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衔接课10(记叙文的开头与结尾)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493264684 上传时间:2022-12-13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57.1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衔接课10(记叙文的开头与结尾)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七年级衔接课10(记叙文的开头与结尾)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七年级衔接课10(记叙文的开头与结尾)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七年级衔接课10(记叙文的开头与结尾)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七年级衔接课10(记叙文的开头与结尾)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七年级衔接课10(记叙文的开头与结尾)》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衔接课10(记叙文的开头与结尾)(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记叙文的开头与结尾记叙文的开头元代乔梦符在讲“乐府”的时候就提到过“凤头”、“猪肚”、“豹尾”的说法。凤头:小巧玲珑,短小精美;猪肚:内容丰富,健美充实;豹尾:干脆利落,收束有力。在考试中,大部分考生时间非常紧迫,作文质量难以保证,而阅卷老师在千篇一律的作文中容易阅卷疲劳,所以若能有一个别出心裁、让人耳目一新的开头,一定会让你的文章增色不少,博得阅卷老师的“欢心”,印象分自然不低。疑问:那么,怎样的作文开头才是好的呢?有哪些常见好用的方法呢?阅读示例,探究方法示例A “我有一个习惯,妈妈说,这个习惯好。”(我有一个好习惯)方法:开门见山,直接入题要点:写人为主的记叙文可直接交代人物或通过描写人

2、物肖像、语言、行动等点题;叙事为主的记叙文,一开头就可以点明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和有关背景,进入主题。 示例B 太阳落山了,昏黄的光晕渲染了半边天,我寂寞地趴在阳台上。窗外那棵老杨树上,不知名的大鸟仍在不知疲倦地喂食它的小宝贝。它那绿豆般的眼睛温柔而慈爱地注视着意欲飞出暖巢的小鸟。这画面,这眼神,让我想起了母亲(面对母亲的目光)方法:写景状物,渲染气氛要点:文章的开头从写景状物入手,展示人物活动的环境或交代故事发生的背景,渲染气氛以此烘托人物,展开故事。示例C 伴着年关噼里啪啦的鞭炮声,踩着原野初融的残雪,你姗姗走来,明眸含情。你用爱的温馨,使我蜡黄的脸庞泛起红晕;你用爱的吟唱,唤醒我迷茫的信

3、念。我,不再忧郁、沉闷、彷徨,也不再坐等、观望、祈祷,我要振作,寻觅、追回你以及你给我曾经编制过的那个七彩的梦幻!(情寄春风)方法:抒情议论,确定基调要点:用几句恰当的议论抒情做开头,或感染读者,或点明主旨,领起下文。 示例D 是为了摆脱那饥寒交迫的日子,你才无可奈何地跳下悬崖?是为了免遭那被俘的耻辱,你才义无返顾地投落这峭壁?(峭壁上的树)方法:设置悬念,吸引读者要点:用悬念法开头,能一下子抓住读者的心,激发人们的兴趣和思考,起到引人入胜的效果。示例E 唉,我怎么跟这么个“出土文物”同桌:不买零食,自带饮水;不穿新衣,补丁巴巴;还用布袋缝了个文具盒浑身上下冒出土气酸气小气。(我的同桌)方法:

4、欲扬先抑,波澜起伏要点:就是以退为进,先抑住某一个人或事物,然后确立自己的观点或主题,以达到突出的目的。 示例F 盈盈月光,我掬一捧最清的;落落余晖,我拥一缕最暖的;灼灼红叶,我拾一片最热的;萋萋芳华,我摘一束最灿烂的;对人以和,待人用善,待人和善。(待人和善)方法:巧用修辞,展示文采要点:修辞是作文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在文章的开头巧妙地运用比喻、拟人、排比或对偶等修辞手法,常常会令文章语言风采倍增。示例G “月朦胧,鸟朦胧,帘卷海棠红。”每当我吟诵这句诗,心中便有说不出的陶醉。心也朦胧,眼也朦胧,眼前真个展现出一幅画来。(陶醉)方法:巧妙引用,突出主题要点:引用的内容是很丰富的,若是记叙文、散

5、文则可以引用歌词、诗句,以引发下文,便于叙事抒情。此外,还可引用古语、俗谚、对联等等。 记叙文的结尾作文的结尾也是一道重要的“工序”。写得不好,会使文章结构松弛,黯然失色。写得好,会使文章浑然天成,大添异彩,真可谓“回眸一笑百媚生”,这一笑,可使人驻足,令人心动。疑问:那么,打造记叙文的结尾有哪些较好的方法呢?示例A 今年的秋天不一样,林子里没有落叶,小根带着他离开后学校寄来的学费全免通知书上学去了。他相信,明年的夏天是凉爽的,愉快的(季节)示例B 今夏,我又回去了一次,在快到外婆家拐弯的那个路口,一株枝叶繁茂的石榴树映入了我的眼帘,红星点点,生机盎然,我的童年的记忆之门在刹那间被打开。有外公

