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十年初中应用物理知识竞赛题分类解析专题4光现象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493297577 上传时间:2023-07-05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46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近十年初中应用物理知识竞赛题分类解析专题4光现象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近十年初中应用物理知识竞赛题分类解析专题4光现象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近十年初中应用物理知识竞赛题分类解析专题4光现象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近十年初中应用物理知识竞赛题分类解析专题4光现象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近十年初中应用物理知识竞赛题分类解析专题4光现象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近十年初中应用物理知识竞赛题分类解析专题4光现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近十年初中应用物理知识竞赛题分类解析专题4光现象(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最近十年初中应用物理知识竞赛题分类解析专题4-光现象一选择题1(2013全国初中应用物理知识竞赛)验钞机发出的“光”能使钞票上的荧光物质发光;家用电器的遥控器发出的“光”,能用来控制电风扇、电视机、空调器等电器的开启与关闭。对于它们发出的“光”,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验钞机和遥控器发出的“光”都是紫外线 B.验钞机和遥控器发出的“光”都是红外线 C.验钞机发出的“光”是紫外线,遥控器发出的“光”是红外线D.验钞机发出的“光”是红外线,遥控器发出的“光”是紫外线 答案:C解析:验钞机是利用紫外线的荧光效应来鉴别钞票真伪,所以验钞机发出的“光”是紫外线。遥控器利用红外线传递信号来遥控的,所

2、以遥控器发出的“光”是红外线,选项C正确。2(2008株洲物理竞赛题)下列哪个情景中的“影”是由于光的折射产生的( )A立竿见影 B毕业合影 C湖光倒影 D树影婆娑2答案:B解析:立竿见影是光的直线传播,毕业合影是光通过凸透镜折射在底片上所成的实像,湖光倒影是光的反射所成的虚像,树影婆娑是光的直线传播。3.(2007株洲物理竞赛题)电视机的开启关闭及频道选择可以通过遥控器实现. 遥控器用来控制电视机的是A.红光 B.红外线 C.紫光 D.紫外线3.答案: B 解析:红外线可以用来遥控,遥控器用来控制电视机的是红外线。4.(2002年全国初中应用物理知识竞赛题)小明的写字台上有一盏台灯。晚上在灯

3、前学习时,铺在台面上的玻璃“发出”刺眼的亮光,影响阅读。在下面的解决方案中,最简单、效果最好的是A把台灯换成吊灯B把台灯放在正前方C把台灯移到左臂外侧D把台灯移到右臂外侧4.答案:C 解析: 铺在台面上的玻璃“发出”刺眼的亮光一般是由于台灯可能正好在人的正前方,从而有较强的反射光朝人反射,如将台灯移到人的侧旁,即可避免这种现象。通常人以右手写字,则应以台灯移到左臂外侧最好。如果台灯移到右臂外侧时,右手的影子将落到纸上,影响看书写字。5. (2007株洲物理竞赛题)蓝天上飘着白云,平静清澈的池塘中鱼在自由游动.人向池塘中看去,好像鱼在白云中游动.关于人观察到的鱼和白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鱼

4、是实物,白云是光的反射形成的虚像 B. 鱼和白云都是光的反射形成的虚像C. 鱼是实物,白云是光的折射形成的虚像D. 鱼和白云分别是光的折射和反射形成的虚像5答案:D 解析:人向池塘中观察到的鱼是光的折射形成的虚像, 观察到的白云是光的反射形成的虚像,选项D正确。6. (2007株洲物理竞赛题)成语“白纸黑字”喻指证据确凿,不容抵赖和否认。从物理学角度看 A. 黑字比白纸反射光的本领强B. 白纸和黑字分别发出不同颜色的光进入眼睛C. 白纸和黑字分别反射出白光和黑光进入眼睛D. 白纸反射出白光进入眼睛,而黑字不反光6答案: D 解析:“白纸黑字”从物理学角度看是白纸反射出白光进入眼睛,而黑字不反光

