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水管降温工艺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493362157 上传时间:2024-02-02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7.1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混凝土水管降温工艺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混凝土水管降温工艺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混凝土水管降温工艺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混凝土水管降温工艺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混凝土水管降温工艺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混凝土水管降温工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混凝土水管降温工艺(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施工时混凝土被认为是一个大型的结构实体,由水化热产生的混凝土热 能是通过混凝土自身的导热能力将其慢慢地传递到混凝土表面,传递到 表面的混凝土热量又通过模板传递到大气之中。大体积混凝土本身结构 尺寸较大,导热系数小。混凝土内部产生的热能往往无法有效地传递到 混凝土表面,从而在混凝土内部会产生高温热能团,而混凝土表面直接 裸露于大气中,水化热散失较快,这就导致大体积混凝土芯部与表面温 度相差悬殊,内外温差会产生较大的温度应力。在混凝土浇筑初期,混 凝土的抗拉强度较小,这样混凝土将会产生表面裂纹,裂纹会随着温度的 逐渐变化而深入,对于有冻融要求的环境中,会直 接影响到混凝土的耐 久性,更无法满足使用

2、年限的要求,最后影响混凝土的实体质量。冷却管 布置后,冷却管将大体积混凝土实体划分为若干个小体积,小体积实体 可视为直接与外界环境接触。以小体积实体为计算单元,通过计算混凝土 水化热释放出的能量,从而计算出小 体积实体产生的温度应力,以及混 凝土自身的抗拉应力,判断混凝土是否会由于温度的变化导致破坏。冷却管的布设 冷却管利用外径为50 mm,壁厚为3.5 mm的有缝或无缝 钢管,最好采用无缝钢管(不易破裂,套丝质量高)。冷却管的布设为 折线形式,相邻冷却管的间距一般在0.8 1.0 m,单根长度一般根据承台 的宽 度而定,且到承台边的距离不得大于1.0 m ;冷却管的层距控制在 0.8 1.0

3、 m ,布置的层数根据承台的厚度而定,与上下混凝土面的距 离不 得小于0.5 m。布设原则(1) 能够有效的降低混凝土内部绝热温度;(2) 将大体积混凝土分割成若干个混凝土实体块;(3) 冷却管间距一般不得大于1 m ;(4) 冷却管层距一般不宜大于1 m。布设要求(1) 采用焊接接头时,冷却管应焊接牢固,不得出现漏水现象;(2) 采用螺纹连接时,螺纹接头处采用胶带作防漏水措施,严禁在接头 处使用黄油等油类物质;(3) 冷却管层与层之间可错开布置,成锯齿形,便于有效降温;(4) 不宜由1根冷却管通长布置在大体积混凝土内部。承台冷却管布设 (图1 ,图2)图1承台冷却管布置(单位:m)图2冷却管

4、布置示意测温 元件的布设布置位置测温元件为温度感应计,将其埋设在混凝土内部,埋设的测温元件根据对 混凝土温度控制的要求,部位将有所不同,但大体上分为2种:内部测温 元件和表面测温元件,内部测温元件主要布设在结构体的中心位置;表面 测温元件埋设在混凝土结构体的上表面或混凝土结构体的侧面,埋设的 深度一般为:上表面时混凝土表面以下10 20 cm ;侧表面埋设深度为结 构体的中心,距侧模以10 20 cm为宜。布设原则(1) 测温元件或测温孔应具有代表性,不宜过多;(2) 测量表面温度和内部温度的部位一般相互对应;测温线一般以超出承台表面20 50 cm为宜,便于测量;施工过程中 通过埋设测温管和

5、测温片2种方法进行比较,测温管价格低,测温偏差大,读数难度大,后期需灌浆处理;测温片测温准确,后期无需处理,价格贵,但可采用三点法,在3个具有代表性的测点,不同的高度进行埋设,一个测温周期完成后,还可截下二次利用,测温片可以随时 量测,直观地反映温度,使用过程中可结合玻璃温度计进行校正。一般 于混凝土浇筑完成后4 h内开始通循环水,在120 h后可以停止循环, 主要根据测温情况现场随时决定,保证混凝土内部温度稳定下降。混凝 土浇筑期间应保持棚内温度不低于5 C,灌注结束4 6 h后方可升温,升 温速度和降温速度均不宜大于10 C,恒温时芯部 温度不宜超过60 C,最 高不能超过65 C。循环水

6、的水温按照混凝土内部温度W芯、冷却进水 温度W进和冷却出水温度W出满足关系式:W芯-(W进+W出)/ 2 30 C进行控制。升温阶段:一般情况,混凝土在浇筑完成后24 h,混凝土的内部温度将会开 始升温,直到混凝土浇筑完成后2 d,内部绝热温度达到最高,在这个时 间开始,以每2 h测量1次为宜。恒温阶段:混凝土在浇筑后第3 4 d之间,其温度变化相对较小,可认为 是混凝土的恒温阶段,测量温度的频率将每4 h测量1次为宜。降温阶段:混凝土在浇筑完成4 d后,温度将缓慢回落,对温度的测量一般 控制在每6 h测量1次,可以达到要求。测温持续时间根据不同混凝土潮湿养护的最低期限的要求,混凝土施工 完毕

