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学业考试物理试题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493346259 上传时间:2024-02-13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2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学业考试物理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初中学业考试物理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初中学业考试物理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初中学业考试物理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初中学业考试物理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初中学业考试物理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学业考试物理试题(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贵州西部教育最新中考集锦物 理 试 题注意事项:1本试题分第卷和第卷两部分。第卷为选择题,满分44分;第卷为非选择题,满分56分;全卷共100分。考试时间为90分钟。2答第卷前, 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涂写在答题卡上。考试结束,将试题和答题卡一并收回。3答第卷时,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ABCD)涂黑,如需改动,必须先用橡皮擦干净,再改涂其他答案标号。第卷(选择题 共44分)一、选择题 (本大题包括122小题,每小题2分,共4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的要求)1.在国际单位制中,电荷的单位是 A. 伏特 B. 安培 C.

2、 库仑 D.瓦特2.在音乐会上,不同的乐器演奏同一首乐曲,同学们也能够分辨出不同乐器发出的声音。这主要是依据 A.音色 B.音调 C.响度 D.频率3.下列现象属于光的色散的是 A.“海市蜃楼” B.雨后的天空出现彩虹 C.“水中倒影” D.日食的形成4.在探究“声是怎样产生的”实验中,将正在发声的音叉紧靠悬线下的乒乓球,发现乒乓球被多次弹开,这样做是为了 A.使音叉的振动尽快停下来 B.把音叉的微小振动放大,便于观察C.延长音叉的振动时间D.使声波被多次反射形成回声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夜视仪是利用红外线来工作的仪器B.半导体、超导体的导电性能介于导体和绝缘体之间C.分子的结构与太阳系十

3、分相似,它的中心是原子D.纳米是一个极小的长度单位,而光年是一个非常大的时间单位6.将质量为0.5kg 的物体,轻轻放入盛满清水的溢水杯中,溢出0.2kg的水,则此物体受到的浮力是(g取10N/kg ) A.5 N B.0.5 N C.2 N D.0.2 N 7.沿海地区与内陆地区相比昼夜温差较小,其主要原因是海水比沙石具有较大的 A.比热容 B.内能 C.密度 D.热量8.如图1所示的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图1A.测木块长度B.测木块质量C.测液体温度D.测液体体积9.在激烈的体育比赛中,运动员受到轻伤时,常用蒸发快的复方氯乙烷喷雾剂做麻醉剂,把复方氯乙烷喷雾剂喷到局部皮肤上,使皮肤快速冷却,在

4、一段时间内失去疼痛感,运动员就可继续参加比赛,这是由于复方氯乙烷喷雾剂 A.升华吸热 B.凝华放热 C.液化放热 D.汽化吸热10.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平面镜成等大、正立的实像 B. 照相机成缩小、倒立的实像C.投影仪成放大、正立的虚像 D. 放大镜成放大、倒立的虚像11.以下关于核能发电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日本福岛核事故造成放射性污染,所以应该关闭所有核电站B.核能既是可再生能源又是新能源,所以应该大力发展核电 C.目前核电站获得核能的途径是核聚变,是不加控制的D.核反应堆中发生的链式反应是可控的 图212.如图2所示,当闭合开关S,且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右滑动时,图中的电磁铁A.a端

5、是N极,磁性增强B.b端是N极,磁性增强C.a端是S极,磁性减弱D.b端是S极,磁性减弱1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扩散现象表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B.燃料的热值越大,燃烧时放出的热量越多C.压缩冲程中,热机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D.有的分子之间只有引力,有的分子之间只有斥力14.下列关于家庭电路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对人体安全的电压是不高于36V B.不能用铁丝或铜丝代替保险丝C.保险丝熔断一定是电路中某处发生了短路D.把家用电器的金属外壳接上地线,可以防止触电15.如下图所示,四个电路图中与右边实物图对应的是 S AS BS CS D图3Om/gV/cm3甲乙图416.小强同学在探究甲、乙两种物

6、质的质量和体积的关系时,得出了如图4所示的图象。由图象分析可知 A.甲的密度大于乙的密度B.甲的密度小于乙的密度C.甲的密度等于乙的密度D.无法比较甲乙1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光电池和VCD光碟都应用了磁性材料B.光波、电磁波、超声波都可以在真空中传播C.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主要依靠光导纤维传递信息D.广播、电视、移动电话都是靠电磁波传递信息的 18.科学家探索自然界的秘密,要付出艰辛的努力。十九世纪英国科学家法拉第,经过十年坚持不懈的努力,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图5中能表明这一现象的实验是图5ABACADAI19.足球比赛是很多同学喜欢的运动项目,在比赛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足球射入球门时

