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蚂蚁吃糖”的最短路径为例话建模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493285644 上传时间:2024-02-03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86.8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以“蚂蚁吃糖”的最短路径为例话建模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以“蚂蚁吃糖”的最短路径为例话建模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以“蚂蚁吃糖”的最短路径为例话建模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以“蚂蚁吃糖”的最短路径为例话建模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以“蚂蚁吃糖”的最短路径为例话建模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以“蚂蚁吃糖”的最短路径为例话建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以“蚂蚁吃糖”的最短路径为例话建模(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以“蚂蚁吃糖”的最短路径为例话建模课改十年来,广大数学教师对数学建模在认识上还知之甚少或重 视不够,在实践中还感到难以施展甚至一筹莫展.因此,颇有必要对 如何建立数学模型展开研讨与交流.笔者认为数学建模的过程应倡导 “问题情境一建立模型一诊释模型一变式拓展一实践应用”的教学模 式.本文试以“蚂蚁吃糖的最短路径问题”为例,对数学建模教学进 行探讨.1. 建模的重要意义.把一个实际问题抽象为用数学符号表示的数 学问题,即称为数学建模,被抽象的数学问题叫数学模型.数学模型 能解释特定现象的现实状态,能预测对象的未来状况,能提供处理对 象最有效的决策.在数学教育中开展数学建模的教育,能培养学生对 解

2、决问题的浓厚兴趣和进行科学探究的强烈意识,培养学生不断进取 和不怕困难的良好学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 学生敏锐的洞察力、丰富的想象力和持久的创造力,培养学生的团结 协作精神和数学素养.2. 建模的一般方法.根据课程标准,教材向学生提供了大量现实、 有趣、富有挑战性的学习内容,这些内容以“问题情境一建立模型一 让释模型一变式拓展一实践应用”的基本形式呈现,这也正是建立数 学模型的常用方法.问题情境.将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引进课堂,根据问题的特征和目 的,对问题进行简化,并用精确的数学语言加以描述.建立模型.在假设的基础上,利用适当的数学工具、数学知识来刻画事物之间的数量关系或内部

3、关系,建立相应的数学结构.诊释模型.对模型求解,并将求解结果与实际情况相比较,以此 来验证模型的科学性.变式拓展.将已求得的数学模型进行变形,拓展 引申到相应的问题之中,用求得的模型来解释新的问题.实践应用.将求得的模型应用到对应的实际问题之中,使原本复 杂的问题得以简化.三、建模的典型示例1.模型引入一孕育一个现实的问题.目自。引例如图1,蚂蚁在一 只圆柱形杯子的底部边沿某处,糖粘在内底边沿的正对面处,能找到 蚂蚁从外面爬进杯子里去享受佳肴的最短路径吗?设计意图:蚂蚁和糖分别处在杯子的“内层”和“外层”,此题具 有很强的挑战性,由此可以引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图1图2图32.模型识别一联想一

4、个熟悉的问题.笔者当时也觉得此题很有挑 战性,后来细想,其实这个问题的解决思想在课本上已有所体现.人 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第134页作业第10题:如图2, 一只蚂蚁要从 正方体的一个顶点A沿表面爬行到点B,怎样爬行路线最短?分析这是数学中一个很有趣的“蚂蚁吃糖“问题,据说昆虫有一 种天性,它的嗅觉特灵,似乎很擅长于数学中的几何学,总能选择一 种最佳路线去获取食物.那么最短路径在何方呢?由于两点之间线段 最短,而现在的两点是在立方体上,因此有必要把三维空间转化为二 维平面.不妨把右侧面绕侧棱顺时针旋转90 “,使它与正面在同一个 平面内接成一个矩形,再连接AC交侧棱于点0,连接08,则路线 A-O

5、-B就是最短路线(如图3).又由于不同的侧面都可展开,每个侧 面都全等,因此共有6条相等长度的路线,设计意图:此题来自教材,学生都很熟悉,并且解决此题的办法 是学生十分熟悉的公理“两点之间线段最短”的简单应用.3. 模型提炼一引申这个熟悉的问题.立方体上蚂蚁吃糖的问题如此,长方体上蚂蚁吃糖问题又会怎样? 笔者不由的想起了杜登尼,19世纪英国著名的迷题创作者,“蚂蚁吃 糖”其实来源于他创作的“蜘蛛和苍蝇的问题”:如图4,在一个长、 宽、高分别为3m、2m、2m的长方体房间内,一只蜘蛛在一面墙的 中间离天花板0.lm处(点A处)苍蝇在对面墙的中间,离地面0.lm处 (点B处),试问,蜘蛛去捉苍蝇需

6、要爬行的最短距离是多少?分析把 长方体的侧面展开后归纳起来可以分4种情况:后7右侧也/ I左侧面埼地面左面墙天花板图7图8如图 5,AB=0.1+3+1.9=5(m);(2)如用十 f34 丽;(3)如图 W- 好正 F.叫2 (砍(4)如图&奶=伊+ V ,龙: 土3 1 % (航.经过比较,可知第一种情况 的路径最短.由此我们发现:(1)当长、高相等时横向展开和纵向展开所求得的路程远近相同,即长、高相等两路皆近;(2)高“小纵向展开走的路近,长“小横向 展开走的路近,即谁小走谁近于是,针对引例中的问题,估计会有这么一个想法:如图9,糖粘 在杯子的外表面就简单了,如粘在正外对面的B处,可以把

