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人才培养方案修订情况总结范文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493267673 上传时间:2022-08-29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年人才培养方案修订情况总结范文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22年人才培养方案修订情况总结范文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22年人才培养方案修订情况总结范文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2022年人才培养方案修订情况总结范文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2022年人才培养方案修订情况总结范文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2年人才培养方案修订情况总结范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人才培养方案修订情况总结范文(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2年人才培养方案修订情况总结范文_版人才培养方案修订调研方案一、调研提纲(供参考)本专业相关行业的发展趋势、人才需求(对人才的需求情况及知识、能力、素质要求)与专业发展方向;相同类型兄弟院校的人才培养改革趋势(情况);本专业定位与特色;本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与规格(知识、能力、素质);课程体系设置、实践教学及相应的学时学分分配;(6)本专业现行人才培养方案的基本情况及存在的问题;(7)本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教学_管理及人才培养方案执行的机制保障。二、调研形式。各系(部、中心)结合各自专业特点制定详细的调研方案,认真进行与企业沟通调研。三、完成调研报告。_月30前完成调研工作,形成每个专业(群)

2、本科人才培养方案调研报告,并于_年_日_日前报教务处教学研究科。调研报告应包括以下六个方面内容(供参考):调研工作_与开展情况;社会对本专业人才的需求情况与知识、能力、素质要求;相同类型兄弟院校的人才培养改革趋势(情况);本专业现行人才培养方案的基本情况及存在的问题;对本专业本轮人才培养方案修订的意见和建议;对全校公共课程、通识课程设置与建设的意见和建议;(7)对学校人才培养方案修订总体设计的意见与建议。四、各系在开展人才培养方案修订调研的同时,还应按照学校及各系“_五”发展规划,进行专业建设其他方面内容(如学科专业设置、专业资源平台建设、专业建设管理制度等)的调研论证。五、请各系依照“稳定发

3、展规模、优化专业结构、注重内涵建设、重视基础专业、提升传统专业、做强优势专业、扶植新兴专业、突出应用技术”总体思路,结合调研情况,从市场需求、人才培养质量、师资队伍建设、教学改革、健全制度等方面理清各个专业建设的基本思路,认真_制定适合本系和各个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六、学校在_月份举行_版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前期调研及专业建设计划制定情况汇报及研讨会,具体时间另行通知。拟在年底前,将各系的调研报告及专业建设计划分别汇编成册,供校领导及各系和相关职能部门决策参考。七、调研报告参考内容(一)社会经济发展对本专业人才的需求状况及趋势,毕业生就业后的发展情况,行业、产业和用人单位对专业人才在知识、能力

4、和素质等方面的诉求。(二)同类型院校相同专业在人才培养模式、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管理等方面的优势与特色,改革和创新的做法与经验。(三)本专业在全面推进应用型人才培养时,实验教学和集中性实践教学等方面存在的困难及改革设想与措施。人才培养方案的(五)调研(研讨)的主要收获与体会、思考与建议。2022年人才培养方案修订情况总结范文(二)公安管理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专业名称:公安管理学专业代码:030612TK学制:四年授予学位:法学学士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忠诚可靠、纪律严明、素质过硬,具有较强的社会责任感、法治意识、创新精神和警务实战能力,能够按照公安工作职业化、实战化以及相关政

5、策法律法规等要求,系统掌握公安管理学专业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具有公安人力资源管理、公安行政事务管理与协调、公安工作调研与研究报告撰写等专业能力和一定的创新能力,能够胜任基层公安机关综合管理等部门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公安专门人才。二、培养要求学生毕业时,应具有以下方面的知识、能力和素质:(一)知识方面1.系统掌握公安管理学专业必备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掌握公安管理学专业相关的公安业务知识,掌握公安学相关学科领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2.熟悉公安管理学专业领域的相关政策法律和行业规范,了解人民警察的发展历史,了解公安学及本专业的发展现状和理论前沿,了解公安实战一线基本情况和实践发展。_具

6、备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相关领域知识,具有合理的知识结构。(二)能力方面_具备运用公安管理学专业的理论和方法,分析和处理相关公安实务、解决实际问题的专业能力,主要包括实施公安行政事务管理与协调、初中级公安决策指挥与调度、公安人力资源管理、公安舆情分析与舆论引导、公安工作调研与研究报告撰写、公安行政公文起草与处理、会议组织等。_具备一定的警务实战技能和战术能力,熟悉人身安全防范和应急救护知识,能够依法规范使用武器警械。_具有较好的文字表达及公文写作能力,具有一定的组织管理、沟通协调和调查研究能力。_具有计算机及网络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掌握文献检索与信息处理的基本方法,能够熟练进行网上办公、办案。_

7、具备自主学习能力、独立思考能力、科学研究能力和分析判断能力,并具有一定的创新精神和创新实践能力。_具有运用一门外国语进行日常交流、阅读和应用能力。(三)素质方面_具有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服务意识、法治意识,做到对党忠诚、服务人民、执法公正、纪律严明。2.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人民警察核心价值观,熟悉并严格执行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以及政法、公安工作的方针和政策。_具有令行禁止、英勇顽强、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警察职业精神,牢固树立群众意识,遵守人民警察职业道德规范,具有适应公安工作要求的专业素质和实战意识,保密意识强。

