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四年级教案研读练习表演西门豹教学刍议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493280505 上传时间:2022-07-26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语文四年级教案研读练习表演西门豹教学刍议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小学语文四年级教案研读练习表演西门豹教学刍议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小学语文四年级教案研读练习表演西门豹教学刍议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小学语文四年级教案研读练习表演西门豹教学刍议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小学语文四年级教案研读练习表演西门豹教学刍议》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语文四年级教案研读练习表演西门豹教学刍议(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学语文四年级教案研读练习表演西门豹教学刍议西门豹是人教版第七册的一篇课文,文中写西门豹破除给河伯娶妇的迷信是重点部分。这部分人物形象栩栩如生,故事情节跌宕起伏,思想内涵十分丰富,将一出破除迷信、惩治邪恶的活剧描述得淋漓尽致。这部分的教学,适合运用浙江特级教师周一贯提出的表演研读模式,笔者设计了以下几步教学程序。 一、研读,理解感悟。 (一)初读,了解大意。 教学这部分,教师首先提问激趣:课文这部分描述简直是一出精彩的戏,谁是这出戏的主角?引导学生带着问题初读语文,了解大意,找准主角是西门豹。 教师在问:回顾前文,往日给河伯娶妇时,谁是主角?演的是什么戏?学生回顾前文,自然会明白,往日的主角是

2、巫婆和官绅。他们演的是利用给河伯娶妇骗钱害人的戏。 教师提问设疑:西门豹也是演骗钱害人戏吗?让学生再读课文后展开讨论,懂得西门豹演的是破除迷信、惩恶邪恶的戏。引导学生概括出这部分的大意。(二)细读,理解内涵。 西门豹要惩治邪恶、破除迷信是件不容易的事。他是怎样把这件难事办好的呢? 引导学生分三步来理解:1、取信于民,适时赶到。 要求学生抓住西门豹带着卫士真的来了中的真的来了中的真的回顾前文的预约。然后教师激疑:写真的有什么用意?引导讨论,使学生理解这样写表明西门豹说话算数,决心为民除害,并且胸成竹。 教师适时点拨,西门豹假戏真做,在给河伯娶媳妇时做戏,真是占天时、得地利、有人和。 2、巧救新娘

3、,严惩首恶。 引导学生自读第11、第12自然段,并将这两个自然段分层理解。让学生通过研读讨论,弄清第1自然段写了看新娘、说新娘不漂亮和投巫婆下河这三层意思。第自然段写了巫婆被淹没和除官绅头子这两层意思。 教师再问:这几层意思中,哪一层是惩治巫波的关键。为了什么?引导学生讨论理解:关键是说新娘不漂亮。因为这个借口既救出了新娘,又为惩治巫婆和官绅头子提拱了理由,一举两得。教师及时总结,西门豹惩治首恶不但行动果断,而且胸有成竹,可见斗争艺术高超。 3、惩治官绅,唤醒民众。 西门豹的斗争艺术很高,还体现在惩治一般官绅与惩消费品市场首恶是有区别的。旁边的官绅吓得面如土色跪下来磕头求饶,实际上是不打自招。

4、在这里要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结合观察插图,发挥大胆想象,说说他们怎么求饶,求饶些什么,让学生借官绅之口说出给河伯娶媳妇的真相。这样对下文所写的老百姓都明白了就容易理解了。二、练习,训练思维。 在研读了这部分内容后,让学生概括地评价西门豹破除迷信、惩治邪恶的办法。学生往往会用非常巧妙来评价西门豹的办法。教师要追问:妙在哪里?先让学生分析讨论,然后完成以下填空题: 西门豹惩治巫婆和官绅头子的办法真(绝妙或巧妙)!他要巫婆和官绅头子下漳河去找河伯说事情。如果他们下漳河去,就会被(淹死),而他们不愿下河,怕下河,就说明漳河里(没有河神)。他们进退两难,就证明了给河伯娶媳妇是(骗钱害人)的。他们的鬼把戏

5、(不攻自破)。 所填的内容,只要意思对即可。通过练习使学生懂得,西门豹摆在巫婆和官绅面前的是一道难题。去不是,不去也不是,其结果是一样的,都说明了漳河里没有神,给河伯娶媳妇是骗钱害人。这实际上是一个两难推理,可以用来训练学生的思维。 三、表演,综合提高。 这一精彩的片段适合学生即兴表演,通过表演旨在促进学生对这部分课文进行全身心的感受。 在表演前先组织学生感情朗读,并指名复述。然后再让几位学生分别扮演西门豹、巫婆、官绅头子及卫士等角色,到讲台前表演。要鼓励学生在表演中创造性地加入一些语言和动作。其他学生则是观众,要在表演前后作出评价。 这样的表演既训练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巩固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又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有利天真无邪提高学生的整体语文素养,可谓一举两得。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总结/计划/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