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各种医疗管理标准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493360615 上传时间:2024-01-22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4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医院各种医疗管理标准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医院各种医疗管理标准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医院各种医疗管理标准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医院各种医疗管理标准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医院各种医疗管理标准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医院各种医疗管理标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院各种医疗管理标准(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护理工作标准一、护理文书工作规范 1.使用蓝黑或碳素墨水,特殊情况时,按要求的颜色墨水填写,卷面清洁无污迹。 2.签全名,字体整齐,易于辨认。实习、进修、未取得执业的护士的护理记录有本科室注册护士的签名。上级护士在 24 小时内审阅补充并签名。 3.栏目填写内容齐全、准确。内容书写无缺项、漏项、涂改出现错字时应用双线划在错字上,不得刮、粘、涂。缺页。不得伪造护理记录内容 4.文字书写工整、清晰、表达准确、语句通顺、标点正确使用中文和医学术语,使用法定的计量单位。记录皮试结果。按要求正确填写过敏试验结果。 5.记录应客观、真实、准确、及时、完整,入院、转出、转入、手术、抢救、死亡记录时间应具体到

2、分钟。65 岁患者使用老年科首次护理记录单。 6.首次护理记录单于入院后8小时完成,急诊手术、抢救记录于 6 小时内完成。7.准确填写日期(包括入院、转出、转入、手术、抢救、外出、分娩、出院、死亡)。8.体温、脉搏、心率等符号表示正确,按护理常规或医嘱要求测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心率要求点圆线直,连接正确卷面清洁。 9.二便、出入量、导尿、灌肠、体重、过敏试验结果等项目填写齐全正确。 10.体温单要正确填写物理降温方式、体温不升、特殊诊疗措施等。 11.首次护理记录单收集、评估的资料完整、客观、真实、不缺项,当班完成。 12.护理重点与病情、评估出的问题相符,具体可操作性在后续的护理记录单、

3、护嘱、专科护理单中有落实。护理措施有针对性、有护理效果评价。 13.护理记录应体现实时性,随时观察、评估随时记。交代病人的注意事项、心理护理、健康教育有记录。明确权限和职责,谁执行,谁签名,谁负责。 14.在入院、出院、急危重病、特殊检查治疗、手术前一天、术后三天的患者有护理查房记录。查房的指导意见符合科学、有提升专业水平、易于明白、方便操作。 15.异常情况有报告医生或上级护士的记录,特殊治疗、检查、用药、病情变化及处理有记录,及时体现处理效果。危重患者转运前后应有生命体征记录。 16.提供给患者的各种安全警示如药物过敏、防跌倒、防坠床、防烫伤、防自杀等,护理记录中注明起止时间。使用约束工具

4、有告知和知情同意的相关记录。 17.实施特殊护理技术,有签署患者知情同意书。高危患者有风险教育评估,有记录。 18.传染性疾病记录隔离方式,挂相应警示牌,告知相关知识及注意事项。 19. 护嘱的下达能体现查房、会诊的护理要求,护嘱的执行及时、准确,终止有记录。 20.能正确使用术前准备单、手术安全核对单、手术护理记录单,各内容记录齐全、准确,手术植入体内的医疗器具的标识、无菌指示带粘贴于指定粘贴处。21.能根据患者情况选择专科护理记录单,防褥疮专科护理记录单、输血记录单、防跌倒护理记录单。护理成效持续体现特殊措施有交接班。 22.出院护理记录内容符合规定,出入院日期、患者的健康情况及出院指导。

5、 23.医嘱必须严格按照“谁执行、谁签名、谁负责”制度,医嘱处理及时,有执行时间,签全名。不能超前执行医嘱。不能私自更改或涂改医嘱。 急救物品管理标准1.急救物品定位放置、定专人管理、定品种数量、定期保养维修。处于应急状态。急救物品、药品的准备适用于专科急救。 2.急救车有物品清单、物品摆放示意图、专科常见急危重抢救示意图、物品交接登记部。各种物品、药品基数与清单相符。 3.每天核对一次急救物品,班班交接,护长每星期检查一次检查记录签全名,物品、器械、药物使用后及时补充。 4.无菌物品与非无菌物品分开放置,无菌器械、敷料包在灭菌有效期内,灭菌包内的器械清洁无锈渍,包布清洁无污迹、破损。 5.急

