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昧中的觉醒教学设计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493328034 上传时间:2024-02-03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68.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蒙昧中的觉醒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蒙昧中的觉醒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蒙昧中的觉醒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蒙昧中的觉醒教学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蒙昧中的觉醒教学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蒙昧中的觉醒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蒙昧中的觉醒教学设计(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蒙昧中的觉醒教学设计方建设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1)掌握智者学派兴起的背景,探讨智者学派的思想主张和意义;(2)了解西方人文精神的历史发展轨迹,理解西方人文精神的内涵;(3)发挥历史借鉴作用,利用人文智慧解决问题或拓宽解决问题的思路;2过程与方法(1)阅读课文所提供的历史材料,学会从材料中获得有效信息。(2)从图书资料或网上收集整理苏格拉底和我国春秋战国时期的先哲们(孔子等)的道德说教,掌握搜集历史资料的方法,培养语言表达能力。(3)编演两幕历史剧,加深对历史概念的理解,培养语言表达能力。(4)将教材中的重要人物、重要概念、需要探究的主要问题分为若干个问题包,将全班同学分成几个学习小组,每

2、个学习小组负责在课前搜集本小组所需解决问题的答案,并与其他学习小组互相交流,培养学生团结、协作、交流精神。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理解“人是万物的尺度”这句话的深刻含义,认识它对人类精神觉醒所起的重要作用,认识人文精神是以往人类文明所创造的最为宝贵的精神财富,是衡量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指标。(2)理解人之为人的可贵理性,人要反思、审视自己的思想和行为,以促进社会的良性发展;(3)引导学生感受古希腊先哲勇于否定权威,坚持独立思考,坚持真理的人文精神;引导学生关注现实中人文精神缺失的现状;(4)教育学生追求真、善、美,批判地继承古典文化,树立尊重别人,善待生命,平等与人相处的价值观。二、教学重点和难

3、点:重点:智者学派苏格拉底。难点:西方人文精神的内涵 西方人文精神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 三、教学设计第一个环节:课前探究1、通过对网络、书籍、报刊、杂志、光盘等媒体的找寻和浏览,找到与人文主义、智者学派、苏格拉底等人物有关的资料。2、查阅与课本有关的史实。3、学生在自主预习的基础上完成问题导学单,并写出没有弄懂的问题。第二个环节:导入新课提问“什么是人文精神”?导入新课。第三个环节:教学相长在突破教学难点“分析智者学派的观点及其影响”方面,请学生“试用一句话来评价智者学派”。以此培养学生分析、概括、归纳能力。再接下来,请负责搜集苏格拉底资料的学习小组成员介绍苏格拉底及其“美德即知识”的思想内涵

4、。并通过对苏格拉底为尊崇理性和追求思想自由而志愿选择死的做法,请同学们展开讨论。由此培养学生的思辩能力和正确的生命价值观。为了最大程度地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这里可以设计“问题与活动导学”教学方式,由学生独立思考和合作学习。如“你如何评价苏格拉底以公民应服从法律为由而从容赴死的做法?”让学生畅所欲言,体现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第四个环节:课余研究比较孔子与苏格拉底的道德说教有哪些相似之处?又有哪些不同之处?如何理解它们的不同?比较智者学派、苏格拉底、斯多亚学派第五个环节:教学评价教师总结概括本节课的知识结构,使学生形成知识体系,并要求学生完成问题训练单五、教学过程及要点:导入新课:学生朗读课题,以“

5、什么是人文精神”?导入新课。通过多媒体展示,呈现“人文精神”的三大内涵。在西文中,“人文精神”一词应该是humanism,通常译作人文主义、人本主义、人道主义。教师总结:西方人文精神与人文主义有一定的联系,它和人文主义一样是发源于古希腊哲学,发展于文艺复兴,但是人文精神最后还经过了启蒙运动理性精神的滋养,对人和人性有着比人文主义更全面、更深刻的理解。接着,讲清本单元的知识结构体系三个阶段、三大运动,由此导入新课。新课以“先学后教,问题引领”的模式进行。首先呈现问题,要求学生分组合作探究,老师适时点拨、指导。小组合作探究之一:智者的启蒙“人是万物的尺度”什么叫“智者”?智者运动兴起的原因是什么?

