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493321448 上传时间:2023-10-24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 ,全面进行素质教育的探索与实践 由“应试教育”向基础教育全面提高学生素质转轨,已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共识。近几年来,我们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对学生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进行了初步的探索与实践。一、在课堂教学中,把加强思想品德教育落到实处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数学教学大纲指出:“结合数学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因此,这就要求数学教师树立教书育人的观点,明确在课堂教学中跟其他学科一样,把德育教育渗透在教学全过程,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素质,使德育教育落到实处。我们的具体做法是:1、 结合教材内容,自然渗透数学作为一门独立的自然科学,它有着自身所固有的体系、规律和特点。因此,

2、在数学教学中,有效地实施思想品德教育的正确方法,应该是紧紧地把握住学科特点,把思想品德教育和数学学科的特点有机结合,自然渗透。在课堂教学中,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我们重点放在把握教材的德育因素,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结合知识的传授,在教学中渗透思想教育。2、 结合教学过程,适时渗透数学课不是政治课,也不同于思想品德课,教师只能结合教学过程通过“渗透点”适时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我们不仅抓住了每一个教学环节、每一个教学知识点,在教学的全过程中,抓住有德育因素的一词一句、一题一例、一图一表,进行渗透。如教学二年级“小时、分、秒的认识”时,教师一开头就向同学交待教学目标,要求小学生认识钟面,

3、会看时间;科学地安排时间,准确地掌握时间,做时间的主人,教育小学生从小就要珍惜时间。3、 结合技能训练,坚持渗透数学的科学性和严密性要求学生学习数学要一丝不苟。我们在进行计算能力训练时,教师要求学生先要认真审题,边审题边思考:“题抄对了没有?先算什么?再算什么?能否简算?”计算过程中要求学生做到一步一回头,进行自觉检验。如果发现个别学生做错了题,教师及时要求学生纠正,自觉分析造成错误的原因,防止再错,养成认真计算的习惯。教师要求学生对题目中的数字、小数点、运算符号必须写得清楚工整、规范,作业做完后,要养成自觉检验的习惯,树立认真学习、刻苦钻研的学习态度,培养独立思考和克服困难的精神。二、在课堂

4、教学中,着重数学素质的培养数学素质是现代人所必须具备的修养。根据数学素质的特点,课堂教学中,在抓好“双基”、重视培养与发展学生的学习数学能力的同时,还注意非智力因素的培养,逐步培养学生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等等,形成学生所要具备的数学素质。1、充分发挥“两个为主”的功能,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能力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知识是基础,必须切实教好和学好。小学数学教材中概念、法则、性质、公式和计算最基础的知识,都必须使学生深刻理解、牢固掌握、灵活运用。如果片面地强调智力和能力,忽视数学基础知识的掌握,能力的培养也就落空。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明确指出:“认识是一个过程,而不是一件产物”。课堂教学

5、过程是小学数学教学目标的具体实施过程,课堂上的一切活动都要紧紧围绕具体目标进行。2、挖掘智力因素,注意智力的开发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过程既是学生掌握知识的过程,又是培养能力、开发智力的过程。我们在教学中充分挖掘教材内在的智力因素,开发学生的智力。如教师在教“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计算后,在巩固练习时,教师拿出早已准备好的不规则的橡皮泥块问学生:“它的体积是多少?”学生面对不规则的橡皮泥块不知所措。教师又问:“能不能用今天学到的知识来解决问题?好多同学就想出“切、压”等变形方法使橡皮泥块的形状转化成一个长方体或正方体,再求出它的体积。老师又问:不改变橡皮泥块的形状,要求它的体积,那怎么办呢?同学们又

6、积极思考起来了。这时,教师又拿出盛满水的长方体玻璃缸,这样,许多学生恍然大悟,纷纷举手争着动手演示自己想出来的办法。老师让学生演示,把橡皮泥块放入水中,水就立刻溢了出来,再用细铁丝取出了橡皮泥块,水面又立刻下降了。这时,许多学生已经举起手来,争着回答说:水面下降后玻璃缸空出的这部分长方体体积就是橡皮泥块的体积。通过这样的教学。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思维能力。同时也培养了初步的空间观念,开发了学生的智力。3、在开发智力的同时,加强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一个人的成长既受智力因素的限制,又受非智力因素的制约。非智力因素在教学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实施小学数学素质教育时,我们要从非智力因素

7、入手。休金娜教授认为:“认识兴趣则是促使教学认识活动积极的某种独特震中”。兴趣是学习成功的秘诀,是获取知识的开端,我们在教学中非常注意对学生学习数学兴趣的培养。信心是动机的产物,意志的表现。学困生往往是缺乏信心,自己不相信自己,但动手能力不一定差,教师要扬其长,避其短,发挥他们的优势,增强他们的信心,争取大面积丰收。三、在课堂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健康的身心素质美国心理学家特称曼对智力超常儿童的追踪研究得出的结果是:智商高的儿童,成年后25%的人有成就,成就的大小其主要原因不在于智力,而在他们之间的某些心理品质不同,其中成就最大的那些人,某些心理品质明显高于成就最小的那些人。因此,培养学生良好的

8、身心素质,是至关重要的。我们的做法是:1、在传授数学知识的同时,注意学生身心发展华罗庚教授说:“就数学本身来说,也是壮丽多彩,千姿百态,引人入胜的”。我们在课堂教学传授知识的过程中,注意让学生欣赏数的美、式的美、形的美,使学生感到上数学课是一种美的享受。2、日积月累,重视养成教育小学数学教学中,养成教育主要是指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品质和学习习惯。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精神,例如,三年级有这样一道题,13254+1324,绝大部分同学按照运算顺序做,结果都正确,老师表扬他们做得好,不料有个学生站起来理直气壮地说:“老师,他们的算法不简便,我的算法是将1325变成1324+1,题目就变成132

9、45+1,这样不是就简便得多吗?”老师肯定了这个学生的勇气,表扬了这位学生审题认真,一丝不苟的求知精神和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让学生有质疑、问难、辩论的时间,勇于探索,勇于求真,不断进取。意志在困难中发现,并在克服困难中得到锻炼。因此,我们根据小学生意志比较薄弱,自控能力较差的特点,加强意志的磨练。当学生学习上遇到困难向教师提问时,老师不是简单地告诉学生怎样列式或计算结果,而是告诉思考方法,让学生自己去分析,解决问题,培养学生克服困难的意志,使学生的意志在平时就得到磨练,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品质和学习习惯。实践告诉我们:在数学教学中,全面进行素质教育,根基在课堂。教师必须树立整体的数学教育观,从观念上、意识上树立起提高学生素质的思想。在教学中,从整体发展着眼,培养能力、开发智力着手,结合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有意识地实施素质教育。近年来, 我们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由于全面进行素质教育,使教育教学质量有明显的提高,学生的身心素质得到健康的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