6、救药品无破损、变色、变质、过期失效,药品剂量、名称、有效期清晰明确。 6.一次性无菌物品在有效期内,外包装清洁、完整、无破损。 7.中药的急诊用药不少于三种。有备用针灸针。 8.急诊室的应急药物应包括强心药、呼吸兴奋药、止血药、止痛药、升压药、降压药、退热药。 9.氧气装置定位放置,物品齐全(氧管、湿化瓶、棉签、灭菌蒸馏水、板手、胶布)。护士每天检查一次,护长每周检查一次,有检查记录部,签全名。 10.氧气装置有防火标志,有悬挂“空”、“满”标志。氧气库外有危险警告标志。 11.湿化瓶外观清洁,无胶布痕迹,内无污垢,灭菌后干燥备用。湿5化瓶每天更换一次,有开启日期和失效日期。一次性物品在有效期

7、内。 12.检查氧气的储存量,压力表所指的压力不得低于5公斤平方厘米。 13.吸痰装置定位放置,物品齐全(吸痰管、生理盐水、压舌板、治疗碗、镊子、开启器、无菌纱块、一次性手套、电插板)。吸痰机清洁无污迹,负压瓶消毒后干燥备用,长期使用的吸痰机需置含有效氯 500 的消毒液于负压瓶内。 14.吸痰机功能完好,吸气管和排气管无接错,密闭无漏气,吸痰机的压力调节在:成人:0.033-0.053 MP,小儿:0.013-0.033MP。 15.护士每天检查一次,护长每周检查一次,有检查记录部,签全名。 16.简易呼吸器、面罩、喉镜清洁消毒后应急备用,性能良好,使用方便。 17.工作人员必须熟悉掌握各种

8、器械、仪器的性能、使用方法以及各种抢救操作技术,熟悉抢救仪器的保养,能排除一般故障。(提问与现场相结合) 18.有健全的抢救制度、抢救程序。抢救时做到思想、组织、药品、器械、技术五落实。抢救记录能在抢救后 6 小时内补充完整。(提问与现场相结合) 19.科室定期进行专科抢救技术、基础急救技术的培训与考核,有记录。 基础护理工作标准1.新入院病人 24 小时搞好卫生清洁,更换病人服,修剪胡须、指趾甲。介绍住院环境。 2.病人床单元,要求被服整洁、平整、无污迹、无碎屑、无尿迹、无血迹,床下无杂物、无便器。床、桌、椅达三线要求,床头柜面用物摆放整齐(热水瓶、茶杯、饭盒)无杂物,柜内物品吃用分开放置。

9、 3.严格执行医院分级护理指导原则,按级别护理的要求巡视病人(特级护理严密观察病情:一级护理每小时巡视病人一次,二级护理每 2 小时巡视病人一次,三级护理每 3 小时巡视病人一次),有巡视记录。责任护士对所负责的病人做到七掌握。 4.根据分级护理和患者病情,正确实施基础护理,生活不能自理、大手术后、留置胃管、气管插管等患者每天实施口腔护理至少2次,协助禁食者清洁口腔,鼓励有自理能力的卧床患者自行刷牙。 5.根据分级护理和患者病情,正确实施专科护理,预防压疮护理,根据病情选择压疮风险护理记录单,落实的措施与实际相符,翻身卡上的卧位与实际相符,选择正确的防褥疮工具,避免皮肤压红或发生褥疮,防跌倒、

10、防烫伤有相关的措施和警示标志。 6.保持各管道通畅,留置尿管者和产妇每天会阴抹洗 2 次。普通尿管、胃管每周更换一次,硅胶尿管、胃管每月更换一次。每天更换胃肠减压器,各班及时清倒各种引流液。定期更换引流袋。静7脉留置针护理符合要求。 7.晨晚间护理,整理床单元、协助不能自理的患者漱口、洗脸、梳头、翻身、拍背,洗头每周一次,床上浴夏天每日一次冬天每周二次。护嘱单由高年资护士开出,护士执行签名。 8.五送到床前,开水、热水、药物、饮食、便器,不能自理的患者要喂药到口,鼻饲由护士执行。 9.保持病人卧位安全、舒适、处于功能位,有坠床危险的患者必须加床栏,有安全防护措施。 病区护理工作标准1、病人入院

11、要热情接待,做好住院宣教,落实陪护、探视制度,陪住率10。陪护不在病床坐卧,严禁吸烟。 2、护理人员仪表端庄、整齐,工作服无污迹,戴工作牌。不戴手饰。病区整齐、安静,室内外环境及物品清洁无尘无污迹,无蜘蛛网,无噪音,无乱晒、乱挂,走廊无杂物。 3、病房内物品摆放整齐,经常保持五线整齐。床头柜上放热水瓶、口盅,摆放整洁,柜内吃用物品分开放置,床铺整齐、清洁,床上无杂物,床下无便器,鞋盆定点放置。 4、治疗室及办公室各物品按五常法管理,整齐清洁,定位放置,标志清晰明确。被服房、各柜衣物放置整齐,取物后随手关门。病房、厕所、污物间清洁无积水、无污垢、无臭味,物品放置有序。 5、床头卡书写齐全,护理级

