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英语上册第一单元教学反思1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493317433 上传时间:2023-03-20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英语上册第一单元教学反思1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八年级英语上册第一单元教学反思1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八年级英语上册第一单元教学反思1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八年级英语上册第一单元教学反思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英语上册第一单元教学反思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八年级英语上册 教学反思Unit 1 How often do you exercise ? 新学期八年级的第一堂英语课,上好新学期第一堂课可以进一步提升学生英语学习的情感与兴趣,增大学生英语学习情感的持续投入,为学生英语学习潜力的可持续开发奠定基础。“好的开端才会有好的结果”。 由于我是新接的初二247的英语课,因此我为这节课作了大量的准备,预备铃响后,我快步进入教室,感觉与以往不同。不知是因为教师的微笑还是由于第一节课的新鲜感,我心中充满欢喜,也很感动。此时,看到学生那种期盼的表情、充满求知欲的眼神,我顿生感悟,亲切自然地跟学生打招呼: Hello everybody!Welcomebac

2、ktoschool!Nice to seeyouagain. 接着又由浅入深地与学生一起谈论有关假期中的一系列问题: Didyouhaveagoodsummerholiday/vacation? Whatdidyoudoonvacation? Didyoufinishdoingyourhomework? Whatelsedidyoudoduringthevacation? Wheredidyougoonvacation? Didyougotovisityourgrandparents? 一边说一边把这些句子写在黑板上,并让学生自由回答,将学生一步步引入英语学习情境之中。待学生有了学习的兴趣和热

3、情,顺势趁热打铁,导入新知识自然地询问学生: Howoftendoyouwatch TV? Howoftendoeshegotovisithisgrandparents? Whatdoyou/often/usuallydoonvacation? 这些问题先由我与学生做问答示范,再让学生相互问答练习。同时,充分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好胜心以及自我表现的欲望,安排自由下位作调查,写报告;引导学生自 发进入主动学习的境界。学生有了自觉的学习行为后,再加上本人适时地作一些关键性指导,本节课中的难点很快就迎刃而解。在这看似闲谈、实为新知识的学习 中,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掌握了本节课的学习重点,这无疑

4、是教育智慧的一种成功的体现。 虽然八年级学生对英语学习已具备了情感储备(对英语学习不再陌生)为学习本单元提供了主观条件,具有了一定的语言基础(对一般现在时、一般现在时的部分时间状语在七年级就已掌握.)为 本单元学习和教学目标实现搭好了平台。但是,学生经过暑假的休整,久违了英语课堂,一开始肯定会有些不适应。如注意力不集中、思维不活跃、课堂纪律较难控 制等。根据以往的教训,此时花再多的时间煽激情、讲纪律也于事无补,那样反而会使课堂更加枯燥乏味,萎靡学生精神,降低学习兴趣。如果按常规上新课教生词、记短语、操练句型、讲析语法,有可能出现因课堂内容多、知识难度与思维跨度大,而导致大多数学生感到紧张、压抑

5、,一时难以接受新知识,最终产生厌学情绪。再者,如果不能很好的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他们就无法做到积极主动学习,随之,课堂将会死气沉沉,导致整节课以失败而告终。这样的教学肯定不能实现教学目标、达到“第一堂课”的教学愿望! 正所谓“教无定法”,在本堂课的教学中便得到了很好地验证,它充分展现了教学过程中的生成性特点。确实上好一堂课的前提是要求我们教师认真备好课,做到“三备”: 备教材(了解课标、钻研教材),备教法(多法结合),备学生(方方面面,整体特点、个体差异),做好预设(宏观设计)。但在新课程改革的今天,我们偶尔也 会遇上这样的困惑:明明是本着先进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扎扎实实地备好了一堂课,结果一上,却走了调,收效甚微。究其原因,教师按课前设计的程序,按部就 班,刻意将学生纳入自己既定的理想的教学轨道,却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和思维的发展(这是一个不定的变数);忽视了教学过程的生成性特点。这样无异于一种新型 的填鸭式教学。其教学目标似乎可望实现,但是教学过程却得不到优化,更谈不上实现课堂教学的创新,教师教育智慧的真正体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