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军长征途中的地图红军长征的大全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493337279 上传时间:2022-11-17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9.9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红军长征途中的地图红军长征的大全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红军长征途中的地图红军长征的大全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红军长征途中的地图红军长征的大全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红军长征途中的地图红军长征的大全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红军长征途中的地图红军长征的大全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红军长征途中的地图红军长征的大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红军长征途中的地图红军长征的大全(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红军长征途中的地图小说红军长征的小说大全 军队行军打仗总是离不开地图因为地图对于军事的主要作用,军人把它比作“军队的眼睛”中国工农红军踏上长征路后,这时的地图,不但关系着红军的命运,而且成为克敌制胜的主要法宝长征一开始,周恩来就指示测绘人员:一要管好现有地图;二要调查行军中道路的情况,并绘制路线图;三要快速测绘新区关键地域地形略图;四要借助向导,注意兵要地志调查红军测绘人员果断落实这一指示,和总参谋部的参谋人员一道采取了多种方法获取地图,从而确保了红军长征行军作战用图,为红军胜利完成长征实现战略转移发挥了重大作用充足利用现有地图1931年11月7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暂时中央政府在江西瑞金宣告成

2、立11月25日,依据全国苏维埃第一次代表大会决议及中央实施委员会的命令,朱德彭德怀毛泽东等15人组成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今后,中央军委和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成为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统一军事机构,统辖指挥全国全部的红色军队其下设有总参谋部,总政治部,总经理部,政治保卫局,中国工农红军学校,若干省苏区革命军事委员会依据中央军委决定,总参谋部下设地图科,随军搜集地图资料并作部分简易测图和标图在中央苏区的几次反“围剿”作战中,红军战士从敌人手中缴获了部分地图,加上白区地下党经过多种渠道搜集到的地图,红军总参谋部地图科已经积累了一定数量的地图资料这些地图资料,成了以后红军长征地图保障的基础红军

3、搜集到的地图资料,最早的要数清末魏源采取经纬度制图方法编制的一当地图集海国图志该图集有74幅地图,选取了多个地图投影,是制图方法转变的标志,含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其次是杨守敬编制的历年舆地沿革险要图,共70幅,是中国历史沿革地图史上的旷世之作这些资料为红军测绘人员学习地理和制图知识发挥了主要作用,以后成为中国大地图集中历史地图集的基础资料红军地图资料中较多的还是南京国民党政府于20世纪二三十年代绘制的地图辛亥革命后,民国政府于19设陆地测量总局,实施地形图测图和制图业务到1928年,全国新测125万百分比尺地形图400多幅,15万百分比尺地形图3595幅,在清代全国舆地图的基础上调查补充,完成11

4、0万和120万百分比尺地形图3883幅,并于19231924年编绘完成全国1100万百分比尺地形图96幅除了军事部门以外,水利铁道地政等部门的测绘业务也有所发展,绘制了部分地图上述地图红军全部有搜集或缴获,成为红军标图绘图翻印和识图用图的基础,在红军长征中得到充足利用途中快速测绘及作战缴获敌军地图在中国整个革命战争过程中,革命军队一直十分重视地图保障长征前夕,地图科就专为主力红军制作了江西南部110万百分比尺地形图1935年1月红军攻克遵义后,红军总部立刻指示测绘人员绘制遵义地域地图测绘人员立刻行动,突击测量,6天时间内测绘范围南北长60里,东西宽50里城区用导线测量控制点,郊区用交会法测绘简

5、易地形遵义会议后,毛泽东指挥红军声东击西,四渡赤水,取得了长征以来的最大胜利在这一出众的运动战中,测绘人员绘制的遵义周围的地形略图和路线图,起了主要的保障作用爬雪山过草地前,地图科的测绘人员又立即绘制了雪山草地的“11万宿营路线图”,为红军官兵在极其恶劣的天候和地形条件下行军宿营,不致迷失方向发挥了主要的“导引”作用经过作战缴获敌人的地图,仍是长征途中地图的一个主要比如,1935年4月下旬,中央红军进入云南东部地域,因为没有大百分比尺地形图,部队作战和行进全部很困难,尤其是在准备北渡金沙江摆脱敌人尾追的形势下,却不知渡口在哪里,红军上下十分焦虑一天,红军的一支侦察队在曲靖西北的公路上截获了一辆

6、敌军汽车,内装有云南省110万百分比尺地图两包这是蒋介石第二路军前敌总指挥薛岳请求云南省主席龙云支援的地图毛泽东知道后,快乐地说:“我们应该感谢龙云,是她解了我们的燃眉之急”红军总部对照缴获的云南地图,快速查出了龙街皎平洪门三个金沙江渡口,并把渡口位置相互距离和通行路线标绘了出来,发给部队红军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抢占了三个渡口,全部安全渡过了金沙江广从民间搜集地图从民间搜集地图,也是红军长征途中获取地图的主要手段之一比如,红四方面军总指挥徐向前十分重视地图,每到新的地域就督促部队搜集地图,哪怕是县志报纸上曾登载的示意图也要搜集来作参考对搜集来的地图,指派专员想措施到实地对照,对错漏之处修正补充离

