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田间工程施工管理报告[全面]范本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493364678 上传时间:2023-02-20 格式:DOC 页数:37 大小:16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田间工程施工管理报告[全面]范本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田间工程施工管理报告[全面]范本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田间工程施工管理报告[全面]范本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田间工程施工管理报告[全面]范本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田间工程施工管理报告[全面]范本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田间工程施工管理报告[全面]范本》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田间工程施工管理报告[全面]范本(3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第 37 页 共 37 页贵溪市农业综合开发2014年土地治理田间工程三标段塔桥四、五分场施工管理报告江西伟涛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2015年 1月 30日目录1、 工程概况2、 工程投标过程3、 施工总布置和完成的工程量4、 主要施工方法5、 施工质量管理6、 文明施工及安全生产7、 工程总结 1、工程概况本工程为贵溪市农业综合开发2014年土地治理田间工程三标段塔桥四、五分场.项目区属亚热带温室气候区,气温偏高,光照充足,雨量丰沛,无霜期长.境内地形复杂,地域性气候差异较大 .总体划分以3月中下旬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10之日至5月下旬为春季,约70天;自5月下旬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22之日至9月

2、下旬为秋季,约60天;自11月下旬平均气温稳定低于10之日到第二年的3月中下旬为冬季,约110天.贵溪市季节气候特点,可概况为:春季温和,阴雨连绵;夏季炎热,汛旱分明;秋季温凉,降水稀少;冬季较长,初雪偏早.1.1.工程名称贵溪市农业综合开发2014年土地治理田间工程三标段塔桥四、五分场合同工期:至2015年1月30日建设单位:贵溪市农业综合开发监理单位:江西省新大 地建设监理有限公司鹰潭分公司施工单位:江西伟涛建设工程有限公司2、工程投标过程21中标过程 经评标委员会评审,决定贵溪市农业综合开发2014年土地治理田间工程三标段塔桥四、五分场由你单位中标承建,希望双方按照招 标文件确定的条件,

3、积极配合,共同努力完成此项建设工程.22施工组织管理依据1 设计的规划图;2 施工图纸;3 水利水电工程规划编制规范(TD/T1011-2000)4 水利水电工程规划设计规范(TD/T1012-2000)5 水利水电工程验收规程(TD/Y1013-2000)6 水利水电工程验收规程(修订)(2006.7.27)7 农田排水工程技术规范(SL/T4-1999)8 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规范(GB50288-99)9 水闸设计规范(SL265-2001)11 道路工程制图标准(GB20162-92)13 水利水电工程制图标准(SL73-1995)14 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规范(GB/T16453.0-

4、16453.6-1996)13 国家与地方现行的有关建设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的有关法规文件及规定.23施工组织原则我方施工组织的原则是:确保优质、高效、安全、文明、保质保量的完成该工程的建设任务.在工程中标后,我方结合工程实际,对项目进行了 强化细分,适当调整,重新制订了 施工组织设计,用以指导工程施工.3、施工总布置和完成的工程量1施工总进度 本工程计划工期为92天,实际从 2014 年 10 月 28 日开工,并于2015年 1 月 30 日竣工.32施工总平面布置321施工道路:根据本工程特点和地形地貌,我方在施工中充分利用从项目区中通过的原有道路,保证了 施工车辆正常进出,并为建设单位节约

5、了 成本、降低了 造价.322大 型施工机械布置:根据施工需要及现场具体情况,在基地预制厂设置有1台JZS350砼搅拌机.工地现场各主要灌溉渠处均设置有一台JZS250砼搅拌机以保证砼的浇筑和砌筑砂浆的使用.323临设工程施工平面布置:根据工程现场办公需要,在项目区内租用民房作为本工程的生产指挥中心,设有办公室、资料室、项目经理办公室、监理办公室、会议室;管理人员的临时住房也是在邻近租用民房.在陡坡、灌溉渠等处,则设有移动式小 型砼搅拌机,或根据施工距离及混凝土性质配以农用三轮车运输.根据木模加工的需要,设有现场木工加工房;根据现场材料需要,设有材料库房、周转材料库房、架料堆场;根据劳动力配备

