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树施州2019-2020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493316618 上传时间:2022-09-19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2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北树施州2019-2020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湖北树施州2019-2020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湖北树施州2019-2020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湖北树施州2019-2020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湖北树施州2019-2020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湖北树施州2019-2020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北树施州2019-2020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湖北省恩施州2019-2020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本试题卷分客观题和主观题两部分,共8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考生注意:1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类别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分别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2答题时,请按照答题纸上“注意事项”的要求,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上规范作答,在本试题卷上的作答一律无效。客观题部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2小题,每小题2分,共44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半城镇化是中国城镇化进程中的一种现象,是指农村人口向城镇人口转化过程中的一种不完整状态,其表现为农民已经离开乡

2、村到城镇就业与生活,但他们在劳动报酬、子女教育、社会保障、住房等许多方面并不能与城镇居民享有同等待遇,不能真正融入城镇社会。图1表示某年我国半城镇化率(M)的省际差异(港、澳、台资料暂缺)。读图完成1-3题。1随着甲地产业结构的升级,未来该地的半城镇化率将A降低 B提高C不变 D波动2半城镇化可能会使图1A城镇化水平下降B城镇交通压力减小C城市服务质量下降 D商品流通规模减小3缓解我国半城镇化现象的有效措施有鼓励城镇人口迁入农村 限制人口流动规模提高城镇服务能力 推进农民工市民化A B C D 智慧农业就是将物联网技术运用到传统农业中去,运用传感器和软件通过移动平台(手机APP)或者电脑平台对

3、农业生产进行控制,与农业营销进行协调,使传统农业更具有“智慧”。近年来,甘肃省在河西走廊地区推广“智慧大棚”规模化建设。在“智慧大棚”中,广泛采用无土栽培技术,“无土栽培所用的基质是由尾菜、植物秸秆、牛羊粪便等农废资源经过发酵、配置而成,使当地大量存在的农废资源得到循环利用。”。据此,完成4-5题。4甘肃河西走廊地区推广“智慧大棚”的有利条件是 光照充足 科技发达 病虫害少 劳动力素质高A B C D5据材料分析,“智慧大棚”可以让甘肃农业A产品品质提高 B产品运费减少 C生态完全无害 D生产成本降低图2为我国黑龙江省某地冻土融化过程示意图。读图回答6-7题。6. 图中、分别表示A.融冻期、无

4、冻期、冻结期B. 无冻期、融冻期、冻结期C. 无冻期、冻结期、融冻期D. 融冻期、冻结期、无冻期7. 下列有关该地冻土融化过程的说法正确的是A. 1月至2月期间该地冻土层达到最厚B.气温高低和农事活动对融化速度影响较大C. 冻土冻结深度的增长为先变慢后变快D. 冻土从开始融化到全部化通约需180天图3是某国环形特色公路,这条公路采用双螺旋设计,垂直高度45米,该公路限速为30公里/小时。据此回答8-9题。图38. 图示特色公路最可能出现在A. 沙特 B. 荷兰 C.日本 D. 孟加拉国9. 该环形公路设计的主要原因是 节省土地资源,减少工程量 使环形公路与周边的自然环境相协调 增加驾驶人员开车

5、的趣味性和刺激性 尽量减少对沿线地区植被的破坏A. B. C. D. 图4是游客某日黄昏时拍摄的南京眼步行桥景观照片,图5为南京眼步行桥景点示意图。据此回答10-11题。图5图410. 推测该照片的拍摄地点最可能位于图5中的是A. 甲 B. 乙 C. 丙 D. 丁11. 若拍摄照片的日期为4月20日,则同一地点同一时刻再次拍摄相同照片的时间最接近以下日期中的是A. 5月20日 B. 6月20日 C. 8月20日 D. 7月20日气候变化对植被演替有一显著影响,长白山西坡海拔2140-2200米,原生植被以矮小灌木和苔鲜地衣为主,草本植物入侵后原生植被退化,被侵入地土壤水分增加。下图示意该区域不

6、同海拔和坡度下草本植物入侵程度。据此完成下列各题。12. 该区域草本植物的入侵方向是A. 向较低海拔入侵,沿陡坡入侵B. 向较高海拔入侵,沿陡坡入侵C. 向较低海拔入侵,沿缓坡入侵D. 向较高海拔入侵,沿缓坡入侵13. 与灌木相比,该区域草本植物入侵使土壤水分增加的原因是A. 土壤蒸发加 B. 枯枝落叶量增加C. 植株高度减 D.生长耗水减少读我国某地年降水量等值线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14.图示区域内年降水量的最大差值是A.1000mm B.600mmC.960mm D.1200mm15.该地区年降水量的分布规律是A.由东南向西北递增 B.由四周向中间递增C.由东南向西北递减 D.由西南

7、向东北递增呼伦湖(下图)位于呼伦贝尔草原西部,湖内有30余个泉点出露,其东岸、南岸有河流注入,是内蒙古第一大湖,被誉为“草原之肾”。右图为19752011年呼伦湖水体面积变化示意图。回答下面小题。16.据材料可知A.19752011年水体面积持续减小 B.1993年湖区降水量最大C. 2011年湖区蒸发量最小 D. 20002002年平均变化率最大17.呼伦湖水体面积变化可能导致湖水盐度增加温差增大周边草场退化水土流失加剧A. B. C. D.一位教授在对滇西北某山地考察时写到继续向上,脚下不再是如茵的低草。放眼望去,碎石遍布,或圆润,或棱角分明,仿佛铺垫公路的路基。这里是此次考察的目的地高山