12、别与医嘱单、床头卡相符。各种警示标志清晰明确,如过敏、防跌倒、禁食、隔离、防火、防烫伤等。 6、急救车物品齐全,做到专人保管,定时清点、定点放置、定基数。药物用后及时补充,无过期变质药品及物品。护理人员必须在 20 秒找到急救药品及急救用品。 7、医嘱每天查对三次,每周护长查对二次并签名。严格执行三查七对一注意(实地观察并提问护士)。出现缺陷、差错、事故,及时登记、讨论、分析、处理,及时上报护理部。 8、交班必须做到三交,即口头、书面、危重特殊诊疗病人床头交接 9 班。病人对护理工作、服务态度满意90%。 9、主班和当班护士病人做到七掌握(姓名、诊断、病情及阳性体征、主要治疗、饮食、情志护理措

13、施)。 10、护理物品、药品、器材、被服管理规范完善,帐物相符,贵重设备、仪器建立资料档案,包括说明书、操作方法、程序、记录使用情况及维修维护情况。 11、定期进行卫生宣教,每月召开工休会四次,作好记录设立意见部。每星期业务学习一次,护理查房每月二次。 12、严格执行医疗废物分类管理制度,有培训内容,医疗废物分类处理符合规定,医护人员有自我防护意识。 13、遵守护理技术操作原则及无菌操作原则(实地观察或考核)各种记录部及护理记录登记及时、准确、书写整洁、填写齐全。 消毒隔离工作标准1、有预防交叉感染的制度和措施,有感染监测护士,每周进行监测2次,护士长每周检查制度的执行,有记录,有职业暴露登记

14、部。 2、传染病人的病房或床尾有明显隔离标记,有消毒隔离用品,治疗用物专人专用,用后双消毒,解除隔离后和所有病人出院后,病房所有用品作终未消毒,有记录。 3、手术室、治疗室、换药室、烧伤病房、供应室的无菌室、产房、人流室等用紫外线空气消毒每日二次,每月做细菌培养一次,定期对紫外线功能监测有记录。 4、区分无菌、清洁、污染区。无菌物品放置无菌专用储物柜,有明显标志,各类无菌物品有消毒和失效日期,有清洗、消毒负责人签名及灭菌指示标志。严禁有过期物品。开启后的无菌物品注明开启日期和失效日期。 5、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掌握洗手和手消毒指征,进行护理操作和接触病人前后要洗手或消毒液抹手。不留长指甲、不戴戒

15、指、手镯。注射、抽血、针刺做到一人一管一针一手套一用,换药执行一碗一盘两镊制度。污染物品不能与无菌、清洁物品混放。一次性使用的锐器置于防刺、防渗漏容器。医疗垃圾用黄色胶袋盛装与生活垃圾区分,有交接登记。 6、治疗、换药、手术的器械用后作初步冲洗,密闭容器保存,集11中供应室清洗消毒。氧气湿化瓶用后消毒,长期吸氧病人每天更换蒸馏水、鼻导管一次。吸痰机负压瓶消毒干燥备用,吸痰管一用一更换。普通尿管、胃管每周更换一次,硅胶尿管、胃管每月更换一次。每天更换胃肠减压器,及时清倒引流液。定期换引流袋。静脉留置针护理符合要求,留置日期 35 天,血管出现异常情况随时更换。开启的无菌溶液须在四小时内使用。抽出液不得2h。 7、消毒容器(碘酒、酒精瓶等)每周更换消毒两次。干式无菌持物钳、镊每4小时更换一次,体温计浸泡液每天更换。浸泡液浓度准确,液面要符合要求,有更换日期。消毒液有监测记录。 8、包布一用一清洗。血压计袖带每周清洁一次,死亡病人用后要终未消毒。实行一床一套湿扫法,每周更换被套、枕套、床单 12次,有污迹、血迹、潮湿随时更换。病人用过的床垫棉芯用紫外线消毒或薰蒸消毒或日光曝晒。 9、病人的痰盂、便器清洁消毒后才使用,浸泡物不露出水面、消毒池有标志,病人出院后进行终末消毒,有登记。病区每日一拖二扫,地面无积水及垃圾。区分治疗室,办公室与病房使用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建筑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