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积累复习要点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493298768 上传时间:2022-10-14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2.1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资本积累复习要点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资本积累复习要点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资本积累复习要点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资本积累复习要点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资本积累复习要点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资本积累复习要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资本积累复习要点(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资本积累第一节 资本主义再生产和资本积累一、社会再生产及其内容1社会再生产的涵义:不断更新、周而复始的社会生产过程。2社会再生产的内容:第一、物资资料再生产;第二、生产关系再生产。3社会再生产的类型:(1)简单再生产:生产过程在原有规模上重复进行的生产。(2)扩大再生产:生产过程在不断扩大的规模上重复进行的生产。它包括 两种形式:第一、外延扩大再生产;第二、内含扩大再生产二、资本主义简单再生产1涵义:指资本家把全部剩余价值用于个人消费,使生产在原有规模上重 复进行的再生产。例:(假定m全部用于个人消费,劳动生产率和m不变)第一年:8000c + 2000v + 2000m 二 12000第二年

2、:8000c + 2000v + 2000m 二 120002. 分析资本主义简单再生产的意义可以发现一次生产过程所看不到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的新特征: 第一、资本家用来购买劳动力的可变资本是工人自己创造的。第一年:8000c + 2000v + 2000m 二 12000第二年:8000c + 2000v + 2000m 二 12000第二、资本家的全部资本都是工人创造的。所投资本 10000 二 2000m/年x 5 年二 10000 第三、工人的个人消费从属于资本家,是资本主义再生产的必要条件。可见,资本主义再生产是物质资料再生产和生产关系再生产的统一。本主义扩大再生产1. 资本主义扩大再生

3、产的涵义:资本家把一部分剩余价值转化为资本,用来购买追加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使生产在扩大的规模上重复进行。 例:(假定资本家只消费一半的剩余价值,其它不变) 第一年:8000c + 2000v + 2000m 二 12000第二年:( 8000c+800y) + ( 2000v + 200“)+ 2200m 二 132002分析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所揭示的资本主义经济关系新特征 第一、追加资本来自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第二、资本积累是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的源泉之一。 第三、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是物质资料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再生产的统一。3. 资本积累的实质和客观必然性( 1)资本积累的涵义:剩余价值资本

4、化。( 2)资本积累的实质:利用无偿占有的剩余价值为手段,去进一步占有更 多的剩余价值。( 3)资本积累的客观必然性第一、是剩余价值规律的内在要求; 第二、是竞争规律的外在压力。4. 影响资本积累量的因素( 1)在剩余价值量为一定条件下,资本积累量的大小取决于剩余价值分割 为资本和收入的比例。如:剩余价值量二2000,资本与收入比例1:1,资本积累量为1000 ;资本与收入比例3:1,资本积累量则为1500。( 2)在剩余价值分为资本和收入比例已定条件下,资本积累量的大小取决 于:(剩余价值量)第一、对劳动力的剥削程度;压低工资延长工作日 提高劳动强度f可变资本绝对减少f剩余价值 资本积累f

5、可变资本相对减少 f 增加 增加第二、社会劳动生产率水平;社会劳动生产率水平提高生活资料价值下降生产资料价值下降商品个别价值下降资本家节省了消费开支f 增加增加剩余资本减少了不变资本支出ff价值积累增加了超额剩余价值量f 总量总量第三、所用资本和所费资本差额的扩大; 如:某资本主义企业年生产某产品,购买机器投入资本10000 元,可用10 年;购买原料年投入资本 5000 元;购买劳动力年支付工资 1000 元,获 1000 元剩余价值。那么该企业年生产某产品的价值为: 1000c5000c1000v 1000m 二 8000 元。其中所用资本 二 10000c + 5000c + 1000V

6、 二 16000 元 所费资本 二 1000c + 5000c + 1000v 二 7000 元所用资本(16000 )-所费资本(7000 )二差额(9000 )元-用于资 本积累。第四 、预付资本量的大小。例:预付资本 10000 元,获剩余价值5000 元,在积累率50%条件下,资 本积累 2500 元;预付资本20000元,获剩余价值10000元,在积累率50%条件下,资 本积累 5000 元。第二节 资本有机构成提高和相对过剩人口一、资本有机构成1. 资本构成的三个概念( 1 )资本的技术构成:是指资本的物质形态在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之间的比 例。( 2 )资本的价值构成:是指资本的价值

