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音史大题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493317695 上传时间:2023-01-29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1.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西音史大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西音史大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西音史大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西音史大题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西音史大题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西音史大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西音史大题(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格里哥利圣咏的特点答:格里哥利圣咏是单声部的格里哥利圣咏的唱词是拉丁文格里哥利圣咏的内容选自圣经格里哥利圣咏分为宣叙性和旋律性两种格鲁克改革的主旨是: 质朴和真实是一切艺术作品没的伟大原则。歌剧中音乐应与诗配合,加强情感。改革的手段为: 宣叙调占有重要地位,加强了旋律。精练戏剧结构,删去咏叹调中 的玄技段,追求自然的真情流露。序曲成为于是剧情的有机部分。 废弃数字低音,代之以具有明确声部的近代写法。改革的产物:阿尔切斯特改革特点答:强调歌剧的戏剧第一性强调歌剧内容的思想意义强调感情真挚和朴素自然的表演风格重视音乐表现手段在歌剧中的作用巴洛克时期(17世纪至18世纪上半叶)意大利歌剧的产生与发展

2、1. 音乐史上第一部歌剧是诞生于1597年,里努契尼作剧,培里作曲 的达芙妮。2. 1600年被称为歌剧的诞生年。3. 歌剧诞生于意大利弗罗伦萨。4. 歌剧的发展:罗马歌剧代表人:卡瓦利埃里,代表作灵魂与躯体威尼斯歌剧代表人:蒙特威尔第,代表作奥菲欧是其第一部歌剧。那波里歌剧的代表人:阿斯卡拉第。巴赫他最重要的创作领域是哪些?简述他的创作情况。巴赫,德国作曲家、复调大师。他最重要的创作领域是声乐和器乐声乐:(主要是宗教作品)康塔塔、受难乐、弥撒曲、清唱剧、经文歌 等器乐:管风琴、钢琴、小提琴、大提琴、管弦乐队作品创作情况:(1) 他的声乐作品以宗教内容为主,有丰富的形象和情感体验,在写 法上趋

3、向器乐风格。代表作有清唱剧马太受难曲、约翰受难曲、B小调弥撒曲和200多首康塔塔。(2) 管风琴音乐是他的创作基础与核心。在以复调风格为主的乐曲帕 萨卡里亚、g小调幻想曲与赋格、d小调拖卡塔与赋格中形 成了自己独特的音乐语言,展示出的宏伟壮丽与戏剧性风格是前所未有 的。(3) 钢琴音乐中平均律钢琴曲集占有主要地位,其中的每首作品 都采用前奏曲与赋格的组合形式,并以大小调和半音的顺序排列。(4) 他吸收法国、意大利、德国的音乐因素写了 6首法国组曲、6 首帕塔塔、6首英国组曲,晚年作品赋格的艺术对复调进 行了全面的总结。(5) 他的室内乐作品有音乐的奉献和布兰登堡协奏曲。海顿1. 海顿是古典主义

4、时期奥地利作曲家,被誉为“交响乐之父”及“弦 乐四重奏之父”。2. 海顿音乐代表作:交响乐:第44交响乐哀悼 笫45交响乐告别 笫92交响乐牛津 笫94交响乐惊愕 笫100交响乐军队 笫101交响乐时钟 笫103交响乐鼓声 笫104交响乐伦敦弦乐四重奏:D大调弦乐四重奏“云雀”Op. 64, No. 5 C大调弦乐四重奏“皇帝”Op. 76, No. 3器乐协奏曲:D大调钢琴协奏曲 D大调大提琴协奏曲声乐体裁作品:创世纪(清唱剧,宗教体裁) 四季(清唱剧,世俗体裁) 海顿的艺术成就答:确立了交响乐、弦乐四重奏的套曲结构形式确立了主调音乐的写法确立了主题贯穿发展的原则确立了近代管弦乐的编制和配器

5、原则二.莫扎特,奥地利作曲家。 歌剧是他最重要的成就。他的歌剧分别采用不同的形式,常吸收意大 利正歌剧、喜歌剧和德国民间歌唱剧的因素。最出色的四部歌剧费加 罗的婚礼、唐璜、女人心、魔笛,尤以费加罗的婚 礼最为重要。在这部作品里,莫扎特将喜歌剧漫画式的角色与正歌剧 严肃的人物和揭示社会矛盾、道德问题情节场面融合在一起。作品无情 地揭露、讽刺了贵族的无能与堕落,热情地歌颂了第三等级的机智。魔 笛则采用德语对白,蕴含着德国文化传统的哲理性,成为第一部德国 歌剧。他主张“诗必须服从音乐”,因此,他的歌剧善于用不同的音乐 塑造不同的人物,具有强烈的音乐感染力,宣叙调极富歌唱性。他把重 唱形式作为戏剧性冲

