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冲刺专题卷专题世界地理概况世界地理含解析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493362007 上传时间:2022-11-23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15.1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地理冲刺专题卷专题世界地理概况世界地理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高考地理冲刺专题卷专题世界地理概况世界地理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高考地理冲刺专题卷专题世界地理概况世界地理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高考地理冲刺专题卷专题世界地理概况世界地理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高考地理冲刺专题卷专题世界地理概况世界地理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地理冲刺专题卷专题世界地理概况世界地理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地理冲刺专题卷专题世界地理概况世界地理含解析(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专题23 世界地理概况(世界地理)下图是世界两岛屿简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图中a、b两小岛的最短距离约为A112千米B60千米C40千米D74千米2关于甲、乙两岛屿的比较,正确的是A甲岛的面积大于乙岛B两岛均位于北半球C两岛均位于板块边界D两岛的地形特征相似【答案】1B2D【解析】2根据经纬度和岛屿形状进行定位,甲岛屿为台湾岛,乙岛屿为非洲马达加斯加岛。甲图经度间隔为2,乙图经度间隔为6,所以乙岛实际面积大;台湾岛位于北半球,马达加斯加岛位于南半球;台湾岛位于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的交界处,马达加斯加岛位于非洲板块内部;根据图中河流都是流向西部沿海,所以地势特征都是东高西低。所以本题选择D选

2、项。考点:地图三要素的应用判读【题型】选择题【难度】较易我国第三个南极科考站昆仑站,于2009年1月27日在南极内陆冰盖的最高点地区胜利建成。读图,完成下列问题。3由于独特的自然地理条件,在该地区建站面临的主要困难有低温严寒地形起伏极大高原缺氧冻土深厚生态脆弱适宜施工时间短ABCD4与中山站和长城站相比,昆仑站进行天文观测的条件更好。这是因为其所在地A昼短夜长、视野开阔B地势高,盛行上升气流C自转的线速度较慢、风速较小D大气透明度较高、连续观测时间较长【答案】3A4D【解析】考点:本题主要考查南极圈、高纬地区的自然特征。【题型】选择题【难度】较易下左图中al表示非洲西海岸地带的城市。右图中折线

3、1、2表示这些城市1月与7月的降水量分布,甲、乙和丙中的某一条直线表示赤道。读图,完成下列问题。5左图中的E、F、G、H是19世纪欧洲探险家走过的路线,有关探险家的描述,正确的是A道路E,通过广阔的沙漠之后,看见火山在喷发B道路F,快要通过沙漠时,在途中看到有外流河的湖泊C道路G,看到大裂谷,其附近高山山顶常年积雪D道路H,最初在海岸附近看到缓坡,然后是广阔的平原6右图中7月的降水量和赤道组合正确的是A1和甲 B2和乙 C2和丙 D1和乙【答案】5C6D【解析】考点:非洲的自然地理环境【题型】选择题【难度】一般读图,完成下列问题。7图示剖面是沿哪条线所作的ABCD8沿线自北向南依次经过的地形区

4、是A地中海沿岸山脉、东非高原和东非裂谷带、撒哈拉沙漠B德拉肯斯山脉、刚果盆地、东非高原C尼罗河冲积平原、撒哈拉沙漠、刚果盆地、东非高原和东非裂谷带D地中海沿海平原、撒哈拉沙漠、东非高原和东非裂谷带9沿线自东北向西南依次经过的气候带是A热带沙漠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热带沙漠气候B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热带沙漠气候、地中海气候、热带沙漠气候C热带草原气候、热带沙漠气候、地中海气候、热带沙漠气候、热带雨林气候D地中海气候、热带沙漠气候、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气候、地中海气候【答案】7B8D9A【解析】9沿线,东北端位于红海沿岸,属于热带沙漠气候;西南端为纳米比亚沙漠,

