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第10课松鼠和松果语文教案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493297690 上传时间:2023-12-12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2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第10课松鼠和松果语文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第10课松鼠和松果语文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第10课松鼠和松果语文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第10课松鼠和松果语文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第10课松鼠和松果语文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第10课松鼠和松果语文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第10课松鼠和松果语文教案(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第10课松鼠和松果语文教案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第1课松鼠和松果语文教案,感谢您的欣赏。松鼠和松果课文原文松鼠聪明活泼,学会了摘松果吃。他高高兴兴地走进了大森林,摘了一个又一个。每个松果都那么香,那么可口。忽然,松鼠眨眨眼睛,想起来了:如果光摘松果,不栽松树,总有一天,一棵松树也没有了!没有了松树,没有了森林,以后到处光秃秃的,小松鼠、小小松鼠、小小小松鼠他们吃什么呢到哪儿去住呢对,松鼠有了好主意:每次摘松果,吃一个,就在土里埋下一个。春天,几场

2、蒙蒙细雨过后,在松鼠埋松果的地方,长出了一棵棵挺拔的小松树。将来,这里会是一片更茂密的松树林。一年级下册松鼠和松果教案【教材分析】松鼠和松果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第0课。课文是一篇童话,叙述了具有环保意识的小松鼠植树的故事。通过这篇课文的学习,我们要让学生了解到人类在向自然索取时,一定不要忘记回报自然。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永远拥有一个美好的家园。【教学目标】1、认识“聪、话”等11个生字。会写“以、后”等6个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复述这个童话。、初步感受回报自然、植树造林的重要,愿意参加植树、认养树木等活动。【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生字卡。【教学

3、时数】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同学们,你们喜欢小松鼠吗看,有两只可爱的小松鼠。今天要和我们一起上课呢!(课件:两只小松鼠在树上跳来跳去,还和小朋友们打招呼。)你们了解小松鼠吗谁来说一说出示课题:松鼠与松果齐读课题。欢快的音乐,鲜明的画面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同时唤醒对松鼠的认知积累,自然地进入学习情境中。二、初读课文1、听老师讲故事。、喜欢这两只小松鼠吗喜欢这个童话故事吗想不想和老师一样把故事讲给大家听自己认真地读读课文:有什么困难,你可以举手或等会儿提出来。3、你读懂了什么还有哪些疑问教师绘声绘色的讲述引导孩子们进入了文本,成了他们与文本第一次接触最强烈的催化剂,利于孩子在整体上

4、感知文本的内在涵义,读后交流的空间,是开放的,尊重学生的独特感受和个体差异。三、学习生字新词1、出示词语:cngmnghohrnhjin聪明活泼忽然眨眼睛uzngyyhuzh如果总有以后主意自己读一读、认一认。2、指名读。3、交流识记生字的方法。4、“开火车”读词语:去掉拼音读。5、读句子:松鼠聪明活泼,学会了摘松果吃。忽然,松鼠眨眨眼睛,想起来了:如果光摘松果,不栽松树,总有一天,一棵松树也没有了!松树有了好主意:每次摘松果,吃一个,就在土里埋下一个。以后,这里就会长出一片松树林的。每个孩子的识字基础、识字能力是不同的。因此摒弃常用的反复齐读等方法,让他们自由识记、自由交流各自的方法,提供相

5、互学习的机会。四、学习第一段1、(出示课件:小松鼠在摘松果吃。)如果你是小松鼠,在这么美丽的森林里,摘吃松果,心里会怎么想、谁来读这一段,读出小松鼠的高兴劲儿其他小朋友仔细听,你从哪儿体会到了小松鼠的高兴了这样评价他的朗读,好吗3、评议、朗读:重点:每个松果都那么香,那么可口。怎么读才能让人觉得:啊,真香,真可口,真高兴!自己试试吧!指名朗读,感受。在生活中,小朋友们也一定遇到过这么开心的事情吧!能像小松鼠一样地说说吗交流:可以用上“那么那么”也可以鼓励学生用不同的词语句式:如“真”、“特别”、“很”、齐读第一段。以读促悟,以悟激情,在一遍遍的朗读中体会小松鼠高兴的心情。评议的过程既是学生交流

6、自己对语言的体验,又是在培养他们倾听、赞美、交流的好习惯。同时,语言的感悟到积累、运用,结合他们的生活经验,但又不拘泥于课文中的句式,努力体现“实”而“活”。五、指导写字1、观察:观察笔画在田字格中的位置,笔画之间的相对位置。“以”、“后”、“更”书写时要注意什么2、范写:师边范写边讲解要点,强调:“以”的末笔是点。“后”的第一、二两笔是平撇和竖撇,竖撇要竖起来。“更”最后两笔交叉的位置。3、仿写、比较:写完一个字,把这个字与范字比较,找到要注意的地方,再写下一个。、练习写字,教师巡视。5、展示评议。观察、模仿、比较,是写字过程中非常重要的环节。这个过程是他们在发现、尝试、再分析、再进步,从中

