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六年级分组实验记录(下学期)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493268578 上传时间:2023-11-21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83.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科学六年级分组实验记录(下学期)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小学科学六年级分组实验记录(下学期)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小学科学六年级分组实验记录(下学期)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小学科学六年级分组实验记录(下学期)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小学科学六年级分组实验记录(下学期)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科学六年级分组实验记录(下学期)》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科学六年级分组实验记录(下学期)(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实验名称:放大镜的使用及观察实验类型:分组实验器具及材料:放大镜,各种物体实验目的:学会使用放大镜观察物体,观察放大镜的特点。实验过程:1. 观察对象不动,人眼和观察对象之间的距离不变,手持放大镜在物体和人眼之间来回移动。2. 把放大镜移至眼前,以动物体,直至图像大而清楚。3. 对比用眼睛和放大镜观察科学课本的照片。4. 观察放大镜的特点。实验结论:放大镜在使用时要调整好物体,镜面和人眼的距离。科学实验记录六年级下学期科学实验记录六年级下学期实验名称:放大镜下的晶体实验类型:分组实验器具及材料:放大镜,精盐,味精,碱面。实验目的:用放大镜观察晶体。实验过程:1. 用肉眼和放大镜对比观察食盐,碱

2、面,味精,糖颗粒有什么不同。2. 在纸上画出观察结果实验结论:放大镜下晶体的形状相对比较固定,并且每种晶体的形状都各具特点。科学实验记录六年级下学期实验名称:怎样放得更大实验类型:分组实验器具及材料:凸度不同的放大镜,硬纸。实验目的:研究怎么样用不同凸度的放大镜组成放大倍数更大的仪器。实验过程:1. 找两个放大倍数不同的凸透镜,调整它们之间的距离来观察物体,直到看清楚为止。2. 移开一个凸透镜,比较一下两次看到的物体有什么不同。3. 反复几次,看看有什么发现。4. 上下移动调整两个凸透镜之间的距离,直到找到物体最清楚的图像,用纸筒和胶带把两个透镜固定下来。5. 用制作的一起观察教科书上的图片和

3、字。6. 用自制的显微镜观察周围的物体,与一个放大镜比较,观察放大倍数是否增加了。实验结论:两个放大镜调整好距离后才能起到加倍放大的作用。科学实验记录六年级下学期实验名称:显微镜的使用实验类型:演示实验器具及材料:教师用显微镜实验目的:让学生们知道显微镜的结构及使用方法。实验过程:1. 一只手握住镜臂,另一只手托着镜座,将显微镜向着光摆放在平坦的桌面上。2. 转动转换器,将低倍物镜转到镜筒下。3. 调节载物台下的反光镜,从目镜往下看,能看见一个亮的光圈。4. 调节粗准焦螺旋将镜筒抬起,使低倍物镜离载物台大约23厘米。将想观察的标本的载玻片放在载物台上,用压片夹夹住,要使标本恰好在载物台通光孔的

4、中央。5. 调节准焦螺旋,降低镜筒,使低倍物镜恰好在载玻片的上面。6. 从目镜往下看,调整准焦螺旋,将镜筒慢慢地抬升到标本出现在视野里为止,调整光线使你能尽可能地看清标本。7. 慢慢移动载玻片,观察标本的各个部分,注意移动方向和从目镜里看到的方向正好相反。实验结论:按照显微镜的使用方法去操作,并注意爱护显微镜,防止损坏。科学实验记录六年级下学期实验名称:观察洋葱表皮细胞实验类型:分组实验器具及材料:显微镜,洋葱表皮细胞切片实验目的:观察洋葱表皮细胞的结构。实验过程:1. 将洋葱表皮切片放在显微镜下,调整好观察清晰度。2. 观察洋葱表皮切片的结构。实验结论:洋葱表皮细胞如一个一个挨着的小房间,里

5、面还有圆点,气泡。科学实验记录六年级下学期实验名称:观察叶孔实验类型:分组实验器具及材料:显微镜,叶孔切片。实验目的:观察叶孔实验过程:1. 将叶孔切片放在显微镜下,调整好观察清晰度。2. 观察叶孔切片的特点。实验结论:能清晰的看到叶子上的气孔。科学实验记录六 年级实验名称:观察水中的微生物实验类型:分组实验器具及材料:显微镜,滴管,镊子,吸水纸,载玻片,盖玻片,池塘水,烧杯。实验目的:学习制作装片,观察池塘水中的微生物。实验过程:1. 取一些池塘水。2. 用滴管吸取一些池塘水,放在载玻片上,盖上盖玻片,并用吸水纸将溢出的水分吸出。3. 将装片放在显微镜下,调整好清晰度。4. 在显微镜下观察池

