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教案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493322972 上传时间:2023-09-08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6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教案(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一、教学目标:(1) 识别声源并能举例(2) 举出实例证明振动的物体能产生声音(3) 通过实验能归纳出声音可以在气体、液体、固体中传播,但不能在真空中传播(4) 给出发出声音的例子,能分析该过程中能量的传递二、 教学重难点:(1)举出实例证明振动的物体能产生声音 (2)通过实验能归纳出声音可以在气体、液体、固体中传播,但不能在真空中传播三、教学过程: 教学任务与内容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1、 启动和引入2、 展开播放: 优美的音乐讲述:同学们,声音如此美妙,那声音是如何产生的,又怎么被我们听到的呢?这节课我们来学习声音的产生与传播能说一下你听过哪些声音吗?我们讲话的声音是

2、从哪里发出的?下面请同学们用手触摸自己的喉部,大声朗读这句话,并谈谈有什么感受学生欣赏歌声思维转向主题学生回答(各种动物的声音)用手触摸自己的喉部,大声朗读“声音的产生与传播”讨论后回答喉部有振动引发学生兴趣预期,引导学生选择性知觉提取有关声音的已知知识亲身感受声音产生的原因,激发学生兴趣并且印象更深刻一、声音的产生二、声音的传播 三、声音的能量3、 小结4、 课堂练习5、作业布置讲述:人耳能听到声音是因为声音引起了我们耳膜的振动活动:(见书本活动内容)(1)用橡皮槌敲击音叉,音叉会发出声音(2)用胶带把乒乓球和线的一端粘在一起,线的另一端固定在铁架胎上,使乒乓球被悬挂起来。用橡皮锤敲击音叉后

3、,迅速将它与乒乓球轻轻接触,根据经验猜测现象发生如何分析解释观察到的现象?讲述:音叉和鼓膜一样,它们发生了振动,于是产生了声音,像这样的物体,我们称作声源当它发出声音时它在振动,当它停止时,声音也就没了提问:同学们能结合生活实际举出有关声源的例子吗?讲述:一旦声源发出振动,就会有声音产生,也就是说振动的物体能产生声音衔接:现在同学们能听到老师发出的声音,这声音是老师的声带振动引起的,那么这声音是怎样传到你们的耳朵里的呢?对,声带振动引起空气振动,空气的振动又引起你们耳膜的振动,你你们便感觉到了声音。可见声音能通过空气传播声音,声音能通过固体和液体来传播吗?实验(1):把一个正在发出声音的小收音

4、机放在塑料袋里,用绳子扎紧袋口,防止水渗入,学生猜测当小收音机放在水中时是否还能听到声音,然后把它放入盛满水的器皿中,观察现象并分析实验(2):请有手表的同学把手表放在桌子上,一只耳用手捂住,另一只耳紧贴桌面仔细听,说明实验想象讲述:可见,声音能在气体、液体、固体中传播,那是否能在真空中传播呢?同学们以前学过,月球上是没有空气存在的,人与人相互讲话听不到声音,随着科技的发展,人类能登上月球,最近我国的“嫦娥1号”第一次绕月飞行,以后中国人也有机会登上月球,当然,要想在月球上讲话,只能通过无线电进行交流了衔接:现在我们知道,通过气体、固体、液体,声源产生的声音能传到我们人耳。大家有注意过这样一个

5、生活现象吗?当我们对离得比较远的人喊话时,用双手做成喇叭状放在嘴边,为什么呢?讲述:在平静的水面上投入一块小石子,水面会泛起涟漪,形成水波,能量就向外散出去了。同样,当声源产生声音后,带动周围的介质振动,形成声波,这样,声音的能量就像四面八方传播出去了 ,不过,在不同的介质中,声音传播的速度是不相同的讲述:同学们谈谈本节课都学到了哪些内容?1、举例说说你所知道的声源2、当你站在火车的一端,贴近铁轨你能听到火车行驶的声音吗?此时声源是什么?3、当橡皮槌敲击音叉,然后音叉旁的乒乓球被弹起,分析在这个过程中能量是怎样传播的?练习本相应内容学生用手触摸正在发声的音叉,描述感觉:音叉在振动观察实验,并描

6、述实验(学生发现刚接触时乒乓球开始摆动)用橡皮槌敲击音叉时,音叉出现振动,振动的音叉产生了声音学生举手回答(锣、鼓、二胡振动的钢片、振动的橡皮绳等)阅读“小资料”学生回答“空气”学生分组讨论学生猜测、观察现象、得出结论:声音是能在液体中传播的学生做实验,并得出结论:声音是能在固体中传播的学生回答学生结合书本思考讨论得:声音也有能量,当用双手做成喇叭状放在嘴边,声能传向一个方向,对方更容易听到了阅读“小资料”声速1、声音的产生是由于声源的振动2、声音能在气体、液体、固体中传播3、声音是有能量的实验激发学生兴趣,更能说明声音产生的原因,学生易于接受提高学生观察实验和实验分析的能力通过实验提出声源的概念举例加深印象并能把知识运用到生活实际扩展学生知识面,提高学习兴趣实验过程培养学生探究思维与分析能力该实验贴近生活实际,更有说服力通过讲述“嫦娥1号”使学生关注科技,关心国家引导学生阅读书本自主学习新知识与学生已有知识相联系结合水波学生容易理解及时巩固加深印象检测与调整 板书设计: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一、 声音的产生 声源:发声的物体振动的物体能发出声音二、 声音的传播介质:能传播声音的物质;声音能在气体、液体、固体中传播 ; 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不能在没有介质的真空中传播三、 声音的能量 声音是有能量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