7、才具有惯性B.当守门员抱住足球一起滑动时,以足球为参照物,守门员是运动的C.被守门员踢向空中的足球,在下落的过程中机械能逐渐增大D.静止在草坪上的足球一定受到平衡力的作用20.图6是测定小灯泡电功率的电路图。电路连接正确后闭合开关,发现灯不亮,电流表指针稍有偏转,电压表指针几乎不动。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可能是图6A.滑动变阻器短路B.滑动变阻器连入电阻值过大 C.灯泡断路 D.灯丝电阻值过大21.一个物体沿凸透镜的主光轴移动,当物体距凸透镜25cm时,在凸透镜的另一侧15cm处得到一个倒立的、缩小的实像,该凸透镜焦距A.在15cm 25cm之间 B.在7.5cm 12.5cm之间C.小于7.5c

8、m或大于12.5cm D.无法确定22.小张同学自制了一个飞机机翼模型,将其固定在托盘测力计上,如图7所示。在机翼模型的正前方用电扇迎面吹风,模拟飞机飞行时的气流。当无风时,托盘测力计示数为18N;当电风扇吹风时,托盘测力计的示数为10 N。产生这个现象的原因是 A.吹风能减少物体所受的重力 B.吹风能增加物体所受的重力C.吹风使机翼模型上方的气流速度大于下方的气流速度,在机翼的上下表面产生压强差,产生了向上的升力 D.吹风使机翼模型下方的气流速度大于上方的气流速度,在机翼的上下表面产生压强差,产生了向上的升力 第卷(非选择题 共56分)二、填空题(本大题包括2327小题,每空1分,共10分)

9、23.小丽同学站在平面镜前1.5m处,镜中的像与她相距_m;她是近视眼,应该佩戴由_透镜片做的眼镜。24.现在我市电视台正在大力推广普及的“数字电视”,其实就是电视台用 信号传输电视节目;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约为 m/s。25.碧霞湖某处的水深6m,该处的小鱼受到水的压强为_ Pa;在小鱼上浮的过程中受到的水的压强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g=10Nkg)26.许多瓶盖的外缘常有一些竖条纹,这样做是为了 ;用手握住瓶子,让瓶身保持竖直,如果增大握力,则瓶子受到的摩擦力 。27.一个标有“220V 1000W”的电热水壶,要在标准大气压下将2kg温度为30的水烧开,水需要吸收的热

10、量是_J;若不计热损失,电热水壶正常工作时烧开这壶水需要的时间是_s。水的比热容为4.2103J(kg )三、作图与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包括2832小题,共24分)28.(2分)如图8所示,物体漂浮在水面上静止不动,请在图中作出物体所受浮力的示意图。29.(2分)请在图9中画出经凸透镜折射后的光线。图9OFF图10ABAOAF1F21CA图830.(7分)小强在验证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中:(1)实验前没有挂钩码和弹簧测力计时,发现杠杆左端高右端低,要使其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将杠杆左端的平衡螺母向 调节,这一调节过程的目的是为了使杠杆的 对杠杆平衡不产生影响,这时杠杆重力的力臂为 。(2)在图10中,

11、杠杆水平平衡后,小强调节左边钩码的个数和位置,使杠杆水平平衡时,测出F1=1.2N,F2=1.5N;OA=30cm,OB=20cm。他将所得数据直接代入杠杆平衡条件的公式中,发现F1OA和F2OB并不相等,从而认为杠杆的平衡条件不一定是F1 l1= F2 l2。小强的失误是 。(3)在图10中,若B处的钩码不变,小强将弹簧测力计由A处移到C(OC=10cm)处,施加一个竖直方向的力,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则这个力的方向应 ,大小为 N。 (4)在图10中,若B处的钩码不变,小强不用弹簧测力计,在A处挂 N的钩码,杠杆在水平位置仍然平衡。图1131.(5分)在“观察水的沸腾”实验中,每隔1min

12、记录一次温度计的示数。数据记录如下表:时间/min01234567温度/90949698989898(1)某次数据没有记录,当时温度计示数如图11所示,请将这次数据填入表格内。(2)从表格中的数据可知,水的沸点为 。如果温度计测量无误,这说明当时水面上方的气压 一个标准大气压。(填“大于”、“等于”、或“小于”)(3)由实验可知:在沸腾的过程中,虽然水继续 ,但水的温度 。32.(8分)某实验小组用如图12中的实验器材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实验探究分两步进行:一是保持电阻不变,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二是保持电压不变,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图12图13OR/I/A甲U/VOI/A乙(1

13、)在图12中,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完成电路连接。(2)连接电路时,开关S应处于 状态,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应位于最 端(填“左”或“右”)。(3)图13中甲、乙是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的图象,其中正确表示电阻不变,电流随电压变化的图象是 (填“甲”或“乙”)图。该实验探究运用了 法。(4)综合图13中甲、乙图象可得到的结论是 。四、计算题 (本大题包括3335小题,共22分。解答时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公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33.(7分)总质量为4500kg的汽车在一段平直公路上以20m/s的速度匀速行驶了1min。若汽车的牵引力为2104N,与路面的总接触面积为0.15m2。(g=10Nkg)求:(1)汽车行驶的路程。(2)汽车牵引力做的功。(3)汽车停在水平路面时,对路面的压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