7、开川陕革命依据地前,徐向前还经过地下工作人员,从国民党第十七路军杨虎城部赵寿山那里买了一份川北陕南的130万百分比尺地形图,使以后红军长征北上陕甘有了一份主要的地图在长征途中,每个红军指挥员全部十分重视地图萧克率领的红六军团进入贵州后,原来在湘赣的地图已不能使用,但部队行军作战离不开地图,她命令部队千方百计搜集地图,哪怕是学生书本上的地图也行贵州山陡河多,地形复杂,教学用的地图满足不了需要,部队行动很困难正在这时,部队打下旧州,在一教堂发觉一张1平方米左右的贵州省地图,可惜图上注释的全是法文,只好请在当地被“俘虏”的瑞士籍法国牧师勃沙特帮助翻译勃沙特能讲很流利的贵州话萧克亲自做勃沙特的工作,当

8、日晚上即和勃沙特一起逐一把部队准备行动方向上的地名翻译成汉字,从而成就了一段“红军将领和外籍俘虏”建立友谊的国际佳话1984年,年届76岁高龄的著名美国记者哈里森索尔兹伯里来中国采访相关红军长征的小说她不顾年老体弱,踏受骗年红军长征之路,遍访走过二万五千里的老红军,精心搜集和长征相关的多种资料,以后写成了长征前所未闻的小说一书她在采访萧克以后,写了一封信,问询一个曾在长征中和红六军团生活了18个月的外国牧师的情况这个牧师,就是法国神甫勃沙特萧克当年是红六军团军团长,往事一经提及,仍历历在目她欣然命笔,将她和那位外国牧师首次见面的情况告诉了索尔兹伯里萧克在信中写道:“对我来说,这是一件不能遗忘的

9、军事活动我们从湖南进入贵州,用的是旧中国中学生书本上的地图,图中只有省会县城大市镇和大河流大山脉,只有20平方分米大得到这么一张1平方米大的贵州地图,我们多么快乐啊!即使在这以前,我们对于传教士的印象不佳,但这位传教士帮我们译出了这张地图,而且在口译时,边译边谈,提供了不少情况,使我在思索部队行动方向时,有了一定依据在合作以后,固有的隔膜无形消除了不少尤其令人难忘的是,我们以后转战贵州东部直到进入湘西,其间全是靠这张地图”萧克还拜托索尔兹伯里:“如能见到这位友人(假如她还活着)或其家眷,请代致问候!”1984年,萧克出访途中途经巴黎,还向我驻法使馆人员探询勃沙特的下落可能是因为勃沙特当年帮助翻

10、译的是法文地图,所以认为她是法国人吧1986年,当萧克得悉勃沙特是英国人,并住在曼彻斯特后,便于5月27日致信问候1987年底,中国驻英国大使冀朝铸到任很快去曼彻斯特时,也特意前往造访每当提及这些时,勃沙特的脸上总会出现出由衷的笑容地图“捉弄”红军将领地图是反应某一区域地理环境特征的载体,也是表述地理知识的一个图形语言,更是军事指挥员指挥作战不可缺乏的主要工具不过,因为百分比问题,图上的地物往往和实地相差甚远,有时甚至还会“捉弄”人长征途中,徐向前和彭德怀在黑水河边的第一次见面,就曾被地图“捉弄”两河口会议后,徐向前奉命率红四方面军中路军的10余个团朝黑水河蜿蜒前进途中,徐向前接到彭德怀的一份

11、电报,说红三军团已进抵黑水,为迎接四方面军,她已带部队前来徐向前异常快乐,对司令部的参谋人员说:“这个彭就是江西中央苏区朱毛彭黄中的彭,过去对这几位只是闻其大名,可历来没有机会见面现在,彭德怀同志来到近前,我一定要亲自去迎接”参谋人员立刻把从敌人手中缴获到的地图铺在徐向前面前,并立刻发电报约请彭德怀在黑水河见面从地图上看黑水河很不起眼,不过是一条小溪流但当徐向前一行赶到河边时,这条岷江的小支流即使不宽,但却是一条水深流急波涛汹涌的大河,难以徒步涉过这里的人来往过河,只有依靠铁索桥和溜索徐向前从望远镜中看到对岸是支红军队伍,全部骑着马,判定道:“是自己人,可能就是彭军团长”但因水流湍急,无法过河

12、“这个画地图的人简直是太马虎了,这么大一条河流画在地图上竟然如一条小溪流,懂不懂百分比?”参谋人员埋怨正无计可施,对岸打个手势,接着扔过来一块用细绳捆着纸条的小石头徐向前打开一看,上面写着:“我带三军团之一部,在此迎接你们!彭德怀”“古有鸿雁传书,今有奇石传信妙,妙!”徐向前快乐极了,忙从记事本上撕下一张纸,写道:“我是徐向前,很想见到您!”把这张纸条也用绳子拴在小石头上甩过河去“飞雁”顺利到了对岸,两岸一片欢呼声接着,通信兵奉彭德怀之命,隔河又投石头拉起一条电话线彭德怀和徐向前第一次通话,相互问候,并约定明天在黑水河上游一个叫亦念的小村庄见面次日,徐向前彭德怀分别从两岸抵达亦念但这里的铁索桥也被破坏,只有一条溜索悬挂两岸,上面悬挂着一个竹编筐子徐向前和彭德怀见面心切,执意跨上竹筐,用脚向岩石上一蹬,竹筐带人向对岸溜去望着河流上空的溜索,两岸的人全部悬着心飘然而至的徐向前和大步迎上的彭德怀,紧紧地拥抱在一起两军会师,两员主将奇特的相会,给彭德怀和徐向前全部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很多年以后,两人一见面还常常提起这黑水河上“奇石传信”和“空中飞人”的场景1956年,红军长征胜利20周年,徐向前还专门写了一篇黑水河畔的文章,以纪念她和彭德怀的如此“飞石初相识”的奇妙经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