5、属于热带沙漠;中间是对称的,依次是热带草原气候、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气候。非洲大陆被称为理想大陆,主要是因为两侧的自然带关于赤道对称。考点:非洲的地形地势、自然带的分布【题型】选择题【难度】一般据中国地震台网测定,2013年9月24日19时29分在巴基斯坦发生7.8级地震,震源深度40千米,震中为北纬27.5,东经65.6(如左下图)。地震发生时,在震中西南约500千米的瓜达尔地区海岸外约600米的阿拉伯海中出现一个盾状小岛(如右下图)。据推测,这座小岛会在一个星期到两个月的时间内消失。根据材料和图,完成下列问题。10巴基斯坦多地震,这是因为当地位于A.地壳厚度较薄地区 B.地壳比较薄弱地区

6、C.地形崎岖多山地区 D.板块张裂的地区11此次地震发生时,出现了“盾状小岛”,这表明A.该岛是火山喷发、岩浆冷凝形成 B.该岛是岩层受挤压弯曲变形而形成C.地震对地表形态的影响很小 D.此次地震中地球内能释放带呈东北-西南走向【答案】10B 11D 【解析】呈东北-西南走向,D正确;岛屿与震中相距百公里,不可能是海底岩浆喷发形成的火山岛,也不可能是海底岩层隆起形成的,A、B错;小岛的出现说明地震影响了地表形态,C错。选D正确。考点:本题主要考查了地质作用及地壳运动。【题型】选择题【难度】较难下图为世界地图上的一段纬线,P点以西为海洋,Q点以东为海洋,PQ为陆地。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2下列四

7、项,属于X地所在国的是A大堡礁B泰姬陵C好望角D长江三角洲13北京一年中雨量最多的季节,X地A每月降水量在10毫米以下B盛行东北季风C时逢雨季D反气旋活动频繁14Y地所在国A处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B西岸附近海域有暖流流经C是世界主要的小麦生产和出口国之一D是世界主要水稻生产国之一【答案】12A13C 14C 【解析】陆地为南半球的澳大利亚大陆,好望角在南非,泰姬陵位于印度,格林尼治天文台位于英国。13北京位于北半球,一年中夏季雨量最多,X地位于30-40大陆西岸,属于地中海气候,北京是夏季时,X地正是冬季,因气压带、风带向北移,受西风带控制,多气旋活动,降水较多,此时的气候特征是温和多雨,受

8、西风带控制。14Y所在国是澳大利亚,属于印度洋板块,不在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上,东岸有暖流经过,澳大利亚农业以混合农业为主,主要是种植小麦和牧羊,是世界上主要的小麦出口国之一,澳大利亚主要粮食作物是小麦,不是水稻的主要生产国。考点:世界主要地区。【题型】选择题【难度】较难该图为乌拉尔河水系示意图,为三个水文观测站。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5下列关于乌拉尔河的叙述,正确的是A参与海陆间水循环B补给水源主要为季节性积雪融水C径流量季节变化大而年际变化小D全流域航运价值大16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至河段径流量不断增大B蒸发旺盛导致处径流量小C至河段的结冰期最长D至河段支流汇入少,下渗量大【答案】15B16D

9、【解析】考点:河流的水文状况【题型】选择题【难度】一般该图是某区域板块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7图示区域可能位于A印度洋南部海区B澳大利亚北部海区C太平洋东部海区D亚洲、非洲、欧洲交界处18图示区域在世界上具有重要地位的资源是A有色金属B煤炭C石油D铁矿【答案】17D18C【解析】考点:区域空间定位【题型】选择题【难度】一般下图为世界某岛屿图,该岛面积仅有750平方千米。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9图中岛屿A主导风向是东南风 B位于南美洲的东部C位于墨西哥湾西部 D东西两侧水系较对称20该岛类似Madagascar岛,东西两侧均有洋流经过,则A两侧均为暖流B两侧均为寒流C东侧为暖流,西侧

