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 辽宁省阜新市海州高级中学高三第一次月考地理试卷含答案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493285550 上传时间:2023-09-18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506.4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教材 辽宁省阜新市海州高级中学高三第一次月考地理试卷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新教材 辽宁省阜新市海州高级中学高三第一次月考地理试卷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新教材 辽宁省阜新市海州高级中学高三第一次月考地理试卷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新教材 辽宁省阜新市海州高级中学高三第一次月考地理试卷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新教材 辽宁省阜新市海州高级中学高三第一次月考地理试卷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教材 辽宁省阜新市海州高级中学高三第一次月考地理试卷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教材 辽宁省阜新市海州高级中学高三第一次月考地理试卷含答案(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地理精品教学资料(新教材) 2019.4辽宁省阜新市海州高级中学高三第一次月考地理试卷(含答案)地 理 试 题一、单选题 降雨量指一定时间内的降雨平铺在地面的水层深度;一定时间内的河流径流总量平铺在流域地面的水层深度叫径流深度。下图是我国某地气温、降雨量和所在流域径流深度统计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 该流域河流夏季补给来源主要是雨水和()A.湖泊水 B.地下水 C.冰雪融水 D.沼泽水2.能反映该流域地域特征的地理现象是( )A.地表风沙少 B.山麓青青草 C.树上柑橘红 D.草场牦牛跑 读某大洋局部环流示意图(下图),回答问题。3.如果该海域完全位于东半球,那么下列洋流中属于图示大洋环流

2、的是()A.墨西哥湾暖流 B.加利福尼亚寒流 C.东澳大利亚暖流 D.西澳大利亚寒流4.与图中海岸相比,海岸()A.气温较高,空气湿度较小 B.气温较高,空气湿度较大C.气温较低,空气湿度较大 D.气温较低,空气湿度较小读世界主要城市用水价格表,完成下列问题。城市 生活水价(元) 城市 生活水价(元) 北京 3.7 罗马 6.9 东京 22.8 巴黎 6 悉尼 9.3 伦敦 4.8 5. 近年来,我国北京等许多城市都提高了用水价格,其主要目的是( )A.促进节约用水 B.与国际水价接轨 C.增加国家税收 D.增加地方财政收入6.水资源是否丰富的标志是多年平均径流量的多少。 表中6个城市中,径流

3、量比较稳定的城市有(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读世界某海域图,图中、分别表示不同季节洋流的流向。 据此回答12题。7.对洋流、的判断,正确的是( )A.为暖流 B.为寒流 C.为补偿流 D.为密度流8.当图中海域洋流流向为洋流所示方向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地球公转速度较慢 B.东亚东南风强盛 C.天山雪线上升 D.圣地亚哥炎热干燥图1为某山麓冲积扇景观图,图2为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9.该山体岩石的类型对应图2中的( )A.甲 B.乙 C.丙 D.丁10.图2中代表地质作用,其中包含山麓冲积扇形成过程的是( )A. B. C. D. 科考人员在我国西北

4、河西走廊有一种类似于蜂巢的地貌,裸露在外的花岗岩千疮百孔,距今已有上亿年,周围有4亿5亿年之前形成的沉积岩。读该地区地质剖面图,回答下列各题。11.形成“蜂巢”的地质作用是( )A.流水侵蚀 B.风力侵蚀 C.冰川侵蚀 D.流水沉积12.此处地貌的形成过程是( )A.沉积岩浆侵入地壳抬升外力侵蚀B.沉积地壳抬升外力侵蚀岩浆喷出C.岩浆喷出沉积外力侵蚀地壳抬升D.岩浆侵入沉积地壳抬升外力侵蚀下图为某区域五个村落的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13.图中序号代表的村落中,最有可能发展为小城镇的是()A. B. C. D.14.上题中的这两个村落发展为小城镇,与下列哪一因素关系最密切()A.地形平坦

5、B.气候优越C.资源丰富 D.交通便利下图为“某河流弯曲处的示意图”,读图回答。15.下图的四幅河床横剖面示意中,能正确反映沿EF断面的是( )A. B. C. D.16. 有关该河的叙述,正确的是( )A.若规划在EF两地建一河港,应选择E地B.此河流位于南半球C.若规划在EF两地建一河港,应选择F地D.此河流位于北半球读部分陆地沿某方向的自然植被依次分布状况和气候条件关系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17.甲最有可能是()A.热带雨林 B.温带草原C.常绿硬叶林 D.常绿阔叶林18.下列关于图中自然带地域分异规律的基础是( )A.地形 B.水分 C.土壤 D.热量下图为六种主要植被类型的气候分布范

6、围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19.序号所代表的植被()A.在非洲分布面积最广 B.分布在南北回归线上C.能促进全球的水循环 D.破坏之后能快速恢复20.序号所代表的植被类型分别是() A.草原苔原阔叶林针叶林 B.苔原针叶林草原阔叶林C.针叶林阔叶林苔原草原 D.阔叶林草原针叶林苔原动物对地理环境具有很强的适应性,在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发挥着平衡功能,据此回答下列问题。21.把非洲热带草原上的狮子、猎豹等大量捕杀, 若干年后最可能出现的景象是( )A.大群的羚羊、斑马生活在安宁的草原上B.草原依然如故,没有变化C.初期食草动物大增,后又数量锐减D.草原退化、沙化22.美国黄石公园的工作人员发现公园里

