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铜的获取及应用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493255611 上传时间:2023-12-29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56.4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铁、铜的获取及应用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铁、铜的获取及应用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铁、铜的获取及应用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铁、铜的获取及应用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铁、铜的获取及应用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铁、铜的获取及应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铁、铜的获取及应用(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铁、铜的获取及应用(时间:45分钟 满分:100分)1.A.B.C.D.2.)。一、选择题(本题共12题,每小题4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下列有关金属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青铜、生铁、不锈钢、硬铝都是合金 铜表面易形成致密的氧化膜工业上用电解熔融MgCl的方法制取金属镁铝是活泼金属,但在空气中耐腐蚀)。下列化学反应方程式或离子方程式符合反应事实的是(点燃A.B.C.D.3.4Fe + 3O2竺崟NFeQCu+2Fe3+=Cir+ + 2Fe2+Fe + 4HNO (稀)=Fe(NO) +2NO f+2HO 33 2222Fe2+ + 4Br- + 3Cl (少量)=2

2、F+ + 2Br +6Cl-将某份铁铝合金样2品均分为两份,一份加入足量盐酸,另一份加入足量NaOH溶液,)。同温同压下产生的气体体积比为3:2,则样品中铁、铝物质的量之比为(A. 3:2B.2:1C.3:4D.4:34. 向某晶体的溶液中加入Fe2+的溶液无明显变化,当滴加几滴漠水后,混合液出现红 色,由此得出下列的结论错误的是()。A. Fe3+的氧化性比漠的氧化性强B. 该晶体中一定含有SCN-C. Fe2+与SCN-不能形成红色化合物D. Fe2+被漠氧化成Fe3+5. 将1.12 g铁粉加入25 mL2 molL-1的氯化铁溶液中,充分反应后,其结果是()。A. 铁粉有剩余,溶液呈浅

3、绿色,Cl-基本保持不变B. 往溶液中滴入无色KSCN溶液,溶液变红色C. Fe2+和Fe3+物质的量之比为5:1D. 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56. 取少量MgO、AlQ、SiO2、Fe2O3的混合粉末,加入过量盐酸,充分反应后过滤,得 到沉淀X和滤液丫。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上述四种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中,Al(OH)酸性最强B. 向沉淀X中逐滴加入硝酸,沉淀慢慢溶解3C. 溶液Y中的阳离子主要是Mg2+、Al3+、Fe3+、H+D. 溶液Y中加入过量氨水,所得沉淀为Fe(OH)和Mg(OH)7. Al、Fe、Cu都是重要的金属元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三者对应的氧

4、化物均为碱性氧化物B. 三者的单质放置在空气中均只生成氧化物C. 制备AlCl3、FeCl3、CuCl2均不能采用将溶液蒸干的方法D. 电解AlCll FeCll CuCl2的混合溶液时阴极依次析出Cu、Fe、Al8. X、Y、Z、3W均为中学化学的常见物质,一定条件下它们之间有如下转化关系(其他 产物已略去)。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lY t2A. 若W是单质铁,则Z溶液可能是FeCl溶液B. 若W是氢氧化钠,则X与Z可反应生成YC. 若X是金属镁,则W可能是强氧化性的单质D. 若X是氧气,则X、Z的相对分子质量可能相差49. 某CuSO、Fe (SO)、H SO的混合溶液100 mL,已知

5、溶液中阳离子的浓度相同(不考424 324虑水解),且SO2-的物质的量浓度为6molL-1,则此溶液最多可溶解铁粉的质量为()。 4A. 5.6 gB. 11.2 gC. 22.4 gD. 33.6 g10. 在稀硫酸中加入铜粉,铜粉不溶解,再加入下列固体粉末:FeCl2Fe2O3ZnKNO,铜粉可溶解的是()。A:B.C.D.11. 将a g FeO3. A12O3样品溶解在过量的200 mL pA1的硫酸溶液中,然后向其中加入NaOH溶液使Fe3:、A13+刚好完全沉淀,用去NaOH溶液100 mL,则NaOH溶液的浓度为()。A.0.1 molL-1B.0.2 molL-1C.0.4

