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经济开发区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纲要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493310988 上传时间:2023-11-17 格式:DOCX 页数:33 大小:69.2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某经济开发区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纲要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某经济开发区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纲要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某经济开发区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纲要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某经济开发区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纲要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某经济开发区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纲要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某经济开发区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纲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某经济开发区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纲要(3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黄石经济技术开发区“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纲要(汇报稿)1目 录前言一、发展现状(一)主要成就1. 综合经济实力增强2产业结构不断优化3开放水平稳步提高4创新能力加快提升5发展方式转变6. 城市化进程加快7. 社会和谐发展(二)存在问题1经济总量不够大,综合竞争力不强2整体产业结构不优,支柱产业规模偏小3项目缺少“大、洋、特”,招商引资有待改进4创新创业体系不完善,自主创新能力较弱5公共服务能力薄弱,社会事业发展滞后二、发展形势、指导思想、发展原则、发展定位与发展目标(一)发展形势1国际环境2国内环境3区内环境(二)指导思想(三)发展原则1规划统领原则2产业优先原则3创新驱动原则4协调发展原

2、则(四)发展定位1战略定位2产业定位(五)发展目标1经济目标2规划建设目标3社会发展目标三、重点任务(一)全力扩大经济总量(二)着力构建区域创新体系(三)着力提高产业竞争力1巩固和扩大新材料产业群2打造现代装备制造业“航母”3打造电子信息和生物医药两个特色产业基地4改造提升传统产业5加快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四)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1构筑区域物流中心以发展物流服务业2壮大非物流服务业(五)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六)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四、保障措施(一)坚持深化改革,实现机制体制创新(二)全方位优化投资软环境,着力营造“洼地效应”(三)注重项目建设,全力推进招商引资(四)坚持科技创新,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3、五)突出基础设施建设重点,改善开发区投资硬环境(六)突破融资难点,确保发展需要(七)坚持集约用地,加快拆迁还建(八)实施人才工程(九)承担社会责任,完善服务功能(十)加强组织领导,确保规划实施II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1页 共1页前言 “十二五”时期既是黄石市实施“三大战略”的关键时期,也是黄石经济技术开发区(以下简称为开发区)打造“工业新区、城市新区、生态新区”实现跨越发展、正式启动国家级开发区建设的关键时期。科学编制和实施好“十二五”规划,发挥规划编制的龙头带动作用,对于在 “十二五”时期把握国际产业转移的新变化,紧跟国内经济发展的新形势,适应

4、开发区发展的新阶段,谋求开发区二次创业的大发展,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一、发展现状“十一五”时期,开发区扩展为团城山、花湖地区和黄金山工业新区两个组成部分。充分发挥团城山、花湖地区的整体优势,抓好招商引资、基础设施建设和投资环境优化工作,已经将其初步建设成为设施比较完善、经济富有活力、城市景观优美、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和谐的现代化城区。黄金山工业新区自2006年托管以来,就是开发建设的重点,全面推进拆迁还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建设和体制机制创新工作,为“十二五”发展规划了蓝图,打下了坚实基础。(一)主要成就1. 综合经济实力增强到“十一五”末,开发区全面完成各项主要发展目标,综合经济实力明显增强,

5、为开发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重要保证。预计2010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3.85亿元,年均增长18.85。预计2010年实现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25亿元,年均增长 23.97 %。预计2010年实现工业增加值37.1亿元,年均增长23.54%。预计2010年实现财政收入5.27亿元,年均增长21.02%。预计“十一五”期间累计实际利用外资1.73亿美元,年均增长33.83%。2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在重点发展二产业的同时,积极引导和培育三产业,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一是,逐步摆脱了第二产业独大的局面,二、三次产业结构不断改善,二、三次产业的比重由2005年的75:25,调整到2010年的63:37。服务业

