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学生演讲稿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493314525 上传时间:2023-09-19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26.0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端午节学生演讲稿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端午节学生演讲稿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端午节学生演讲稿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端午节学生演讲稿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端午节学生演讲稿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端午节学生演讲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端午节学生演讲稿(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端午节学生演讲稿关于端午节学生演讲稿范文关于端午节学生演讲稿范文1 各位老师、敬爱的同学们:大家早上好!今日我国旗下的主题是端午节的由来。 关于端午节起源的传闻可多了,其中,纪念屈原的说法流传得最广。屈原是我国古代宏大的爱国诗人,诞生在2000多年前战国时期的楚国。他为人正直,学识渊博,很有才能,在楚国担当了重要职务。因为他主见坚决对抗秦国侵略,而受到打击、排斥,还被楚王赶出了朝廷。屈原悲愤极了,在流放途中写下了很多充溢爱国精神的诗篇,最出名的是离骚。后来,秦国军队攻占了楚国都城。楚国失地千里,尸横遍野。屈原心如刀割,他不情愿看到国破家亡的惨景,就在农历五月五日这一天,怀抱石块,跳进了泪罗江

2、。当时他2岁。百姓们爱戴屈原,当听到他自杀的消息后,纷纷划着船奔向江中,去打捞屈原的遗体,但没能找到。他们怕江中的鱼虾会咬食屈原的遗体,又纷纷把江米装迸竹筒,扔到水里,想用江米喂食鱼虾来爱护屈原的遗体。从今,每年的五月初五,人们都会自发地来到江边,悼念屈原,还要划着船冲进汹涌的波涛,象征人们争相打捞屈原遗体,以此来寄予对屈原的哀思。久而久之,我国南方就形成了端午节赛龙舟的习俗。因此,端午节又成了纪念屈原的节日。 同学们,屈缘由为酷爱祖国、关切百姓疾苦而受到人们的爱戴。当我们兴致勃勃地吃棕子、观看赛龙舟时,不要遗忘200多年前那位爱国大诗人屈原。 让我们怀着尊敬之心和珍爱之情来看待中华这一传统佳

3、节吧!提前祝大家端午节欢乐!关于端午节学生演讲稿范文2 老师们,同学们:早上好! 再过几天就是端午节了。我今日在国旗下讲话的题目是:端午节的随想。端午节让我想起爱国诗人屈原。我怀想,滔滔汨罗水,悠悠数千年,拳拳赤子心,感天动地情。我仿佛看到:战国时,楚王宠信奸臣,屈原仗义直言,却被革职流放。秦国趁此机会进攻楚国,楚国千里疆域毁于一旦。看到国破家亡,百姓流离失所,屈原有心报国,无力回天。悲愤之下,他抱着一块巨石投汩罗江而去。当地百姓听说屈原投江了,纷纷前来救助,他们顺流而下,始终追到洞庭湖,也没有找到屈原的尸体,湖面上大小船只往来穿梭,百舸争游,蔚为壮丽。这一天是农历五月初五。后来,每到这一天,

4、人们就在江河上赛龙舟,怀念屈原。人们还把粽子投入水中,只为了喂饱鱼龙虾蟹,保全屈原的尸体不被吞噬。 或许,这古老的传闻已经无法让21世纪的现代人感动。但是,我想起2004年曾经有一篇报道让中国人震惊了!辽宁高校民俗探讨中心主任、民俗学教授乌丙安给文化部副部长周和平发送一份急件,说据牢靠消息,亚洲某国打算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报端午节为本土的文化遗产,目前已将其列入“国家遗产”名录,很快将向联合国申报“人类口头遗产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中国人过了几千年的端午节,假如成了人家的“文化遗产”,同学们,你们不觉得这是天大的笑话吗?假如有人告知你,几年后中国人想要划龙舟、吃粽子、过端午节,须要向别的国家提

5、出申请,你肯定会说:“开什么国际玩笑!”中国人过了几千年的端午节成了人家的“文化遗产”,这还了得?一场“保卫端午节”的论战在民间静静发起。有人说:“我们要以实际行动来坚决捍卫这一属于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遗产!”有人说:“我对端午节始终情有独钟,每年这天都要吃棕子看赛龙舟。假如端午节真被别国抢去了,我会觉得特殊别扭。”还有人说:“我们的端午、中秋、元宵、重阳等传统节日原来就在圣诞节、情人节等洋节的大举进攻下渐显颓势,假如连端午节今后都改姓了洋,真是愧对祖宗啊。”后来经过查证,韩国申报的是他们本土的传统节日“端午祭”,并不是想抢我们的传统节日。不过,韩国的申报,可以说给我们提了一个醒:韩国爱护端