6、塘水里的微生物。实验结论:野外水中在显微镜下观察,能看到活动的小生物。科学实验记录六年级下学期实验名称:物质在变化实验类型:分组实验器具及材料:细铁丝,没用的纸,火柴,蜡烛,烧杯,热水。实验目的:让学生认识物质的变化。实验过程:1. 将细铁丝用力掰弯,将纸折叠。观察并思考,它们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2. 观察一杯热水,放置一段时间后会发生什么变化。3. 点燃一支蜡烛,观察过一段时间后发生了什么变化。4. 比较上面几种物质的变化。实验结论:铁丝,水的变化没有产生新的物质,属于物理变化;蜡烛燃烧产生了光、热、烟等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科学实验记录六年级下学期 实验名称:观察白糖的变化实验类型:分组实

7、验器具及材料:蜡烛,火柴,钢勺,白糖,线手套。实验目的:让学生观察白糖加热后的变化。实验过程:1. 将白糖放入燃烧匙内。2. 点燃酒精灯。3. 带好手套加热燃烧匙,观察白糖在加热的过程中的变化。实验结论:白糖在开始加热时变成液体,然后慢慢变黄,产生气味,最后变黑。科学实验记录六年级下学期实验名称:用碘酒检验食物中的淀粉实验类型:分组实验器具及材料:碘酒,滴管,各种蔬菜,培养皿,大米饭粒。实验目的:观察碘酒遇淀粉的变化。实验过程:1. 在培养皿里的大米饭粒上,用滴管滴上几滴碘酒,观察出现了什么现象。2. 用碘酒检验试验用的蔬菜中,哪些蔬菜里含有的淀粉多。实验结论:碘酒与淀粉变蓝。科学实验记录六年

8、级下学期实验名称:小苏打和白醋的混合实验类型:分组实验器具及材料:小苏打,白醋,玻璃杯,蜡烛,火柴,玻璃片。实验目的:观察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的现象,检验化学反应产生的物质。实验过程:1. 取一只玻璃杯,倒入三勺醋,然后小心的倒入一勺小苏打,观察现象。2. 盖上一块玻璃片,用手触摸玻璃杯外壁,说说有什么感觉。3. 将燃烧的火柴伸进玻璃杯中,观察现象。4. 在桌子上,固定好蜡烛并点燃。5. 将玻璃杯中的气体向下倒在蜡烛上,观察现象。实验结论:混合时产生气泡,生成的气体是二氧化碳。能让燃烧的火柴熄灭。科学实验记录六年级下学期实验名称:观察硫酸铜溶液与铁钉的反应实验类型:分组实验器具及材料:玻璃杯,硫

9、酸铜溶液,铁钉,镊子。实验目的:观察硫酸铜溶液与铁钉的置换反应。实验过程:1. 将硫酸铜溶液倒入玻璃杯中。2. 用镊子夹起铁钉,慢慢浸入到硫酸铜溶液中,放置一会。3. 取出铁钉,观察铁钉有什么变化。实验结论:钉子放入硫酸铜溶液中,会在上面产生红褐色沉淀物,时间越长,沉淀物越多。科学实验记录六年级下学期实验名称:模拟月相变化实验类型:分组实验器具及材料:两个圆纸片。实验目的:模拟月相变化。实验过程:1. 在教师或一块空地的一端墙上贴上太阳,在场地中间画上两个圆圈。几个同学站在小圆上,代表地球上的观察者;一名同学举一个一半被涂亮的皮球,代表月球,沿大圆转动一圈,表示月球绕地球运动一个月。2. 让“

10、月球”亮面始终朝着“太阳”,表示月球只能有一半被太阳照亮。当“月球”分别运行到18的位置时,画下我们所观察到的“月相”实验结论:有时太阳能全部照射到月亮朝向地球的一面,有时照到一半,有时照到一点,有时照不到。科学实验记录六年级下学期实验名称:建一个“星座”模型实验类型:分组实验器具及材料:正方形纸板,细线,橡皮泥。实验目的:观察北斗七星在天空中构成的图形实验过程:1. 找一张边长为50厘米左右的正方形纸板,按图上(P57)打上7个小孔。2. 在17号小孔上分别挂上15厘米、12厘米、15厘米、17厘米、27厘米、27厘米、14厘米长的细线,并在下端挂上大小相同的橡皮泥小球。3. 用投影机的光从侧面照射它们,记录下橡皮泥小球在屏幕上的影子。实验结论:北斗七星相对位置不变,形状像个勺子。科学实验记录六年级下学期实验名称:制作活动观星图实验类型:分组实验器具及材料:星象图实验目的:观察星象实验过程:1. 将一个印有全天星座的圆形硬纸片剪下做成活动圆盘。2. 将两张连在一起的纸片中的一张按要求剪下一个椭圆,并把它们与星座图组合起来。3. 在夜观星象时,将活动观星图举过头顶,并转动星座图,让图上的“北斗七星”与天空中的北斗七星处于大致相同的方位,我们就可以根据图中的星座来认识其他星座了。实验结论:夜晚观察星空很美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