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障儿童的随班就读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493354441 上传时间:2022-10-23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4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智障儿童的随班就读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智障儿童的随班就读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智障儿童的随班就读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智障儿童的随班就读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智障儿童的随班就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智障儿童的随班就读(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智障儿童的随班就读甘肃省靖远县大芦乡教育管理中心宋圭忠摘要:【智障儿童的随班就读就是在普通学校的正常班里招收少量的(13名)智障儿童随班学习的一种培智教育的办学形式。这是根据中国国情,发展培智教育的一条重要途径。随班就读的重点在于“读”,而要解决“读”的关键是教师的“教”。为了确保智障学生能随班“读”好,应抓住教学中的五个环节进行研究。本文试图以靖远县智障儿童随班就读现状来进行探索和思考,为初步探索随班就读工作的开展和稳步推进抛砖引玉,为融合教育的发展贡献微薄之力。】关键词:随班就读智障儿童智障儿童的随班就读就是在普通学校的正常班级里招收少量的(13名)智障儿童随班学习的一种培智教育的办学形式

2、。这是根据中国国情,发展培智教育的一条重要途径。但是随班就读不仅仅是简单将智障儿童少年放在普通的班里,不是简单地把智障儿童少年与同龄的正常儿童少年放在一起学习和活动。而是要教师必须根据智障学生的特殊教育需要给予特别的教学和辅导,学校也必须创造条件,为这些学生提供适当的教育,使他们学有所得,与大多数同龄同学一起成长。随班就读的重点在于“读”,而要解决“读”的关键是教师的“教”。为了确保智障学生能随班“读”好,应抓住教学中的四个环节进行研究。(一)制定计划,“读”有目标。智障儿童在学习能力行为上有较大差异,为每个智障儿童制定个别教学计划,使之有明确的发展目标,才能因材施教切实读好。为此应要求辅导教

3、师每学期制定一个个别教学计划(包括语文、数学、和行为训练等方面)。为了使计划切合实际,要求教师做好两点:要抓好拟定前的摸底工作,力求捉住基点,目标恰当;在实施过程中注意观察,及时调整修订教学计划,以保证计划切实可行。若教师主观上制定的目标偏低或偏高,使其学习上出现了吃不饱或吃不完的现象,教师要及时重新摸底修订目标,直至适应其学习的节奏及难度。(二)认真备课,“读”有安排。起初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善于把握辅导智障生的时机,针对这个问题,教师应该在备课时兼顾普教与特教,为智障生精心设计辅读的内容和方法,恰当的安排每个“读”的环节,并要在备课本上反映出来。(三)课堂教学“读”有方法。为了发挥教学的有效

4、性,可借鉴复式教学的一些做法,要求教师上课时增加对智障生特殊照顾的意识,对动静的搭配巧做安排,善于扑捉每个辅读良机,把“读”落到实处。为了充分发挥智障生和正常儿童混班学习的优势,在课堂教学中可采用“同步和异步相结合的方法,让智障儿童在适当的时候和普通班正常儿童同步学习,接受某些教育和训练。”具体做法是:“一定、三抓、五个性”。“一定”:是根据科目、课型和学习内容确定某节课是以同步为主,还是以异步为主。“三抓”:抓知识学习的联系点抓智能训练的结合点(如观察、思考、口语训练和口算笔算等)抓思想教育共同点。五个“性”:“针对性”,使同步学习内容切合智障儿童的实际需要,又能为其所接收。“示范性”给智障

5、儿童提供向正常儿童学习和接收熏陶的机会。“鼓励性”,使智障儿童的学习经常得到正常儿童的鼓励和帮助,从而使他们在同步学习中进一步体验成功的喜悦。“系统性”,同步学习不应无目标的进行,而应根据智障儿童自身学习计划的需要做合理的安排,以使其成为一种必要的承接和补充。“协调性”,安排同步学习应做好普教和特教的协调工作,使正常儿童和智障儿童在和谐的学习活动中情感交融并各有所得,并尽可能做到互补。实践证明,采用“同步和异步相结合”的教育方法可以充分发挥随班就读的优势,打破复式教学方法的局限性,对智障儿童的身心发展和缺陷补偿都是十分有利的。四)课外辅导“读”有助手。课外辅导是“读”的延伸。课外辅导便于及时掌

6、握反馈信息和进行强化训练。辅导教师一般利用早晨、午间和自学时间,围绕当天学习目标进行辅导。力求使当天的学习内容当天理解,当天消化。在教师辅导的同时,还可推行“小老师”助学活动。在班级里选择品学兼优的学生给智障学生当“小老师”,这些“小老师”一般都有光荣感和责任心,又受到教师的培养和指导,不仅在智障生的课后辅导起了双重辅导的重要作用,而且还对引导智障生参加各种活动,交往良好同伴,起了十分积极的作用。在课外辅导时还要求教师进行一定的生活能力、自我服务的技能训练和行为缺陷、障碍的矫正训练。由于抓住了这些“读”的环节,适当的安排辅导内容,一般智力缺陷的孩子都会有不同程度的进步。五)作业布置“读”有兼顾

