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资源保护规划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493303503 上传时间:2023-05-12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20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水资源保护规划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水资源保护规划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水资源保护规划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水资源保护规划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水资源保护规划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水资源保护规划》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水资源保护规划(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温岭市水资源综合规划报告第七章水环境保护规划第七章水资源保护规划第一节概述水资源保护是水资源综合规划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在综合考虑水资源的自然属性 和社会属性、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和规划的前提下,更注重水资源的承载能力及节约保 护,以促进水环境质量的改善和水生态的良性循环。要实现水资源保护,改善水环境,必须控制污染物入河量。根据污染物入河量和纳 污能力,确定入河污染物控制量和削减量,并拟定污水处理设施建设规划。针对温岭市水环境污染的具体情况,提出针对地表水资源、地下水资源污染的防治 措施。对于水源地,划分水源地保护区,并提出针对地表水水源地、地下水源地的保护 措施。第二节 水功能区划分和水质保

2、护目标合理划分水(环境)功能区对保护水源、改善环境、维护生态平衡、合理利用水资 源、促进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水域功能区划分是实现水资源综合开发、合理利用、 积极保护、科学管理的基础。一、地面水(环境)功能区划分和水质目标根据温岭市地面水(环境)功能区划分和温岭目前的水资源状况,温岭市共划分地 表水功能区14个,见表7-1。由表7-1可知,温岭市水域污染严重,大部分功能区水质无法达到主导功能水质要 求,水质现状和2010年目标水质差距甚大,水环境保护和治理的任务重、难度大。二、水功能区水质目标拟定1. 根据水功能区水质现状、排污状况、不同水功能区的特点、水资源配置对水功能区的要求以及当地技术经

3、济等条件, 拟定水功能区现状条件与规划条件 (2020年)下的 水质目标。2. 拟定水质目标依据的水质标准是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并参照渔业水质标准(GB 11607-89),景观娱乐用水水质标准(GB 12941-91)等。3. 拟定水功能区水质目标: 水功能区水质类别; 水功能区水质现状;表7-1温岭市地表水功能区划分水功能区名称河流(湖、库)范围水质目标现状水质(2002 年)能否满足功能起始断面终止断面2010 年2020 年2030 年湖漫水库温岭饮用水源区湖漫水库)源头湖漫水库大坝IIIIIIII能石粘河温岭景观娱乐、农业用水区石粘河湖漫水库大坝月河入口处(

4、横湖桥)IIIIIIIIIV不能月河温岭工业、农 业用水区月河(含西河)温岭太平镇泽国IVIVIVV不能太湖水库温岭饮 用水源区大溪河(含 太湖水库)源头(下山坑)大溪镇IIIIIIIII不能大溪河温岭农业、渔业用水区大溪河大溪镇横峰镇IIIIIIIIIIV不能联树桥河温岭工业用水区联树桥河泽国金清港入河口IVIVIV劣V不能金清港温岭渔业、农业用水区金清港横峰镇金清新闸IIIIIIIII劣V不能金清港温岭饮用水源区金清港花芯水库花芯水库IIIIIIIII不能木城河温岭农业工业用水区木城河金清港出口(六闸)塘下镇IIIIIIIII劣V不能木城河温岭农业、工业用水区木城河塘下镇箬横镇IVIVIV

5、劣V不能箬松河温岭农业、工业用水区箬松河箬松镇松门镇IIIIIIIII劣V不能二横塘河温岭农业、工业用水区二横塘河横河镇五甲IVIVIV劣V不能松甘河温岭饮用、农业用水区松甘河三港口(西瓜塘)解放河(塘头街)IIIIIIIIIV不能江厦溪温岭渔业用水区江厦溪格溪江厦大坝IIIIIIIIIIV不能 相邻水功能区的水质要求; 水功能区排污现状与相应的规划; 用水部门对水功能区水质的要求,包括现状和规划; 社会经济状况及特殊要求; 水资源配置对水域的总体安排。4. 拟定水质目标的具体方法是:将水功能区水质现状与功能区主导功能水质类别指 标进行比较后,按下述情况分别处理: 当现状水质未满足水功能区水质

6、类别时,在综合考虑上述因素后,应拟定水质 保护目标,水质目标可分阶段达标。 当现状水质已满足水功能区水质类别时,应按照水体污染负荷控制不增加的原 则,拟定水质保护目标。5. 在拟定水功能区水质目标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按COD氨氮两项指标拟定水质目标。 对于没有规定水质类别的功能区,如排污控制区,要根据功能区水质现状和下 游功能区水质要求拟定水质目标。 无水质现状资料的功能区,有条件的应进行补测,也可用相邻水域水质数据推 算,源头水可根据天然水的化学背景值推求。 在拟定水质目标时,要考虑同一水功能区现状与规划目标之间的协调,同时也 要考虑同一水平年相邻功能区水质目标的协调。 水质目标的拟定应与供

7、水预测中对供水水质的要求协调一致。根据上述方法和原则,拟定水功能区 2010、2020、2030年水质目标,见表7-1。三、水环境质量目标近期2010年局部区域环境污染恶化趋势得到有效控制,各主要河流水质达到IV类或优于IV类,并能满足相应功能区要求,水环境保护总体规划目标见表7-2。表7-2温岭市水环境保护总体规划目标指标名称单位2010 年2020 年2030 年饮用水源达标率%100100100城市地面水高锰酸盐指数mg/L1086工业废水达标排放率%100100100城市污水处理率%100100100第三节水功能区纳污能力一、设计流量(水量)90%保证率最枯月平均流1. 在现状条件下,

