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10.1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对点训练含答案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493316456 上传时间:2024-02-06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3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教材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10.1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对点训练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新教材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10.1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对点训练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新教材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10.1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对点训练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新教材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10.1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对点训练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新教材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10.1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对点训练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教材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10.1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对点训练含答案(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地理精品教学资料(新教材) 2019.4人类活动导致大气中含氮化合物浓度增加,产生沉降,是新出现的令人担忧的全球变化问题。一科研小组选择受人类干扰较小的某地,实验模拟大气氮沉降初期对植被的影响。实验地植被以灌木植物为主,伴生多年生草本植物。下表数据为实验地以2009年为基数,20102013年实验中植被的变化值(测量时间为每年9月30日)。据此完成13题。年份20092010201120122013植株数量灌木植物11.001.001.001.00草本植物11.181.201.211.23地上生物量灌木植物11.091.101.121.11草本植物11.471.551.521.53地下生物量灌

2、木植物11.010.990.980.97草本植物11.211.291.421.581.实验期间植被变化表现为()生物量提高生物量降低植株密度改变植被分布改变ABC D答案A解析由表中数据分析可知:地上生物量中灌木植物和草本植物的生物量都增加,而地下生物量中灌木植物生物量略有下降,草本植物生物量增加,故总体生物量提高;植株数量中,灌木植物植株数量不变,而草本植物植株数量增加,故植株密度改变。2实验期间大气氮沉降导致灌木、草本两类植物出现此消彼长竞争的是()A植株数量 B总生物量C地上生物量 D地下生物量答案D解析由表中地下生物量数据可知:灌木植物地下生物量逐渐下降,而草本植物地下生物量逐年上升,

3、呈现此消彼长的竞争。3根据实验结果推测,随着大气氮沉降的持续,植被未来变化趋势是()A灌木植物和草本植物繁茂B灌木植物和草本植物萎缩C灌木植物繁茂、草本植物萎缩D灌木植物萎缩、草本植物繁茂答案D解析从实验结果来看,草本植物的植株数量,地上生物量和地下生物量都增加,草本植物将会更加繁茂;灌木植物的植株数量不变,地上生物量增加,而地下生物量减少。随着大气氮沉降的持续,未来由于灌木植物地下生物量的持续下降,将会影响其生存,其将萎缩。地表岩石风化后,由残留在原地基岩上的风化产物组成的壳层,称为风化壳。下图为不同气候植被带的风化壳厚度变化示意图。读图完成45题。4曲线、分别代表()A气温、降水、蒸发 B

4、降水、蒸发、气温C降水、气温、蒸发 D气温、蒸发、降水答案B解析由图中自然带热带森林带亚热带森林带温带森林带苔原带的变化可知,该变化主要是由热量条件的变化引起的;由自然带热带森林带热带草原带温带草原带半荒漠草原及荒漠带的变化可知,该变化主要是由水分条件的变化而引起的。曲线由热带森林带到热带草原带迅速降低,应代表降水;曲线由热带森林带到热带草原带迅速升高,应代表蒸发。5风化壳厚度()A甲大于丁是因为热量丰富、降水量大B乙大于丙是因为植被茂盛、蒸发量大C刚果盆地总体上大于格陵兰岛D伊朗高原总体上大于恒河平原答案C解析风化作用是指暴露于地表或接近地表的各种岩石在温度变化、水、大气及生物作用下在原地发

5、生的破坏作用,因此,风化壳的发育厚度与温度、降水、植物生长量有关,而且与这三个因素都呈正相关。图中风化壳厚度甲大于丁主要是因为甲地降水量大,温度低,蒸发微弱,空气潮湿;乙大于丙是因为乙地降水量大,气温高,植被茂盛;刚果盆地位于热带森林带,格陵兰岛位于苔原带,由图可知刚果盆地风化壳厚度总体上要大于格陵兰岛;伊朗高原属于亚热带荒漠草原带,恒河平原属于热带森林带,由图可知伊朗高原风化壳厚度要小于恒河平原。6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各题。原产澳大利亚东北部热带雨林中的几种高大桉树,主根深扎地下,能大量吸收地下水。这几种桉树适应性强,生长迅速,35年即可成材,统称“速生桉”。我国西南地区某地引种速生桉作为

6、造纸原料。下图中a、b分别示意该地速生桉种植前、后的变化。(1)读上图a,分析当地沼泽获得稳定水源的原因及过程。(2)读上图b,分析种植速生桉后当地其他植被的变化及原因。答案(1)原因:山坡上的天然次生林和灌丛能涵养水源。过程:截留大气降水,减缓地表径流,增加雨水下渗,(在山地形成水分蓄积地带,)(通过地表径流和地下水)为沼泽提供稳定的水源。(2)植被变化:天然次生林和灌丛退化;沼泽萎缩。原因:速生桉大量消耗地下水,地下水位下降。解析第(1)题,沼泽的补给水源来自山坡,a图山坡处植被茂密,涵养水源能力强,所以沼泽可获得稳定的补给。其补给过程:雨水在坡面流动过程中,受到植被阻挡,大量下渗转化为地下水,地下水缓慢地向下流动直接补给沼泽或转化为地表径流流入沼泽。第(2)题,将图b与图a对比可知,天然次生林、灌丛和沼泽植物密度减小,地下水位下降。水位变化与材料所述速生按的生长特点有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