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谈小学语文作业的设计与布置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493254184 上传时间:2023-06-07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3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漫谈小学语文作业的设计与布置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漫谈小学语文作业的设计与布置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漫谈小学语文作业的设计与布置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漫谈小学语文作业的设计与布置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漫谈小学语文作业的设计与布置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漫谈小学语文作业的设计与布置》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漫谈小学语文作业的设计与布置(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漫谈小学语文作业的设计与布置作业是小学语文教学活动的重要环节,它与课堂教学、课外活动一起构成了完整的小学语文教学体系。优质的作业,有助于学生巩固、深化所学知识,增进其智力和发明才干的发展。但现实的状况却是作业应试训练色彩浓厚,让学生厌烦,教师头痛,失去了其发挥发明性、探究性的功能和作用。据调查,在语文学习过程中有71%的学生由于作业而伤脑筋,有0%的学生将“不要布置太多的作业,少写作文和日记”等作为对语文教师最大的但愿。在实行新课改的今天,老式作业的弊端已日渐凸现,如何抓住课改的契机来推动作业改革,使课程改革发挥整体功能。下面结合人教版和苏教版语文教科书后的作业题谈一点自己的思考。一、老式小学

2、语文作业存在的问题(一)作业设计1、形式呆板、单一,书面作业、题海战术居多,口头作业和动手操作作业少。抄词、组词、造句、填空、问答、作文,老面孔唱主角,千题一面,缺少创新。2、目的不明确,设计存在较大的主观性、盲目性和随意性。3、渗入性不强,不注意跨学科,单纯就语文教语文,学语文,用语文,与目前大力倡导的大语文教育观相悖。4、层级不高,“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措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的中,第一层级耗时过多,二、三层级目的相对单薄。5、作业完毕的封闭性。片面强调独立思考,历来不把“合伙”当作一项必要的素质来进行培养,忽视学生间的交流与合伙。、问题提出的单向性。作业中的问题都是课本(或教师)提供

3、的,这样的作业在训练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方面无所作为。(二)作业布置7、作业布置一刀切,没有梯度,不分层次。忽视学生主体地位,不同层次的学生做着完全相似的作业,有的“吃不饱”,有的“消化不了”,因材施教的原则在语文作业中没有得到充足体现。(三)作业评价、作业答案的绝对性和原则性。过于强调作业的甄别与选择功能。对作业质量的评价中只是与事先的“原则答案”作比对,非“对”即错,抹杀了学生的发明性,导致学生思维的僵化。9、作业评价的片面性。如果我们观测学生拿到批改后发还的作业本的体现就会注意到,大多数人翻开看一下教师在本子上有无打错的记号,然后就塞到书包里去。虽然全对,反正人们都对,一种模式,学生很

4、少获得成就感。学生只管做作业,做对还是做错,全凭教师说了算,学生不需要、也没有机会对作业作自我评价。二、对老式语文作业的深度思考作业设计与布置中浮现上述诸多问题,因素重要在教师方面:一是教师没有真正结识到学生是学习、作业的主人,是发展的主体,而是生硬地把自己的意愿一厢情愿地施加于一群学习基本、学习能力、爱好爱好各不相似的学生。二是教师没有结识到课外学习涉及课外作业对学生发展的重要作用,而仅仅把作业当作课堂教学的拾漏补缺。三是教师没有真正结识到语文教学的主线目的,狭隘地觉得学生学习语文涉及做作业,其目的就只是为了掌握好每一册书上的二十多篇课文,掌握课本上的生字、新词、句类、片段、篇章,从而在考试

5、中获取高分。总之,教师潜意识中存在的“教师中心、课堂中心、教材中心”的错误结识,是导致作业布置中种种问题的主线因素。三、语文教科书后作业题的类型(一)听、有条件的,看看或听听体现“将相和”内容的戏曲录像、录音。(人教版第2册将相和)、静心听听二胡曲二泉映月,感受课文所描述的情境。(苏教版第10册二泉映月)(二)说、说诗句意思(理解)联系课文内容,说说“但愿人长期,千里共婵娟”的意思。(苏教版第7册但愿人长期)读读下面的句子,并结合生活实际,说说你对“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苦一分才”的理解。(苏教版第7册说勤奋)2、复述课文默读课文,根据“扬帆远航”、“和谐交往”、“战胜凶险”三个标题,复述郑和