7、。布置好作业,也是解决随班就读学生“读”的好的一个重要环节。给智障儿童布置作业应该注意如下几点:1. 针对智障儿童和正常儿童的共性,布置作业。随班就读班级(特别是低年级)的教师在布置作业时,一定要兼顾到共性与个性的差别,因为有时可能对正常儿童来说是适中的作业,对智障儿童来说,就吃不消,他们会感觉到题难、量多,不会做,做不完或者照抄别人的作业。可如果简单地减少智障儿童的作业量,则作业布置与课堂教学内容就可能严重脱节。因此在布置作业上,应抓住智障儿童特点,找出智障儿童与正常儿童的共性与特性布置作业。例如语文作业中,有些“读读写写下列生字词”的要求。智障儿童与正常儿童一样,他们是能办到的;而进一步的

8、要求,如“解词”以及理解句子的含义,就要与正常的儿童有所区别;要求正常儿童背诵的,则要求智障儿童能读好;要求正常儿童理解含义的,只要求智障儿童能讲出意思这样做,使智障儿童感到作业能完成,又要付出劳动,是他们树立学习的信心。同时也体现了健残儿童在随班就读教学中的要求差别。2. 抓住智障儿童特点,注意布置作业的科学性。首先,要处理好质与量的关系。由于智障儿童对外界事物的感知水平低反应能力差,不可能和正常儿童一样等量齐观,因此适当的减少作业量和降低作业要求,是完全科学合理的,也是很有必要的。其次,科学的分配时间。智障儿童的随意注意时间要比正常儿童短。因此,布置作业时要充分考虑智障儿童的特点,是他们做

9、完作业可以休息一会儿或玩一会儿。根据智障的程度把一次大的作业量分解成两次甚至多次,要他们像爬楼一样,一步一个台阶地上,这样做有利于培养他们的自信心。3. 注意智障儿童的特点,使作业布置有阶段性。在第一阶段,以初步形成技能为重点,布置的作业常带有模仿性。例如,仿例句写句子等,作业练习从简单的、基础的、单向的练习开始。第二阶段,开始促进智障儿童初步掌握学到的技能,使之会写、写好、写熟等。最后阶段的作业就应力求技能的发展,在巩固旧知识的同时,形成熟练的技能。4. 根据智障儿童特点,多布置趣味性的作业,让其在快乐的气氛中做作业。智障儿童的特点决定了他们更加喜欢直观和形象的感知事物,藉此,教师在布置作业

10、环节也可尝试不拘一格的趣味性作业,依他们自己喜欢的方式完成作业。例如,某小学四年级随读生魏某某,他的语文数学两门课都比同龄儿童差得多,但教师发现他喜欢画画,于是老师就给他布置了这样的语文作业:写观察日记,从种向日葵开始写,一直写到向日葵成熟,要求他画向日葵从向日葵小苗出土到成熟,结果他画了八十一幅向日葵画,写了八十二篇日记,每次都是上面画画,下面描述今日的向日葵和昨天的有何不同,颜色,大小,叶子的多少,苗的胖瘦;风中的,雨中的,早上的,下午的甚至晚上的,小向日葵长大了,他的写作水平也提高了。过去连一句完整句子都写不出来的他,在第七十七篇日记中竟然写出这样一段话:“朝阳花,真好看,花盘四周几片绿

11、叶,周围又有黄色绕边,中间是葵花籽,皮是白的,外头发灰了,大概快熟了。”我们知道自然界万事万物的发展本来就是不平衡的,参差不齐的。但是,上天是公平的,往往某个方面有缺失会强化另一方面的能力。所以作为教师的我们在智障随班就读的教学过程中,应该最大限度地满足智障学生的特殊需要,发现他们的特长,为他们提供融洽、友爱的学习氛围,采用符合其认知特点的教学方法,配合耐心的个别辅导,有针对地发展智障学生的认知领域,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班就读的智障学生也一定也能按自己的方式健康成长。参考文献1.国家教委初等教育司.,特殊教育文件、经验选编.,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52.华国栋,随班就读还缺什么?中国教育报,2003年5月2日第4版3. 华国栋,李泽慧,实施差异教学,提高随班就读质量,中国特殊教育2006.124. 朴永馨.特殊教育概论.华夏出版社.2001.85. 华国栋,随班就读教学.华夏出版社.2000.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