7、体会到作为一个发现者探索者的乐趣。自觉性和自信心不断增强,有利于学生形成自主学习的意识。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每位学生头戴松鼠头饰,玩“采松果”游戏:课件出示:松树林,松果上写着词语。、(出示松鼠边摘边吃松过图)小朋友们,摘松果开心吗把这份快乐带给我吧!(学生朗读第一段。)角色游戏和富于激励性的语言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二、朗读感悟1、小松鼠一直这么快乐的吗为什么担心呢请你读读课文告诉我,好吗2、光摘松果,不栽松树,总有一天一棵松树也没有了!你们说这句话时,想到了什么你能把你们松鼠的担心、着急读出来吗(引导学生注意感叹号。)指名读,评议,男女赛读。3、你们脸上的表情好像越来越着急了,想到

8、什么了把你们想的大胆地说出来。指导朗读第三自然段。小松鼠们加上动作、表情表演读这段。4、聪明的小松鼠想出办法来了吗有好主意了吗指名读句子说说为什么要这么做5、(课件:春雨绵绵,一片挺拔的小松树林。小松书高兴地在树林里玩。)朗读第五自然段。6、别的小松鼠还有好主意吗再次朗读第五自然段,欣喜的。以角色活动为纽带,以思维为核心,以朗读为主旋律,调动孩子的学习积极性,引导他们逐步加深感悟,使他们在愉悦的学习过程中感受小松鼠的聪明可爱。三、想象升华1、日子一天天过去,将来这片小松树林会怎么样朗读最后一句。“更茂密”那是怎么样的哪只松鼠见过茂密的树林,给大家说说。2、这片松树林是那么茂密美丽。小松鼠们欢欢

9、喜喜地住在那里。嗨,介绍一个你们可爱的邻居吧。你们在这里生活得怎么样想象说话。3、今天回到家,把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还要画画将来的这片茂密的松树林。小动物们在这里快活地生活着。想象创造美。在此,想象让孩子们看到了懂得回报自然带来的美好未来,直接感悟文本的主旨。同时,想象的带领学生进入口语实践的情境。四、指导写字1、观察“主”、“意”、“总”在田字格里的位置,笔画间的相对位置。、范写,讲解。3、仿写,比较。4、练习书写。5、展示评议。五、自选练习1、收集有关植物的图片和资料,举办“可爱的植物”展览。、参加一次植树活动,或养(认养)花、树,体会这些活动的美好情绪。松鼠和松果教学反思松鼠和松果是一篇

10、写松鼠的童话。课文叙述了两只具有环保意识的小松鼠植树造林、维护生态平衡的故事。通过这个故事我们体会到,人类在向自然索取时,一定不要忘记回报自然,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永远拥有一个美好的家园。教学后,我有几点感想:、读要充分,要有质量:“读”是学习语文的法宝,让学生充分自主地读书,有目的地读书,以读代讲,读中领悟课文的真谛,教师在这当中起到的是穿针引线的作用,或者说是引路人。在教学中,我特别注重朗读的指导,设计了多种朗读形式,如:范读、自由读、指名读、齐读、赛读、引读、表演读但读书不光要充分,更要有质量。开始学生的朗读乏感情,是机械的、没有活力的。但我真正的走进了课文,我会随着课文中小松鼠的情感起伏

11、而变化,我觉得我就是课文中的小松鼠,然后我就通过入情入境的范读引领学生去体会松鼠的情感变化,这样,学生受到了感染,达到了情感的共鸣,一双双小手高高举起,争先朗读。在学生朗读不是很到位时,我通过评读、赛读,或一句巧妙的点拨,不但激发了学生朗读兴趣,更提高了学生交际、朗读水平,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2、词句感悟,加深理解,增强语感:我在教学中注意循序渐进地将学生带入文章所创设的情景中,让学生在情景中感悟交流。教学中,适机引导学生品味、体会文中的重点词句。如:(摘了一个又一个),理解摘松果之多、(每个松果都那么香、那么可口)体会松鼠很爱吃松果,进而感受到了小松鼠的高兴心情,这样学生的朗读有了情感的寄托

12、,自然丰富了语感。再如:让学生解疑“为什么说是个好主意”用“因为所以”说一说,再用“如果就”说一说。这一环节不但是对课文的理解,更是学生发展语言的一个训练。3、课文回归,情感升华:一年级的学生喜欢夸张,爱幻想,好表现。当学生当小松树表演完今后将是一片茂密的松树林时。我创设一个小情境:孩子们,你们看,小松鼠、小小松鼠、小小小松鼠他们祖孙三代都来了,来到了这片茂密的松树林里,吃起了美味的松果,可真高兴啊!来,让我们再齐读第一自然段!引领学生回到课文中体会小松鼠的担忧在他们的努力下并没有成为现实,子子孙孙的松鼠们依然那样高兴。学生感受到人类在向自然索取时,一定不要忘记回报自然,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永远拥有一个美好的家园。情感上得到了升华。俗话说: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本课在教学中有很多不尽人意之处,这与本人自身能力有关,特别是低年级朗读指导方面还需要更深一步研究。我想如果我课前能引导学生在搜集有关环保重要性的资料,在课堂上加以展示,在感受小松鼠的担忧时,提出自己对人类将来的担忧,那么这样一来,学生能更真切、更实在地感受到松鼠担忧的必要性,从内心深处更认同作者的看法。这也就是由“近”感到“真”,由“真”感到“亲”。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第10课松鼠和松果语文教案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总结/计划/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