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编辑)几何图形说课稿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493368560 上传时间:2023-12-21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20.0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可编辑)几何图形说课稿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可编辑)几何图形说课稿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可编辑)几何图形说课稿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可编辑)几何图形说课稿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可编辑)几何图形说课稿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可编辑)几何图形说课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可编辑)几何图形说课稿(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几何图形说课稿 几何图形说课稿1(998字)(一)活动目标1引导幼儿区分图形、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圆形。2让幼儿初步感知图形之间的转换关系,并能想办法解决问题。3培养幼儿思维的灵活性,发展幼儿动手能力,激发幼儿学习数学的欲望。(二)活动准备1学会了各种图形的特征。2自制的“示路”上面画有大小不同图形“坑”若干3圆形、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的图形卡片若干,幼儿人手一个塑料框。(三)活动过程1情景导入“捡石头”,激发幼儿活动兴趣。(1)“小朋友”今天的天气真好。我们一起去捡石头!(2)教师提出操作要求:“快看”,有那么多五颜六色的小石头,大家可能挑自己喜欢的颜色,形状的石头。(3)引导幼儿观察

2、、操作、鼓励幼儿边操作边交流。(4)请小朋友大胆介绍自己喜欢的石头(颜色、形状)2幼儿操作铺石头(1)谈话引入。大家捡到了那么多漂亮的石头,我们用它来铺一条石子路,好吗?(2)提出几点要求:要把“坑”填满。不要用太多的胶水。遇到问题动脑筋想办法,找伙伴帮忙。(3)幼儿自由操作:把捡到的“石头”一一对应嵌入相应形状的“坑”里。3开动脑筋拼石头(1)抛出问题:小石头没有了,但是正好有坑没有铺好的,该怎么办?(2)幼儿再次操作(3)引导幼儿想办法互相合作,用捡来的“石头”拼在一起铺平地上的“坑”。(4)教师小结:用几个不同形状的图形能拼出一个新的图形来。(四)活动延伸1幼儿操作材料放入活动室计算角,

3、让幼儿在自由活动中继续操作。2让幼儿回家找一找、想一想、在日常生活中有什么东西也是这种形状。几何图形说课稿2(2249字)一、说教材这一活动主要要求幼儿辨认平面几何图形,中班小朋友他们的思维是直觉形象的,在学习过程中要着重感知事物的明显特征。然而几何图形的认识往往过于单调、抽象。因此根据纲要中指出的:教育内容的选择,既要贴近幼儿的生活,为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又要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和视野。设计此活动,让幼儿能大胆地参与活动,积极地投入实践中去。二、说目标活动目标是教学活动的起点和归宿,对活动起着导向作用,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实际情况,确立了情感、能力等方面的目标.其中有探索认知部分,也有操

4、作部分,目标是:1、复习巩固对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形的认识及两种图形的转换关系。2、培养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和思维的灵活性。根据目标,我把活动的重难点定为第一个目标:复习巩固对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形的认识及两种图形的转换关系。希望能在活动中让幼儿掌握。三、活动准备活动准备是为了完成具体活动目标服务的,同时幼儿是通过环境、材料相互作用获得发展的,活动准备必须与目标、活动主体的能力、兴趣、需要等相适应,所以,我既进行了物质准备又考虑到幼儿的知识经验准备。1.学会了各种图形的特征。2.自制的“示路”上面画有大小不同图形“土坑”若干3.圆形、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的图形卡片若干,幼儿人手一

5、个小塑料筐。知识准备:已认识简单、常见的图形四、说教法、学法(一)、教法新纲要指出:教师应成为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活动中应力求“形成合作式的师幼互动”,因此本活动我除了和幼儿一起准备丰富的活动材料,还挖掘此活动的活动价值,采用适宜的方法组织教学。活动中我运用了:1、情景表演法:活动导入部分既要让幼儿发现问题,引出下面一系列的疑问及探索,又要通过幼儿感兴趣的方式设置悬念,因而我设计了铺石头这一情节,并通过情景表演的方法启发幼儿思考。2、演示法:是教师通过讲解谈话把教具演示给孩子看,帮助他们获得一定的理解,本活动的演示是运用几何图形的基础上,学会区分异同。此外我还运用了观察法、谈话法

6、等,对于这些方法的运用,我“变”以往教学的传统模式教师说教,为以幼儿为主体,教师以启发、引导的方式,充分调动幼儿学习的积极性,并以“游戏”贯穿活动始终,让幼儿在玩中获得知识,习得经验,真正体现玩中学,学中乐。3、活动过程中,我渗透了“多元智能”的理念,将各领域的知识有机整合在一起,如在观察活动中渗透了语言表达教学,在“铺石头”中渗透了方位词教学及社会情感教育等等。(二)学法幼儿是学习的主人,以幼儿为主体,创造条件让幼儿参与探索活动,不仅提高了幼儿探索能力,更让幼儿获得了学习的技能和激发了幼儿的学习兴趣。本活动采用的方法有:1、操作法:是指幼儿动手操作,在与材料的相互作用过程中进行探究学习。纲要

7、指出教师在提供丰富材料时,要使幼儿都能运用多种感官,多种方式进行探索。本活动的操作是帮助小朋友铺路,让幼儿通过看一看、比一比、放一放、拼一拼来认识几何图形。2、交流法:同伴间相互交流探索问题。在交流的过程中既能发展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又能将自己获得的经验与同伴交流分享,使纲要中指出的“生生互动”得到真正体现。因为幼儿是学习的主人,所以我创设了游戏的情景,让幼儿全身心地投入到活动中去,并且在游戏中给幼儿自由展现的空间。五、说教学程序1、创设情境、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通过情景表演,引导幼儿观察坑的形状。2、认识几何图形及两种图形的转换关系在活动中,我帮幼儿复习几种常见的几何图形,并通过眼看(观察

