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理人资证基础知识书本整理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493341376 上传时间:2023-07-22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36.6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助理人资证基础知识书本整理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助理人资证基础知识书本整理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助理人资证基础知识书本整理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助理人资证基础知识书本整理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助理人资证基础知识书本整理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助理人资证基础知识书本整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助理人资证基础知识书本整理(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劳动经济学 1劳动力市场是研究市场经济制度中的劳动力市场现象和劳动力市场运行规律的科学。 2劳动力资源稀缺性三个属性:1)相对稀缺性(相对于社会和个人的无限需要和愿望)2)普遍和绝对性(存在于社会和历史发展的各个阶段)3)本质表现为支付手段和支付能力的稀缺性(生产力是有限的是资源闲置的根本原因之一)3个人追求的目标是效用最大化,即在个人可支配资源的约束条件下,使个人需要和愿望得到最大限度的满足。企业追求的是利润的最大化。(经济分析的基本假设)4就业量和工资的决定是劳动力市场的基本功能。 (图)劳动力市场的功能是通过商品的供给和需求来决定价格的机制,实现、调节资源的配置;解决生产什么,如何生

2、产和为谁生产这一经济社会的基本课题。劳动经济学的主要任务就是要认识劳动力市场的种种复杂现象,理解并揭示劳动力供给、劳动力需求,以及工资和就业决定机制对劳动力资源配置的作用原理。 5劳动经济学的研究方法有两种一)实证研究是研究现象本身“是什么”的问题。特点是目的在于认识客观事实;对经济现象研究得出的结论具有客观性,并可检验。主要步骤是确定研究对象,设定假定条件,提出理论假说,验证(包括应用假说对现象的运行发展进行预测)四个步骤。 二)规范研究方法是以某种价值判断为基础,说明经济现象及其运行应该是什么的问题。目的是提出一定的标准作为经济理论的前提,并以该标准作为制定经济政策的依据,以及研究如何使经

3、济现象的运行符合或实现这些标准。特点是出发点和归宿离不开价值判断,目的在于为政府制定社会经济政策服务。互惠的交换不能实现的主要障碍:1)信息障碍2)体制障碍3)市场缺陷6劳动参与率是衡量、测度人口参与社会劳动程度的指标。(分析劳动力供给变动的工具) 总人口劳参率 劳动力/总人口*100% 年龄(性别)劳参率 某年龄(性别)劳动力/该年龄(性别)人口*100%7劳动力供给是指在一定的市场工资率的条件下,劳动力供给的决策主体愿意并且能够提供的劳动时间。劳动力供给变量对工资率变动的反应程度被定义为劳动力供给的工资弹性,简称为劳动力供给弹性。 供给无弹性 E0 ,无论工资率如何变动,劳动力供给量固定不

4、变。 供给有无限弹性 E ,工资率给定,劳动力供给量变动的绝对值大于0。 单位供给弹性 E1 ,在这种情况下,工资率变动的百分比与供给量变动的百分比相同。 供给富有弹性 E1 ,劳动力供给量变动百分比大于工资率变动百分比 供给缺乏弹性 E1 ,需求量变动百分比大于工资率变动百分比。5)需求缺乏弹性:E1 ,需求量变动百分比小于工资率变动百分比。11企业短期劳动力需求的决定一)边际生产力递减规律当把可变的劳动投入增加到其他生产要素上,最初劳动投入的增加会使产量增加,但是当其增加超过一定限度时,增加的产量开始递减。由劳动投入的增加所引起的产量变动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边际产量递增阶段。第二阶段

5、边际产量递减阶段。第三阶段总产量绝对减少。(图)二)企业短期劳动力需求的决定决定的原则:MRP=VMP=MP*P=MC=W12劳动力市场的性质: 1)劳动力市场是社会生产得以进行的条件。 2)劳动力是一种等价交换。 3)劳动力市场的交换决定了劳动力的价值工资。工资是实现和决定这种交换行为的必要手段。 4)通过劳动力市场的交换,实现劳动要素和非劳动要素的最佳结合。 劳动力市场的本质属性是指劳动力市场维护、反映和调节的经济利益的性质。13劳动力市场的静态和动态平衡一)局部均衡分析方法的代表人物是A 马歇尔 ,一般均衡分析方法的代表人物是 L瓦尔拉。 均衡分析又分静态和动态均衡分析。二)劳动力市场均

6、衡的意义: 1、 劳动力资源的最优分配。2、同质劳动力获得同样的工资。3、充分就业。 14人口、资本存量与均衡工资率一)人口对劳动力供给的影响:人口规模的不断扩大,使劳动力供给增加;人口年龄结构通过劳动年龄内部年龄构成的变动,影响劳动力供给内部构成的变化。人口城乡结构,农村劳动力向非农村劳动力的转移,使劳动力供给弹性趋向增大。二)资本存量对劳动力需求的影响:资本存量增加,如果劳动力供给不变,均衡工资率提高。三)人口、资本存量与劳动力市场均衡:资本存量的增长率高于人口的增长率,其结果是均衡工资率提高,就业也在扩大。15均衡价格论:A马歇尔经济学原理工资是劳动力的需求价格和供给价格共同作用形成的。

7、工资的决定是以劳动价值为基础,最终取决于劳动的边际生产率和劳动力再生产费用及劳动的负效用。16生产要素分为四类:土地,劳动,资本、企业家才能。 工资形式的关键是以何种方式准确地反映和计量劳动者实际提供的劳动数量。工资形式:基本工资福利 1)基本工资是以货币为支付手段,按照时间或产量计算的报酬,是工资构成的主要部分。 工资率就是单位时间的劳动价格。 货币工资率是指工人单位时间的货币所得,由货币工资率、工作时间长度和相关的工资制度安排。实际工资是工资的实际购买能力。实际工资货币工资/价格指数 计时工资和计件工资是应用最普遍的基本工资支付方式。(公式)2)福利是工资的转换形式和劳动力价格的重要构成部