6、主要代表人物是谁?其思想主张是什么?有何历史影响?老师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进行知识的梳理,难点的突破。1、智者学派的出现(背景):(1)古希腊工商业的发展(参见必修)(2)民主政治的发展公元前5世纪中叶以后,随着希波战争中希腊获得的决定性胜利,希腊奴隶制经济进一步繁荣,雅典的奴隶制的民主政治发展起来,达到高峰期。(3)平民地位的提高(4)个人主义的成长(5)解决实际问题的需要在这种社会背景下,哲学家们放弃了对物质世界的穷理析微,转而关心与人类自身更密切相关的问题。代表这种新知识倾向的是“智者”,他们的出现标志着希腊人的思想已从对神秘浩渺的宇宙探索转向喧嚣的人类社会。 性质:一场反对旧的思想方法

7、和传统的运动。2、“智者学派”的概念:什么是智者?教材P。100 学生表演“半费之讼”历史短剧,让学生对“智者”有个初步了解。“智者”意为哲人,指一切知识和能力都很杰出的人。由于民主政治的需求,公民要想在公共事务中有所作为,就需要有在公众面前演说的能力和知识。因此人们需要学习。智者就是适应当时的社会需求而出现的教授雄辩术和修辞学的教师。3、代表人物:普罗泰格拉【人物介绍】普罗泰格拉公元前5世纪希腊哲学家,智者派的主要代表人物。4、思想主张: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强调人的价值;普罗泰戈拉说出了一句名言:“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存在者存在的尺度,也是不存在者不存在的尺度。”这句话的意思就是把人自身当

8、作评判万物和世界以及一切知识的唯一标准。传统哲学关于知识、真理、善、神、正确和正义等问题的论证和解释,在智者学派看来是不足和不够的,他们的这种怀疑主义思想和观念,实际上包含了一个重要的看法:哲学思考必须要在一个更高的层次上才能进行。智者学派的这种思想和学说,导致了古代希腊哲学的一种转变,即把哲学家的注意力从自然世界转向人本身,从理论批判转向理论思维本身。5、影响:P。100-101人为中心;第一次觉醒;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的先驱【合作探究】智者学派的积极主张及评价主要观点:正义、善德、真理等价值标准跟人的需要和兴趣有关,是由人制定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感觉,因此一切都是相对的,好坏优劣取决于个人的

9、尺度,世间没有客观的评价标准和永恒的真理。这样,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完全是正常的现象,人们不应该强求一律。积极意义:这种思想强调人作为认识客观事物的主体的意义,否定了神或命运等超自然的力量对社会、人生的作用,具有高度的自信。智者开始了用人的眼光去观察世界的有益尝试,并从自己的新方法中得出了与以往不同的结论。智者的启蒙作用在于对自然、社会、国家、政治、法律、道德、人类社会的形式和规则以及人在世界中的地位与作用的认识明显合理化了,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是难能可贵的。局限性:智者学派过分强调人的主观的感受,忽视人们认识的共同性,认为没有是非之别,这样的思想方法给主观随意性和极端个人主义打开了方便之门。

10、智者的言论内容和辩论方式完全从个人的角度和利益出发,倾向于相对主义和主观主义。小组合作探究之二:苏格拉底 “美德即知识”对苏格拉底你了解多少?苏格拉底的思想主张主要有哪些?有何历史地位?你如何评价“苏格拉底之死”?1、生平简介:苏格拉底,前469年前399年,古希腊著名哲学家,他和他的学生希腊三贤”。他被后人广泛认为是西方哲学柏拉图及柏拉图的学生亚里士多德被并称为“的奠基者。学生表演历史剧“苏格拉底的妻子”2、思想主张:(1)提出“美德即知识”,认为社会中的人应该具备美德,美德来自于知识,最高的知识就是人们内心深处的道德知识;苏格拉底与青年人关于求知的答问:一个青年问苏格拉底:“怎样才能获得知

11、识?”苏格拉底将这个青年带到海里,海水淹没了年轻人,他奋力挣扎才将头探出水面。苏格拉底问道:“你在水里最大的愿望是什么?”“空气,当然是呼吸新鲜空气!”“对!学习就得使上这股子劲儿。”(2)主张“认识你自己”,提出善是人的内在灵魂,教育可使人认识自己灵魂之内已有的美德。【合作探究】苏格拉底与孔子的比较有人说,苏格拉底和我国的孔子有若干相似的地方,甚至有人将他比作希腊的孔子,将他的学生柏拉图比作希腊的孟子。因为从若干的事实对照起来看,苏氏和孔子确有多少类似之处。第一,他们俩出生的时代很接近。苏格拉底生于公元前469年(我国周元王七年),正是中国孔子死后十年的光景,两人活的岁数几乎相同,孔子享年七

