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八年级音乐下册第6单元《重归苏连托》教案花城版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493300214 上传时间:2023-08-07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4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八年级音乐下册第6单元《重归苏连托》教案花城版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新】八年级音乐下册第6单元《重归苏连托》教案花城版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新】八年级音乐下册第6单元《重归苏连托》教案花城版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新】八年级音乐下册第6单元《重归苏连托》教案花城版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新】八年级音乐下册第6单元《重归苏连托》教案花城版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八年级音乐下册第6单元《重归苏连托》教案花城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八年级音乐下册第6单元《重归苏连托》教案花城版(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中高 精品 教案 试卷第六单元 脍炙人口的歌(五课时)第一课时啊,我的太阳和重归苏连托教学目标:听、唱、析啊,我的太阳和重归苏连托,借助手号学唱重归苏连托之转调部分,感受意大利民歌的风格。教学难点:学唱啊,我的太阳教学重点:学唱啊,我的太阳教学过程:一、欣赏啊,我的太阳(一)导入:1. 视频导入。观看歌曲啊,我的太阳三大男高音演唱版视频,问:你知道歌曲的曲名吗?它是哪里的歌曲?演唱形式是什么?2. 问题导入。准备一些跟意大利、拿波里、三大男高音等相关的问题,师生进行快问快答竞赛。问:你知道三大男高音是哪三位吗?有“高音C之王”美誉的男高音是谁?意大利的版图像靴子还是帽子?3. 故事导入。简述

2、啊,我的太阳相关故事。二、 欣赏、学唱重归苏连托(一) 听、析、动听、唱、析:歌曲重归苏连托可以在哼唱熟悉旋律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借助柯达一手视唱乐普,理解转调。第二课时照镜子一、 教学目标 知识: 1感性认识平面镜成像规律及光的反射规律。 2会观察、记录、描述自己的观察结果。 过程与方法: 1能通过对平面镜的观察,发现和提出问题。 2能通过假想、观察、实验等活动进行探究。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细致观察、认真思考的探究精神。 2意识到各种自然现象都是有规律的。 3乐于合作与交流,尊重他人意见。 二、教学过程(一)了解“像”及“平面镜”概念 师:同学们,如果你把玩具放在镜子前,那么你在镜子里能看

3、到什么呢? 师:镜子里出现的是物体的像。 师:在日常生活中还有哪些东西象镜子一样能照出物体的像呢? 师:它们都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师:人们把表面平整、光滑的镜子称为平面镜。 (这一环节的教学设计,主要是想把“像”和“平面镜”的概念渗透给学生,但不要求学生掌握,学生只要有一个感性认识即可。在此过程中,学生的回答可能不够准确和全面,教师将及时的加以补充和完善。) (二)探究平面镜成像的规律 师:让玩具也照照镜子好吗?同学们可以把玩具放在纸的几个点上,注意观察镜子里玩具的像有什么特点。当然你也可以在纸上画一画。 (该环节的设计主要是想通过学生的观察实验,发现平面镜的成像规律。学生一般情况下能够发现像

4、是“左右相反”、“大小相等”规律的。“距离相等”则通过纸上的固定点,使学生感知到。这样做,一是可以使学生有了感性认识,再是顺利的突破难点。) 师:我们用一面镜子照物体的时候只有一个像,如果用两面镜子照物体时,我们会看到两个像。那么能不能用两面镜子照出三个像、四个像、五个像甚至是更多的像呢? (在此过程中,将发给学生第二面镜子和观察表格。同时讲解表格的记录方法,鼓励和引导学生多发现。) (三)探究光的反射规律 师:通过刚才的观察,同学们觉得镜子有意思吗? 师:现在我们用镜子来做一个游戏“灯光打靶”好吗? (在此环节中,将发给学生第二份实验表格和手电筒,并讲解游戏规则:1、移动手电筒,使光通过镜子