6、molL-1D.0.8 molL-112. 某合金(仅含铜、铁)中铜和铁的物质的量之和为y mol,其中Cu的物质的量分数 为a,将其全部投入50mLbmolL-1的硝酸溶液中,加热使其充分反应(假设NO是唯一的还 原产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若金属Cu有剩余,在溶液中再滴入稀硫酸后,金属不能溶解B. 若金属全部溶解,则溶液中一定含有Fe3+C. 若金属全部溶解,且产生336 mL气体(标准状况),则b=0.3D. 当溶液中金属离子只有Fe3+、Cu2+时,则a与b的关系为:b80y(1-a/3)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个小题,共52分)13. (2012海南卷)(12分)在FeCl溶

7、液蚀刻铜箔制造电路板的工艺中,废液处理和资源回收的过程简述如下:(3)过程II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过程II中调节溶液的pH为5,金属离子浓度为。(列式计算)14. (12分)下图中,A、B、C、D、E是单质,G、H、I、F是B、C、D、E分别和A形成 的二元化合物。已知:反应C+G高亟B+H能放出大量的热,该反应曾应用于铁轨的焊接; 一 .,一、点燃.一.一一. I是一种常见的温室气体,它和E可以发生反应:2E+I点=2F+D,F中E元素的质量分 数为60%。回答问题: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化 合 物,它的空间结构是; 1.6 g G溶于盐酸,得到的溶液与铜粉完全反应,计算至少所需

8、的铜粉的质量(写出 离子方程式和计算过程); C与过量NaOH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反应后溶液与过量化合物I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5)E在I中燃烧观察到的现象是I:向废液中投入过量铁屑,充分反应后分离出固体和滤液;II:向滤液中加入一定量石灰水,调节溶液pH,同时鼓入足量的空气。已知:K Fe(OH) 1=4.0X10-38,回答下列问题:(1)FeC蚀刻铜箔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子式为(2)过程1加入铁屑的主要作用是,分离得到固体的主要成分是,从 固 体 中 分 离 出 铜 需 采 用 的 方 法 是15. (16分)向含有0.8 mol HN(O的稀硝酸中慢慢加入22.4 g的铁粉,假设反应

9、分为两 个阶段,第一阶段为:Fe+HNO (稀)一Fe(NO) +NOf+HO。(1) 写出这两个阶段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回答一点即可)。 在实验装置和实验操作正确的前提下,重做X的热分解实验,测得装置B和C中质量增重之比 m(B): A m(C)=9:11,(填“能”或“否”)求出X的化学式,若能求出X的化学式,则化学式为(或不能求出X的化学式,此空不填)。 若测得X中铜元素的质量分数为59.5%(铜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63.5),则X的化学式为 X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2第一阶段:。第二阶段:0(2) 正确表达这两个阶段反应中,加入铁粉的物质的量与溶液中铁元素存在形式的关系。(3) 在图中

10、画出溶液中Fe2+、Fe3+、NO-的物质的量随加入铁粉的物质的量变化的关系图 像(横坐标为加入铁粉的物质的量,纵坐标是溶液中离子的物质的量)0rt/mol0E 0,60.40.2。1).1 0.2 (13 0.416. (12分)埋藏在地下的青铜器锈蚀过程可以表示为Cu 二CuCl一 Cu OX,X 由两种物质X和X组成,且都由四种元素组成,定性实验表明:X热分解的产物能使澄清 石灰水变浑浊,而2X热分解的产物不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但两者均有水珠产生。为了 定量测定X和X组成,某兴趣小组用如图实验装置对X和X分别做热分解实验(夹持装置 已省去),实验结束后,硬质玻璃管内均残留黑色固体,分别

