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聆听》教材理解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493351985 上传时间:2023-03-09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12.8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会聆听》教材理解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学会聆听》教材理解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学会聆听》教材理解》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会聆听》教材理解(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学会聆听教材理解 教材简析聆听,在于抓住生活中每一个精彩的瞬间,在于召唤内心美好的东西。聆听,包括与人交流中认真地听对方的意见,建立亲密的人际关系,建立友谊;也包括听音乐时用心与乐曲交流。课文写的是后者。课文以“我闭上双眼,凝神遐想开始,回顾母亲教我聆听歌曲的情景,“我闭目凝神倾听时,突然发现自己已能感受到奔泻的水流中有一种奥妙的节奏,发现“宇宙的万物中都蕴涵着音乐。最后,“我将自己关于聆听的经验用到治疗中,竟然帮忙一个小姑娘获取了“听的能力,这一切,都是因为“我学会了在聆听中,“召唤内心美好的东西。课文层次清楚,结构严谨,表达顺序简单明了,围绕“学会聆听、“把聆听的经验教给他人展开故事内容,

2、对于六年级的学生,了解课文的大体结构并不困难。但课文对于“倾听的心理描写,与我们从前学习的课文有所不同。它不再是中国式的写实文章,而是带领西方文学的某些特点:善于用心理描写来引发读者的情绪,完善文章的表达。对于我们的学生来说,理解“没有节奏,没有深度,没有灵魂、“聆听自己心中的歌、“宇宙的万物中都蕴涵着音乐等虚化的文字,可能有一些困难。这就要求他们能够联系自己听音乐、听声音的实际感受来体会文字内的意义。文章的结尾道出了作者的心声:“我只不过教她如何召唤内心美好的东西。围绕“如何召唤内心美好的东西,联系学生的个人生活经验,再通读全文,就容易理解课文中那些虚化空灵的文字了。全文共有13段,可以分作

3、二大局部。第一局部是112段,写的是“我回顾母亲教我聆听歌曲的情景。第二局部是第13段,写“我成为一名治疗听力缺陷的医师以后,用母亲教“我的办法让一个听力很差的小姑娘学会了聆听,让她焕发出生活的自信。本课的重点是告诉人们如何通过聆听去召唤生命中美好的东西。倡议本课教学用12课时。解读与提示第一局部112段:在雷声中,“我感到胆怯。母亲让“我聆听暴风雨里的歌声,有了节奏、深度的鼓声,让音乐有了灵魂。“我从雷声里听到了竖琴的声音,被它带到了一个新奇的世界。后来,母亲又教“我聆听自己心中的歌,明白“宇宙的万物中都蕴涵着音乐。这一局部,写出了“我是如何学会聆听音乐的从令人胆怯的雷声中去发现美好的、有节

4、奏感、有灵魂的音乐;从瀑布的声音中去聆听奥妙的节奏。其实说到底,并不是“我真的有什么特别的本领,只是“我在母亲的熏陶下懂得了聆听的道理从万物的声音中寻找美好的东西。第二局部13段:学会聆听,不仅是在音乐方面可以获得灵感,本文中,它的美妙之处更在于帮忙人度过人生中的苦难。这一局部仅仅写了一个事例:一个小姑娘听力没有完全消失,但是“我对她的治疗收效很慢,她自己和她父母都有些绝望了。这时,“我用母亲教我的办法聆听。聆听,不仅是认真地听,还要用心去感受、去寻找声音中美好的东西。用这样的办法,小姑娘爱上了听音乐,同时,她还找回了生活的信心。作者通过这个事例告诉我们:学会聆听,学会召唤内心美好的东西,那些

5、看起来的困难或者苦难,我们都可以从中找到美好的东西,找到生命的力量。后一层意思作者没有明确说出来,但是我们可以从文字间体会到。课后第1题:这道题的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回答下列问题,纵览全文,形成对文章主要内容的感知,帮忙学生读懂课文。初读课文,学生带领这个问题去读,就能根本弄分明文章主要讲了什么。课文中,母亲教“我听了这些歌:在五六岁的那一年,当惊雷滚滚而来,“我惊恐万分的时候,母亲教“我听“暴风雨里的歌声。后来,在欣赏瀑布时,母亲又教我聆听自己心中的歌。课后第2题:这道题所讲的内容揭示了聆听的办法。这段话有两层意思,第一层意思是:宇宙中的万事万物都蕴藏着音乐,音乐无处不在。第二层意思是:要聆听到这些音乐,我们不能置身其外,而要融入其中,用自己的心灵去感受、去捕捉。课后第3题:这道题是让学生联系高低文理解词语,培养他们理解词语的能力。选择两个词语写一句话,可以让学生把学习到的词语内化成自己的语言,在理解的根底上进行运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