6、午祭的经过至少告知我们,一个国家对本土文化看法的转变有多么珍贵。因此,这也是一种激励,激励我们去保卫祖宗的“遗产”,去体悟它们的弥足宝贵。 同学们,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已经纳入我国法定假日的议案。我认为,以立法手段爱护传统节日是主动传承民族文化的一种举措。但同时我也觉得,申报和立法只是一种外在的行动模式。我们须要的,是一种内在的驱动力,一种从内心生发出来的力气和自信。有了这种内驱力,民族的传统文化就能得到延长与丰富,民众的心态也会变得健康、美妙和开放。 怎样才能让民族文化资源融入我们的生活,恒久保持簇新的活力呢?要有文化内在的驱动力。内在的驱动力从哪里来?提高国民教化,加强个人的修行。整体的

7、国民教化得到提升,国民就会对本民族的文化资源有一种广泛的认同。个人的修身齐家到肯定层次,民族文化的种子就会在心灵生根发芽。能在个人的心灵生根发芽的文化资源,就会鲜活而永恒。 让我们怀着尊敬之心和珍爱之情来看待中华的每一个传统佳节吧!因为每一个传统节日都有着丰厚的文化内涵,留存着华夏民族独特的文化记忆。每过一次传统节日,就是中华民族凝合力和向心力的一次加强和洗礼。 由端午节想到屈原,想到了端午之争,想到爱护民族文化关键在于教化。这些就是我今日站在国旗下的感悟。 感谢大家耐性的倾听,请接受我对各位的端午祝愿:祝大家端午节欢乐!感谢。关于端午节学生演讲稿范文3 上午好!今日我国旗下讲话的题目是:回味

8、端午,传承民俗文化 端午节,门插艾,香满堂,吃粽子,洒白酒,龙舟下水喜洋洋。这些,都是曾经端午节上最喧闹的活动,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社会节奏的加快,外来文化的大举入侵,中国人不再眷顾流传几千年的中国传统文化,而是将目光转向了“圣诞节”“愚人节”这样的节日,面对这种现状,我们不得不感到悲伤,发出“端午节是否不再姓“中”这样的疑问。 这些年来,我国的传统节日,好像总离不开吃。端午节吃粽子,清明节吃青团,元宵节吃汤圆,中秋节吃月饼,农耕社会对饥饿的恐惊,形成了我国传统节日最显明的饮食风俗。如今,满意了温饱需求的人们正在奔向全面小康,传统节日一下子失去了特有的魅力,我们守着传统文化的“聚宝盆”却不擅

9、长爱护和挖掘。就拿端午节来说,它已融入各个接近国家的文化中,形成了独特的生命力在新加坡,每年端午节实行的国际龙舟邀请赛著名于世;在韩国,端午节被称为车轮节,是插秧结束后祈求丰年的日子。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中国人着眼于创新,却往往简单忽视对传统的坚持,文化的缺失必定导致精神断层甚至扭曲。有句话说的好: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在面临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今日,该如何爱护与继承我们的传统文化,明显已是一个不容回避的问题。而现时的洋节兴盛与传统节日衰弱间的反差,更凸显了这个问题的迫切性。其实,不光是传统节日,整个中华民族民间文化的生存环境如今都面临着 经济全球化和现代化的挑战。同学们,我们肩负着老师和家长的殷切

10、期望,面对如此的现状,我们不能麻木不仁;复兴中华文化,我们责无旁贷。我们或许无法变更端午节已被他国申报的事实,但我们可以用中国传统思想中的“仁义礼智信”来勉励自己。当父亲或母亲劳累了一天回到家里时,你能否为他递上一杯热茶?当你的挚友陷入逆境的时候,你能否坚决果断地伸出救济之手?当你对别人许下承诺时,你能否言出必行、信守承诺?当你自己在考试中失利时,你能否冷静面对,找寻缘由,总结教训?我们在做好这些平凡的小事的时候,不仅实现了自己的价值,也传承了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假如人人都做好这些平凡的小事,那将会是一件不平凡的大事。 悠悠五千年的绚丽文明,就像一条历史的长河,我们不能让它断流;祖祖辈辈沿袭下

11、来的优良传统,应在我们的手中发扬光大。关于端午节学生演讲稿范文 端午节快要到了,你们知道端午节的来历吗?还是我来告知你们吧! 农历五月初五,是我国传统的端午节,又称端阳、重五、端五节。早在周朝,就有“五月五日,蓄兰而沐”的习俗。 但是今日的端午节,更多是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相传赛龙舟,就是为了捞救投汨罗江而死的爱国诗人屈原。把粽子投到江河,是为了不让鱼蛟虾蟹吃屈原的遗体。在这里,我给大家讲一个屈原的故事。相传春秋战国时期,中原大地以齐、楚、燕、韩、赵、魏、秦七国为雄,它们各国之间为争夺土地,使中原大地战火连天。当时,屈原是楚国的左徒官,他劝楚怀王要仁治,不要听信小人谗言,可怀王不但不听,还听