5、,选项D正确,7(江苏第11界初中物理竞赛题)如图所示,平面镜M1和M2的夹角为60,物点S经这两块平面镜所成的清晰像共有 A2个 B3个 C4个 D5个7. 答案:C 解析:画出物点S经这两块平面镜所成的像的光路图,由图可知,物点S经这两块平面镜所成的清晰像共有4个。 8(江苏第11界初中物理竞赛题)如图2是潜望镜的示意图,观察者通过该潜望镜看到的物体的像的情况是 A同实际物体上下、左右关系都是一致的 B同实际物体的上下、左右关系都是相反的 C同实际物体的上下关系是一致的,而左右关系是相反的 D同实际物体的上下关系是相反的,而左右关系是一致的8. 答案:A 解析:经过两个平面镜的反射,所成的

6、像同实际物体上下、左右关系都是一致的,选项A正确。9(江苏第11界初中物理竞赛题)一个演员在舞台上演出当舞台上方的红色追光灯照射到她时,观众看到她一身艳丽的红色服装;当灯光操作员改用绿色追光灯照射她时,观众看到她的上装为绿色而裙子为黑色那么,这位演员服装的实际颜色是( ) A上装和裙子都是红色 B上装和裙子都是绿色 c上装为绿色,裙子为黑色D上装为白色,裙子为红色9. 答案:D 解析:根据题述,用红色追光灯照射到她时,观众看到她一身艳丽的红色服装,说明她的服装可能是白色或红色;用绿色追光灯照射她时,观众看到她的上装为绿色而裙子为黑色说明她的上装为白色而裙子为红色,选项D正确。10. (2009

7、上海初中应用物理知识竞赛)细心的小明注意到这样一个现象:如果打开窗户,直接看远处的高架电线,电线呈规则的下弯弧形;而如果隔着窗玻璃看,电线虽然整体上也呈弧形,但电线上的不同部位有明显的不规则弯曲,当轻微摆动头部让视线移动时,电线上的不规则弯曲情景也在移动。产生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玻璃上不同部位对光的吸收程度不同 B玻璃上不同部位的透光程度不同C玻璃上不同部位的厚度不同 D玻璃上不同部位对光的反射不同10. 答案:C 解析:隔着窗玻璃看,电线上的不同部位有明显的不规则弯曲,说明玻璃上不同部位的厚度不同,选项C正确。11(2007年湖州竞赛题)电视机的遥控器可以发射一种不可见光(红外线),

8、用它来传递信息,实现对电视机的控制。某同学发现遥控器不对准电视机的控制窗口,而对着房中某些物体,按一下按钮,有时竟然也可以控制电视。这是因为A 遥控器发出的红外线发生了反射 B遥控器发出的红外线可以沿任意曲线传播 C遥控器发出的红外线会自动拐弯 D这种情况纯属偶然,没有什么科学依据11. 答案:A 解析:照射到墙壁上的红外线发生反射,反射后的红外线对准了电视机的控制窗口,选项A正确。12. (2002年全国初中应用物理知识竞赛题)小明在听讲座时,想把银幕上用投影仪投影的彩色幻灯片图像用照相机拍摄下来。由于会场比较暗,他使用了闪光灯。这样拍出来的照片A反而看不清投影到银幕上的图像,倒是把银幕上的

9、一些污渍拍出来了B色彩鲜艳,比不用闪光灯清楚多了C色彩被“闪”掉了,拍到的仅有黑色的字和线条D与不用闪光灯时效果一样,因为拍摄的是银幕上的像,而不是实际的景物12.答案:A 解析:投影仪投影彩色幻灯片时,是投影仪将彩色幻灯片成像在银幕上,即投影仪投射到银幕上不同位置处有不同的彩色光,发生漫反射,使银幕前的观众看到银幕上各处的色彩不同而构成一幅与幻灯片相似的彩色画面。若拍摄时采用闪光灯,则银幕对将闪光同样予以反射,而闪光灯的闪光为白色光,它均匀地照射到整个银幕上,这样会冲淡银幕上原来画面的对比度,是原来的画面模糊不清。若是闪光灯的光强度比幻灯片投射光强度强很多时,则将会原来的画面基本看不出来,整

