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升初古诗专项训练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493259672 上传时间:2023-03-26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6.4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升初古诗专项训练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小升初古诗专项训练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小升初古诗专项训练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小升初古诗专项训练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小升初古诗专项训练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小升初古诗专项训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升初古诗专项训练(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综合训练九一、下面诗句的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句是( )A.天门中断楚江开 B.孤帆一片日边来C.春风又绿江南岸 D.山色空蒙雨亦奇二、选择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1.“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中的“坐”的意思是A因为 B坐下 C座位 D连带2“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是( )的诗句。A岳飞 B辛弃疾 C陆游 D杜甫3李白笔下的“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指的是( )风景区。A华山 B黄山 C 峨眉山 D庐山4“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写的是我国( )。A春节 B清明节 C端午节 D寒食节5下列写“月”的诗句中,写中秋月的一句是( )。A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

2、近酒家。B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C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D雁字回时,,月满西楼。三、按要求补充完整下列古诗。1.填上月份(1)可怜_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2)五原春色归来迟,_垂杨未挂丝。2.填上成语。(1)九州生气恃风雷,_究可哀。(2)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_月明中。3.填上地名(1)_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2)_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四、连线。1露珠晶莹 春 万径人踪灭 千里冰封 夏 草色遥看近却无 草长莺飞 秋 停车坐爱枫林晚 骄阳似火 冬 映日荷花别样红2. 辗转反侧 渴望 直把杭州作汴州 望眼欲穿 思念 漫卷诗书喜欲狂 怒发冲冠 欢欣 但悲不见九州同 手

3、舞足蹈 愤怒 欲作家书意万重五、 先补充诗句,再写出诗中画横线词语指的是谁,填在括号里。1.故人西辞黄鹤楼,_。 (). _,明月何时照我还? (). _,不及汪伦送我情。 (). _,笑问客从何处来。 (). _,家祭无忘告乃翁。 ()六、读诗句,按要求完成下面各题。.你能用学过的知识解释诗句所描述的景象吗?()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_()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_.请你发挥想象,尽情描写诗句所写的美景。()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_()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_七、根据提示填写诗句。.有时候,有些人对自己所处的环境下正在做的事情反而不及旁人看得清楚,这就是人们常说的_。宋

4、朝诗人苏轼在题西林壁中的诗句“”说明的就是这个朴素的道理。.诗词能会景。王维说:“明月松间照,。”诗词能抒情。曹植说:“,相煎何太急?”诗词能言志。于谦说:“粉身碎骨全不怕,。”诗词能表童趣。辛弃疾说:“,溪头卧剥莲蓬。”八、有些诗就像谜语,你会猜吗?.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 ()九、古诗阅读,回答问题。春夜喜雨【唐】杜甫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把古诗补充完整。. 诗中“发生”的意思是,“潜”的意思是

5、。. 这首诗写的是,前两句写了,后两句集中写_,体现出诗人的之情。. “锦官城”是指()广州锦州成都重庆. 用“/”标出朗读节奏。当春乃发生十、对比阅读,回答问题。【甲】梅花【宋】王安石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乙】卜算子.咏梅毛泽东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丙】红梅赞歌剧江姐选曲红岩上红梅开,千里冰封脚下踩。三九严寒何所惧,一片丹心向阳开.【甲】【乙】【丙】三首诗歌赞美的对象都是梅花,梅花最大的特点是,这可以从诗句“”“”“”中看出。.人们往往用梅花来比喻。.【甲】诗前两句赞美了梅花的气概;后两句突出了梅花、的特点。十一、阅读下面的短文并回答问题。道旁李树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看道旁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人问之,答曰:“树在道旁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注】尝:曾经。折枝:压断树条走:跑。.下面句中的“之”,意思相同的是()诸儿竞走取之人问之取之信然和和和.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_()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_.王戎为什么不与诸儿“竞走”?你认为王戎是一个什么样的人?_友情提示:部分文档来自网络整理,供您参考!文档可复制、编辑,期待您的好评与关注!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