7、必须养护不得少于14 d,并要求以测温检查养护的效果。故在工程 施工 过程中,混凝土的测温持续时间为14 d,在此期间保证混凝土内部温 度与表面温度、表面温度与环境温度的温差不得大于 25 C。要求按 测温频率随时检查随时调整通水流量。通水时间的要求混凝土浇筑完成后,混凝土内水化热开始释放,混凝土的 内部温度、表 面温度将逐渐升高。在大体积混凝土开始升温时,就在布 置的冷却管内通水,利用水的温差带走部分混凝土内部水化热,达到降温 的效果;当混凝土内部和表面温度开始明显下降时,可通过现场的实际温 度要求间断通水;当混凝土的绝热温度下降速度超过2 C / d,混凝土内 部温度与表面温度、表面温度与

8、环境最低温度相差15 C以内时,结束通水。混凝土内部理论最高温度(1) 计算混凝土最大水化热绝热温升值Tmax = mc x Q/ ( c x p ) = 298 x 377/( 0.97 x 2350) = 49.3 C 式中 mc每m3混凝土水泥用量,kg/ m3 ;Q每千克水泥水化热量,取377 J / kg ;c混凝土的比热,取0.97 J / (kg C );混凝土的质量密度,取2350 kg/ m3(2) 计算混凝土内部实际最高温度及实际最高温升值T ( t) = Tmax xg式中T ( t)混凝土浇筑完成t段时间,混凝土的绝热温升值,C;t混凝土浇筑后至计算时的天数,d ;E

9、不同浇筑块厚度的温降系数,2 m厚的承台第3 d E = 0.71 o混凝土浇筑后最高温升在第3 d T3 = 49.3 X0.71 = 35.003 C混凝土内部理论最高温度T=Tp + T3 = 17 + 35.003 = 52.003 C式中,Tp为 混凝土入模温度。在实际施工过程中通过调整循环水的流速和进水口温度来控制芯部 温度, 实测值与理论值进行比较。(3) 采用循环水降低混凝土的内部温度:降温水管采用工程常用的,/40mmi冈管制作,弯管接头。根据混凝土的厚度,按11. 5 m的层距布设,最上层和最下层距混凝土面控制在0. 8 im为了能够使水充分在混凝土内部循环,采用一层纵向一

10、层横向的间隔布设方 案。 在同一层内,降温管呈u形布设,最外侧水管距混凝土边缘亦控制在 0. 8 1m混凝土终凝后,开始加水循环降温。水从降温管人 水口压 入,经全程循环后从出水口溢出,在混凝土表面自流养护后,经周边模 板上预留的豁口流入储水池,降温进入下一个循环。同时,在混凝土中 埋设竖向测温管,管中注满水,在降温期间观测混凝土内部温度变化 情况,如图1中1、2、3号管。平面剖面图1降温管布设示意(单 位:m)该段混凝土浇筑完12 h后开始加水循环,7 d后结束,混凝土温 度变化情况见表l。从表l中可以看出,经过循环水降温后,成功地控 制了混凝土内部的急剧温升,将内外温差控制在25C以内,防

11、止了温度 裂缝的产生。同时,又利用温度较高的溢出循环水,养护了混凝土,保 持了表面温度。表1混凝土温度变化情况C测试进水口 1号测2号 测3号测出水口混凝土时间水温温管温管温管水温表面气温笙一千 第 天1428 35 40 302313.2/f/t-第一天1531 36 44.1 32.5 22.614第二天1536.8 38.8 48 362614第四天13.8 36 4l 5O.5 362713第五天 第六天16 31.5 35.2 44 31 2418 28 32 37.3 28 22.4 1714.8第七天16 26.7 30 33 25 22 15诸多实践表明,在采用循环水降温时,应

12、 注意以下几点: 降温管层距、间距要规划合理,布设均匀; 初始时间不宜太早,一般控制在混凝土浇筑完10 12 h ; 降温的时间一般控制在5 7 d,根据外界温度的变化随时调整,以 溢出水水温略高于混凝土表面温度3 5为宜; 循环水每循环期时间不宜超过10 min,如发现温度梯度急剧变化或 超限,要加快循环速度,缩短循环时间; 温度观测时间间隔,第一、二天为4h/次,第三、四天为2h/次,第五、六天为6h/次,第七天以后为8 h /次; 降温后期要注意混凝土表面温度和溢出水水温的监测结果,及时终 止循环。(4) 加强养护,蓄热保温:混凝土浇筑完毕后,表面覆盖2层麻袋,蓄 热保温。在一些结构尺寸变化不便于覆盖养护的部位,将拆模时间延长 至7 10 d,利用模板保温。基础四周及时回填隐蔽,利用回填土保。(5) 其他方面:根据结构的力学特点,尽可能改善内外约束条件;采用 高效减水剂,减少拌和用水量,加强捣固,增加混凝土密实度,防止混 凝土收缩变形对温度压力的影响;对骨料的级配,砂率和水灰比进行 了严格的控制,减小混凝土塑性沉降的发生几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