6、慈祥的笑容,有小东西的成长,还有又红又大的石榴和我的眼泪,它们都化成了树上的红星,在微风吹拂下摇曳着、飞舞着,只是我不知道它是不是外公亲手为我种的那一棵。(话题“行走在消逝中”,题目石榴树)方法:自然结束法要点:在把内容表达完了之后自然而然地收束全文,而不去设计蕴意深刻的哲理语句,这样的结尾称为“自然结束法”。它完全避免了画蛇添足、无病呻吟的毛病,显得单纯明快、朴素无华。但讲究“自然”并不意味着随心所欲,马虎草率,而是顺着文思发展的自然趋势结束全文。示例C 一花如此,对人则毋庸多言,记得有两句诗写得很好“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作文材料:丛飞的故事。题目落红)示例D 当我成功了,

7、再来回顾摔的这一跤,我心中成功的喜悦将会把疲惫吹尽。让我摔一跤,继续前行。 (让我摔一跤,继续前行)方法:画龙点睛法要点:这种结尾方式,就是在文章结束时,以全文的内容为依托,运用简洁的语言,把主题思想明确地表达出来,或者在全文即将煞尾时,把写作意旨交待清楚,这种结尾方法又称“卒章显志法”;有时,用来总结全文的还可以是名言、警句或诗句,这样的结尾更是言简意赅,也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示例E 今天。考场上。有一个孩子在写着沉默的父爱,心中充满感激与骄傲。我的父亲,他的感情如绵细的秋雨、柔和的春风,没有大起大落,只是淡泊沉默罢了。沉默的父爱我很感激它。沉默的父爱示例F 你正是鲁迅赞扬的那种人:“将血

8、一滴一滴地润过去,以饲别人,虽自觉渐渐瘦弱,也以为快活。” (蜡、粉笔、蚕)方法:抒情议论法要点:用抒情议论的方式收束文章,能够表达作者心中的情绪,激起读者情感的波澜,引起读者的共鸣,有着强烈的艺术感染力;抒情议论式结尾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所以采取这种方式结尾比较自由,好的“抒情议论式”结尾必然油然而生真情,给读者以真实感、充足感。示例G开头当历史的车轮压过奥斯维辛,听到的是男人的怒吼与女人的尖叫,看到的是母亲的哭泣与孩子的惊恐。而今,奥斯维辛的天空湛蓝而且透明,一排排高耸的建筑直插云霄,似要打破这里的宁静。结尾那天,奥斯维辛警钟长鸣;那天,犹太人民饱含热泪;那天,记忆流经这和平的世界;那天,

9、和平在向那极端的功利者和道貌岸然的战争者宣判。胜利的钟声会在和平者的心中响彻整个胸膛。时间永远不会将奥斯维辛风化在记忆底层!(话题“时间不会使记忆风化”,题目当记忆流经奥斯维辛)示例H开头就在昨晚,我还伸手摸了摸枕下的稻草绳,胸中的热血流遍全身结尾我在您的那双手下成长,同稻草一样由草变绳。您的那双手陪我走过了一夜又一夜,时间永远吹不落您手中的稻草绳,更吹不落那双一颤一颤的手 (母亲手中的稻草绳)方法:首尾呼应法要点:结尾时既呼应开头又不是开头的简单重复,这种结尾方式是各类文章极常见的收束方法。这种收束方法能唤起读者心理上的美感,产生一种首尾呼应、浑然一体的感觉。示例J 冬季的智,冬季的爱,冬季

10、的锐此季是漫长的,而此季给予的情意,是绵绵的(季节)示例K 时光易逝,西湖之畔到底消逝了多少这般决绝的女子,到底封存了多少美丽的初次相见,到底埋葬了多少黯然的寂寞。当破晓的光晕驱散西湖之畔的水气,当混沌的晨晖又一次隐没在潮动的人流之间,当一切暴露在阳光底下,再没有所谓的歌者与行人,她不再是湖畔的歌女,而是那清冷山寺中的尼姑。她不再拥有那傲人的才情,她不再是谁生命中的点缀。淡笑无痕,只留一抹寂寞 (淡笑无痕)方法:含蓄暗示法要点:有些记叙文的结尾,同时要提示读者注意了解文章的主题,但是作者不是用逻辑思维的方式直截了当表述出来,而是用比喻、象征等形象化的方式加以暗示,给读者留下一片想象的余地,让读