6、正在加快发展,花湖商贸及商贸物流业初见端倪。城市配套服务业及二产服务业迅速发展。二是,高新技术产业在二次产业中所占比例不断提高,高新技术产业体系逐步形成。目前开发区已初步形成了以精密薄钢板、成套技术装备制造、电子信息和生物医药四大高新技术产业集群,高新技术企业增加到39家,高新技术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占工业总产值比重由30%上升到60%,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稳定增长。3开放水平稳步提高开发区在积极组织招商引资的过程中,促进了中外经贸合作交流,不断提高对外开放开发水平。招商引资水平不断提高。在招商引资过程中,实现了两个转变。从资金来源地来看,由港、澳、台向美、欧、日等地转变。从资金规模来看,从中小企业

7、向央企和上市公司及集团公司转变。外贸出口稳步增长。开发区已经成为我市对外贸易的重要基地, 2005年外贸出口完成 0.8亿美元,占全市外贸出口额的26.85%;预计到“十一五”末期将达到2.22亿美元,占全市外贸出口额的41.89%,外贸出口年均增长30%。技术引进和人才引进成绩斐然。开发区作为湖北省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通过“华创会”等多种形式,成功引进50多名海外高层次人才落户开发区创新创业;引进国内外10多项行业先进核心技术和设备,通过消化吸收再创新,极大地提升了企业的竞争力。4创新能力加快提升科技创新扶持资金加大。一是从2008年起,开发区按每年不低于财政一般预算支出的1.5%列

8、支科技经费,在科技经费安排上,重点支持企业申请专利、建设工程技术中心、研发中心、产学研合作等,为区内企业自主创新注入动力。开发区创新投入RD经费,2006-2007年为3.5%,2008-2009年为3.8%,预计2010年达到4.0%。二是2009年财政投入4000万元(其中市财政2000万元),申请到科技部投入4500万及吸引其他社会资金建立了总规模达2.5亿元的风投公司,为开发区科技创新企业,特别是计划上市科技型企业提供了良好的金融支持。三是投资加入了省科技厅主导的武汉城市圈科技担保联盟。为中小型科技企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作用。建立科技创业服务体系。目前区内已建成以创业服务中心为龙头的企业

9、孵化平台,以6家行业生产力促进中心为骨干的科技综合服务平台,以5个专家对接工作站、15家专业科技咨询服务机构为主的产学研服务平台,以及大型仪器设备协作服务和制造业信息化工程等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开发区创业服务中心到目前为止,已累计孵化企业200多家,毕业近100家,培育了三丰机械、奇迅自动化、新科石油等10家企业进入湖北省科技型中小企业成长路线图计划重点培育企业名单;航天电缆、三丰机械、邦柯科技等3家企业通过评审确定为湖北省创新型试点企业;邦柯科技、三丰机械正在积极筹备上市。企业自主创新平台建设加强。到2009年底,区内企业与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合作共建技术中心30余家,其中认定为市级技术中心15

10、家,省级技术中心6家、国家级技术中心1家。“十一五”来,企业承担省级以上科技项目43项,专利申报1738件,已获授权290件。“十一五”末,开发区内高新技术企业数累计达到39个。5发展方式转变土地资源综合利用向高效集约化转变。高度重视土地利用规划、管理,坚持节约集约利用土地资源,坚持滚动开发。创建国土资源节约集约优秀开发区,土地节约集约用地评价体系覆盖全区。“十一五”期间,加大了园区建设力度,实施一企一园、多企一园,规模化的标准厂房建设、实现了基础设施利用的最大化、配套设施的共享化,极大地提高了工业用地率。同时对进区项目的土地供给、实行投资强度标准,提高了工业用地的集约。在开发建设用地方面,大

