错别字问卷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493282983 上传时间:2023-01-02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错别字问卷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错别字问卷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错别字问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错别字问卷(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重庆市黄桷垭地区社会用字不规范现象调查手记调查时间:2012年5月1日调查地点:重庆市南岸区黄桷垭镇调查对象:黄桷垭街道店面招牌、广告、横幅,黄桷垭垭民。调查人:重庆文理学院 桂倩倩调查方法:1、搜寻法:自己在街头仔细查看各处的广告、标语、招牌甚至餐厅菜单,查找其中存在的用字不规范现象。2、问卷法:为了更贴近了解市民生活中用字情况,设计了一些关于常用而易错的汉字考核问题的调查问卷,向不同的市民随机给出不同的题目进行一个统计。调查过程: 趁着五一假期来到重庆市区的黄桷垭镇,这里虽距市区有一定距离,但人口稠密,社会活动频繁,基本是重庆大市区的一个缩影,因此选择在这里进行汉字用字不规范调查。 来到那

2、里后,便在大街上游走,一面仔细搜罗各处存在汉字的地方,一面拿着笔记本,记下用字存在错误和不规范的地方。并走进许多店铺、深入居民社区进行了调查。最后在人流量较大的路口拦路发放问卷,进行了即时调查,然后将问卷收回,带回学校来进行整理,最后得出调查的结果。调查结果: 经调查出结果后发现,目前社会上用字不规范现象仍然很严重,主要归纳为5类:写错字、写别字、滥用简化字、混用繁体字、笔顺错误。一、搜寻发现的用字错误现象(类别:别字,6例): 1、一处海报中将“荟萃”写成了“汇萃”; 2、某饭店将“腊肉”写成了“蜡肉”; 3、某商店将“灯泡”写成了“灯炮”; 4、某墙上标语将“反映问题”写成了“反应问题”;

3、 5、某房地产张贴的广告中将“美轮美奂”写成了“美仑美奂”; 6、一处广告将“家具”写成了“家俱”。二、搜寻发现的用字不规范现象(类别:不正确的简化字、混用繁体字,3例):7、某饭店将“午餐”、“晚餐”的“餐”字简写成了“歺”;8、一处示意牌将“停车”写成了“仃车”;9、两处理发店都将“发”写成了繁体形式“髪”,但确和简体字混在一起使用。三、调查问卷中统计出的用字错误现象:(类别:写错字,写错笔顺,12例) 10、80%的接受调查者将“尴尬”的偏旁写成了“九”; 11、50%的接受调查者将“感冒”的“冒”上半部分写成了“日”或者“曰”; 12、60%的接受调查者将“酒”的右边“西”里面一横没有

4、与两边接拢; 13、20%的接受调查者写走之旁的字如“边”、“过”等字时先写的走之旁; 14、40%的接受调查者写“氵”时过于潦草,以至于和“讠”看起来混淆不清; 15、30%的接受调查者写“熙”字时将左上部写作了“臣”; 16、10%的接受调查者将“臀部”写作“殿部”; 17、50%的接受调查者不会区分“嚷”和“囔”字,或者在写的时候乱写一通; 18、10%的接受调查者将“盐”的上面写成了“扑”; 19、70%的接受调查者写“女”字的时候写错笔顺; 20、有1个接受调查者写字时将带有“口”部的字中的“口”全部画成圆圈; 21、30%的接受调查者写“添”、“寨”等字时少写了下面一点。四、调查问

5、卷中统计出的用字不规范现象:(类别:别字,10例) 22、30%的接受调查者将“通宵”写成了“通霄”; 23、40%的接受调查者将“堕落”写成了“惰落”,有1个调查者甚至写成“坠落”; 24、30%的接受调查者将“树懒”这种动物认为是“树獭”,其实实际上没有“树獭”这种叫法; 25、60%的接受调查者将“察言观色”写作“察颜观色”; 26、70%的接受调查者将“文身”写作“纹身”; 27、60%的接受调查者将“文过饰非”写作“文过是非”或“闻过是非”等; 28、50%的接受调查者不能将“戊”、“戍”、“戌”区分开,写词语的时候混淆; 29、60%的接受调查者将“寥寥无几”写作“廖廖无几”; 30、40%的接受调查者将“不胫而走”写作“不径而走”; 31、70%的接受调查者将“直截了当”写成“直接了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