5、反射到纸屏的水果上。2、“中靶”后用直线把手电筒、镜子和纸屏沿着光线连接起来。每种水果用不同颜色的笔。) 师:如果靶在其他的位置上时,你应该在哪射击呢? (学生汇报结果时,对描述的要求不宜高,给他加两个目标,让学生口头说出正确的位置,即说明学生心里明白“镜子是这样反光的”,也就达到了基本要求,动手做实验、动手做记录是最重要的。) 师:看来这个游戏有些容易,我们再来一个难一点的怎么样? (发第三份表格,讲解游戏规则:通过两个障碍物把光线打到靶上,并用线连接它们。此环节是让学生同时用两面镜子反射光线。在前一个游戏的基础上,学生一般会较快的完成。这样的设计主要是想让学生的探究水平逐步提高和深入,探究

6、活动也可渐渐自控。) (四)拓展探究曲面镜特点 师:在我们的生活中,你见没见过表面不是平的镜子呢? 师:如果我们用这样的镜子来照一照,会是什么样的呢? (发给学生白钢小勺,让学生观察。) 师:回去后可以接着观察和研究它们。 第三课时莫斯科郊外的晚上教学目标:一、 引导学生对欣赏和学习欧洲经典音乐作品产生兴趣,有探究欧洲音乐深刻思想内涵的愿望,听辨出意大利作品的音乐风格特点。 二、用热情、舒展的歌声演唱前苏联歌曲莫斯科郊外的晚上,并结合歌曲内容描绘并表述自己对歌曲的感受。 三、正确认识变音记号及其作用,并能在教师的指导下正确无误的唱准|#4 #5|大二度音程。掌握连音记号与切分旋律的流畅进行。教

7、学重点:深情演唱全曲,旋律完整,节奏无误。教学难点:掌握变音记号的正确唱法及其不同节奏连接的流畅进行。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 师:生: 1 2 3 4 5- | 1 5. 1 5. | 5 4 3 2 1-| 同学们 好?您好 您好 张老师您好师:1 5 | 1 5 | 1 .5 1 3 | 5 0 | 生:4 4 4 | 3 3 3 | 2 .1 2 3 | 1 0 | 啦 啦啦 啦啦啦啦啦啦 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生:x x | x x | x .x x x | x 0 | xx x | xx x | x . x xx | x 0| (击掌打节奏)二、 导入新课:(课前就播放音乐前苏联歌

8、曲共青团员之歌)师:刚才我们听到的是以前学过的哪首歌曲?生:共青团员之歌 师:这首歌曲是哪个国家的?生:前苏联三、新课进程:、带着问题初听歌曲范唱:(问题:歌曲描绘了一个什么样的意境故事?)(通过莫斯科郊外的美好夜景歌颂了一段伟大经典的爱情。)、复听歌曲:(教师范唱,学生打节拍并试着小声唱一下乐谱)、点出乐谱中出现的变音记号升记号“#”(#4 #5) :、轻声跟范唱哼一遍:、重难点解决:a: 3 - | #4 #5 | 76 3|(可以将其看成是下面的音阶构成) 1 - | 2 3 | 54 1|b:节奏、歌曲的完整跟唱:(教师注意指挥)、形式巩固唱:(分组唱或男女声对唱)四、拓展:、歌曲的风

9、格特点?与我们学过的那首歌曲相似?(抒情歌曲)小夜曲欢乐颂小鸟小鸟、分析歌曲的曲式结构:()一段体二段体带再现的三段体、了解歌曲的创作背景:(米海伊尔马都索夫斯基是苏联著名的歌词作家,苏联国家文艺奖金获得者。他1942年春天曾在一家战地报纸上发表过一首小诗歌唱伊尔敏湖,曾由一位老音乐家马里安柯伐尔谱成歌曲。那首歌没有引起反响,但它的音调基础、它的韵律结构却积淀在诗人创作记忆的深处。25年以后,它终于在莫斯科郊外的晚上中获得了新的生命。)、欣赏前苏联歌曲:小路、红莓花儿开,讨论前苏联民歌的音乐风格特点及情感取向。、完整表演唱:(分析歌曲的情绪,有感情的演唱全曲)五、结束全课1 2 3 4 5-