6、第一次远航的通过。(苏教版第0册郑和远航)说说课文的重要内容,尽量用上下面的词语:嫉妒、礼貌、激怒、励志。(苏教版第7册徐悲鸿励志学画)3、评说(简介)请用课文中的具体事例,评说一下詹天佑的创新精神。(人教版第12册詹天佑)如果让你代表中国向联合国赠送这一世纪宝鼎,你会如何简介?(人教版第12册世纪宝鼎)4、讨论读了这则寓言,你明白了什么?同窗之间讨论讨论。(苏教版第册一路花香)5、讲故事你还懂得史记中的哪些故事?讲给同窗们听听。(苏教版第0册司马迁发愤写史记)你的童年是不是也有许多趣事?选一件讲给同窗们听,让她们也分享你的快乐。(苏教版第10册我和祖父的园子)6、演讲在熟读课文的基本上练习演

7、讲。(苏教版第12册学会合伙)7、先说后写想象望洞庭这首诗描绘的景色,先说一说,再写下来。(苏教版第7册古诗两首)选择一种能礼貌待人好处的事例,先说一说,再写下来。(苏教版第10册谈礼貌)(三)读1、分角色朗读分角色朗读课文。(苏教版第七册一路花香)2、诵读朗读课文,背诵第四、五、六自然段。(苏教版第7册天安门广场)3、拓展读课外读一读三国演义中跟本课有关的部分。(人教版第12册草船借箭)(四)写1、书写(抄写)用钢笔描红。(苏教版语文教材编排的一种最明显的特色)抄写需要积累的词语。(人教版第12册十六年前的回忆)2、习作练笔续写如果卖火柴的小女孩来到我们中间,你会说些什么?有爱好的同窗也可以

8、写一写。(人教版第12册卖火柴的小女孩)续编穷人的故事,有爱好的同窗可以写一写。(人教版第2册穷人)改写选择诗歌中所描绘的一种景象,以“走进秋天”为题,将描绘这种景象的诗句改写成一段话。(苏教版第7册秋天)仿写认真读读课文里描写隆中“景色秀丽宜人”的有关语句,用“来到只见”的句式写一处景色。(苏教版第8册三顾茅庐)学习第三自然段的写法,写一种你熟悉的处所。(苏教版第10册早)写演说辞在葬礼上,菲格雷特总统的发言饱含深情,动人心弦。请你根据课文内容,试着写写这篇演说辞。(苏教版第8册特殊的葬礼)写解说词“鸟的天堂”已成为一处游览胜地。请你根据课文内容并收集某些有关材料,为导游写一篇解说词。(人教

9、版第1册鸟的天堂)写阐明文收集有关资料,结合课文内容,试写一篇阐明雪的作用的短文。(人教版第11册第一场雪)(五)画1、想象画试想象“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的景象,如果有爱好,可用简笔画画出来。(人教版第2册卜算子咏梅)、设计画如果让你为北京奥运会设计一种吉祥物,你准备如何设计?说一说,也可以画一画。(人教版第12册世纪宝鼎)3、画示意图(游览图)默读课文,试画一种示意图,阐明詹天佑开凿居庸关和八达岭两条隧道的不同措施。(人教版第12册詹天佑)默读课文,根据作者的论述,画一幅金华双龙洞的景点浏览图,再简介一下你印象最深的一种景点。(苏教版第12册记金华的双龙洞)(六)演(唱)1、画出描写

10、伯诺德夫人一家人动作、神态、语言和心理活动的有关词句,想象她们在危急关头是如何与德军周旋的,再和小组同窗合伙,将故事演一演。(苏教版第12册半截蜡烛)2、排演公仪休拒收礼物。(苏教版第8册公仪休拒收礼物,本课是独幕剧。)3、看看有关长征的影视作品,唱唱赞颂长征的歌曲。(人教版第1册长征)(七)综合1、办手抄报收集有关奥运会的趣闻和北京市筹办奥运会的资料,办一期手抄报。(人教版第1册向往奥运)2、设计调查研究方案自己设计一种有关节水的调查研究方案。(苏教版第10册学和做)3、编公益广告下面是几条节省用水的公益广告。读一读,再试着自编几条。(苏教版第0册学和做)4、先观测后写作帮妈妈做一件事,或用