7、形态在不变资本价值和可变资本价 值之间的比例。( 3)资本的有机构成:指由资本技术构成决定并反映资本技术构成变化的 资本价值构成。2. 资本有机构成具有不断提高的趋势 第一、是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的必然结果。 第二、是单个资本不断增大的必然结果。3. 单个资本增大的形式:资本积累和资本积聚( 1) 资本积聚的涵义及其特征 涵义:是指单个资本依靠自身的积累而增大资本总额。 特征: 第一、资本总额的增大要受社会财富增长的限制; 第二、具有分散性和排斥性。2)资本集中的涵义及其特征 涵义:是指若干小资本通过资本合并形成大资本。 形式:第一、吞并;第二、联合。 杠杆:第一、竞争;第二、信用。 特征: 第

8、一、是对现有资本的重新组合; 第二、资本总额的增大不受社会财富增大的限制。(3)资本积聚与资本集中的区别 第一、途径不同。资本积聚通过资本积累;资本集中通过资本合并。 第二、结果不同。资本积聚可以增大单个资本总额和社会资本总额;资本集 中只能增大单个资本总额而不能增大社会资本总额。第三、速度不同。通过资本积聚来增大单个资本总额的速度慢;通过资本集 中来增大单个资本总额的速度快。第四、体现的关系不同。资本积聚只体现资本家阶级对工人阶级的剥削关系; 资本集中除体现资本家阶级对工人阶级的剥削关系外,还体现资本家剥夺资本家 的关系。二、相对过剩人口是资本主义特有的人口规律1相对过剩人口是资本积累的必然

9、产物(1)相对过剩人口的涵义:相对资本需要而言的过剩劳动人口。(2)随资本积累和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资本对劳动力的需求有减少的趋例:资本总额(元)100005000050000资本有机构成C : V1 : 1-4 : 119 : 1不变资本量(元)50004000047500可变资本量(元)5000100002500需要的工人数(50元/人)10020050(3)随资本积累和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劳动力对资本的供给有增长的趋 势第一、机器生产使操作变得简便,使妇女和儿童成为雇佣劳动者中新的成员; 第二、破产的农民和手工业者涌入劳动力市场; 第三、破产的中小资本家成为雇佣劳动者。2相对过剩人口是资

10、本主义生产方式存在的一个条件 第一、相对过剩人口与资本主义经济周期性发展相适应,可以随时调节和满 足不同时期资本对劳动力的需求。第二、相对过剩人口决定着劳动力的供求关系,调节工资朝有利于资本家的%t?” I方向变动。3. 相对过剩人口的基本形式 第一、流动过剩人口。主要指那些时而就业,时而失业的那部分工人。 第二、潜在的过剩人口。是指经常准备向城市工人转化的那部分农业人口。 第三、停滞的过剩人口。是指那些只能从事工作条件差、强度高、报酬低, 不能从事较好职业的人口。第四、需要救济的赤贫阶层。第三节 资本主义积累的一般规一、资本主义积累一般规律1. 涵义:指资本主义社会中,财富在资本家阶级一边的

11、积累与贫困在无产 阶级一边积累的内在的、必然的联系。2资本主义积累一般规律的内容 第一、资本积累规律; 第二、相对过剩人口规律; 第三、无产阶级贫困规律。二、无产阶级的贫困1. 无产阶级贫困的根源资本主义制度。2. 无产阶级贫困在当代的表现 第一、受剥削和奴役的范围扩大,受剥削的程度在提高; 第二、工人与资本家之间的贫富差距悬殊; 第三、工人失业队伍在扩大; 第四、工人实际工资的提高低于名义工资的提高。第四节 资本积累的历史趋势一、资本原始积累与资本积累1. 资本原始积累的涵义:指通过暴力使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相分离而成为雇佣劳动者和少数人聚敛大量货币资本的过程。2. 资本原始积累的历史作用 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建立创造历史条件。3. 资本原始积累与资本积累的关系 (1)联系:资本原始积累是资本积累的历史前提 (2)区别:第一、产生的历史时期不同。 第二、运用的手段不同。 第三、说明的问题不同。二、资本积累的历史趋势社会主义公有制必然取代资本主义私有制。资 本 积 累生产社会化生产资料使用社会化劳动过程社会化劳动产品社会化1 t生产资料资k本家私有制资本 主义 基本 矛盾资本 主义 经济 危机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矛盾资本 主义 社会 危机使资 本主 义社 会发 展到 社会 主义 社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