6、情况,设有劳务工人住房、食堂、厕所、浴室、宣传栏、生活垃圾站、洗车坑等;工程推迟完成原因该工程因占地问题与当地农民协调未果,部分工程半停半做;另因本工程工期跨农历新年,年后又遭遇几十年不遇的长期雨雪的恶劣气候的影响,工程也被被迫延期.、主要施工方法、施工测量施工测量控制:A)测量控制:针对本工程的特点,我主在现场建立了 平面控制系统和高程控制系统,在整个施工期间针对各部分工程项目的施工进行测量控制.B)平面控制系统:采用导线测量的方法建立了 平面控制系统,测量仪器采用J2经纬仪及100米钢尺.依据业主提供的控制点进行控制,设置直线控制桩,控制桩位置稳定可靠.C)高程控制系统:测量仪器采用DS3

7、型水准仪,根据业主提供的水准,将标高引至各坚固稳定临时水准点上,临时水准点距离小 于200米且前后通视,与设计水准点复测闭合,闭合差均符合设计要求.测放临时水准点工程施工前,根据图纸指定水准系统的已知水准点(两水准点之间保持通视),引导至施工范围内,设置临时水准点,临时水准点设置后,逐一编号,其闭合差没有超过规范要求,并标在图纸上.另外,根据需要和设置的牢固程度 还定期进行了 复测.平面放线根据工程的起点、终点、导线桩和转折点的设计坐标,计算出这些点与附近控制点或建筑物之间的关系,然后根据这些关系把各个放线点用标桩固定在地面上.为了 避免差错,每个点在接到监理的交点后都进行了 复核.平面放线时

8、,在工程的起点、导线桩、终点和转折点均已打桩核定后,再进行中心线和转角测量.中心线测量时,每隔2030米打一中心桩,中心桩的间距统一,以便于统计距离和施工取料.然后根据工程规定需要的宽度 用白灰撒出开挖边线.纵断面水准测量本工程的沟渠、道路的计量均采用断面法.纵断面水准测量之前,先沿工程的施工线路每隔20米的距离设置临时水准点,以此水准点测出中心各桩位地面的高程,以检验设计图示地面高程和实际地面高程是否相同,并以此来确定沟槽开挖的深度 .为此,本工程对于沟渠、道路的测量由专人负责进行,并及时予以签证.放线时对导线桩、起点桩和终点桩进行了 有效的监测和保护.复测、定位根据监理的现场交桩和书面资料

9、,对主要原始基准点(包括导线桩、水准标点)进行认真复测,在交桩后7天内,将结果报甲方认定后,作为永久保护,复测中发现有超出容许范围的误差后,及时报告甲方复测、纠正,在重新交桩后,再次按上述程序上报,直至准确无误,甲方认定为止.竣工测量工程施工结束后,即进行竣工测量,包括平面测量、断面测量、平面控制系统的复核.1)为防止施工过程中控制桩位移引起测量误差,竣工测量前进行了 重新施测.2)根据控制桩施测灌溉渠、灌溉渠、农渠、田间道路、田埂土坎,并在原施工图断面位置上布桩,定出断面线,测量方法同放样.3)根据规范及标书要求,检查路堤顶宽、轴线偏移、坡度 情况、沟渠底宽、边坡、高程、中心线,对不合格的进

10、行整修,合格后进行断面测量.4)用两架水准仪测量横断面,按原设计断面位置测量,测点间距用视距仪测量,高差较大 的采用经纬仪测视距,通过内业计算绘图.5)地形图的测绘,因工程施工精度 在规范标准以内,用原设计图可以作为竣工图,但对有变化及修改设计的部份则进行增测补充.田间道、生产路施工施工工艺测量放线推土机推土或原路基修整人工场地平整夯实砂石路面夯实.路基按施工线进行施工,将开挖路槽的土方弃至两侧并进行碾压处理.用机械开挖路槽土方时,实际施工的沟槽适当留有修整余量,再用人工修整.先挖好路槽,做好路基.路基中草皮、树根、杂草以地面上的淤泥、垃圾和监理工程师认为的其它有碍物、含细根须、植物、覆盖草等