8、流石滩.日光猛烈地投射下来,我的半边脸被日光晒得散出热气,而逆光的半边脸,却被山风拍打得如手中相机的铁皮一般冰凉。”图为该教授拍摄的流石滩景观照片。据此回答1819题。18.此时教授正站在A. 高寒荒漠 B.冰川带 C.高山草甸带 D.高山苔原带19.流石滩碎石最可能是A.冰川消融后的沉积物 B.风力搬运的堆积物C. 流水搬运的沉积物 D.岩石风化后的堆积物荷兰人在500多年前发明了木鞋,直到现在,农民和渔民仍有穿木鞋劳动的习惯。荷兰人酷爱木鞋和风车,因为它们对于荷兰人来说有着非常重要的实用价值。在历史上,木鞋和风车为荷兰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右图示意荷兰木鞋和风车。完成下列问题。20荷兰木鞋的

9、出现反映了当地的自然环境特征是 A河阔水深,水流湍急 B全年温和,分旱雨两季C高原地形,地势高峻 D气候全年湿润21荷兰木鞋大多取材于当地普遍生长的白杨树。白杨树属于 A温带落叶阔叶林 B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C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D针叶林2218世纪末,荷兰国内约有1.2万架风车,其当时最主要的功能是A风力发电 B碾磨谷物 C压滚毛毡、造纸 D排出低地积水主观题部分二、非选择题:共56分。第2325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2627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23(22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伊塞克湖属于内陆湖,湖面平均海拔约1608米,面积约6200多平方千米,是世界

10、最深的高山大湖,湖水清澈澄碧,终年不冻。该湖东西两岸年降水量差异大,东岸地区有常年积雪。材料二在伊塞克湖的沿岸地区,是吉尔吉斯斯坦的重要产棉区和畜牧区。随着灌溉技术的提高,灌溉用水量明显减少。湖中有20多种鱼类,由于地理位置特殊,该湖已成为候鸟迁徙、过冬和繁殖之地。材料三左图为伊塞克湖地理位置示意图。右图为19902015年湖泊面积变化曲线。(1)简述伊塞克湖“清澈澄碧、终年不冻”特点的成因。(4分)(2)分析伊塞克湖入湖径流量东多西少的自然原因。(6分)(3)推测伊塞克湖1998年以来湖泊面积变化的影响因素。(6分)(4)依据材料和所学知识,说明伊塞克湖开发利用的价值。(6分)24.阅读图文

11、资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木耳是重要的林产品、夏栽秋收,生长期气温以20C-24为宜,相对湿度以90%-95%最佳,需要一定的散射光,喜气流通畅,生产基地宜选择在有稀疏的林木遮阳、地面相对平坦的地区。现代木耳栽培经历了两个阶段:80年代以前,采取段木打孔出耳法(图甲),两三年更换一次木段,产量不高,常因灾减产,90年代后,采用塑料袋地栽出耳法(图乙),以木屑、玉米芯、秸秆等作原料,利用塑料袋盛装制成菌棒,摆放在田间、林下,7-10天即可出耳,一季可多次采摘。木耳栽培在我国分布广泛;其中黑龙江省产量最大、品质最佳。近年来,在政府引导下,农户自发成立了多种形式的农村合作社,逐步实现了“公司+合

12、作社+农户”的经营模式,使木耳产业获得了良性健康发展。(1)分析黑龙江省成为我国木耳主产省区的气候条件。(4分)(2)与“段木打孔方式”相比,说明“塑料袋菌棒方式”的优越性。(4分)(3)简述“公司+合作社+农户”的经营方式对黑龙江木耳产业发展的积极作用。(4分)25.(12分)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海外仓是指在跨境贸易电子商务中,国内企业将商品通过大宗运输的形式,运往目标市场国家,在当地建立仓库、谜存商品,然后,再根据当地的销售订单,第一时间作出响应,及时从当地仓库直接进行分拣、包装和配送。 随着“一带一路”的实施和中欧铁路(如图7所示)的兴起,我国在西欧大量开设海外仓。图8示意我

13、国200多家企业在西欧地区海外仓的分布情况。 (1)运用区位原理,分析海外仓兴起的原因。(4分)(2)分析德国成为我国西欧海外仓首选地的原因。(4分) (3)有人不同意我国企业继续在西欧多国大量建设海外仓,试推测其理由。(4分选考题:共10分。请考生从26,27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26旅游地理(10分)文旅城是一些房地产开发商在部分城市开发的融合当地文化特色和旅游资源而打造的跨界主题乐园性质的跨界项目。它常将大型购物场所、游乐场所、演艺场所、休闲场所、住宿酒店、房产开发等融为一体,其投资成本高昂,占地面积巨大,常常一个项目形成一片城区。当前一些文旅城演艺项目中存在表演形式传统单一,缺乏创意;重商业利益,忽略传统文化内涵;主题混杂,缺乏地域传统文化标志性;高科技和场面特效占比重大,艺术价值不高等问题。(1)指出文旅城项目选址的位置要求。(4分) (2)根据材料中所提问题,提出文旅城的演艺项目中节目开发的方向。(6分)27地理选修 6:环境保护(10 分)大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