8、_具有科学人文素养、创新精神和国际视野,掌握科学思维方法。_具有适应警务实战工作需要的强健体魄和健康心理,达到公安机关录用人民警察体能测评项目和标准(暂行)(人社部发_号)有关要求。三、主干学科公安学、公共管理、法学四、专业主干课程与学位课程本专业主干课程包括公文写作与申论训练、警察公共关系与公安群众工作、公安情报学、管理学原理、行政管理学、公安管理学、公安舆情分析与舆论引导、警察人力资源管理学、警察组织行为学等共9门;本专业设行政管理学、公安管理学、警察人力资源管理学、公安决策学、公安舆情分析与舆论引导等5门学位课程,每门课程均达到70分(含)以上,方可授予学士学位。五、课程结构与学分比例本

9、专业课程体系由理论课程和实践教学环节构成。理论课程包括通识类课程、公安业务类课程(含公安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其中,通识类课程分为通识类必修课程和通识类选修课程;公安业务类课程分为公安业务类必修课程和公安业务类选修课程。实践教学环节包括新生入学教育与军训、见习、专业实习、毕业论文(设计)等。学生在校期间需取得不少于166学分,各类课程学分比例如下:(一)公安业务类课程学分由公安业务类必修课程68学分、公安业务类选修课程24学分构成,共92学分,占通识类课程和公安业务类课程二者总学分比例为_%;(二)实践教学学分由实践教学环节38学分和实践教学课程21学分构成,共59学分,占总学分比例为

10、_%;(三)选修课学分由通识类选修课程12学分、公安业务类选修课24学分,共36学分,占总学分比例为_%。六、实践教学(一)入学教育和军事训练。新生入学时接受不少于_周的入学教育与军事训练。入学教育主要包括专业思想、学业学风、纪律条规、安全健康教育等;军事训练主要包括队列训练、体能训练、养成训练等。(二)实验(实训)。实验(实训)主要体现在各门课程内实践教学环节。必修课程设有实践教学课时的,按人才培养要求设置实验(实训)科目并开展实验(实训)。专业实训的形式主要包括现场教学、模拟演练、综合演练、实验、案例教学、课程论文、讨论交流、参观考察等。(三)见习。第一学年暑假期间安排学生到户籍所在地派出

11、所进行_周的见习,并完成见习报告。(四)专业实习。第5学期安排学生到基层公安机关进行_周的专业实习,按要求完成实习项目,撰写实习报告。七、科研训练(一)将学生科研与创新能力培养贯穿于教学全过程。(二)举办专题讲座与学术报告,介绍学科发展的现状与趋势、研究动态与成果,科学研究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三)鼓励并组织学生有选择地承担校内外科研课题,或参加教师的科研项目,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其中部分或阶段任务。(四)指导学生撰写见习报告、实习报告、毕业论文(设计)。(五)学生在校期间完成“江苏省高等学校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项目”以及“院级学生科研项目”;或在省级以上刊物上公开发表学术论文的,可以折抵任

12、意选修课学分。折抵方法为每个项目或每篇论文折抵1学分(不重复计算)。八、第二课堂根据公安工作需要,结合学生思想实际,开设形势与政策教育专题讲座,举办入警宣誓,组织学生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参加社会公益活动,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聘请校内外专家、教授开设科技文化讲座,开展科学技术、公安业务、警体技能等方面的竞赛活动,开拓学生视野,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开展人文艺术、声乐、舞蹈、书画、表演等活动,邀请艺术团体进校园表演,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和审美情趣;开展社会实践,组织学生开展大型活动安保、法制宣传、侦查破案、调解纠纷、便民服务等活动,提高学生应用所学知识服务社会的意识和能力。学生在校期间参

13、加国家级、省级、地市级、校级竞赛获奖的可以折抵任意选修课学分,折抵方法为国家级、省级每个奖项折抵1学分,地市级、校级每个奖项折抵0.5学分,所有获奖折抵以2学分为限。九、毕业要求(一)完成培养方案规定的所有必修课程并考核合格,总学分达到166学分,其中,必修课130学分,选修课不少于36学分(须完成限定选修课学习并取得学分,且通识类选修课程不少于12学分,公安业务类选修课程不少于24学分)。(二)参加国家普通话水平测试,达到三级甲等以上水平。(三)第二课堂素质拓展成绩达到合格以上等次。十、获得学士学位条件学生在毕业前达到以下条件,授予法学士学位:(一)达到学院规定的毕业要求。(二)培养方案规定的学位课程考核成绩均在70分以上。(三)英语四级考试成绩达到425分以上,或通过学院组织的学位英语考试。(四)获得全国或江苏省计算机等级考试一级证书,或通过学院组织的学位计算机应用能力测试。(五)符合江苏警官学院全日制本科生学士学位授予实施细则规定的其他条件。第页共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