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春沪教版数学二下5.2《轴对称》word教案4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493284184 上传时间:2024-02-03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春沪教版数学二下5.2《轴对称》word教案4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22春沪教版数学二下5.2《轴对称》word教案4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22春沪教版数学二下5.2《轴对称》word教案4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2022春沪教版数学二下5.2《轴对称》word教案4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2022春沪教版数学二下5.2《轴对称》word教案4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22春沪教版数学二下5.2《轴对称》word教案4》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春沪教版数学二下5.2《轴对称》word教案4(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2春沪教版数学二下5.2轴对称word教案4教学目标:1. 初步认识轴对称的概念,能找出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2. 在画、折、剪等自主探索的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表达、思维、空间想象能力,同时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和合作精神。3. 联系生活实际,通过感知、认识、欣赏、制作轴对称图形,渗透美育,感悟学习的价值。教学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剪刀、彩纸。学具:图片、剪刀、彩纸。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初步感知:1. 小游戏:师:今天我们先来做一个小游戏,老师这里有一些图形只能看到一半,你能不能猜出来它原来是什么?(出示图案的一半,随着学生的回答逐一显示整个图形)师:你们是怎么猜出来的?2. 师

2、:它们的两边真的都是一样的吗?我们来动手折一折。师:你发现了什么?师:对折以后,图形左右或上下两边完全合在一起,我们叫作“完全重合”。3. 揭示课题:像这样沿一条直线对折,两侧的图形能够完全重合的图形叫作“轴对称图形”。师:你认识“轴”这个字吗?师:和你的同桌说一说你手中的图形是什么图形?二、自主探究,体验新知1. 想一想:如果沿着其它的线折,两边会不会完全重合?师:所以只有沿着这条折痕对折,两侧的图形才能够完全重合,你知道这条特殊的线的名字吗?板书:对称轴(齐读)2. 介绍生活中的“轴”。出示汽车模型上的两个轮胎中间的“轴”。3. 师:你能画出手中的图形(游戏中的图形)的对称轴吗?学生画完后

3、交流并展示。4. 出示生活中的轴对称图形,找找它的对称轴在哪里?师:看,我们的许多汉字都是“轴对称图形”,像“中、品、田”等,还有数字“8、0”也是。5. 判断图中的线是不是对称轴?为什么?出示图片,想一想怎样画的线才是对称轴?你能画几条?6. 师:大家一起来试一试,看书第5题,是对称轴的打勾,不是的打叉。师:为什么茶壶上的红线不是对称轴呢?生:左边是壶嘴,右边是壶柄,两边不一样。出示一个茶壶,请4个小朋友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它,其他同学猜一猜哪个小朋友看到的茶壶是轴对称图形,哪个小朋友看到的不是?师:是呀,不同的物体,从不同的角度去看,会有不同的发现。7. 师:接下来,请小朋友一起来帮忙看一看,

4、哪些图形是轴对称图形,为什么?(出示图形)和小组里的伙伴们一起商量、商量。8. 师:这是两幢漂亮的房子,它们都是轴对称图形吗?j师:看书第3题,用尺把对称轴画出来。k师:和老师的核对一下,同意吗?(多媒体演示)l师:画完后还要检查一下,两边一样吗?9. 小结:j师: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你知道了什么?k师:想一想,在我们的生活中有轴对称图形吗?生举例。师:老师也收集了一些轴对称图形的图片,一起来欣赏一下。(多媒体演示生活中有代表性的轴对称图形:蜻蜓、老鹰、雄伟的教堂、上海城市规划展示馆、嘉定孔庙、法华塔、泰姬陵。)师:许多的昆虫和鸟类都是轴对称图形,可以帮助它们保持平衡。三、巩固练习小组操作讨论

5、:师:这4个图形大家认识吗?它们是不是轴对称图形?如果是,画出它的对称轴,并想一想,你最多能画几条?画完后,在小组里一起交流一下。1. 学生自己折一折,画一画。2. 小组交流。3. 全班交流。四、动手操作、制作轴对称图形师:生活中,书本上有那么多的轴对称图形,你有没有办法很快剪出一个轴对称图形?1. 学生拿出纸来尝试。2. 师:说说你是怎么很快地剪出轴对称图形的?生:先把纸对折起来,再画出图形的一半,减下来,然后展开就是一个轴对称图形了。3. 观看录像:如何制作心形、蝴蝶、松树等。4. 师:对呀,我们可以运用轴对称图形的特点,来制作许多漂亮的轴对称图形。你能再制作一个与众不同的更美的轴对称图形

6、吗?5. 展示交流。 附送:2022春沪教版数学二下5.3角word教案1教学目标:1. 建立锐角和钝角的概念,能辨认直角、锐角和钝角,知道角的大小只与它两边张开的程度有关,而与所画出的边的长短无关。2. 引导学生经历观察、操作、分类、比较等数学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实践、分析、抽象等能力,进一步建立空间观念,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3. 通过实践,与他人合作和交流,使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建立自信心,感受数学价值。教学重点:建立锐角和钝角的概念,能正确辨认出直角、锐角和钝角。教学难点:知道角的大小只与它两边张开的大小有关,而与所画出的边的长短无关。教学过程:一、情境激趣,自主找角观察滑梯上的角

7、。(1)出示媒体:滑滑梯场景学生观察图画:你们从画面上看到了什么?仔细观察滑梯,你发现了什么?(2)出示课题:角(3)引导学生找角。(4)媒体演示,抽象出角。二、自主参与,探究新知(一)分类初步了解新知。1. 方法:学生操作,教师巡视。2. 操作要求:(1)请小组合作,组长负责。(2)想一想,这些角可以分成几类?(3)分好后,小组里说说为什么这样分?3. 交流。请学生说说,你们小组是怎么分的?交流时,请你讲清:(1)你们小组将这些角分成了几类?(2)是按什么分的? 师:我们分的标准不同,分出来的结果也不同。4. 再次分类师:抓住分三类的小组,引导全班学生再次分类,同时请一人在黑板上分类。5.

8、归纳(二)认角理解锐角、钝角的含义。(1)引导学生给锐角、钝角起名。(2)验证锐角、钝角的方法。(三)构建锐角、直角、钝角的表象。(1)指名认角。(2)建立表象。方法:请学生闭上眼睛,想象三种角的形状,再用手势比划一下。(3)比较:给锐角、钝角、直角排队。板书:钝角直角锐角 或 锐角直角钝角(4)归纳。(四)角的大小。(1)设疑,媒体出示两个角。观察猜测。师:请你猜一猜,这里两个角,哪个比较大?为什么?媒体演示:一样大小(2)解疑讨论:角的大小与什么有关?实践:小组合作,寻找结论。师:请大家一边思考、一边操作,你发现了什么?看书:熊猫乐乐是怎么说的?(3)师生归纳:比较两个角的大小要看角两边的开合情况,叉开越大,角越大。三、内化新知,延伸知识独立练习题3,用三角尺量一量角,哪些是直角?哪些是锐角?哪些是钝角? 交流、核对。找出滑梯中的锐角、钝角和直角。观察媒体,说说角在生活中的运用。展示校园图片、南浦大桥图片等。(将课内知识向课外延伸)四、体验收获,总结评价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