6、突,造成高潮的重要手段。加强了序曲的预示和渲 染戏剧范围氛围和剧情的作用。 莫扎特创作了 40多部交响曲,在结构形式、和声、配器等方面追求 清晰、单纯、严格的逻辑性和均衡和谐,形成古典乐派的典型风格。降 E大调第39交响曲明快,富有诗意;g小调第40交响曲在抒情 的音流中流露出一股悲凉;C大调第41交响曲宏伟壮观。这三部交 响曲被归于古典主义最杰出交响曲之列。 在室内作品中以献给海顿的六首弦乐四重奏比较著名,舒展性地旋律 与多层次的复调手法相结合,高水平地巩固了主调音乐的主导地位。 在钢琴协奏曲方面,他运用古典音乐形式原则,对巴洛克三乐章协奏 曲进行了发展,将双呈示部以及华彩乐段的结构固定下来

7、,确立了古典 协奏曲的形式原则。三.贝多芬1 贝多芬是古典主义时期德国作曲家。2.贝多芬音乐代表作品:交响乐降E大调第三交响曲“英雄”Op. 55该作品是标志贝多芬创作完全成熟的里程碑式的作品。 c小调第五交响曲“命运”Op. 67 F大调第六交响曲“田园”Op. 68该作品是贝多芬广泛运用标题性原则最突出的代表作。 d小调第九交响曲“合唱”Op. 125序曲:哀格蒙特器乐协奏曲:降E大调第五钢琴协奏曲“皇帝”器乐奏鸣曲:c小调钢琴奏鸣曲“悲怆” 升c小调钢琴奏鸣曲“月光” f小调钢琴奏鸣曲“热情” d小调钢琴奏鸣曲“暴风雨” C大调钢琴奏鸣曲“黎明” F大调小提琴奏鸣曲“春”弦乐四重奏:“拉

8、苏莫夫斯基”四重奏Op. 59声乐作品:声乐套曲致远方的爱人 大型声乐体裁约瑟夫二世之死(康塔塔)庄严弥撒 歌剧费德里奥喜歌剧与歌唱剧的音乐性格、内容答:喜歌剧是直接在民间戏剧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并且在一定程度上 是针对宫廷贵族的大歌剧而发展起来的一种民族歌剧体裁。在内容上, 它主要反映市民的生活和思想感情,在艺术形式上保留了丰富的民间因 素。歌唱剧取材于民间的生活风俗,音乐语言平易、简朴和富于民间特色, 他们的性格和内容不完全是喜剧性的,而是一种有唱、有白的小型音乐 剧,故一般称之为“歌唱剧” O格鲁克歌剧改革特点答:强调歌剧的戏剧第一性强调歌剧内容的思想意义强调感情真挚和朴素自然的表演风格

9、重视音乐表现手段在歌剧中的作用格鲁克的改革强调,戏剧内容与音乐表达之间要达到一个更为合理 的状态,他的观点适应了 18世纪以来启蒙运动所追求的审美情趣。其改革主张主要体现在伊菲姬尼在奥利德和奥菲欧与优丽狄茜两部歌剧中,具体反映在以下几个方面:1、音乐服从诗和剧情的需要,戏剧内容的阐释是第一要素。2、放弃返始咏叹调的表达,删除一些不必要的花腔段落,并用有伴奏的宣叙调代替“清唱宣叙调”,咏叹调与宣叙调差别不大。3、歌剧序曲成为歌剧的一部分,参与表达歌剧的内涵。4、管弦乐在歌剧中根据内容的需要烘托剧情的发展,而不仅仅处于伴奏的地位。5、减少独唱部分,加强乐队及合唱团的作用,舞蹈中也去掉了与歌剧内容不

10、符的哗众取宠的片断。歌剧是一种由戏剧、音乐、舞蹈、建筑和美术等综合为一体的舞台艺术形式,其中 戏剧和音乐是最重要的元素。1歌剧的起源最早可追溯到古希腊时期的悲剧,这种艺术 形式是歌剧艺术产生的根源。(2)中世纪时期的一些音乐形式也为歌剧的产生奠定了基础。首先是10世纪末的 宗教剧,后来宗教剧被神秘剧和奇迹剧取代,盛行于14T6世纪;其次是田园剧,这种 体裁用音乐、诗歌、戏剧的手段表现乡村生活的场景,它一直盛行到16世纪,成为歌 剧的重要起源之一。(3)文艺复兴时期的牧歌剧也预示着歌剧的诞生。作曲家用牧歌这一体裁形式来 谱写诗歌中的一些戏剧性场面,或用一组牧歌来描写一些简单的故事情节,后一种形式