11、称重,装置B和C中的质量均 增加。试回答下列问题:青铜器出土后防止青铜器继续锈蚀的关键是(2) 利用上述装置进行热分解实验时,对判断A装置中反应是否完全进行带来困难,为解决此问题,要对B装置进行改装。B应改为内装有(填试剂名称)的洗气瓶,判断 反应完全的现象为0一差,原因是参考答案1. B解析:通常情况下Cu表面生成铜绿(碱式碳酸铜),该物质非常疏松;Al易氧化生成致密的Al O薄膜,防止内部Al继续氧化。2. B解析: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Fe3O4, A错;Fe3+具有氧化性,可将Cu氧化成Cu+, 本身被还原为Fe2+, B正确;Fe与HNO (稀)反应生成NO,且生成Fe3+, C错;Cl

12、具有强氧 化性,可将Fe2+、Br-分别氧化成Fe3+,3 Br2,但Cl2少量时,只与还原性较强的F%+反应。3. C3HCl3.Al日H f22解析:NaOHAl设每份铁铝合金样品中含铁、铝的物质的量分别为X、y,则由Fe1H2f、 |h2 f三个关系式得知(x+3y) : |y=3:2,解得x : y=3:4。4. A解析:某晶体的溶液中没有与Fe2+发生反应的离子,当加入漠水后,Fe2+一定被 氧化成Fe3+,此时溶液出现红色,说明原晶体是含有SCN-的盐,很明显判断出B、C、D均正确,在Br与Fe2+反应中,Fe3+是氧化产物,Br是氧化剂,所以Br的氧化性应比Fe3+氧 化性强。

13、2225. B 解析:n(Fe)=1.12 g/56 gmol-i = 0.02 mol, n(Fe3+) =0.025 LX2 molL- i = 0.05 mol,由反应2Fe3+ + Fe=3F+可知Fe3+过量,加入KSCN显红色;溶液中n(Fei+) = 3n(Fe) =0.06 mol,溶液中 n(Fe3+) =0.05 mol-2n(Fe) =0.01 mol,即 Fei+和 Fe3+ 的物 质的量之比为6:1;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6. C 解析:MgO+2HCl=MgCl +H O, Al O +6HCl=2AlCl +3H O, Fe O +6HCl=2

14、FeCl222 3322 33+ 3H2O, SiO2不与HCl反应,SiO2也不与HNO3反应,B错误;溶液X中阳离子有Mg2+、Al3+、 Fe3+、H+, C 正确;加入 NH hO 时,生成 Mg(OH)、Al(OH)、Fe(OH)沉淀,D 错误。7. C解析:A项中AlO 是两性氧化物;B项中Cu在空气中会生成铜绿;D项中阴极 不会析出Al。而C项中若将溶液蒸干阴离子的水解会被促进,最终得到氢氧化物。8. C解析:若W为Fe,此时X为Cl2、Y为FeCl3. Z为FeCl2,符合转化关系;若W为NaOH,此时若X为AlCl , Y为Al(OH) , Z为NaAlO,符合转化关系;若X

15、为Mg, W为强 氧化剂,图示表示Mg被连续氧化,因Mg在化合物中无多种价态,故错误;若X为O2,此时 W为C(碳),Y为CO, Z为CO时符合要求。29. C解析:设阳离子浓度为x,则根据电荷守恒:2x+3x+x=2X6 molL-i,求得 x=2 molL-i,其中能与 Fe 反应的物质为 H+、Cu2+、Fe3+, 2Fe3+Fe=3Fei+, 2H+ + Fe=Fei+H2 f, Cu2+ + Fe=Fei+ + Cu,所以溶解 Fe 的物质的量=一? ” L+2 molL-,2 molL-iX0.1 L,.1X0.1 L+=0.4 mol, m(Fe) =0.4 molX56 gmol-i = 22.4 g。210. B解析:FeCl2既不能与稀硫酸反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