8、计算断面的设计流量(水量)一般米用 量(水量)。2. 设计流量的计算有水文长系列资料时,现状设计流量的确定,选用设计保证率的最枯月平均流量;无水文长系列资料时,可采用近 10年最枯月平均流量作为设计流量。无水文资料时, 可采用内插法、水量平衡法、类比法等方法推求设计流量。3. 断面设计流速确定有资料时,可直接用公式计算:V=Q/A式中,V为设计流速;Q为设计流量;A为过水断面面积。无资料时,可采用经验公式计算断面流速,也可通过实测确定。对实测流速要注意 转换为设计条件下的流速。4. 湖(库)的设计水量一般采用近10年最低月平均水位或90%保证率最枯月平均水 位相应的蓄水量。根据湖(库)水位资料

9、,求出设计枯水位,其所对应的湖泊(水库) 蓄水量即为湖(库)设计水量。二、纳污能力计算1. 纳污能力计算方法及参数的确定水功能区纳污能力是指满足水功能区水质目标要求的污染物最大允许负荷量。其计算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河流水质模型本规划选用一维水质模型进行模拟计算。一维对流推移自净平衡方程:上式的解为:xC(x) = Cexp(- k )u式中:C(x)为江(河)段控制断面污染物浓度,mg/L; C0为江(河)段起始断面 浓度,mg/L; k为污染物综合自净系数,1/s ; x为起始断面距控制断面纵向距离, m u 设计流量下的平均流速,m/s。污染物一般是沿河岸分多处排放的,即每一河段内可能存在

10、多个污染源。规划的远期水平年期间各排污口的设置位置具有不确定性,因而采用以下方法进行概化。即认为 污染物排放口在同一功能区内沿河均匀分布,此概化体现了污染源分布的一种平均状 况,如图7-1所示。X=0X=LI图7-1河流中污染源均匀排放示意图根据上图,设河段长度为L,对于功能区下断面,其污染物浓度为:uLc =m (1-exp(-k-)河流水功能区的纳污能力应为:m =86.4 X 0.365 x (Cs-C。exp(-KL/u)( Q KL/u)/(1-exp(-KL/u)式中:m为河段的纳污能力,t/a ; Cs为目标水质,mg/L; C0为起始断面浓度, mg/L; Q为设计流量,nVs

11、 ; u为设计流量下平均流速,m/s; k为污染物综合自净系数, 1/s ;L为河段长度,m。 平原河网水质模型平原河网纳污能力计算,不同于河流,按平原河网水体的90%保证率设计水位来确 定各河段的设计水量,此时水位较低,流量相对也很小,流速几乎为 0。纳污能力计算, 仅考虑水体水量一部分的纳污能力,计算公式为:m= 3.65KVCs式中:m为该河段的纳污能力(吨/年);Cs为该河段控制的目标水质(mg/l); K为污染物综合自净系数,1/d ; V为该河段的体积(万m) 均匀混合的湖(库)纳污能力计算的均匀混合模型:C (t)m m0m m0(C。0)exo( Kht)KhVKhVKhQ K

12、平衡时:Vm m0式中,C (t)为计算时段污染物浓度(mg/L); m为污染物入湖(库)速率(g/s );m=CQ为污染物湖(库)现有污染物排放速率(g/s); Kh为中间变量(1/s); V为湖 (库)容积(卅);Q为入湖(库)流量(m/s); K为污染物综合衰减系数(1/s); Co为湖(库)现状浓度;t为计算时段(s)2. 综合衰减系数的确定有资料可利用的,直接利用现有资料。无资料时,借用水力特性、污染状况、及地 理、气象条件相似的邻近河流的资料。综合自净系数与多方面因素有关系。在规划中一 般化学耗氧量的取值范围为 0.040.20/d,氨氮为0.020.20/d3. 纳污能力计算成果

13、 纳污能力计算步骤1)确定各功能区的设计流量、平均流速和功能区的长度等参数。2)根据各功能区的实际情况,确定功能区的起始断面设计的污染物浓度C0及控制断面设计的污染物浓度Cs。流域第一个功能区的G的确定,有资料时,采用该河段上游对照断面近年水质监测 的最枯月平均值;无资料时,如上游其他断面有资料,可以利用上游其他断面近几年水 质监测的最枯月平均值用一维模型的浓度公式推算至该断面,或采用两次补充水质现状调查的平均值代替。其他功能区的 C0值采用上一个功能区的控制断面目标值。CS的确定:由于各功能区水质控制目标是以水质类别表达的,而某一确定水质类别 的浓度指标是一个范围,因此,在确定 CS值时,应

14、考虑各功能区的实际情况。在相邻两 功能区之间,如果上一功能区现状水质较好,纳污能力有富余,而下一功能区需要较多 的纳污能力时,可将上一功能区的Cs值定为规定水质类别的下限浓度限值,以降低下一 功能区的C0值,从而为下一功能区留出较多的纳污能力, 如果该功能区本身需要较多的 纳污能力时,可将其Cs值定为规定的水质类别的上限浓度值。3)污染因子选择,本次规划选择化学需氧量(COD)和氨氮(NH-N)进行纳污能力的计 算。4)各功能区在确定了上述参数的基础上,选择适合的水质模型,并利用现有水质 资料对模型进行验证,调整参数。5)利用模型进行功能区水体纳污能力的计算。纳污能力计算结果按上述的设计参数和水质模型计算,全市各江河水系的纳污能力COD为 11324.6t/a,氨氮为1092.7t/ a。在水功能区中,源头水保护区、水源地保护区一般不 允许排污,其纳污能力不能被利用,扣除这一部分的纳污能力,即为可利用纳污能力,温岭市可利用纳污能力 COD为92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