11、的表层有机质土壤及时开挖运至监理指定地点.路基土湿度 不得超过20%,路基夯实,新填路基每层回填碾压厚度 为200米米,路中间比两边略高一些,以便在突遇大 雨后,可及时排干渍水.回填时回填土干容重15kN/米3,路基横坡同路面,施工中路基无积水.原有路在修弯取直施工时,对需要修弯的地段采用挖土机开挖后,由人工修坡取直.对原有弯道则开挖成台阶状,填土分层回填碾压夯实.表土清除采用推土机推土,推平采用推土机将高处土方就近推至低处,使场地平整.推土机推平后,辅以人工整平,均达到设计要求的平整度 .路面施工1)材料:石料:采用轧制的砂石或天然鹅卵石,鹅卵石粒径为24厘米,等级不低于3级,扁平细长颗粒不

12、超过20%,不含其它杂物.粘土:粘土的塑性指数大 于12,粘土中不含腐殖质或其它杂物.粘土用量小 于鹅卵石干重的15%.2)铺设拌和:鹅卵石摊铺后,将规定用量的土均匀地摊铺在鹅卵石层顶上.然后拌和,拌和一遍后,随拌随洒水,翻拌34遍,直至粘土成浆与鹅卵石粘结在一起为止,然后用铁锹等工具将路面整平.面层:泥结鹅卵石面层为8厘米,散铺厚度 为10厘米.用12t压路机以2530米/分钟的碾速洒水碾压34遍后泥浆上冒,表层石缝中有一层泥浆.过几小 时后,再用15t压路机进行收浆碾压1遍后撒嵌缝石屑,再碾压2遍.压实后的土体取样试验频次每200米3取样一次或由根据监理确定的试验频率取样.路肩:本工程的田

13、间路磨耗层厚度 2厘米,松铺厚度 为压实厚度 的1.2倍,粒径为厚度 的0.250.55倍.将磨耗层石料与20%30%的粘土先干拌2遍,将拌和好的混合料摊铺在路面上,用1012t压路机碾压23遍.同时做好路肩的培垫和整理.路面横向坡比为中间向两边3%.磨耗层洒水湿润后,将粒径25米米的粗砂均匀铺上一层.由于本工程的田间道要作为施工道路,所以田间路磨耗层在工程的尾期才完成.灌溉渠施工灌溉渠主要采取人工施工.主要流程为:人工培堤路堤夯实放线开挖砼垫层铺设分段检查验收砌红条石整理收尾.2灌溉渠修建流程为:原有土渠清理路堤夯实放线开挖人工整形砼垫层铺设分段检查验收铺设砼预制板、伸缩缝处理预制板接缝处理

14、分段检查验收压顶模板安装、钢筋安装压顶砼浇筑压顶模板拆除检查验收整理收尾.43土方开挖:土方开挖采用0.6-1.0米3小 型反铲挖土机挖沟,结合人工修整.从排水沟的下游向上游挖进,根据地质情况和渗水量按一定距离设一集水井,用潜水泵排水,在挖设计标高时,及时安排人员清除余土,疏通沟槽积水,以利抽干排除.对于地质情况较差的沟槽,采用适当的挡土板支扩加固,防止坍塌.对于支渠断面较大 的,则采取分层分段开挖.开挖前用经纬仪放出两岸的灰线,并按每50米打上边线桩和水准点.444断面土方回填:由于灌溉渠或灌溉渠砼预制板的安装高程局部比两侧田地高,需补填土方才能进行灌渠型槽安装.土方回填时采用人工运土、人工夯实,填土施工先按设计填土断面成型,在填土现场按设计高程复核无误,再进行放线开挖整型,边坡用小 板夯拍打密实.445垫层:基槽验收及断面补填土后,按设计断面用C10砼铺设垫层.断面用模板尺检查,未达要求的重新整修.446 沟渠衬砌:灌溉渠砼垫层强度 达设计要求后,开始进行红条石安装.安装时轻拿轻放,防止碰坏棱角.红条石座放在垫层上,使槽底高程符合设计高程使.红条石接缝,在槽底高程复核符合设计要求并放牢后,采用1:2水泥砂浆勾缝.447灌溉渠砼预制板安装:灌溉渠砼垫层强度 达设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