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3回忆鲁迅先生节选习题新人教版

上传人:m**** 文档编号:493316422 上传时间:2023-10-28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40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3回忆鲁迅先生节选习题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3回忆鲁迅先生节选习题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3回忆鲁迅先生节选习题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3回忆鲁迅先生节选习题新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3回忆鲁迅先生节选习题新人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3回忆鲁迅先生节选习题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3回忆鲁迅先生节选习题新人教版(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9-2020年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3回忆鲁迅先生(节选)习题新人教版1根据拼音写出汉字。k su() 轻ji() n dn()调gng() yu y() shn w tng ju()不j() ki()桌子 yu()然m()杀 g da()2结合课文内容或自己对鲁迅的了解,补充对联。上联:奢侈冷漠精于索求下联:_3找出下列句子中的错别字并改正。看着拥挤的人群,我的心情越来越焦燥,本来不满的情绪,也越想发泻出来。于是乎,我疯狂地跑向山顶,想要脱离这个纷嚣的世界。她把四叶草固定在卧室的墙上,以此作为自己最大的动力,但竞选的结果还是不理想,仅管发挥很出色,但在强手面前仍然略逊一酬。班长没有选上

2、,只捞到一个课代表。错别字_改正_4积累词汇可以提高我们的语文素养。请分别用“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开头各写一个成语。_挽着汉字跳舞老于是高中语文老师,一个钟情汉字、推崇汉字文化、追求生活本真的清癯雅士。虽然这所新学校叫“外国语学校”,但第一堂语文课,老于就郑重告诉学生:“要成为翻译家、外交人才,首先要学好的不是外语,而是汉语。”每次上讲台,老于都觉得那些仓颉汉字,古老、沧桑、豪放、清新,如朝雨轻尘般纷纷扬扬飘落下来,又涌上心头。方块汉字,有情有义,有起承转合,可纳泰山,可照肝胆,可以兴观群怨,可以歌之舞之足之蹈之。汉字与舞蹈,本质都是自然和生活。第一节课,

3、老于讲到春天万物生长的那种神奇力量时,激情满怀。他蹲下来,把全身蜷缩在讲台后面,像粒种子,又像枚鸟蛋,然后竖起食指,整个身体慢慢地向上旋转,一种向上的力量推举着自己盘旋上升。全班鸦雀无声,个个伸长脖子看老于笨拙的“舞蹈”。老于感觉时光在倒流,仿佛又一次回到长第一颗牙、长第一根胡须的年龄。课间操结束,老于去另一个班上课,老远就听见学生正在播放新一代神曲狐狸叫。挪威神曲狐狸叫中那些模仿小狗小猫、老牛青蛙、大象鸭子的叫声,类似儿歌,但在这古朴的自然之声面前,那些声嘶力竭的演唱显得多么矫揉造作。老于禁不住有点不平,“阿Q”地想:仓颉汉字其实也是这样一部源于自然和人伦的作品,而且是人类最复杂、最伟大的一

4、种,什么时候流行呢?下午没课,老于心情有点空落落的。总感觉现在的天空与儿时相比,变得越来越低。天空虽然还继续广袤着,但好像“空”字的“穴”头正在萎缩,下面的“工”却一天天膨胀。天空被浊物排挤,像一幅没有留白的国画,鸟儿只在KTV中才放开歌喉啁啾。那些依据地貌天象、鸟兽虫鱼之迹造出来的汉字,在自然界已渐渐失去联想的依托,满街的招牌、满屏幕的广告词中,汉字有意无意地被“通假”。商人们满怀深情地曲解汉字,苦心孤诣地“创新”汉字以求吸引眼球。仓颉一点点被拔光胡子,剥去衣衫,只剩下骨骼,被石化定格在庙宇的神龛上。傍晚,老于拿起久违的毛笔写了副对联:海为龙世界,天是鹤家乡。他突然明白古代徽墨为什么“拈来轻

5、、嗅来馨、磨来清”,那一定是因为徽墨是用黄山松烟制成的。自然物象化为点横竖撇捺,即为汉字;劲松转世,可为千年圣宝;而精气神是生生不息的。入夜,老于到高大而稀疏的凤凰木下,树缝间明月如钩,与篆书中的“月”字造型一样。回家,关灯就寝,老于恍惚入睡,阖上双眼也感觉到窗外景物,那些物象仿佛都在跳舞。殷墟龟甲、青铜铭文、敦煌卷子、摩崖石刻,所有的汉字都在跳,一刹那,颜筋柳骨和颠张狂素又还原成骑马舞、摇臀舞。鸟儿从树枝“决起而飞”,戛然而落,树枝如琴弦般颤动。天空中鲲鹏小鸟和黄土尘埃各行其道竞自由,庄子凭“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夺得逍遥游冠军。人累了,就靠在树上休息,鸟累了,就待在树杈上梳理

