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测试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493300403 上传时间:2022-09-29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测试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测试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测试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测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测试(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测试字词聚宝盆: 一、读拼音写字词。u yn bin f q t mn ru zhn ch海( ) 苍( ) ( ) ( ) ( ) ( )二、辨字组词。嘲( ) 滩( ) 拦( ) 碍( ) 荧( )潮( ) 摊( ) 栏( ) 得( ) 营( )三、改正下列词语的错别字。鱼惯而出( ) 横七坚八( ) 全神关注( ) 随心所遇( )意想天开( ) 轻而一举( ) 响切云霄( ) 见事不救( )四、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阳光( ) 雨水( ) 空气( ) 苦难( )森林( ) 土地( ) 结构( ) 气候( )五、根据意思写出成语。1争着向前,唯恐落后,形容非常积极

2、踊跃。( )2像游鱼那样一个接一个地出去。 ( )3形容某人非常愚蠢。 ( ) 4形容想法离奇,不切实际。 ( )5由着自己的心情,想怎么做就怎么做。( )句子百花园一、把农业气象谚语补充完整。1.朝霞不出门,( )。 2.( ),明日必有大雨到。3.( ),( ),( ),冬雾雪。4.鸡迟宿,鸭欢叫,( )。二、选词填空。居然 果然 必然 突然 当然1.数学考试小明得了满分,这是他勤奋努力的( )结果。2.你说得不错,小三峡的风光( )名不虚传。3.他的语文一直较差,没想到,这次( )考了95分。4.老师吩咐的事,我( )照办。5.课堂上,( )飞来一只小鸟吸引了同学的目光。三、把句子描写具

3、体生动。1. ( )烟火( )构成了( )图案。 2.( )长江( ) 讲述( )故事。3.( )天空中( )挂着( )圆月。四、我是小裁判,判断对错。1“我好像听见有人来了,可开门一年没人。”这是一个比喻句。( ) 2“蛾”“碍”这两个字都没有声母。( )3“满山的枫叶犹如燃烧的火焰”这是个比喻句。( )4人们研究生物某些器官的构造和功能,从中得到启示,并进行模仿,研制成功新的仪器机械,就是仿生学。( )5自然之道让我们懂得,按照自然规律办事,往往会产生与我们的愿望相反的结果。 ( )五、我是文字医生,修改病句。1这几天的气候很好,人感到很舒适。 2黄河给两岸人民带来了深厚的苦难。3它们成群

4、地向树森进攻,大量地繁殖。六、把排列错乱的句子整理通顺,在括号里写上序号。( )对,把它也带去,让大姨看看。 ( )谁要是一把奶头拔掉,它就哇哇大哭起来。( )星期天,我去大姨家玩。( )这个电子娃娃个儿很大,嘴里叼着个奶头儿,活像一个真娃娃。( )出门时,忽然想起叔叔送我的电子娃娃。阅读加油站(一) “响尾蛇”导弹响尾蛇是一种蛇的名字。然而,导弹怎么会和响尾蛇连在一起了呢? 这是因为,科学家发现响尾蛇有一个很特殊的本领:即使在伸手不见五指的黑夜里,也能准确无误地捕捉到小动物;用布蒙上它的双眼,响尾蛇照样能捕到食物。原来,在响尾蛇两只眼睛的前下方,各有一个漏斗状的小窝。这个小窝是一个极强的“热

5、感受器”,科学家称它为“热眼”。这种“热眼”能看见红外线。红外线是一种热的,看不见的光线,很多物体都放射红外线。“响尾蛇”导弹就是把根据响尾蛇“热眼”的原理制成的“人造热眼”装在导弹上。当导弹从飞机上发射以后,“人造热眼”就紧盯着高温目标敌机的喷火口,导弹就直朝敌机冲去,跟踪追击,准确无误地击中目标,使敌机“粉身碎骨”。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特殊( ) 根据( ) 击中( ) 跟踪( ) 目标( )2.联系短文解释词语。粉身碎骨:_伸手不见五指:_3.根据短文内容,想想下面说法对不对,对在()内打“”,错在( )内打“”。(1)响尾蛇在黑夜能准确无语地捕捉小动物,用的是它锐利的双眼。( )

6、(2)“响尾蛇”导弹能准确无误地击中敌机,是因为它速度比敌机快。( )4.根据短文填空。响尾蛇利用( ),能准确地看见并捕捉到( )。而“响尾蛇”导弹安装( ),也能紧盯并击中( )。5.科学家从动植物身上得到启示,于是有了许多发明创造。请你把科不家的发明与相关的动植物用线连起来。 巴茅草 飞机 鱼 日光灯 蜻蜓 雷达 蝙蝠 潜水艇荧火虫 锯子6.小朋友,放飞想象,你以为从( )身上得到启示,可以发明( )。(二) 飞翔的蜘蛛有一天黄昏,我发现:一只黑蜘蛛在后院的两檐之间结了一张很大的网。难道蜘蛛会飞?要不,从这个檐头到那个檐头,中间一丈余宽,第一根线是怎么拉过去的?带着这个疑问,我把院子里所

7、有的蛛网全都搅毁了。后来,细细地观察,我才发现它走了许多弯路从一个檐头起,打结,顺墙而下,一步一步地向前爬行,小心翼翼,翘起尾部,不让丝沾在地面的沙石或别的物体上,走过空地,再爬上对面的檐头,高度差不多了,或说是它满意了,再把丝收紧。收第一根丝要半个小时,直到成一条直线。以后的进程一般比第一根丝的速度要快多了。尽管它很复杂,但蜘蛛对此十分熟练,操作起来,仿佛是一种愉快开心的表演的似的。蜘蛛不会飞翔,但它能够把网凌空结在半空中,它是勤奋、敏感、沉默而坚韧的昆虫,它的网制得精巧而且规矩,八卦形地张开,仿佛得到神助。这样的成绩,使人不由想起那些沉默寡言的人和一些深藏不露的智者。于是,我记住了:蜘蛛不会飞翔,但它照样能把网结在空中。奇迹是执著者造成的。1.文中画“”句子用了什么写作方法?试着仿写一句话。_2.第四自然段中的破折号的作用( ) 。A.话题转换 B.解释说明 C.语意延伸 D.表示转折3.短文中两次写“蜘蛛不会飞翔”,为什么题目却是“飞翔的蜘蛛”呢?_4.请用几个词概括蜘蛛的精神。(从原文中找)_5.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谈谈你对蜘蛛品格的看法。_习作展示台生活需要观察,学习需要观察,发明创造更需要观察。小朋友,只要你留心观察,你就会发现很多像自然之道一课中讲述的类似故事。试试吧,从你知道的这类故事中选一两个写下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