11、力实施拆迁还建,拆除大量自然村落,提供较高标准的农民还建小区,既改善了农民居住条件,又开发了大量建设用地。“十一五”期间仅黄金山工业新区拆迁了5000余亩宅基地,用于还建2000余亩,节约3000余亩。通过小区规划,充分利用了建设用地的边角边料和地形地貌的边角余料,植树造林,提高了绿化率。“两型社会”建设成绩突出。一是节能减排力度大。黄金山工业新区已经成功申报了“两型社会”先行区、正在积极申报国家级低碳经济示范区。制定了高标准高起点的低碳经济园区规划,淘汰了工业落后产能;强力推荐节能减排措施,节能减排成效显著,各项指标均大幅低于全市平均水平。同时积极利用新区丰富的自然资源优势,编制了旅游开发、

12、休闲娱乐、观光农业等无烟工业规划,并有部分项目已实施。二是加强环境保护。严格实施进区项目的环保制度,大力推广“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循环发展新模式,强化清洁能源的应用,减少生产过程中“三废”对环境的污染。“十一五”期间重点实施了黄金山工业新区的污水处理厂、垃圾焚烧发电厂;配合实施了团城山和花湖地区的两座污水处理厂等政府环保工程。在“十二五”前期,关闭黄金山工业区内所有露天开采的矿产,后期进行恢复治理,改善生态环境。加强卫片执法检查,确保无违法用地。建立健全土地批后监管体系。6. 城市化进程加快在过去的五年中,开发区基础设施建设逐渐完善,城市管理水平不断提高,城市化进程驶入快车道,为开发区的发展与

13、腾飞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黄金山工业新区起步区基础设施全面铺开。工业新区的雏形基本形成。固定资产投资规模不断加大,山南已累计投入基础设施建设资金近30亿元,基本完成了新区20平方公里工业起步区内的基础设施建设任务,12条城市主次干道全部建成通车,总里程达70公里,开工建设区间路11条。供电、供水、供气、排水和通讯等各项配套设施建设全面推进。基础设施重点工程项目顺利开展:李家坊隧道二期、谈山隧道、山南污水处理厂、黄金山垃圾发电厂等工程顺利实施。景观工程建设逐渐完善:实施了王圣路、鹏程大道、金山大道等绿化景观工程,绿化总面积达到22万平方米,完成了主要道路交通标识、标牌、石林广场景观建设等工程。完成拓

14、展区规划,完成了大棋路以南、大冶湖以北20平方公里分区规划,百花片4平方公里控制性规划,汪仁镇镇域规划和镇区规划,以及新区中小学规划。团城山、花湖地区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城市化配套功能得到提高。 “十一五”期间先后完成了迎宾大道、大泉路和杭州西路提升改造。实施桂林路刷黑、青渔路延伸、苏州路西延、47号路等道路完善建设。完成包括花径路、花山路在内的一大批道路设施工程。路网设施得到改造和提升,作为基础设施重点项目的团城山污水处理厂和花湖污水处理厂建设不断推进。 “三馆一中心”、磁湖西岸景观带、团城山公园扩建、五星级酒店、金融广场等配套服务性项目顺利建成和开工,进一步完善了城市配套功能。拆迁还建力度加

15、大。近3年来,开发区共完成拆除面积213万平方米,还建150万平方米。其中黄金山工业新区起步区完成拆除自然村面积93万平方米,还建面积70万平方米,一期还建小区已投入使用,二期40万平方米已基本建成,三期40万平方米也全面启动。山北拆除城中村120万平方米,新开工建设还建小区24栋约10万平方米,目前已竣工21栋8.7万平方米。城市管理得到加强,洁、绿、亮、美工程初见成效。拆违工作成绩显著:拆除违法建筑6.3万平方米,有效遏制了违建行为的发生,为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创造了有利环境。7. 社会和谐发展社会保障体系初步构建。社会保障制度初步形成,居民生活水平显著改善。“十一五”期间,开发区每年投入近千万元用于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社会保险净增参保人数达9000人,人均社会保险费交缴3300万元。对被征地拆迁的农民,按照国家的拆迁补偿政策,提供货币补偿及实物补偿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总结/计划/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