11、自己节省的零花钱买同样妈妈喜欢的东西,亲手送给她。注意观测妈妈的动作、神态,听她说些什么,然后写在日记里。(人教版第1册荔枝)仔细观测一种你爱慕的鸟,抓住特点,写出它的样子和叫声。(苏教版第册鸟语)5、给照片配阐明如果你是一名参与开国大典的记者,你会选拍哪几种最难忘的镜头?给你拍摄的每张照片,配上文字阐明。(人教版第11册开国大典)6、收集资料,解答问题收集两副春联,在班级交流。(苏教版第7册春联)选择学校的一种树木,查阅资料,按名称、外形特性和作用三个方面向同窗们作简介。(苏教版第8册走,我们去植树)查阅有关资料,用科学知识解答两小儿提出的问题。(人教版第11册两小儿辩日)四、从语文教科书后

12、作业题得到的启示语文教科书后的作业题能将学生喜闻乐见的多种形式有机地巧妙结合,使语文作业形式多元、多层,布满爱好,让学生灵活自主选择,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在掌握知识的同步,习得技能,培养想象、观测、思维、收集解决信息的能力。给我们诸多启示:、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是新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着眼于内容拓展的作业设计在一定限度上彰显了语文教学的开放性。语文课程原则规定了整个小学阶段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5万字,每个学段的课外阅读总量应作为平时语文作业的重要内容分散加以贯彻。教师在作业设计时要力求做到让学生“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要积极寻找教材的“拓展点”以及教材与课外读物

13、的“连接点”,使课外阅读成为课内阅读的自然延伸。、教师要把读写结合伙为设计语文作业的重要思路,通过作业中的写话或习作练习,及时引导学生将课内外阅读中积累的语言和感受,诉诸笔端,形成文字,使学生懂得“学”是为了“用”,逐渐培养读写爱好。3、教师在设计语文作业时,可结合教材,让学生课外运用图书报刊、网络媒体等查找有关的资料,这不仅可以加深对教材内容的理解,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同步也培养了学生收集信息、解决信息的能力。、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教师要结合教材内容,充足运用语文教育资源,设计形式多样且具有实践性的作业,让学生在动手、动脑的过程中学语文,用语文,享有语文学习的快乐,全面提高语文素养。5、

14、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让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这是新课程的重要理念。教师在作业设计过程中发给学生更多自主选择的机会,由于拥有自主的学习才是真正个性化的学习,才是更有效的学习。不管什么形式的作业,都要从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出发,体现基本性、实效性。五、新课改下“作业”的重新界定广义地说,在教学中教师随处引导学生设立问题,迫使学生为谋求答案而时时处在积极的思考之中的脑力或体力活动都属于“作业”的范畴。但在人们的思维定式以及老式作业中,似乎一提到作业就是指书面答题,此外没有其她形式。其实作业不必仅仅拘限于书面的,它可以是一项活动,也可以是一件制品。作业的内容、形式和评价应当是丰富多样的。

15、新课改中,我们应赋予作业以新的结识、新的理念。从而充足调动学生作业的积极性、积极性,使她们体验作业的乐趣与价值。六、语文作业设计与布置应树立的全新理念要变化老式作业存在的诸多弊端,教师要树立三个观念:观念一:“学生是主人”。学生不仅是课堂学习的主人,也是自己作业的主人,课外作业则更应是学生的“自留地”。学生只有真正获得了自主权,才会根据自己的实际状况,认真地有发明性地耕种它。这比起不切实际的“一刀切”作业来,必然事半功倍。因此,教师要在思想上充足尊重学生,充足信任学生,把驾御课外作业的自主权交还给每一种学生。观念二:“作业即自学。”课堂重要是让学生学习措施,为学生打好基本,课下才是运用措施,获取知识,形成能力。所谓“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因此作业决不能只为课堂拾漏补缺,作业应当是实打实的学生自我充电、自我发展、自我学习的过程。观念三:“大语文教育。” “教材只是个例子,贵在举一隅而以三隅反。”“语文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相等。”我们教师要树立大语文教育观,结识语文教育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