11、 被称为牧歌剧。(4)歌剧最直接的起源是15世纪末的幕间剧。这是穿插在当时喜剧各幕间的一些 寓言剧、神话剧或田园剧,到16世纪,各幕之间的幕间剧在情节上组成了一个相关联 的故事,并且加入了装饰性的旋律和简单的和声伴奏。(5)歌剧于16世纪末最终产生在意大利的佛罗伦萨。当时,一群文化艺术界的名 人经常在贵族巴尔第和柯尔西家聚会,他们热衷于恢复古希腊的戏剧,力图创造出一种 诗歌与音乐相结合的生动艺术。他们认为复调艺术破坏歌词意义的表达,主张采用单声 部旋律,并且在实践中发现:在和声伴奏下自由吟唱的音调不但可以用在一首诗歌中, 还可用于整部戏剧中。随后就产生了最早的歌剧,当时称为田园剧。简述格里高利

12、圣咏的使用情况,基本特征。答:格里高利圣咏形成于8、9世纪,是以罗马教皇格里高利一世命名 的,成为罗马天主教圣咏礼仪的同意规范和最高权威。基本特征:无伴奏的纯人声(男声)歌唱的单声部音乐形式。以拉 丁文为歌词。即兴式无明显节拍特征。建立在单纯的自然音阶基础 上。歌词主要来自圣经和诗篇。旋律音调平缓,以级进和三度为主。 音域狭窄。说说经文歌的特征及其产生的意义。经文歌的产生可追溯到第斯康特的复调写作手法。在一定程度,经文歌 的歌词特点也成了它最重要的特征,并预示着它的发展方向,13世纪最 经典的经文歌为3个声部,起初上方声部附加的歌词还是拉丁语,与宗 教有关。后来,上方声部歌词开始方言化,出现了

13、法文经文歌(上方两 声部都用法文填词),形成了经文歌特有的“复歌词”现象,不同声部 演唱不同的歌词。两段法文歌词通常为舞蹈歌曲和爱情歌曲之类。由于 歌词各具特色,经文歌的各个声部在节奏模式上保持了一定的独立,节 奏的运动在复调音乐具有了空前的紧张度,只有在各声部发出协和音程 中还能感受到一定的统一性。经文歌的复调结构是高度理性化的。经文歌体现了宗教音乐与世俗音乐之间的相互影响,歌词往往是宗 教与世俗内容相混合甚至完全世俗化的。5.新艺术音乐有些什么重要特点?简述法国新音乐代表人物马肖的创 作及特点。特点:14世纪法国音乐的新风格,代表了一种在新世纪出现的音乐创作 上的新趋势(1)新的记谱体系(

14、2)等节奏技术的运用(3)变化音的 终止式简述巴洛克时期意大利歌剧发展的主要脉络。(1) 音乐史上的第一部歌剧:16世纪末,在意大利佛罗萨的巴尔第伯 爵家经常聚着一皮文人研究古希腊文化,试图恢复古希腊戏剧音乐的本 色,于是作曲家培利与诗人努契尔合作写出了第一部歌剧达夫尼, 但乐谱失传已久,现仅留传下来的只是他们俩写的歌剧犹丽狄西。 以古钢琴伴奏,配以简单的和声。(2) 罗马的歌剧:在佛罗萨歌剧的影响下,罗马于17世纪前半叶产生 了歌剧,多用宗教题材,常加进合唱,抒情性和朗诵性的段落分明,剧 种时常插入喜剧性的仆人角色。(3) 威尼斯歌剧:17世纪前半叶第一座歌剧园一圣卡西亚诺的出现迅 速加强了

15、威尼斯歌剧的发展。代表作曲家蒙泰威尔弟在歌剧奥菲尔 中大量采用独唱的咏叹调和二重唱,合唱浑厚,第一个使用管弦乐队伴 奏并首创颤音、拨弦等技法,增强了音乐的戏剧性。他的歌剧克服了旋 律的枯燥性,运用了牧歌式、歌唱性较强的朗诵调。代表作还有阿里 安娜等。4)那不勒斯歌剧:18世纪初以A 斯卡拉蒂为代表,注重发挥歌 剧中的人声美,使声乐独唱水平得到空前提高,加强了咏叹调与宣叙调 的区别。他创作了 100多部歌剧,并首创了 “快一慢一快”三种速度的 意大利式序曲,同时使弦乐四部成问管弦乐中心。喜歌剧是如何兴起的,它在意大利,法国以及其他一些地区的情况如何?答:18世纪20-30年代,随着意大利正歌剧发展的衰退,欧洲各国先后 出现了一些带有戏剧风格的新型歌剧。这些割据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