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青岛版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493363420 上传时间:2022-08-14 格式:DOC 页数:96 大小:19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青岛版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96页
新青岛版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96页
新青岛版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96页
新青岛版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96页
新青岛版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9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青岛版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青岛版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9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全 册 备 课学生基本状况分析一年级学生认知水平处在启蒙阶段,尚未形成完整的知识构造体系。由于学生所特有的年龄特点,学生故意注意力占重要地位,以形象思维为主。从整体上看一年级学生都比较活跃,大多数学生上课基本上可以跟上教师授课的思路,教师上课组织课堂纪律并不难,并且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很容易调动。但每个班均有个别的学生上课不注意听讲,我行我素。 对于她们数学知识和能力掌握状况的分析:1、对于一年级的数学学习,新生无论在数学知识上还是数学能力上均有所准备。就数的结识来看,新生二十以内的数数非常流利和连贯,可以正数倒数。学生在这方面具有良好的知识准备的因素之一是学生受过这方面的训练,在幼儿园中大部分

2、学生学习过十以内的加减法,同步在某些家长在家中也进行过辅导,另一方面,数数和十以内数的分解组合学生在生活中有机会使用,因此这方面的准备比较好。 、在数的计算中,学生对于十以内数的计算较为纯熟,这和学生的生活需要、学习需要有关。 3、新生在数感方面的发展是不平衡的 数感学生对数的意义理解有一定困难。 通过个别访谈,理解到学生对于蕴涵在实际生活中的数的意义的理解较为精确,例如对于“你的小组中有几种小朋友,从前去后数,你是第几种,从后往前数,你是第几种,第几种小朋友是谁”这样的问题,学生的解答没有问题,都能根据实际状况作出对的的回答,但是对于图形,学生的理解有一定的困难。这也许是学生对图形的结识导致

3、了对数的基数序数意义理解的干扰。 、概括能力和推理能力普遍学生关注的范畴比较小,角度单一。 全册教材分析本册教材一共分为八个单元,本册教材重要是通过多种各样的活动对学生进行数感及观测能力、思维能力、口头体现能力、学习习惯、合伙与交流的能力等方面的培养,让学生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学习爱好,同步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学习自己有用的知识,对学生进行有效地思想品德教育,初步理解一定的学习措施、思考方式。全册教学目的、纯熟地数出数量在2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会辨别几种和第几种,掌握数的顺序和大小,掌握1以内各数的构成,会读、写020各数。2、初步懂得加、减法的含义和加减法算式中各部分部分名称,初步懂得加法

4、和减法的关系,比较纯熟地计算一位数的加法和1以内的减法。、初步学会根据加、减法的含义和算法解决某些简朴的实际问题。4、结识符号“=”“”“”,会使用这些符号表达数的大小。5、直观结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6、初步理解分类的措施,会进行简朴的分类。、初步理解钟表,会结识整时和半时。8、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爱好,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9、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10、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平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全册重、难点: 教材重点:在具体的情境中能纯熟的认读、写、以内的数,能用数表达物体的个数或事物的位置与顺序;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能按照给定的原

5、则或选择某个原则对物体进行比较和分类。教材难点:体会20以内加减法的意义,能纯熟的口算20以内的数的加减法;初步形成空间观念;经历简朴的数据收集过程,形成初步的记录观念。教学准备画有田字格的小黑板 挂图 小棒 圆片 多媒体课件 视频展示台 部分实物模型智能培养1、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2、培养学生独立思考与合伙交流的能力。3、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良好情感。4、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爱好和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学思路及措施1一年级学生的计算学习要和意义理解与思维训练相结合。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要注重计算方略的优化和算理的渗入,同步在计算教学过程中要渗入思维的训练。2.数学教学中加强学生的生活

6、经验的积累和对学习对象的直接感知。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能力对学生解决问题有着很大的协助,甚至诸多学生都是建立在生活经验的基本上进行学习的。因此,一年级的数学教学应当加强学生的实际感知,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学生在现实情景中把握数的意义和运算的意义,发展数感和符号感。扩大学生的信息储藏,提供有助于学生理解数学、探究数学的生活情景,给学生机会在实际情景中感知、操作、结识数学知识,理解数学,学习数学。 3.空间观念的培养要把握好度,在具体和抽象的空间观念的建立,在低段要紧密和学生的动手操作相联系,可以通过观测、接触(摸、折、剪、拼等)等多种手段来让学生结识几何形体,建立空间观念。同步,要将生活

7、材料数学化,在具体、半抽象、抽象之间建立一座桥梁,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4在教学中要逐渐渗入重要的数学概念和数学思想措施。 数学思想措施已经作为数学知识的一部分,教师在教学中要逐渐随着数学知识的学习进行渗入。例如一年级教材中有诸多地方可以渗入一一相应思想、函数思想、符号化思想的,要在平时的教学中加以贯彻。 全册学时安排:共约61学时海底世界 1学时一、快乐的校园10学时二、妈妈的小帮手3学时三、走进花果山18学时四、有趣的游戏学时 智慧广场 2学时五、海鸥回来了5学时 智慧广场 2学时六、谁的手儿巧3学时 分积木 1学时七、小小运动会9学时八、雪山乐园学时准备课海底世界数数 总第1学时教学内