10、为寒流D东侧为寒流,西侧为暖流【答案】19D20A【解析】20由图中经度可知,该岛屿位于大西洋的西岸附近;根据岛屿所处纬度可知,该岛屿位于低纬度海域;结合世界洋流分布规律可知,在北半球中低纬海域,大洋西侧为暖流,东侧为寒流,所以该岛屿两侧均为暖流,故选项A正确。考点:本题考查世界主要地区、世界洋流分布规律。【题型】选择题【难度】较难巴西每年约有2万平方千米的热带草原被破坏。环保人士指出,必须严格制止破坏草原的行为,有效利用现有的农业用地。读图,完成下列问题。21巴西热带草原的形成原因是A终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B受赤道低气压带、信风带交替控制C终年受东南信风带控制D受副热带高气压带、西风带交替控

11、制22调查并估算巴西热带草原的破坏面积,采用的地理信息技术分别是ARS和GPSBGPS和RSCRS和GISDGPS和GIS23图中甲地是世界著名的咖啡种植园,该农业地域类型的形成条件主要有平原广阔,土壤肥沃 地处低纬,气候湿热 人口密集,劳动力充足东临太平洋,海运便利 农业科技水平高 国内外市场广阔ABCD【答案】21B22C23D【解析】23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主要有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和技术条件。自然条件包括气候、地形、土壤、水源等。社会经济因素包括市场、交通运输、政府政策、劳动力、土地价格等。咖啡种植园属于热带种植园农业,主要区位条件有地处低纬,气候湿热;人口密集,劳动力充足;国内外市场

12、广阔。所以本题选择D选项。考点:本题考查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成因、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影响农业区位的因素。【题型】选择题【难度】较难下图所示为世界某国局部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24图示地区北部地势特点大致A西高东低 B中间低四周高C东高西低 D北高南低25影响城市形成与发展的主要因素不包括A位于河流附近,航运便利B地形平坦,农业发达C矿物能源丰富,工业发达D气候温和湿润,水资源丰富【答案】24C 25C【解析】考点:区域地势特点,城市形成发展的影响因素。【题型】选择题【难度】一般2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图中乙国人口约2亿,盛产甘蔗,为减少对石油进口的依赖,该国积极倡导利用娴熟的技术

13、以甘蔗为主要原料制取酒精,目前已成为酒精生产大国,也是世界上以酒精为汽车燃料最为成功的国家之一。(1)比较A、B两区域人口密度的差异并分析原因。(2)简述乙国生产酒精燃料的有利条件。(3)分析乙国政府大力推广新能源汽车的主要原因。【答案】(1)A区小于B区。原因:A区气候过于湿热,开发历史短,地处内陆,交通较不便;B区气候较凉爽;开发历史悠久,位于沿海,海运便利。(2)原料(甘蔗)丰富;劳动力充足;能源需求量大,市场广阔;生产技术成熟;政府支持,前景广阔。(3)人口众多,汽车的需求量大;酒精燃料产量大,有利于减小对石油的依赖;新能源汽车产生的大气污染小(或答酒精燃料是清洁无污染、可再生的能源)

14、;新能源汽车生产技术娴熟。【解析】第(3)题,乙国是巴西,人口众多,汽车的需求量大。该国石油资源缺乏,发展新能源汽车,可以减小对石油的依赖。新能源汽车产生的大气污染小,酒精燃料是清洁无污染、可再生的能源。乙国新能源汽车生产技术娴熟。所以乙国政府大力推广新能源汽车。考点:区域人口分布差异的原因,发展酒精燃料的条件,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的原因。【题型】综合题【难度】较易27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马尔维纳斯群岛(简称马岛)由346个岛礁组成,面积11800平方公里,人口约2000,雪山和冰川面积约为全岛面积的65%,是一个气候恶劣的小岛,历史上无人问津。但是近几十年来却引起了遥远的英国的极大兴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