7、圆柱(半 径为3cm,高为5cm)沿着点A所在的侧棱进行侧面展开,于是得到 一个矩形,糖就粘在杯子上边沿圆周长一半处.4g=十 9一修-Jm?3 MO. cm)设计意图:有上例作铺垫,通过转化得到一个“最短路线极值模型”:把立体图形沿侧面展开,利用“两点之间线段最短”,求最短路径.4. 模型分析一一化归这个熟悉的问题.可是题目中的糖却粘在正对面的内表面处,这时思路的关键是把 圆柱形杯子侧面看成里外两层,好比一张矩形的纸上下对折后,对折 线当作杯子的上边沿,再让左右两边重合卷出来的圆柱形杯子,让蚂 蚁停在外一层矩形的下底边的左端点处,糖粘在里一层矩形的下底边 的中点处.解题时需把折进去的里层拉出

8、来,原圆柱就变成高度是原 来的2倍,底面一样的新圆柱,再把新圆柱沿着点A所在母线侧面 展开,那么蚂蚁还在A处,糖就跑到了 B处(如图10),如是最短路 径就是这个展开矩形上的线段AB,AB=屈耳&宓 188,73 E3. 8 (cm)因此,蚂蚁至少要爬约13.scm才能享受佳肴.S10设计意图:通过对“正方体”和“长方体”表面最短路径的探讨, 让学生在模仿解答的过程中,进一步熟悉“圈柱体表面最短路径”模 型的特征及其解.5. 模型拓展 祠示这个熟悉的问题.多次重复和简单的模仿并 不能真正掌握一个数学模型,只有掌握了模型的特征和本质,才能熟练、灵活地应用数学模型,因此,模仿之后的延伸和拓展(意在

9、揭示 模型的本质)是数学模型教学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它是模型通往 应用与创新的前提.笔者在此不由的又想起了人教版八年级下册89页 “拓广探究”栏目第8题:已知,如图11(左),圆柱的底面半径为6cm, 高为10cm,蚂蚁从A点爬到B点的最短路程是多少(精确到0.Icm “B分析将圆柱体沿过点A的母线AC剪开并展开在同一平面上,得 到图11(右),,捕=仲+ 10 -21 一 3血).但若将圆柱的底面半径改为10cm,高改为6cm,蚂蚁从A点爬 到B点的最短路程是多少?根据上述求法得:J6r-+31.42 *32. 0(皿)但是如果蚂蚁先沿母线AC由A-C,然后在上底面沿直径CB 由C-B,路

10、径长为:6+2X10=26(cm).根据上面的计算发现,圆柱体的 高和底面直径发生变化时,最短路径也可能发生变化,不妨设高为h, 底面半径为r,上(1)若沿AC剪开蚂蚁在侧面上爬行“线段 AB ”,路径长为: L = JF+nM(2)蚂蚁先沿图12母线AC由A-C,然后在上底面沿直径CB由 C-B,路径长为:L2=h+2r,分别将Ll和L2平方后得:渚=h2+ 7?,气 Lj = A2 +4址+4 产,曲6= Lf 一 Lld=(# -4)r2-Ur(h 是常数)(h是常数),由此可知,d是;的二次函数,且它的图象与横轴的 两个交点的坐标是(0,0),卢i),(如图12所示)可得如下结论:(1

11、) 当0r4h矿一 4时,do,即斌瑞,则口 4h铲一 4时,d0,即L圣1【,则LlL:,此时,先沿母 线由AoC,再沿直径由C弓刀,路径最短;设计意图:改变圆柱体的底 面圆半径和高,问题的本质虽然没有发生变化,但受“底圆半径和高” 的影响,最短路径可能会发生变化,让学生进一步探讨.6.模型推广 一解决一类相似的问题.形式化是数学的基本特征之一,数学的魅力 不仅仅表现在实际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上,还表现在数学在培养学生思 维自幼上,有着其它学科不可替代的作用.注重数学模型在数学问题 中应用,既可以升华学生对模型本质的认识,提高解题能力,又能有 效的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和良好的思维品质,面对问题

12、时能主动 尝试着从数学角度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培养学 生的应用意识和建模能力.一般地,求一个多面体沿表面两点的最短 距离的方法是:沿两个点所在平面的公共棱展开成平面图形;求一个旋 转体(除球外)沿表面两点的最短距离的方法是:沿旋转体的某条母线 展开成平面图形(还要考虑高和底面圆的直径对路径长的影响):如果 不涉及内外两层的情况,只要在上述展开的基础上,再把内外两层沿 边线对称地展开成平面,进而化归为平面内两点之间线段最短的问 题,方法都是“展平”.笔者通过模型引入、识别、提炼、分析、拓 展、推广等方法启发、诱导学生,其目的是为了让学生亲身经历知识 的发生、发展、形成与应用的过程,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的来龙去脉. 使学生会用数学的思考方式解决问题,认识世界.这有助于学生发现 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有助于学生数学思想的发展,有助于学 生对数学方法、数学思想的掌握和运用,有助于培养学生归纳、推理 和猜想能力.这样的过程对学生掌握必需的双基,培养他们的思维品 质、应用能力和创新意识等方面,都会在潜移默化中起到促进作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