8、容:教科书第12页海底世界情境图。教学目的:、经历自然有趣的看图数数的活动过程,展示已有的经验,引导学生初步懂得对的的数数措施。2、联系实际生活初步感受数学就在身边,产生学习数学的爱好。3、培养学生的观测能力。教具准备:海底世界挂图,数数用的表格,多种动物的图片。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谈话导入。同窗们,你去过“海底世界”吗?看来人们对“海底世界”非常感爱好,那我们就一起去海底世界看一看吧。(出示挂图或有关海底世界的录像资料。)二、摸索新知1、观测情景图,师生共同数数。(1)给人们几分钟的时间,先独立观测图中有什么?(2)同位互相说一说在这个神奇的世界,你看到了什么?(3)谁想谈一谈你看到了什

9、么?(一只鲸鱼)教师在黑板上贴出1只鲸鱼的图片。 在学生回答的同步,教师在黑板上依次贴出水母、条纹鱼、虾等的图片。(4)你最喜欢海底世界里的哪种动物?数一数有几只? 找几名学生到黑板上指着挂图数出自己喜欢的动物的数量。在学生数的过程中,师故意识地指引学生有顺序地数,并且渗入有关位置的知识,让学生不仅数清数量还要讲清晰在图钟地位置。2、学生独立数数。师:同窗们都很喜欢数数,下面教师给每个同窗数数的机会,并把数的状况记下来,好不好?(给学生足够的时间数数)师:跟同位小朋友互相说一说,你数的是什么,如何数的,数了多少?师:刚刚我们都数了什么?各有几种?(学生回答时,教师把黑板上图片贴完,并相应写上数

10、字。)三、联系生活,练习数数师:有这样多的同窗喜欢数数,那么现请同窗们数数我们的教室里的东西?师:谁来说说你数的是什么?有多少个?你是如何数的。四、课堂小结这节课我们在美丽的海底世界里结识了许多朋友,还学会了数数,回家选择自己喜欢的物品数给爸爸妈妈听,好吗?第一单元 快乐的校园1以内数的结识单元分析一、教学内容:1、数1以内的数;读、写10以内各数;10以内数的顺序;辨别几种和第几种;以及结识“=”、“”、“”,并比较0以内数的大小。 2、重点是理解0各数的意义,建立初步的数感和符号感。难点是写1各数。二、教学目的:1、可以借助具体物品对的地数出10以内物体的个数。2、通过操作活动,能理解0以

11、内数的具体含义,会读、写10各数;在具体情境中理解1以内数的顺序,可以辨别几种和第几种;结合具体实例,结识“=”、“”、“”的含义,并会比较10以内数的大小。3、初步经历用以内的数描述身边事物的过程。在教师引导下学会与同伴交流,初步形成合伙意识,感受数与平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三、教材分析: 这部分教材是学生学习数学最基本的知识之一,也是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开始。本单元是学习“数与代数”知识的起始阶段,对建立初步的数感、符号感以及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爱好有重要的意义。因此,要根据刚入学小朋友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为学生提供亲身体验和动手操作的机会,经历从平常生活中抽象出数的过程,充足

12、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 本单元教材编写特点是选用以小朋友将开始的校园生活为素材,通过“科技小组活动”、“快乐课堂”、“老鹰捉小鸡”、“拔河比赛”四个学生感爱好的综合信息图构成“情境串”,让学生在一连串现实的、有挑战性的解决问题过程中,系统学习以内数的知识。同步,培养学生初步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本单元设有四个信息窗。第一种信息窗是“科技小组活动”,通过提出“天上有几架飞机”的问题,引起学生数数的爱好,图中提供的信息还可以数一共有几架飞机、有几种小朋友在参观等,教材只选用了其中一种问题做引导,通过数理解5以内数的意义,第二个信息窗是“快乐课堂”,以两幅连环画的形式呈现,借助树上苹果数量减少

13、到一种也没有来结识有关0的问题。同步图中借助直尺、温度计上的0,进一步体会0不仅可以表达一种数,也可以表达起点和分界线。第三个信息窗是借助学生熟悉的“老鹰捉小鸡”的游戏,在数扎小辫女孩“排第几”的过程中感知自然数的此外一种含义序数的含义;同步通过理解穿红上衣男孩“身上的6表达什么意思”,协助学生进一步体会序数的含义。第四个信息窗是学生爱慕的“拔河比赛”,借助学生已有的游戏经验,引起学生的争论。两边人数不相等不能开始比赛,同步这幅图有动态变化的特点,跑过来的小朋友的加入使两边人数相等可以进行比赛,从而学习比较两个数的大小。四、教学措施: 1、让学生对数学学习活动产生亲切感,体验到数学就在身边。

14、2、教师要鼓励引导学生自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通过合伙摸索解决问题。、充足运用自主练习,扩大学习空间。4、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逐渐建立数感和符号感、发挥评价的作用,鼓励学生的学习。五、本单元建议学时数:9学时。第1学时 课题:快乐的校园 信息窗一教学内容:教科书第4页信息窗,自主练习第1、3、题。教学目的:1、能借助主题图和实物对的地数10以内物体的个数。2、抽象和理解数字的意义。3、培养初步的问题意识。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提出问题1、谈话:同窗们来到新学校,你觉得这个学校怎么样?(学生自由谈对学校的印象。)2、目前我们一起到操场上看看科技小组的活动吧!(出示情境图)3、请同窗们仔细观测,看看图上均有什么?(“太阳”、“树”、“飞机”、“小朋友”引导学生学会有序观测图)、你能根据图上的内容提一种问题吗? 如:“天上有几架飞机”(学生提不出可进行引导,指引学生掌握看图措施)二、自主摸索,解决问题1、要想懂得“天上有几架飞机?”用什么措施?(数一数)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根据人们想出的措施数一数天上有几架飞机吧,注意有顺序的数数,对于能有顺序数数的学生要予以鼓励。2、天上有5架飞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