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语文寒假作业2及答案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493285551 上传时间:2023-02-22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47.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一语文寒假作业2及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初一语文寒假作业2及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初一语文寒假作业2及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初一语文寒假作业2及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初一语文寒假作业2及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初一语文寒假作业2及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一语文寒假作业2及答案(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初一年级语文寒假作业(二)一、基础知识。1、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按下列要求回答问题。 5月12日14点28分,一切来得太突然,顷刻间,满目断恒颓壁,美丽的家园被夷为平地,高大的建筑变成废虚,还有,我们数万计的骨肉同胞都走了。地震来临的瞬间,多少人将生的希望让给别人;在生与死的边缘,多少人将死的选择留给自己。给文中加点字注音。顷刻 瞬间 找出文中的两个错别字,并订正。 2、下面这段文字中两处画线句有语病,请逐一进行修改(可以调整语序,可以添加、删除或更换词语等,但不得改变原句要表达的意思)。 在很大程度上,人类精神文明的成果是以书籍的形式保存的。一个真正的读者就是通过读书来最大限度的享用这些成果的

2、过程。而一个人能否成为一个真正的读者,关键在于他在青少年时期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修改: 修改: 3、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张开你想象的翅膀,依照例句,补写句子。挫折说:人生就是那条坎坷曲折的山路。勤奋说:人生就是耕耘大自然的黄牛。奋斗说:人生就是_ 某旅游景点有一则告示:除了你的脚印,什么都别留下;除了你的记忆,什么都别带走。 这则告示告诉游客的主要意思是什么?它写得好吗?请谈谈你的看法。_ 4、诗、文名句填空(题为必答题;题为选答题,从中任选两题作答,若答两题以上,只批阅前两题)。必答题: 天街小雨润如酥, 。 ,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 。 四面湖山归眼底, 。 青山有幸埋忠

3、骨, 。 ,无欲则刚。选答题:海水朝,朝朝朝,朝朝朝落; 物华天宝, 。心有三爱:奇书、骏马、佳山水; 。身无彩凤双飞翼, 。二、阅读理解(一)阅读下文,完成5-8题。吃一口自己田里的米杨汉光我把母亲接到城里住,她的一亩三分责任田就租给同村的张六叔耕种,田租是每年300斤米。开始,张六叔把上好的大米送进城来,煮出的饭又软又香。母亲说,张六叔心眼儿好,做什么事都不会亏待人。可是两年后,张六叔送来的米就不好了,煮出的饭粗糙无味,难以下咽。我不想吃这种饭,叫母亲也不要吃,但母亲照吃不误,她说吃老六送来的米,就想起乡下的田。张六叔又一次送米来时,母亲抓起一把米,看了看问:“老六,我租给你的田专出这种糙

4、米?”张六叔不好意思地说:“这种米是城里便宜买的。现在种田不容易。”母亲说:“我知道种田难。这样吧,那田租减一半,你以后每年送150斤米给我就行了;但一定要我那块田种出的大米。”张六叔非常感激,立即把糙米拉走,改送好米来。大约又过了两三年,有一天,张六叔空手来我家,对母亲说:“老嫂子,这田是越种越难种了。你是不是再减点田租?”母亲笑一笑说:“老六,我不跟你说田租。我的田你照种,送多少米来随你的心意,十斤八斤也行。吃一点乡下的米,我心里舒坦。”此后,张六叔真的每年只送几斤米来。我说:“这个老六叔,也太吝啬了。”母亲说:“不要多讲,随他。种田苦。你看他头发都快白完了,老得多快。”谁知,老六叔还不知

5、足,这年冬天,他进城来对母亲说:“老嫂子,种田实在难啊!你要贴百把块钱给我,我才敢种你的田了。”一向宽容的母亲也撩不住性子了,她没好气地说:“老六,你不要得寸进尺;天下哪有倒贴钱租田的道理?这田你不种就算了,我另租给人种。”张六叔说:“那你就租给别人种吧。”我陪母亲回乡下的老家,处理那一亩三分田。我许多年没有回老家了,看见村里新建了一些小洋楼,原来最穷的刘二叔也住上了洋楼。母亲说:“刘二叔,心眼儿好,我们就把田租给他种吧。”我和母亲走进刘二叔的家里,说想把田租给他种。可我们还没讲完,刘二叔就摇头拒绝了。母亲说:“老二,你听我说完。我是送田给你种,并不收田租,一年只要两斤米,吃一口家乡饭就行。”