12、十三岁,死于周敬王四十一年(公元前479年);苏格拉底于公元前399年(周安王三年),七十岁的时候被迫服毒而死。第二,他们的容貌都谈不上好看。据说孔子名丘,因为他生来就有一个高耸突出的前额而得名,这一个不大相称的面庞,谈不上英俊和潇洒;至于苏格拉底的相貌,据威尔杜兰在其所著西洋哲学史话里的记载,说他有光秃秃的头,大大的圆脸,深陷的眼眶,宽阔而朝天的鼻子,活像一个挑夫。有的书上更说他有一个便便的大腹,如此这般的一幅古怪相,再配上蹒跚的脚步,自然是够难看的了。第三,他们生的时代也很相似。孔子适在周室衰微的春秋时代,五霸跋扈,诸侯兼并,动乱频仍,民不聊生,他寝不安席,栖栖遑遑,周游列国,思索以行其道

13、。苏格拉底出生在雅典,当时的希腊半岛,也是城邦纷立的时代,较强的是雅典和斯巴达,如果没有外侮的入侵,各城邦间的纷争总是接连不断。第四,他们都是伟大教师的典型。孔子那种忧道不忧贫的精神,和正人心辟邪说的毅力,深印在每个中国人的心中。苏格拉底在世时,经常批评政治,攻击诡辩学派,那种至死不屈的精神,同样深为世人所景仰。孔子的“学不厌,教不倦”的精神,苏格拉底终日苦口婆心教导雅典青年的热忱,都不愧是古今教师的楷模!第五,他们本身都未曾留下著作,其理论皆散见于学生的著作中。【备课资料】苏格拉底之死出身于雅典中产之家,父亲是雕刻匠,母亲是助产婆。年轻的苏格拉底向著名的智者普罗泰哥拉和普罗第柯等人求教,讨论

14、各种重要的社会人事和哲学的问题。他以一种对哲学的崭新理解开创了希腊哲学的新纪元,通过他的教诲产生了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产生了犬儒派等新学派,并通过他们一直影响到希腊化罗马时代。公元前399年,他被人控告有罪,罪名主要是两项:不敬神和腐蚀青年。有五百零一人作为此案的审判官,最后他们以二百八十一票对二百二十票认为苏格拉底有罪,并进而判他死刑。朋友们打算营救他逃离雅典,但他拒绝了,他认为自己必须遵守雅典的法律,因为他和国家之间有神圣的契约,他不能违背。苏格拉底认为虽然如果城邦的法律是不公正的,你就不必遵从它们,但是如果你违反了城邦的法律,你仍然必须服从惩罚。苏格拉底被收监,等待执行死刑的日子,照说这

15、日子最多几天。这时有了个意外,在宣判的第二天,正巧是去提洛岛的朝圣团的舰队出发的日子,朝圣团是为了祭祀雅典民族英雄赛苏斯杀死人身牛头怪物,从而免除了向它进贡七男七女的可怕习俗。按规定,朝圣团未从提洛岛归来之前,不得处决犯人,苏格拉底也因此多活了三十天。就因为多了这三十天,柏拉图的对话录就多了两篇重要的对话斐多篇和克力同篇。苏格拉底把最后的时间放在了与他的追随者们探讨灵魂不灭的问题这也是柏拉图思想的一个重要来源。毒芹草的汁液已经碾好,盛在一只杯子里端了上来。苏格拉底不动声色地说:把这玩意作奠酒怎么样?克力同恳求苏格拉底等太阳从地平线上落下去再服食毒药。苏格拉底把杯子举到胸口,平静地说:分手的时候到了,我将死,你们活下来,是谁的选择好,只有天知道。说毕,一口喝干了毒酒。在场的人都伤心地哭起来,连狱卒也流下眼泪。毒酒的作用渐渐发挥,苏格拉底感到双腿沉重,就按看守的建议躺了下来,他的神志开始混乱,最后留下的遗言是:克力同,我欠了阿斯克勒庇俄斯一只鸡,记得替我还上这笔债。3、意义:苏格拉底对人性本身的研究,是人类精神觉醒的一个重要表现,他使哲学真正成为一门研究“人”的学问。崇尚真、善、美。鼓舞人们追求整理和知识。对西方哲学和科学教育起了重要的启蒙作用。小组合作探究之三:斯多亚学派“人生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