10、| 1 5. 1 5. | 5 4 3 2 1-|第四课时军港之夜教学目标:1、能了解歌曲情感,用葫芦丝熟练演奏军港之夜。2、通过学习、演练使学生识谱能力、演奏能力得到相应的提高。教学重点: 1、民族乐器葫芦丝的定义: 葫芦丝(又称葫芦萧)是云南少数民族特有的乐器之一,音色亮丽而又柔肠百转,旋律富有诗意和舞蹈性,是我国特有的优秀少数民族乐器,近年来通过葫芦丝制作者们对葫芦丝的进一步改良和开发,以及各种媒介的传播,受到越来越多的音乐学爱好者的关注和喜爱,葫芦丝因其音色独特优美,外观古朴、自然、柔美、典雅、简单易学、小巧易携带、使用簧片发音等特点,具有“东方萨克斯”的美誉。2、葫芦丝曲军港之夜的学

11、习: 歌曲军港之夜是一首著名的反映水兵战斗生活的抒情音乐作品,通过对此曲的了解及学习,使学生们进一步了解此曲的演奏特点和演奏技巧,掌握乐曲的音乐性格和演奏风格,全身心的投入到乐曲当中。3、通过学习、演练使学生具有一定水平的独奏能力。 教学难点: 1、歌曲节奏的掌握,如一拍切分,两拍切分及前八后十六节奏的掌握。2、前倚音的掌握。资料链接:一、歌曲简介歌曲军港之夜是一首著名的反映水兵战斗生活的抒情音乐作品,创作于上世纪的1980年,马金星作词,刘诗召作曲,由著名女中音歌唱家苏小明演唱。歌曲形象的描述了驻守在军港中的最可爱的水兵们,在海风、海浪吹拂的战舰上度过的一个个辛劳的夜晚,深情的赞颂了海军战士

12、为保卫祖国领海而付出艰辛的英雄壮举。作品用简练的歌词把听众带到了优美的军港之夜。静静的夜晚,轻轻的海风,荡漾的海浪,轻摇的战舰,形象地展现了海军战士的生活,同时也体现了广大群众对人民海军的爱戴和赞美。歌词亲切感人,旋律柔美动听,此曲运用了近似朗诵的演唱方法,把听众十分神奇地带进了夜色恬静的军港,给人们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给人以美的享受。这首经典的军旅歌曲1980年秋在北京 “新星音乐会”上推出后,立即风靡军内外,受到人民群众的广泛欢迎。现在此歌已成为中国军旅歌曲中的海军经典代表曲目。 二、词作者简介 马金星,男,汉族,1946年1月出生于天津市静海区小中旺村。当代诗人、中国著名词作家、国家一

13、级编剧。他16岁入伍,长期在部队文艺团体工作。原为空军文工团的舞蹈演员,后任海军政治部文工团创作室创作员。他一生热爱军队文艺事业,情注大海蓝天,创作了大量优秀音乐作品,其主要歌词作品有军港之夜、泉水叮咚响、幸福不是毛毛雨、海鸥、春圆舞曲、写在祖国大海上、南沙,祖国的项链、新时期工人歌、不要远送了,洁白的海鸥、绿色的甲板、再见,我心中的海燕、新水兵,小胖墩儿、我心的月亮、夜、妈妈,我们远航归来了、椰树,绿色的伞、赶海的小姑娘、军港之夜、泉水叮咚响、幸福不是毛毛雨、可爱的中华、党啊,我想对你说等。他因病于2007年8月29日晚在北京逝世,享年61岁。三、曲作者简介 刘诗召,男,汉族,1936年出生

14、于河南省开封市,中国著名作曲家。他1954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在部队文工团先后任小提琴、长笛等器乐演奏员、1963年调人海军政治部歌舞团音乐创作室任专业创作员。同年开始从事作曲创作。主要作品有:军乐曲载歌载舞的人们,管弦乐曲在海洋上,歌曲军港之夜、爱的奉献、妈妈,我们远航回来赶海的小姑娘、分手时再敬一个军礼、海风啊海风、在那水天相连的地方、爱的迷惘、可爱的中华、海的思念等。其中军乐曲载歌载舞的人们是解放军军乐团的保留曲目,为国庆大典的演奏曲目;军港之夜为中国军旅歌曲中的海军经典代表曲目。四、演唱者简介 苏小明,女,汉族,1957年出生于北京市,我国著名女中音歌唱家、影视演员。她1975年参军,在海军政治部歌舞团合唱队独唱演员。1980年秋天,在由北京晚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