6、刘二叔说:“老嫂子,要米你就拿,你的田我却不敢种,一年苦到头,连小孩子的学费都交不起。我两年前就改跑生意不种田了。你看河对面,野草长得最高的一块就是我的田。”我向门外望去,小河两边茫茫的田野上,确实东一块西一块地长着高高的野草。我和母亲再也不敢提租田的事。母亲老了,已经没有能力回乡种田。我们也不得不像刘二叔一样,让那一亩三分田生长野草,另外再拿钱交公粮、水费和这种费那种费。第二年夏天,母亲一个人悄悄地又回老家去。我不放心,追到老家。那时正是收割稻谷的时节,田野上打谷机响个不停。母亲顶着烈日,在她的一亩三分田上割野草,我站在田边问:“妈,你干什么?”母亲说:“这么肥的田丢荒可惜啊!”母亲连头都不

7、抬一下,用手颤巍巍地割着野草。我理解母亲对土地的深情。我不忍心劝阻母亲,但又不愿让她受苦。于是只好走下田去,递给母亲一瓶矿泉水,接过她手里的镰刀。从此,我每年都请人耕种母亲的一亩三分田。虽然田里的收获远不够我支付的工钱,但我依然坚持下去,只为让母亲能吃上自己田里的米。5、 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答:_ 6、母亲对土地的一片深情是在怎样的矛盾冲突中体现的?答: 7、张六叔心眼好,做什么事都不会亏待人,在文中有哪些具体体现? 8、 母亲进了城,还想方设法去耕种乡下的责任田;刘二叔住在乡下,居然让自己的责任田长满高高的野草”,你认为刘二叔这样做对吗?为什么?答:_(二)阅读下文,完成91

8、2题。(17分)病人走进一间富丽华美的房间,人们扶他躺到一张舒适安逸的床上,亲属面带微笑地安慰病人。医生给病人头上套上一个按照病人头部尺寸用速凝塑料制成的头罩,接着将一针试剂注入病人体内,然后吩咐:“所有的人均退出房间,手术开始了。”此时,屋里只剩下病人一人,病房里既听不到医生的吩咐声,也看不见控制台上的信号灯闪烁。尽管病人意识清醒,可他听不到外界的任何声音,也不感到疼痛,只不过有点紧张。当然,这是难免的,因为手术部位是人的最重要器官大脑;确切地说,是脑垂体。半个小时后,病人已经治疗完毕。起身时,他看到了医生和亲属的那一张张笑脸。人们把病人领到“术后病房”,病人外表无任何异常,可见手术的效果却

9、很好,病灶被根除了,而且是在细胞水平上被除掉的。这就是神奇的纳米医学技术。现在,你心里也许还纳闷,医生们是如何完成了“不流血的外科手术”的呢?其实,这个手术最关键的环节就在于医生给病人注射的那一针。注射器里装的既不是麻醉药,也不是其他任何药剂,而是一个个小到肉眼看不见的微型机器人纳米机器人。这种纳米机器人能够根据医生的需要,通过体液进入人体,对指定部位进行修复、抢救,使人体的生病部位能立即好转。这一次手术,纳米机器人就是顺着病人的血液进入大脑垂体部位,对发生病变的脑垂体细胞进行大清除,把病变细胞全部杀掉。无需流血,也没有疼痛,病人在休息一段时间后很快可以痊愈。9、给病人注入的那针试剂是什么?为

10、什么要注入这种试剂?_ _ _10、手术时病人的状态如何?手术的过程怎样? _ _ 11、请简述用纳米机器人做外科手术的特点。 _ _12、纳米技术除应用于医学之外,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如何应用纳米技术?请写出你新奇的想象。 _ _(三)阅读下文,完成1316题。智能材料人或动物的皮肤划破出血或者骨折了,经过一段时间后,会自然愈合;蚯蚓、石龙子、海参等自然界的生物,都具有自我修复的功能。受生物自愈原理启发,科学家设想,在制造飞机、舰船或建造大桥、高楼的时候,能否使其中的一些关键材料也变得有“感觉”,有“反应”呢?能不能在某些材料中,添加一些特别的成分,使大桥在发生故障之前就能发出警报,或使舰船

11、在出现裂痕时就能自动修复呢?这一大胆设想,使一种新型材料智能材料诞生了。到了20世纪90年代,科学家研制出一些智能材料,这些材料已经具备“发现故障”和“自我修复”的功能了。科学家称智能材料为机敏材料。它把高科技的传感器或敏感元件等与传统的材料结合在一起,使无生命的材料具有了“感觉”和“修复”能力。例如,人们将导电性能较好的碳素纤维与玻璃纤维等集束在一起,制得的智能材料,在较强外力作用下扭曲时,其中的碳素纤维因较脆而首先被部分或全部折断,从而使材料的电阻发生相应的变化,据此可预测出该材料受损的程度。再如在混凝土材料中,预先埋入大量装有裂纹修补剂的空心纤维,当混凝土受压开裂时,这些空心纤维也裂开一个口子,从而释放出修补剂,把裂纹重新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