12、信谗言革职屈原。悲愤痛心的屈原,便写下了不朽的诗篇离骚和天问。公元前28年,楚国被秦国攻破,屈原精神受到了极大的打击,面对国破家亡,百姓疾苦,自己却无能为力,于是在极度悲观和苦痛中,抱石投入长江东边的汨罗江。闻讯赶来的楚国百姓纷纷划船,到江中打捞屈原的尸体,并拿来了粽子投入江中喂鱼蛟虾蟹,让它们不要啃吃屈原的尸体。两千多年过去了,但诗人屈原的形象却依旧留在人们心间。如今,每到农历五月初五,人们就要划龙舟,吃粽子,来纪念这位宏大的诗人。 当然,各地的风俗习惯不尽相同,但都要吃粽子、插艾叶、戴香包、赛龙舟。我们这儿除了上述的这些,还有送绿豆糕、吃绿豆糕的习惯。关于端午节学生演讲稿范文各位老师、各位

13、同学,早上好!今日我讲话的主题是爱护我们的传统节日。再过几天就是端午节了,端午季节千家品粽,万户悬囊,人们纷纷挂艾草、赛龙舟、办诗会。 关于端午节起源的传闻可多了,其中,纪念屈原的说法流传得最广。屈原是我国古代宏大的爱国诗人,因为他不情愿看到国破家亡的惨景,就在农历五月五日,怀抱石块,跳进了泪罗江。从今每年的五月初五,人们都会自发划着船到江边,悼念屈原,久而久之,就形成了端午节赛龙舟的习俗。 每逢佳节倍思亲,我们将如何度过一个有意义的传统节日呢?让我们把粽叶轻轻绽开,将爱国情包入。为了纪念这位宏大的爱国诗人,每到这天人们便把用五色丝线包袱的粽子投到水中,表达悼念之情。让我们把粽叶轻轻绽开,将文

14、明包入。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血脉和持续基因。作为新时期的少年儿童,我们要传承中华文明,并将它发扬光大。同学们,在这个绵延两千年的传统佳节里,让我们把粽叶轻轻绽开,包居处有的感恩与祝愿,送给我们宏大的祖国。我的讲话完了,感谢大家。关于端午节学生演讲稿范文6 老师们、同学们!端午节,门插艾,香满堂,吃粽子,洒白酒,龙舟下水喜洋洋。这些,都是曾经端午节上最喧闹的活动,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社会节奏的加快,外来文化的大举入侵,中国人不再眷顾流传几千年的中国传统文化,而是将目光转向了“圣诞节”“愚人节”这样的节日,面对这种现状,我们不得不感到悲伤,发出“端午节是否不再姓“中”这样的疑问。无庸讳言,这

15、些年来,我国的传统节日,好像总离不开吃。端午节吃粽子,清明节吃青团,元宵节吃汤圆,中秋节吃月饼,春节更不在话下大鱼大肉让你吃到不想吃。农耕社会对饥饿的恐惊,形成了我国传统节日最显明的风俗吃。如今,满意了温饱需求的人们正在奔向全面小康,什么时候都有的吃,想吃多少都可以,传统节日的吸引力一下子失去了特有的魅力。 在继承传统文化方面,我们守着“聚宝盆”却不擅长爱护和挖掘。比如文字,当代青年有几个熟悉并能运用繁体字?连文字都不相识又如何了解古代文化?再比如造纸,我国造纸工业化生产的结果是传统手工业的流失,很多高质量的宣纸要到日本或韩国才能买到,他们不但继承了我们的传统造纸技术,还有新的发展。就拿端午节

16、来说,它已融入各个接近国家的文化中,形成了独特的生命力在新加坡,每年端午节实行的国际龙舟邀请赛著名于世;在韩国,端午节被称为车轮节,是插秧结束后祈求丰年的日子。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中国人着眼于创新,却往往简单忽视对传统的坚持,文化的缺失必定导致精神断层甚至扭曲,而精神文明的再次断层又将带来什么?有句话说的好: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 在面临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今日,该如何爱护与继承我们的传统文化,明显已是一个不容回避的问题。而现时的洋节兴盛与传统节日衰弱间的反差,更凸显了这个问题的迫切性 其实,不光是传统节日,整个中国民族民间文化的生存环境如今都面临着经济全球化和现代化的挑战。一些西方发达国家凭借强大的综合国力,先进的科技手段和发达的文化传播手段,主动传播西方的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对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