10、个银幕几乎成一片白色,而白色中倒会把银幕上的一些污渍呈现出来,选项A正确。13(2007年湖州竞赛题)有茶色玻璃的汽车内的人能看到车外的人,而在车外的人不容易看到车内的人,对这种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1)车外射入的光线要被茶色玻璃吸收一部分,车内的人受到较弱的光照射;(2)车外人反射到茶色玻璃上的光比车内人反射到茶色玻璃上的光强;(3)车内比车外暗,车内人的瞳孔张开得比车外大。A只有(1)(2) B只有(1)(3) C只有()() D()()()13.答案:A 解析:车外射入的光线要被茶色玻璃吸收一部分,车内的人受到较弱的光照射,使在车外的人不容易看到车内的人;车外人反射到茶色玻璃上的光比车内人

11、反射到茶色玻璃上的光强,使在车外的人不容易看到车内的人;能否看到主要是射入人眼反射光的强度,人的瞳孔张开得大小与能否看到无关。所以正确选项为A。14.(2007年湖州竞赛题)假设地球表面不存在大气层,那么人们观察到的日出时刻与实际存在大气层的情况相比 A将延后 B将提前 C不变 D在某些地区将提前,在另一些地区将延后14.答案:A 解析:由于大气的折射,我们观察到的日出时刻实际上太阳还处于地平线以下,所以假设地球表面不存在大气层,那么人们观察到的日出时刻与实际存在大气层的情况相比将延后,选项A正确。15.(2007年湖州竞赛题)刘文同学发现浙北大酒店的大门是一种自动门,当有人靠近时,门会实现自

12、动开闭。刘文同学对此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很想知道自动门是如何实现自动控制的,为此他反复做了几次实验:当他轻轻地靠近自动门时,门自动打开,当把一个足球滚向自动门时,门自动打开,当把一面底部装有滚珠的无色透明大玻璃板直立着滑向自动门时,门不打开,刘文同学根据探究结果,对自动门的自控原理提出了以下几种猜想,你认为最合理的是( )A自动门听到来者的声音时通过声控装置实现自动开闭B自动门探测到靠近的物体发射出的红外线,通过光控装置实现自动开闭C自动门本身能发出红外线信号,当此信号被靠近的物体反射时,就实现自动开闭D靠近门的物体通过空气能产生一种压力传给自动门,实现自动开闭15. 答案:C 解析:根据题述

13、刘文同学的实验探究可知,自动门本身能发出红外线信号,当此信号被靠近的物体反射时,就实现自动开闭,选项C正确。16(2008全国初中应用物理知识竞赛)检查视力时,要求眼睛与视力表相距5 m。医院里常按图1所示的方式检查视力,让被检查者面对平面镜而坐,身后是视力表。已知人距平面镜2 m,那么视力表离平面镜的距离是A5m B2m C3m D4m16答案:C解析:视力表所成像关于平面镜对称,所以视力表离平面镜的距离是3m。17(2008全国初中应用物理知识竞赛)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小红一直不明白:在光纤通信中,光信号是怎样经过漫长而又曲折的线路,从一端传到另一端的呢?后来通过“探究光纤怎

14、样传输光信号”的活动中,她终于明白了:光信号在光纤中( )A是靠光纤壁不断地反射而向前传播B就像电流沿弯曲导线那样传播C就像水流沿弯曲水管流动那样传播D是靠光纤壁不断地折射而向前传播17答案:A解析:光信号在光纤中是靠光纤壁不断地反射而向前传播的,选项A正确。18(2009上海初中应用物理知识竞赛)如图所示,平面镜OM与ON夹角为,一条平行于平面镜ON的光线经过两个平面镜的多次反射后,能够沿着原来的光路返回。则两平面镜之间的夹角不可能是 A20 B15 C10 D518. 答案:A 解析:设两平面镜之间的夹角为a,光线经过平面镜OM反射,光线方向改变2a,经过平面镜ON反射,光线方向改变180-2(90-2a)=4a,假设经过n次反射,沿着原来的光路返回。则有6an=180,解得a=180/6n,即a=30,15,10,5。即两平面镜之间的夹角不可能是20。19(2009上海初中应用物理知识竞赛)如图所示,P 是一个光屏,屏上有直径为5厘米的圆孔。 Q 是一块平面镜,与屏平行放置且相距10厘米。O1、O2 是过圆孔中心O垂直于Q的直线,已知P和Q都足够大,现在直线O1O2上光屏P左侧5厘米处放置一点光源S,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