7、的植被遭到严重破坏,原因是鹿的数量增长过快,那么他们应采取的有效措施是()A.允许猎杀鹿,获取更多收入 B.将鹿驱赶到黄石公园以外C.从非洲进口食肉动物狮子、猎豹 D.从加拿大引进灰狼 23. 青海、内蒙古、甘肃等地大量挖掘“发菜”“甘草”,导致环境恶化,反映了地理环境具有整体性 地理环境具有差异性陆地环境各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和相互影响某一要素的改变将导致其他要素甚至整个地理环境状况的改变A.B.C.D.下图示意某城市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平均人口年变化率,当前该城市总人口约1300万。读图回答问题。24.20世纪90年代和80年代相比,该城市( )A.总人口增长速度加快 B.总人

8、口减少C.人口自然增长率降低 D.人口净迁入量减少25.该城市所在的国家可能是( )A.美国 B.日本 C.俄罗斯 D.德国越来越多的农民工回乡投入创业,推动“归雁经济”兴起。四川省累计扶持37.4万农民工实现回乡创业。26.四川省“归雁经济”出现的主要原因有( )原就业地的生活压力较大 政府政策扶持家乡当地气候条件的改善 东部地区医疗卫生条件下降A. B. C. D.27.“归雁经济”带来的影响可能有( )A.减缓城市化速度 B.促进产业结构调整C.提高环境承载力 D.导致地价大幅下跌读甲、乙、丙、丁四地的近年人口统计图,完成问题。28.自然增长率从低到高排列正确的( )A.甲、乙、丙、丁

9、B.甲、丙、乙、丁 C.丁、丙、乙、甲 D.丁、乙、丙、甲29.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甲地人口增长模式为现代型 B.乙地一定不属于发展中国家C.丙地人口数量最接近人口合理容量 D. 丁地城市化水平高,速度慢 11月24日,备受瞩目的杭州地铁开通试运营。下图是杭州市观测点不同时段地铁运输人数变化曲线图,据此回答问题。30.该观测点可能位于下列哪个功能区( )A.工业区 B.中心商务区 C.高级住宅区 D.低级住宅区31.目前,一般城市选择远郊建造公租房、经济适用房,影响决策的主导因素是( )A.土地价格 B.环境因素 C.交通条件 D.土地利用效率下图是“某城市2007年和人口密度空间分布图

10、”。读图回答问题。32.与2007年相比,单位面积人口数量增长最大的位于()A.2千米附近 B.4千米附近 C.6千米附近 D.10千米附近33.十年来,人口密度的变化体现()A.城市化水平降低 B.城市内部空间结构调整C.城市等级下降 D.城市地租水平保持不变 右图为某市三个不同区域的土地利用结构图。读图回答问题。34. 三个区域中()A.工业污染最严重的是a 35. B.常住人口最多的bC.地价最高的是c D.商业活动最为繁荣的是b35.以下地理事项最有可能位于a区域的是()A.大型批发零售市场 B.高级住宅区 C.疗养院 D.中心商务区三、综合题36.读世界部分区域自然带分布略图,回答1

11、.)说出B处自然带在全球的分布规律。(2分)2.)D、E两处自然带相同,试分析影响两处自然带形成的主要原因。(6分)37. 下图为我国省际人口迁入、迁出强度分布及其变化。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 )说出我国省际人口迁入、迁出强度的空间分布总体规律及成因。(4分)2. )简析我国人口迁入重心的移动方向及成因。(4分)38.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4月1日,国家决定设立“雄安新区”。雄县、安新和容城是河北省经济比较落后的地区,三县总人口仅100多万,而面积达1500多平方公里,以农业用地为主。“雄安新区”距离北京、天津各100多千米,城际高铁20分钟即可到达,高速仅1小时车程。下图为“雄安新区”

12、区位示意图。1.)图示地区,等级最高的城市是_,城市等级越高,数量越_(多或少)。(2分)2.)“雄安新区”的建设可以缓解京津冀地区日益严重的城市问题,这些城市问题主要表现为_。(4分)3.)“雄安新区”的开发将使该地区农业生产结构发生明显变化,主要影响因素有_、_。(2分)4.)从地理位置、资源和环境的角度,简述“雄安新区”的区位优势。(6分)参考答案一、单选题1.C; 2.B3.D; 4.B5.A; 6.B7.C; 8.D9.B;10.B11.B; 12.A13.D;14.D15.D; 16.A17.C; 18.D19.C; 20.D21.C; 22.D23.C24D; 25.A26.A;

13、27.B27.D; 29.B; 30.A31.D; 32.B33.B,34.B; 35.D二、 综合题36.答案:1.南北纬30-40的大陆西岸。2.D处主要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形成热带雨林气候,自然带为热带雨林带;E处主要受地形与暖流的影响,形成热带雨林气候,也发育成热带雨林带。37.答案:1.中西部省区人口资源丰富,经济欠发达,就业机会和收入较少,劳动力大量剩余,成为主要迁出省区;沿海省区经济发达,收入高,劳动力需求量大, 吸引大量中西部人口迁入。2.长三角都市圈的经济快速发展,特别是浙江省的崛起,使长三角都市圈取代珠三角都市圈成为人口迁入的主要地区,导致我国人口迁入重心北移。38.答案:1.北京; 少; 2.环境质量下降、交通拥挤、住房紧张、社会秩序混乱3.市场; 地价; 4.距北京、天津港比较近;水源充足、土地资源充足;生态环境优良欢迎访问“高中试卷网”http:/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