6、羽毛。宏大的阿房宫建筑各抱地势,钩心斗角,细腻的兰亭集序矫若游龙,勾连映带;仓颉、屈原、王羲之、杜牧,秦砖汉瓦,隶篆真行草,无名后生们争相表达和推演各自的思想华章,你来我往。茶马古道,纵横阡陌,仓颉汉字如月当空。即使电子邮件取代了驿使,汉字依然静有意,动则舞。老于深吸一口气,一股清凉从头传到脚底。在梦中,在渭城朝雨浥轻尘的清新时分,在阳关前古道边,他看见万国衣冠争入关,百千书生叩关行。边塞的城墙满是汉字真迹“秀”。有文天祥的遗笔“正气”,有颜真卿写的“刚大”,有硬骨头方孝孺写的“忠烈”虽偃仰啸卧,千姿百态,却笔笔中锋。老于梦中觉得浑身发热,欲伸筋拔骨,好像身体又在发育成长。5文章以“挽着汉字跳

7、舞”为题有何妙处?_6本文的线索是什么?_7怎样理解第段中画线的句子?_8老于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请简要分析。_9结合文章内容,谈谈我们应如何对待汉字。_归钺,早丧母,父娶后妻,生子,由是失爱。家贫,母即喋喋罪过钺,父大怒逐之。钺数困,匍匐道中。比归,母又复杖之,屡濒于死。钺依依户外,俯首窃泪下,族人莫不怜也。父卒,母与其子居,钺贩盐市中,时私其弟,问母饮食,致甘鲜焉。后大饥,母不能自活。钺往涕泣奉迎。母内自惭,从之。钺得食,先予母、弟,而己有饥色。奉母终身怡然。既老且死,终不言其后母事也。归氏孝子,予既列之家乘矣,身微贱而其行卓,独其宗亲邻里知之,于是思以广其传焉。【注释】钺:人名。喋喋:说话

8、没完没了。濒:接近 。依依:依恋的样子。窃:偷偷地。致:送达。饥:饥荒,年成不好。奉迎:迎接。奉,敬辞。卓:高。10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A母即/喋喋罪过钺。 B身微贱/而其行卓。C时/私其弟。 D奉母/终身怡然。1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1)数田() (2)市中()(3)比归()12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1)钺依依户外,俯首窃泪下,族人莫不怜也。_(2)钺得食,先予母、弟,而己有饥色。_13归钺的哪些孝行让人感动?请根据选文用自己的话简要概括。_萧红简介 萧红萧红,1911年6月1日出生于黑龙江省呼兰府(今哈尔滨市呼兰区)的一个封建地主家庭,幼年丧母,1928年在哈尔

9、滨读中学,接触“五四”运动以来的进步思想和中外文学,尤受鲁迅、茅盾和美国作家辛克莱的影响,对文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1930年,萧红因反对包办婚姻,逃离家庭,与中学同学同居怀孕后被弃,困于旅馆,困窘间向报社投稿,并因此结识报社的萧军,两人相爱,萧红也从此走上写作之路。萧红一生受尽白眼冷遇,她的作品中最有成就的是回忆性长篇小说呼兰河传,被香港“亚洲文坛”评为20世纪中文小说百强第九位。被誉为“三十年代的文学洛神”的萧红,是“民国四大才女”中命运最为悲苦的女性,也是现代文学史上一位极具个人特色的作家。她一生拒绝给定、拒绝平庸,这不仅体现在她对传统社会的抗争和对爱情自由的追求,更体现在她的文学创作中。

10、不管是从题材选取还是手法运用,萧红都拒绝已有成法,另辟蹊径,坚持自己别致而独特的风格。在中国文学史上,萧红将北方乡村特有的荒凉旷野下人们的生存状态、风俗文化,第一次如此逼真地带入文坛,使文坛既陌生又无限新奇。参考答案3回忆鲁迅先生(节选)1咳嗽 捷 安顿 羹 忧郁 深恶痛绝 济 揩 悠 抹 疙瘩 2.示例一:清廉贤达不辞劳苦 示例二:俭朴热忱甘于奉献 示例三:横眉铁肩正义凛然 示例四:呐喊疾呼不怕牺牲 示例五:无私宽广不求回报 示例六:低调冷静乐于付出 3.燥躁 泻泄 仅尽 酬筹(解析:“燥”的意思是缺少水分,所以应写作“焦躁”;“泻”的意思是液体很快地流,所以应写作“发泄”;“仅”的意思是仅

11、仅、只,所以应写作“尽管”;“酬”的意思是报酬,所以应写作“略逊一筹”。) 4.示例:一鼓作气、二龙戏珠、三顾茅庐、四平八稳、五湖四海、六亲不认、七嘴八舌、八面玲珑、九死一生、十全十美(其他符合要求的成语也可) 5.运用拟人手法,赋予汉字以生命,揭示汉字的灵性,生动地表现了人与汉字的亲密情感。(扣住要点,意近即可) 6.时间(或:老于一天的活动)。7神圣的汉字正在被功利的人们无情地曲解、滥用、躯壳化,逐渐失去让人产生丰富联想的依托,表达了作者深深的忧虑之情。(意近即可) 8.老于是一个钟情汉字、推崇汉文化、追求生活本真的高中语文老师。在老于眼中,汉字“神奇”“美好”“有情有义”,汉文化“千姿百态”,博大精深,老于深深爱着它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