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大型深水抗风浪网箱设备及养殖技术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493302572 上传时间:2022-12-07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5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产大型深水抗风浪网箱设备及养殖技术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国产大型深水抗风浪网箱设备及养殖技术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国产大型深水抗风浪网箱设备及养殖技术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国产大型深水抗风浪网箱设备及养殖技术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国产大型深水抗风浪网箱设备及养殖技术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国产大型深水抗风浪网箱设备及养殖技术》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产大型深水抗风浪网箱设备及养殖技术(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国产大型深水抗风浪网箱设备及养殖技术 网箱养鱼是海水养殖主要方式之一。传统网箱结构简单,框架主要用木板或钢管等加工而成,抗风浪流性能差、规模小、使用寿命短,设置海区有限,集中在内湾和近岸海区,往往造成局部海区养殖容量过大,海区污染、病害等问题日趋严重,影响了海水养殖业的发展。国产大型深水抗风浪网箱,采用高强度的HDPE材料作浮管,主要由海底固定装置、网箱框架系统、圆筒状养殖网、网箱升降系统等组成。圆柱形深水潜网周长可在39100m内选择;网深815米,可调节和选择有浮式、升降式2种。与传统小型网箱相比,具有科技含量高、自动化程度高、抗风浪能力强、养殖容量大、养殖场环境好、病害少等优点。现在我校

2、有多种类型的大型深水抗风浪网箱设备可销售、装配。 :浙江海洋学院海洋科学研究所 联系人: 朱爱意 联系 : 鲟鱼海化深水网箱养殖关键技术鲟鱼为优良的淡水鱼种,该类品种有耐低温,肉质鲜美,生长速度快,抗病率强等特点,本项技术是利用规格6g10g的淡水杂交鲟、淡水史氏鲟苗种,经30天40天的海水驯化,鲟鱼体重约在120g左右,可以适应盐度30的浅海环境。将大规格鱼种放入海区深海抗风浪网箱中,经5个月养殖,体重可达500g700g,品质较淡水养殖有明显改善。该项技术已经建立了鲟鱼完善的海水驯化及大规格鱼种培育的技术工艺;制定了高产稳产深海抗风浪网箱养殖技术规范,研制成功诱食性强的软颗粒饲料,饲料系数

3、在1.5左右,项目整体水平居国内领先。 :浙江海洋学院海洋科学研究所联系人: 朱爱意 联系 :0580-2556372鲡鲷海化深水网箱养殖技术罗非鱼肉质鲜美,有耐高温,生长速度快,抗病率与适应环境能力强,对饲料蛋白含量的要求低等特点。我国内陆淡水地区罗非鱼养殖,至今已有40余年的历史,目前,年产量约在100万吨左右,产品主要供出口。引进淡水吉富鲡鲷(吉富罗非鱼)在浅海进行集约化养殖,单位面积产量高,经济效益显著,并可以提高产品的质量。当海水温度达到15度时,利用越冬的大规格鱼种 (平均体重50g100g),经30天40天的海水驯化,体重约在90g100g,即能适应盐度30的浅海环境。将鱼种放入

4、深海抗风浪网箱中进行养殖,至当年的10月底收获,平均体重可达500g600g;品质较淡水养殖有明显改善。该项技术已经建立了吉富鲡鲷完善的全人工亲鱼培育、海水驯化、大规格鱼种培育的技术工艺;制定高产稳产深海抗风浪网箱养殖技术规范,研制了诱食性强的软颗粒饲料,饲料系数1.5左右,项目整体水平居国内领先。 :浙江海洋学院海洋科学研究所联系人: 朱爱意 联系 :0580-2556372 梭子蟹人工育苗养成技术三疣梭子蟹是我国东海著名的食用海蟹,它以个体大、肉质好、营养丰富而闻名。但是由于过度的捕捞,其资源严重下降。近年来,各地开始利用沿海内湾的自然苗,或进行人工育苗养殖,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我院在梭

5、子蟹人工育苗、苗种养殖等方面,都有一整套的成功经验,可为沿海养殖地区提供技术服务。 :浙江海洋学院海洋科学研究所 联系人: 赵盛龙 联系 :0580-2550073 石鲷繁育及养殖技术条石鲷(Oplegnathus fasciatus)产于我国的黄海、东海和台湾海峡。该鱼常栖息在温带、亚热带水域,为岩礁定居性鱼类。幼鱼时体侧有6条7条黑色横带,成年鱼时横带变淡或消失,吻部变黑,嘴似鸟喙,有硬牙,能咬碎海螺、蚌类、小型蟹类和海胆等后吞食,被认为是鱼类中智能相当高的一种。该鱼有肉质鲜美,营养丰富,经济价值高,岩礁定居性强,渔业作业以垂钓为主等特点。浙江海洋学院已经成功进行了条石鲷的亲体驯化、全人工