8、分。福利和基本工资之和构成了劳动报酬。福利支付的特征:以劳动为基础,但不与个人劳动量直接相关;法定性;企业自定性和灵活性。福利支付方式分为两大类:实物支付和延期支付。实物支付可以降低人工成本,变相的提高了个人所得税的纳税起点,从社会的角度看实物支付可以增加就业,改善居民的生活质量。延期支付:保险支付、如退休金、失业保险等。延期支付当员工具备享受资格时,获得使用权。 17所谓就业或劳动就业一般是指有劳动能力和就业要求的人,参与某种社会劳动,并通过劳动获得报酬或经营收入的经济活动。 均衡国民收入总需求总供给消费储蓄消费投资 YCSCI18所谓失业是指劳动力供给与劳动力需求在总量或结构上的失衡所形成

9、的,具有劳动能力并有就业要求的劳动者处于没有就业岗位的状态。 失业类型:摩擦性失业、技术性失业、结构性失业、季节性失业需求不足性失业:周期性失业(最常见,最严重,最难对付),增长差距性失业。 19对需求不足性失业,政府通过宏观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结合产业政策,推行积极的劳动力市场政策,来缓解需求不足性失业,进而实现充分就业。 20失业率 失业人数/社会劳动力人数100 平均失业持续期=失业者*周数/失业人数 三种状态六种变换年失业率(%)=该年度有关失业经历的人占社会劳动力总额的比例*平均失业持续期/52周失业的负面影响:造成家庭生活困难;失业是劳动力浪费的典型形式;失业直接影响劳动者精神需要

10、的满足程度。21政府行为和劳动力市场一)政府支出:分为政府购买和转移支付。政府购买的具体项目有国防用品、公共管理服务、公共工程项目以及政府雇员和事业组织中劳动者的薪金报酬等。转移支付是政府发挥收入再分配作用的主要手段,是政府在社会保险福利、社会优抚、社会救济以及某些补贴方面的支出。二)劳动力市场的制度结构要素: 1)最低劳动标准:最低工资标准,最长劳动时间标准 2) 最低社会保障。 3) 工会。工会在其发展中承担着多重功能,最基本的是与雇主或雇主组织进行集体谈判,参与决定基本劳动条件,并对各项劳动条件标准的实施进行监督。 三)就业与收入的宏观调控1)财政政策:调整政府购买水平,调整政府转移支付

11、水平和变动税率。扩张性财政政策:扩大政府购买,增加政府转移支付、降低税率来刺激消费和投资,增加总需求,以提高就业水平。如免税、退税、降低税率,增加公共工程开支、扩大政府购买紧缩性财政政策:减少政府购买和转移支付、提高税率来削弱消费与投资,减少总需求,以稳定物价。(通货膨胀)2)货币政策:调节法定准备金率、调整贴现率和公开市场业务。扩张性货币政策:增加货币供应量,降低利率,来刺激投资和消费,以增加总需求。如降低法定准备金率、降低贴现率、中央银行买进政府债券等。紧缩性货币政策:削减货币供应量,提高利率,以减少总需求。3)收入政策作用:有利于宏观经济的稳定;有利于资源的合理配置;有利于缩小不合理的收

12、入差距。收入差距指标基尼系数:洛伦茨曲线、库兹涅茨比率、帕累托定律等。基尼系数用来判断某种收入分配平等程度的一种指数,亦即社会居民或劳动者人数与收入量对应关系的计量指标。 当基尼系数接近0时,收入便接近与绝对平衡,接近1时,则接近绝对不平衡。基尼系数越大,表示收入越不平衡。通常基尼系数在0.20.4之间。 收入政策措施:1)调控收入与物价关系的措施:制定工资物价指导线,作为企业增长工资的参照标准;在物价和工资增长过快、影响宏观经济稳定的情况下,对物价和工资进行管理以至于冻结;施以以税收为基础的收入控制政策,约束企业工资发放过度的行为。 2)收入平等化措施:个人所得税制度;对遗产、赠与、财产、高

13、消费征税;发展社会保障事业。;对失业者,特别是其中的贫困者,提供就业机会与就业培训;发展教育事业;改善居民住房条件。二劳动法1劳动法狭义指劳动法律部门的核心法律。广义的劳动法则是调整劳动关系以及与劳动关系密切联系的其他一些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2劳动法的基本原则的特点:指导性、纲领性的法律规范;反映了劳动法律部门的本质和特点;高度的稳定性;高度的权威性。3劳动法律基本原则的作用:指导劳动法的制定、修改和废止,保证各项劳动法律制度的统一、协调;指导劳动法的实施,正确适用法律,防止出现偏差;劳动法的基本原则有助于劳动法的理解、解释,对于认识劳动法本质有指导意义,可以弥补劳动法律规范可能存在的缺陷。4劳动法律基本原则的内容:1)保障劳动者劳动权的原则。(首要原则)劳动权包括平等的劳动就业权、自由择业权、劳动报酬权、休息休假权、劳动保护权、职业培训权。平等的就业权和自由择业权是劳动权的核心。劳动权受到国家的保障,这种劳动权保障具体的体现为基本保护、全面保护、优先保护等方面。2)劳动关系民主化原则。劳动者有依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销售管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