8、)、耳听(倾听)、脑想(想象)、学一学、说一说(尝试)等多种方法巩固几种几何图形的相同点及区分。3、铺路在这一环节中我设置了“铺路”的游戏,让幼儿在动手操作中巩固所学内容。纲要中指出:要尽量创造条件让幼儿实际参加探索活动,使他们感受科学探索的过程和方法。在孩子们操作的过程中发现个别孩子难点未掌握,于是我引导他们相互交流帮助,分享探索的过程和结果,培养孩子初步的合作意识和能力,幼儿在游戏过程中反复感受、反复体验以突破难点。4、活动延伸找一找日常生活中的几何图形。六、效果预测整个活动程序的安排,能遵循纲要中组织与实施中的教育性、互动性、针对性的原则,也符合中班幼儿的学习特点和规律。因此,我想通过这

9、样的一个活动,孩子们不仅能认识几何图形,能详细地说说出各图形的区别。而且在以后的学习中遇到困难时通过动脑思考、动手操作及与同伴交流等方法来解决问题。几何图形说课稿3(2360字)1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1)在教学活动中,体会从不同方向观察同一物体可能看到不一样的结果,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绘图能力。(2)会画立方体及其组合体等简单几何体的三视图。2、过程与方法:让学生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如何画好简单几何体的三视图的数学活动中,学会用运动变化的观点来看问题,增强数学交流的意识,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空间想象力,培养数学学习兴趣。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和全面地观察身边的人和事

10、,进行人文教育,渗透辨证唯物主义价值观。2学情分析教材第四章是学生进入中学以来首次接触几何图形,是一个由“数”到“形”的过渡章节,_的内容是今后学习的重要基础。通过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的互相转化的学习来建立和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建立和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是图形与几何学习的核心目标之一,能由实物形状想象出几何图形,由几何图形想象出实物形状,进行几何体与其三视图、展开图之间的相互转化是培养空间观念的重要方面。这节课的教学设计力求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通过生活情景导入,让学生经历从不同方向看物体的活动过程,学会画简单物体的三视图,让学生在获得感知经验的同时,体会数学的价值,逐步培养学生空间想象能力;同时

11、使学生认识到数学的广泛性、实用性、重要性、趣味性,从而形成数学学习的浓厚兴趣.3重点难点重点:会辨认从不同方向看一些基本几何体以及它们简单组合所得到的平面图形;难点:会画简单组合体的三视图。认知难点的突破方法是:(1)重视学生的动手操作和参与,让他们在观察、操作、讨论、交流等活动中认识图形,发展空间观念;(2)用课件动画功能帮助学生理解视图。关键:抓住实例,从感性认识逐步提高到理性认识.4教学过程4.1第一学时教学活动活动1【导入】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三、教法、学法教法:采取“创设问题情境组织数学活动观察发现得到概念引导自主、合作学习、问题解决归纳小结、巩固延伸”的教学模式。学法:学生采取自主学

12、习与合作学习相结合的学习方式。目的:让学生在数学学习活动中增知、益智、染情,真正实现新课标提出的三维目标的统一协调发展.四、教学过程分析为了达到教学目标,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的认知规律,我将此节课设计成以下几个环节: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2、画图质疑引出概念3、亲身感受体验新知4、实例探究培养能力5、小组探究动手操作6、归纳小结巩固延伸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媒体(资源)和方式设计意图环节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1、教师投影出题西林壁的诗词和图片。2、设置问题:哪位同学能说说苏轼是怎样观察庐山的吗?(引出课题、板书)1、学生齐读题西林壁这首诗。2、思考苏轼是怎样观察庐山的?3、积极回答问题,由几名

13、学生谈自己的看法。4、学生列举生活实例。1、媒体显示庐山远近景图片。2、学习方式:个别学习,独立思考。通过不同角度的庐山图片展示,在欣赏优美自然风光的同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通过苏轼的诗把同学带入一个如诗如画的境界,再从诗中提炼所含的数学知识,达到激发学生兴趣的目的。最后通过列举生活实例,让学生体会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环节二、画图质疑引出概念1、对于一些立体图形问题,常把它们转化为平面图形来研究和处理。例如:这是一个工件的立体图,设计师常画出从不同方向看它得到的平面图形来表示它。2、要求学生画出这个工件的图形出来,并设置问题:(1)画出来的图形有什么问题?(2)怎样解决这样的问题呢?(3)

14、明确、引导学生学习三视图的概念。强调:在正面面对物体的情况下,从正面看到的图形叫正视图(主视图),从上面看到的图叫俯视图,从侧面看到的图叫侧视图。1、学生观察、思考、并尝试画图。2、由一名学生到讲台前画出自己所得到的图形。3、对画出来的图形进行思考、讨论。4、先独立思考问题(2),然后讨论解决方法,由几名同学来表达自己的想法,最后由一名学生上讲台前画出自己的方案或图形。1、工件三视图展示2、学习方式:亲身体验、独立思考、同伴交流。通过学生画出这个工件的图形,使学生体会到他们由于所处的位置不同画出的结果也不同,但画的实际物体是一样的。突出这一矛盾,激发学生解决这一问题的兴趣,引出三视图。从学生自己探索中发现画图中存在的问题,再去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