6、育苗、大规格鱼种培育、无公害高效饵料配方、鱼病防治、深水网箱养成等技术的应用研究。全长35的鱼苗,经过18个月的养殖,体重可达500g600g。该项技术突破了规模化苗种培育的关键技术,建立条石鲷工厂化苗种生产技术规程,项目整体水平居国内领先。希望通过全人工的培育技术,期待条石鲷成为我国海水网箱养殖,人工鱼礁放流和岛礁增殖放流的一个新品种。 :浙江海洋学院海洋科学研究所联系人: 朱爱意 联系 :0580-2556372深水网箱养殖清洁生产技术鱼类养殖产生的残饵、排放的粪便等废物,常使水体营养盐含量增加,溶解氧下降,导致水体富营养化和底质污染。鱼类养殖业持续发展的关键在于将养殖废物控制在养殖水体自

7、净能力范围内。本项目通过投喂不同饵料的深水网箱养殖对养殖环境影响的研究,初步建立由此引起的对环境影响的模型;另一条途径是运用生态学原理,开展了鱼藻混养的生态调控功能研究。养殖大型海藻是吸收、利用营养物质、延缓水域富营养化的有效措施。一些大型藻类如江篱、石莼、紫菜、昆布类等细胞内具有丰富的氮库,具有储存大量氮的能力。其生物修复作用也主要体现在通过光合作用吸收利用水体营养盐,防止和减轻水体富营养化,增加水体溶解氧,给养殖动物创造良好的栖息环境。在实验室进行不同温度条件下鱼藻不同配比的模拟实验,研究鱼类养殖中大型藻类的生物净化功能(对N、P的吸收等);在网箱养鱼现场研究鱼藻混养技术,开展不同养殖方式

8、、配比研究,最终建立了鱼类与藻类混养关键技术,显著降低鱼类养殖的自身污染,养鱼成活率有一定的提高,建立集约化清洁养殖体系,为无公害养殖提供新的模式。通过研究,制订了深水网箱无公害鱼类养殖技术规范并加以应用,对促进深水网箱养殖产业的健康发展,保护养殖海区海洋生态环境具有重要的意义。 :浙江海洋学院海科学院联系人: 金卫红 联系 :0580-2550073大黄鱼规模养殖技术大黄鱼是著名的舟山渔场最主要品牌。项目针对传统网箱养殖大黄鱼滑坡深水网箱养殖发展以及海水养殖品种结构,进行了大黄鱼亲体驯化、培育及优选技术、品质改良育种技术的应用研究、苗种规模化培育技术、无公害高效饵料配方技术的应用研究、鱼病免

9、疫防治技术的应用研究、深水网箱养成技术的应用研究、精深加工技术研究。项目突破了规模化苗种培育关键技术,建立大黄鱼全人工高产稳产的工厂化苗种生产技术体系和操作规程,形成了大黄鱼深海抗风浪网箱的规模养殖技术规范, 研制了无公害高效饵料及鱼病免疫防治疫苗。建设了苗种繁育基地2个、苗种中间培育基地3个、饲料加工基地、鱼类加工基地以及深水网箱养殖基地3个。项目已申请专利12项,制订9项标准、技术规范。养殖大黄鱼品质得到改善。 :浙江海洋学院海洋科学研究所联系人: 朱爱意 联系 :0580-2556372 笼捕梭子蟹技术笼捕梭子蟹是用饵料诱导梭子蟹入笼而捕获的一种渔具,在世界各地盛行使用。我国传统的捕蟹渔

10、具是流刺网,蟹拖网等,渔获的蟹残肢多、成活率低、劳动强度高,已不能适应梭子蟹暂养出口业发展的需要。针对这一情况,我院原渔业生物研究所设计制作了各式笼具,经几年实际试捕效果良好,与传统的流刺网相比,具有产量高、作业简便、成本低、使用寿命长、而且渔获质量好、暂养成活率高等显著优点,还可以通过调控网目大小,达到保护幼蟹的目的,非常适宜于中小型渔船生产使用。我院可以为沿海渔船提供各式蟹笼、饵料盆子及引诱饵料等,欢迎用户前来联系。 :浙江海洋学院海洋科学研究所 联系人: 朱爱意 联系 : 海鳗暂养与活体运输技术海鳗是名贵的鱼类,国内长途运输和出口创汇都需要暂养与活体运输技术。我院经过几年的研究和探索,先