11、者有所思,有所悟,产生言有尽而意无穷的效果。示例L 回家时,房东阿婆来牵我的手,我搀着她跨过那道门坎,她颤抖地扶着我,吃力地迈出来,她说下次再来,夹着浓重的乡音,我点头,盯着她的小脚。车渐行渐远。我回头,看倚在门上的阿婆。夕阳西下,在门边上打出昏黄,却照不亮她逝去的年华。(必须跨过这道坎)示例M 枫竹林飘荡着幸福的歌谣,我回眸最初的那扇门,它闪着幽蓝幽蓝的光,我毫不犹豫地走了上去,迎接我期待的黄金般的人生!(一步与一生)方法:描写法 要点:以人物描写或景物描写结尾,往往会在朴实中渲染一种或恬淡、或哀伤、或明丽、或迷蒙的意境,表现出一种诗情画意。精美开头欣赏1、“大风起兮云飞扬”,深秋一路放歌,

12、来到了一片树林。枯叶正在泛黄,摇摇欲坠,经歌风一震,便化为蝴蝶飘向了四面八方。(枯叶与落红)点评 这段景物描写渲染了浓绿不在、芳菲凋零的感伤,引出了下文枯叶与落红间的对话,作者酿造的意境之美,令阅卷老师折服。 2、你可见过八骏图中那昂首嘶鸣的骏马?你是否记得孟德笔下“老骥伏枥”的豪言?你是否仍能听见那踊跃田间垅上,躬耕不辍的群马嘶言?(骏马,自当嘶哮江山)点评 作者开头连用三个设问句,启发读者思考,气势奔放,耐人寻味。3、如果忘记是春天里消逝的冰层,那么铭记就是灼灼其华的桃花;如果忘记是夏季里落英缤纷的桃瓣,那么铭记就是映日别样红的荷花;如果忘记是秋天里已无擎雨盖的荷花,那么铭记就是犹有傲霜枝

13、的金菊;如果忘记是冬季里比西风更瘦的残菊,那么铭记就是傲雪独立、犹有暗香的雪梅!(四季,镌刻心灵的石碑)点评 作者用一组排比句、比喻句开头,通过自然现象诠释忘记与铭记,取譬贴切,意蕴丰厚。精美结尾欣赏1、作文窗外大意是:自己坐在教室内上课,被窗外的情景所吸引,不由神飞窗外,浮想联翩,由窗外的人和景,想到自己的过去和未来,想到都市和校园的变化,想到时光的流逝。最后结尾写道:“铃下课铃声响了。每个梦想都会醒,阳光告诉我窗外的故事比昨天美丽;每个梦也都有约定,当我品味窗外的故事时,会心地笑了,感觉自己与青春紧紧相拥。”点评 结尾呼应开头,解决悬念,关合全文,给人以完整的美感。一是呼应标题。文章标题往

14、往与主题有直接的联系,结尾照应标题不但显得首尾圆合,而且能显示出考生的话题意识,强化文章主题。二是呼应开头。呼应开头显得文章结构完整,关合严密,写得好,可给读者留下整体性的美感。2、作文感动用散文笔法写了“感动是一杯芳醇的酒”“感动是灵魂的升华”“我们每时每刻都感受着感动”。结尾写道:“噢,经过了许许多多的事之后,才终于明白,其实感动不需要多么伟大与特殊,生活才是一切的源泉。它表达着一切与一切,有喜乐,也有苦悲;有平坦,也有曲折;有艰难,也有容易。这一切是我们每个人都经历过或者将要经历的,是每一次感动的储蓄。当每个人走到人生的尽头再来翻这笔储蓄时,或许就是最后一次的感动。”点评 在前文叙述、描

15、写的基础上,对全文进行概括性总结。3、作文窗口写了一个苦学的学子,用努力、艰辛和执著打开了大学之门,但自己却过早地离开了人世。结尾写道:“我凝视着她那黑暗无光的窗口,那淡蓝色的窗帘死死的拉着。初秋的小雨轻轻地敲打着玻璃窗,然后在玻璃上留下一道道水痕,仿佛是痛苦的泪水。窗外,风声雨声交织成一曲悲壮的挽歌。我望着眼前渐渐模糊的那一方窗口,不知是雨,还是泪水蒙住了我的眼睛,阻挡了我的视线,只觉得心里一阵阵的酸痛”点评 在结尾处用精彩的语言描绘出富有诗情画意的艺术画面,达到情中有景、景中含情、饱含意蕴、令人回味的效果。例文一:我心中的春天燕子翩然归来,春雨如丝,春风荡漾,大自然里的生物无时无刻不演奏着春天的进行曲,他们用小小的生命,点缀着精彩的世界百灵鸟总是不停地亮出自己的嗓子,她立在枝头,伸直自己那纤细的脖子,唱起了春天的赞歌。那犹如天籁般的声音飘到了我们的耳边,让人觉得身心愉悦。旁边的燕子,听着听着,沉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