11、后为舟山市水产联合公司等单位,进行了海鳗活体麻醉、冲氧、包装、运输(空运和水运)等实验,取得了一整套技术方法,填补了海鳗生物学、食性、生态习性、对不同水质因子变化耐受性等研究的空白,提出了系统完整的海鳗暂养与活体运输技术规程和要领。 使用范围:沿海海鳗产地、外销部门、水产经销单位等用于活海鳗及其它活海鱼的暂养和运输。应用本项技术,从舟山海运外销到日本,成活率高达90%以上;从上海包装空运到日本,成活率平均为71%,高的达90%以上。我院可提供海鳗暂养与活体运输一整套新技术,并可代为培训操作人员。 :浙江海洋学院海洋科学研究所联系人:朱爱意 联系 : 浙江北部沿海婆罗囊螺繁殖抑制机理及其应用技术

12、研究 本项目以保证养殖贝类正常生长、繁殖和涂质安全为前提,以室内实验室研究为基础、区域试验为验证与应用载体,运用反馈机制,采取边试验、边应用的的工作方法,通过对婆罗囊螺生物学、敌害生物生态利药物防治学的深入研究,在系统了解该螺的繁殖生物学特性、生活史型各阶段的生态耐受特性和药物杀灭选择特性的基础上,全面掌握了婆罗囊螺的繁殖机理及其抑制途径、生态显著差异项和药物特异性,获得了抑制直至彻底杀灭婆罗囊螺的有效途径和方法,建立了一整套切合实际、行之有效的婆罗囊螺综合防治技术规范和滩涂安全高效精养养殖技术体系。 通过项目组各成员近3年的协作攻关, 自2001年8月至2003年9月间共累计推广5135亩,

13、实现新增产值1056万元,新增利润975万元,产生较为显著的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对于指导浙江沿海滩涂贝类养殖和滩涂的可持续开发与利用提供理论和技术依据。 :浙江海洋学院渔业学院联系人:王志铮 联系 :0580-2550080 大型名贵野生海水鱼类筛选及其人工苗种培育技术受浙江省科技厅资助,我校完成了舟山本地野生鮸鱼和褐毛鲿人工苗种培育技术研究,建立了舟山本地野生鮸鱼从亲体活体采捕、运输保活、现场授精、人工育苗、中间暂养直至养成的一整套技术规程,形式了褐毛鲿从受精卵孵化、人工育苗、苗种长途运输、中间暂养直至养成的的一整套技术规程,在关键技术上获得了重大突破,该技术已被有关育苗企业和养殖户推广采

14、用,取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 :浙江海洋学院渔业学院联系人: 王志铮 联系 :0580-2550080 中国林蛙南移工厂化养殖性变关键技术研究 本项目主要进行了南移养殖中国林蛙性变关键技术、南方暖冬冬眠控制技术、春季气温对中国林蛙卵孵化影响与温度自控调节技术、林蛙幼体适宜生长温度等条件控制与快速生长及雌性输卵管强化培育增肥等关键技术研究,取得了中国林蛙南移养殖的技术和经验,对推动中国林蛙南移养殖发挥了重要示范作用,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明显。中国林蛙南移养殖雌性率达70%,变态率为93.9%,养殖成活率达到61.9,输卵管与体重比为1/10。中国林蛙南移养殖的性变控制、输卵管(俗称哈士蟆油)增重、冬眠控制、幼体最适生长条件等关键技术有重大突破,总体技术水平国内领先。通过项目组成员近2年的协作攻关,取得了适合我国江南地区中国林蛙养殖的技术和经验;在浙江建成了国内先进的全封闭式中国林蛙南移养殖基地。该项目市场前景广阔,对依靠生物技术推动中国林蛙产业化养殖,促进中国林蛙产业链的发展,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浙江海洋学院海科学院联系人: 王日昕 海洋生物活性钙制剂的生产项目针对我国人民普遍缺钙、现行活性钙生产技术造成钙吸收利用率低重金属含量高酸度变化大以及我省海洋水产加工产生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商业计划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